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所谓酎者,即是指经过两次或多次复酿的重酿酒,所以觉得酒性烈,至于那奇怪的味道,是因为其中加了料,所以这酒算是药酒。”
有人问这酒里加了什么料,张\定便如数家珍的一一道来:一般都会加有五茄皮,干姜,安石榴,胡椒,荜拔,鸡舌香等,这酒最适合春夏之际饮用。
“使邸准备的可是上品佳酿,你们一个个都是暴敛天物啊。”
“难怪总觉得酒里有姜味”众人恍然大悟,见着头领如此说,他们纷纷尝试着喝酒,张鱼在一旁则是若有所思。
入城时,一众护卫都在惊叹邺城的繁华,这不奇怪,因为许多人见过的大城也就是安6城,张鱼去过长安,自然不会被邺城震惊,而他觉张\定的表情有些特别。
张鱼来到府中时,张\定和刘彩云夫妇已是宇文温的手下,他后来听宇文十五说起往事,所以知道这两位原本就在长安居住,然后和宇文温结识。
见识过长安城自然不会被邺城震惊,但张鱼现张\定入城时,同样是到处看个不停,和其他护卫不一样,张\定给张鱼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出门远行的游子,多年后重返故土时不停看着家乡风景。
张\定是何处人,府里人大多不知道,想来也只有郎主和刘管事清楚,但张鱼能确定的是张\定肯定不是南方人。
莫非张头领以前在邺城住过么他如是想。
。。。。。。
邺北城,丞相府邸灯火通明,大堂内家宴正在进行,丞相尉迟迥的第三子尉迟顺今日下午抵达邺城,稍事休息后便带着夫人及小女拜见父亲问安。
尉迟迥和夫人王氏端坐上,尉迟顺一家坐在左侧,而尉迟惇、尉迟佑耆则坐在右侧,一家人共聚一堂。
尉迟迥共有五子,长子尉迟谊、次子尉迟宽、三子尉迟顺为原配元氏所生,四子尉迟惇、五子尉迟佑耆为续弦王氏所生。
次子尉迟宽早逝,长子尉迟谊于大象二年战乱时被俘遇害,如今只剩下尉迟顺、尉迟惇、尉迟佑耆三子,而尉迟顺从大象二年五月起便被杨坚软禁,随后辗转去到安6,直到三年后的今日才和父亲见面。
尉迟迥年逾七旬,如今已是满头白的老者,数十年的军旅生活,让他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即便是现在依旧能骑马射箭,见着儿子平安无恙的回到身边,他颇为感慨。
“三郎这些年漂泊在外,不容易啊。”尉迟迥叹道,长子、次子已不在人世,如今的尉迟三郎尉迟顺便是他的长子,父子二人已经有三年多未见面了。
“父亲身体安康,儿子也放心许多,这些年未能尽孝,实在是惭愧。”尉迟顺语音哽咽。
见着儿媳王氏和小孙女尉迟明月,尉迟迥想起了另一个孙女,“炽繁在巴州可好”
“父亲,三娘在巴州很好,如今已有了一个儿子,名叫维城。”尉迟顺答道,见着父亲精神不错,他放心不少,去年年初父亲大病一场,所幸有惊无险缓过来。
“三郎做外祖父了,真是时光流逝。”
“三娘过得不错,那我这做叔叔的也放心了。”一旁的尉迟惇笑道,“在邺城老听人在传,说杞国公家的二郎是如何如何,可真让人不知该不该信。”
“嗨,此为以讹传讹,若是我那女婿真如外界所传,杞国公早就打断他的腿。”
“三兄说到女婿便面露喜色,想来西阳郡公确是为人不错,过几日可是要见识见识这位宇文二郎了。”尉迟佑耆在一边搭话。
“传言中的独脚铜人,吾倒真想见识见识。”尉迟迥捻着胡须,似笑非笑的说着,“山南那边的情况如何,一会你可得好好说说。”
第二十七章 盘算
马车缓缓行驶在邺城的大街上,宇文温揉着太阳在回神,昨夜被一群人车轮战灌酒,他的副将郑万顷率先阵亡,然后他撑了几轮后也不胜酒力。
不知何时被人扶去休息,持续不断的做了许多梦,梦见了摩天大楼之间的车水马龙,又梦见了亭台楼阁之间的长袖善舞。
那个时代记忆犹新的双亲,还有这个时代陪伴在身边的佳人,场景不停的切换,也不知道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猛然惊醒时发现张鱼守在榻边打瞌睡,见着身边没有出现陪睡的女子之类福利,他算是松了口气。
陪睡我的眼界可是很高的宇文温心中暗道,他的妻妾三人都是绝色,一般的凡脂俗粉哪有资格陪他睡,要真有人陪了,他就得刮自己几个耳光。
这种行为就是让自己的女人掉价啊
宇文温此次入京不是来游山玩水,行程早已提前报到邺城,所以昨日抵达后稍事休息,今日就得立刻办正事,虽然是使者身份,但也是朝廷官员,所以接待国使那套繁琐的礼节就免了,今日就得见真章。
辅政丞相尉迟迥,掌握朝廷大权,宇文温和郑万顷赴邺要见的其实就是这位话事人,毕竟只有他才能定夺军国大事,至于皇宫里的那位,实际上和人形玉玺没区别。
玉玺归玉玺,宇文温作为宗室无论如何都得站在皇帝这边,所谓一条绳上的蚂蚱,在实力还不够的情况下,要是哪天尉迟迥封王受九锡,他们父子三人的最后时刻就要来了,一个都跑不掉。
时间线已经改变,历史轨迹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对于周太祖宇文泰的这个外甥,宇文温不敢确定是不是会走杨坚的那条路。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种种迹象表明在隋国存在的情况下,尉迟丞相应该不会把事情做绝,宇文亮为此也是千叮咛万嘱咐,喝令宇文温莫要在邺城乱来。
“乱来谁要乱来,在邺城混够时间赶紧回巴州,说不定还能赶上刷副本”
宇文温独坐一辆车,而副使郑万顷另乘一辆车紧随其后,车队有百余甲士骑马护卫,一路上还有骑兵开路,当真是威风的很。
马车从南城向北行进,穿过南北城交界的三门之一广阳门进入北城,如今的大周丞相府邸位于北城。
将近五十年前,北朝魏分成东魏西魏,当然双方都互称对方为伪,东魏权臣高欢觉得魏都洛阳无险可守不安全,便将邺城南扩,最后迁都至此。
从那时起邺城便有了南北城,皇宫在新建的南城,而高欢的丞相府则在北城,过了十七年后高氏没心思玩傀儡戏,踹掉魏帝建立齐国,南城皇宫改了主人,而北城的丞相府则变成了北宫。
如今周国在邺城定都,故齐南宫再度成为皇宫,而尉迟迥的丞相府同样在北城,只是为了避免他人诟病,府址自然不会在故齐北宫而是设在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