d:“王妃除了祈福外,应该还有求子吧”
任何一个寺院都希望香客有所祈求,有祈求就有许愿,有许愿就有还原,尤其是王妃这样的大香客,住持更是希望她能在佛祖面前多一些许愿,但话不能说得这么直接,求子就是最好托词。
大慈恩寺也是王府的供奉寺院,曹蕴每年会捐香油五百斤,曹蕴点了点头,“晋王子嗣偏少,今天来也是希望腹中骨肉是两位少郎,若能实现愿望,我们一定在还原时重重感谢。”
“阿弥陀佛,王妃心诚,一定会感动佛祖,请上香吧”
曹蕴带着赵福金进了大殿,师师和扈青儿也跟在后面进了大殿,师师要为女儿的平安健康祈求佛祖保佑,而青儿也希望自己能早怀身孕,她已在上月被册封为三品郡夫人,当然,在兵部的封赏册中,她又以扈三娘的名字升为正五品宁远将军,在京兆军中由女兵营统领升为女兵营统制。
这是扈青儿的两个身份,她不想放弃军职,但又渴望为夫郎生一个孩儿,正好遇到停战,她便希望这段和平时期能早怀身孕。
四人在香案前先敬了香,随即四人在佛祖面前跪下,她们合掌磕头,默默地向佛祖许下了各自的心愿。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腹中骨肉生为少郎,为李氏繁荣烟火。”
“求佛祖保佑,保佑女子诞下麟儿,求佛祖保佑父皇身体健康,保佑皇兄平安康宁。”
“求佛祖保佑小女莲儿无病无灾,快乐长大,保佑女子和夫君白头偕老,不离不弃。”
“头顶三尺大佛当知,你若使我夫君神勇,让我早怀身孕,我必修僧房百间,为汝重塑金身”
第九百二十六章 贺兰老剑
虽然宋朝的京兆城已经没有当年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宋朝早已拆掉了坊墙,沿街皆可开店,不像唐朝那样必须有指定的市场,使宋朝的经济更加发达,商业也更加繁荣。
不过除了沿街店铺外,宋朝也有商业集中之地,瓦肆便充当这种角色,它更加后世的综合体,吃喝玩乐集中在一起,但比后世综合体更加庞大,更加丰富多彩。
京兆城有六大瓦肆,其中西城万家湾瓦子便是京兆城最大的一座勾栏瓦肆,占地约三百余亩,有各种店铺上千家,西北角还有一座蹴鞠球场,还有可容纳数千人的歌棚,眼看要到新年,万家湾瓦子内行人如织,各家店铺叫卖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货物,热闹异常。
李延庆和往常一样在瓦肆内随意而行,他可不是微服出行,他虽然是川陕经略使,是陕西路的最高军政长官,但他也和普通官员一样,有正常的生活,逛逛街,去酒楼喝一杯,或者去茶馆坐坐什么的,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百姓也没有因为他是最高主官而对他特别畏惧。
宋朝是典型的市民社会,官民之间的鸿沟并不是很深,民不畏官,官不欺民,在宋朝已是很寻常之事。
李延庆头戴硬角幞头,身穿一件白色的襕衫,腰束革带,手执一柄折扇,典型的读书人打扮,他虽然身材比较高大,但相貌却很普通,换一身寻常的人打扮,街上行人还真没有人认出他就是李经略,和李延庆同行的还有新任经略府主薄曹叶,曹叶是曹俨之子,三年前完成太学学业,赐同进士出身,出任黄州官学助教,因京兆府学升级为太学,需要大量的教授,曹叶便从黄州调到京兆,出任经学教授。
但因为李延庆手下大量官员去河东路上任,经略府严重缺人,曹叶便被调到经略府出任主簿一职,从黄州时的从九品文林郎升为从七品朝散郎,也算是升官有术。
曹叶性格开朗,做事稳重,又是曹家子弟,深得李延庆器重,每次出行都会把他带在身后,他就相当于后世的秘书一职。
身后不远处跟着几名亲兵随从,若遇到什么麻烦事,还得他们冲上去。
“官人今天还是去广济米铺”曹叶笑问道。
五天前,李延庆听到管家抱怨,说米价涨得太快,他便自己跑到这座瓦肆的一家米铺里买米,价格上涨了五成,原因竟然是有谣言说宋夏要重新开战,引起百姓恐慌屯粮,导致粮价普遍上涨,李延庆一方面让官府避谣,另一方面令张顺严查谣言源头。
现在谣言已经平息,所以李延庆今天又特地来看看粮价。
“只能说顺便看看吧”
李延庆笑道:“不能什么事情都要我过问,否则知府就该罢官免职了。”
“经略说得对,这些小事插手太多也不是好事情。”
就在这时,不远处忽然传来了呯砰嘣嘣的炮仗爆炸声,很多人都跑了过去,“好像是有新店开业了”曹叶笑道。
最近几个月确实有不少店铺开业,主要是宋军夺取了河东路,使陕西路有了安全保障,商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安全,当安全问题解决后,商业便迅速恢复过去的繁荣。
今天开业的是一家皮毛店,店铺名字叫做贺兰老剑,确实比较夺人眼球,而且这个名字就让人猜到,这家店可能和西夏有关。
李延庆顿时有了兴趣,要知道西夏货物中除了毛皮、牲畜、药材、葡萄酒外,西夏的兵器和马具也极为有名。
闻名后世的物产就有金饰鞍、冷锻甲和夏国剑,西夏的铸剑术曾一度是天下之最,连大宋天子的佩剑都是西夏宝剑,西夏的马鞍虽然没有好契丹鞍那么有名,但也是做工精致,非常注重骑士的感受,骑在马上更加舒适,能长途跋涉。
另外西夏的铁甲也很有名,铁鹞子披挂的冷锻甲更是名震天下,这主要是西夏使用一种大型的立式双扇风箱,能使炉火温度更高,打造出的铁器质量更好。
不过西夏铁矿石产量很低,大宋又对西夏实施生铁禁运,所以西夏剑和铠甲的质量虽高,但产量极低,在西夏只有贵族才能佩戴,另外冷锻甲也只有西夏天子的三千核心卫队披挂。
所以李延庆看见这家店铺居然叫做贺兰老剑,深感奇怪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要知道贺兰几乎就是西夏的别称。
店铺大门上用红色彩缎扎成了各种绢花,几名伙计正在热情地招呼客人,这几年战争不绝,人们普遍缺乏安全感,兵器的生意确实不错,只要不买卖长兵器和军弩等禁品,官府也不干涉。
李延庆颇有兴趣地走进了店铺,店铺的布置和一般的兵器铺没有区别、架子上,墙上挂满了各种刀剑弓矢,虽然叫做贺兰老剑,李延庆却没有看见一把来自西夏的宝剑。
这时,掌柜迎上来陪笑道:“客官要买什么”
李延庆打量他一眼,见他并不是党项人,而是一口川音,地地道道的汉人,便笑道:“既然叫做贺兰老剑。这里可有夏国剑”
“有是有,只是量很少,价格很贵,所以没有摆出来。”
“可以拿出来看看吗”
掌柜犹豫一下,还是和伙计从柜台下抬出一口箱子,旁边几名客人听说有夏国剑,纷纷围拢上来。
箱子打开,里面取出了八口宝剑,剑鞘是木制,外面缝制一层华贵的豹皮,剑长适中,李延庆拾起一把剑,抽出一半,只觉一股寒气扑面而来,剑刃寒光闪闪,他在试剑木桩上轻轻一击,剑身便没入木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