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373(1 / 2)

d所以绝不容许有任何差错。

仆人们滋生的所有负面情绪,一定要在初期察觉,以便尽早采取措施,而每日里的言行正好能体现一个人内心所想。

不需要特地去打听,耳目的作用就是看和听,把看到的和听到的记下来,交到李三九手里,当然基于一叶障目的原因,这些消息也许是真的,也许是走样的。

所以需要汇总,对于出现的一些牢骚、怠工情况,要加以重视,如果某人长期如此,那就基本可以断其人心怀不满,需要及时处理。

“吴明,左肩胛有疤痕,似乎为所擒邺枭头目之子”

这是李三九在一张纸条里看见的内容,府里的护卫和仆人经过培训,整体水平脱离了文盲阶段,所以写简单的纸条不算什么难事。

“吴明与那人在州狱有对话”

李三九看到这里陷入沉思,这个消息真是让人震惊,如果耳目探听的确有其事,那么吴明内心所想到底是什么就很关键。

刘桃枝,是邺枭的头目,谁也没想到竟然会捉到这条大鱼,可怎么个“烹饪”法就没人做得了主,只能是等宇文温回来后再定夺。

吴明是府里的护卫,要是基于父子之情把对方放跑了怎么办若是被对方言语迷惑,要做出不利于府邸的事情那该怎么办

要不立刻采取措施可万一吴明心中别无他念,见着受怀疑,本没有心思也会起心思,所以采取措施反倒会适得其反,这是个问题。

李三九一直以来都是把消息汇总给宇文温,由郎主自己做决断,可如今郎主在外,是不是要报给主母听也是个问题。

想了许久,李三九收拾好东西,上好锁后来到后院,正要去向主母尉迟炽繁汇报此事,却见柳叶从主母小院里出来,她见着李三九后便行了一礼。

“人送走了”

“送走了。”

李三九闻言点点头,没再多说什么,那个领着人袭击邾国公府的李圆通,按着主母的吩咐于今日送上了船,让其到南岸自行返回隋国。

送行的人自然不少,柳叶作为见证人也在场,毕竟不可能让二夫人过去送行以免发生意外,所以让同样熟悉李圆通的柳叶做了见证。

转入小院,李三九将吴明之事简要的汇报了一下,还没等尉迟炽繁从震惊中回过神来,又有更大的事情接踵而至:鸽子回来了,带回了宇文温写的纸条。

尉迟炽繁激动地握着几根小竹管,从隐蔽的地方拿出密码本,开始将飞鸽传书上的密文翻译过来,李三九则在一旁协助。

因为他和宇文十五作为郎主和主母的绝对心腹,手里也有同样的密码本。

“主母,这些竹管上的记号相同,看来是同一批放飞的鸽子带回来的。”

尉迟炽繁忙着翻译没空回话,夫君终于来信,她就想知道夫君如今情况如何了,更何况刚经历了假宇文温事件,对于一个妇人来说压力很大,只想着当家的男人早日归来。

密码本其实是常用字的对码表,之所以飞鸽传书用密文书写,就是怕半路出意外后,鸽子捎带的小纸条被人捡去看到内容,另一个原因是纸条小写不下许多字,所以用的是字体简单的密文。

片刻后翻译完毕,可尉迟炽繁见着飞鸽传书所写内容之后,震惊得跌坐在榻上:“怎么怎么可能会到了那里”

第一百四十九章 渡来人

寒风凛冽,一座木屋之内,宇文温躺在避风的角落摆出京瘫的姿势,愣愣的看着屋顶发呆,最近发生的转折太多,以至于他开始怀疑人生。

破烂的木屋四处透风,些许柳絮般的雪花漏进来,被屋子里地面的篝火融化成水滴,低头看着这点点水渍,宇文温只觉得自己也在消融。

正所谓怕什么来什么,远离巴州远离自己的军队,结果山南战事紧;眼见着就要到了返程的日期,结果遇袭受创;伤口大致愈合之后,长江一线爆发战争,回家的路断了。

他急着赶回巴州,所以不顾合州地界发生战乱,毅然不辞而别,留下三封信分别给皇帝、丞相还有岳父之后,带着小伙伴们尿遁,踏上了回家的道路。

合州走不通,而合州总管府治下的扬州,其刺史席叉罗大约会为侄子席胜报仇,所以宇文温决定不走这条路,那么另一条路,就是翻越大别山。

大别山从北向南,有正经的官道可以走,那就是北麓的光州到南麓的南定州,只是光州为隋境,沿途关隘重重设防,这样就只能从大别山东北麓翻山。

那一带的山蛮十分生猛,也没有什么官道,猛兽毒虫众多,宇文温觉得自己脸很黑,运气不会太好,要真是走这条路,要么被猎头,要么被什么东西咬了患上怪病,反正都是个死。

他还很年轻,还有雄心壮志没能施展,所以不想自寻死路,但又不甘心待在邺城听天由命,所以绞尽脑汁之后,他想到了第三条路:水路。

邺城到巴州,没有直接的水路相连,要么是直接南下,在吴州总管府地界的长江北岸登船逆流而上,但那边也在打仗,不打仗就是多此一举,还不如走陆路。

所以要走水路只能沿着黄河向东入海,绕过后世所称的山东半岛,再沿着海岸线南下,到了长江口转向上游前进。

这条路线很成熟,从邺城周边水系入黄河,然后顺流而下经黄河口入海渤海,绕过山东半岛的最东段,沿着海岸线一路南下抵达建康。

这条航线从几百年前就有了,不说黄河这一段路,只说辽东和朝鲜半岛的势力,就是走沿海航线南下到建康,三国时的辽东公孙渊,就是派人走沿海航线到东吴进行贸易。

这个时代,高句丽、百济、新罗还有倭国,都有使者乘船前往中原南朝国都建康,北地沿海的豪商也是如此贩货,所以可行性很高。

要购买琉璃镜的一个豪商,正组织船队运货启程前往巴州,所以宇文温就顺便搭了个顺风船,当然基于风险太大的原因,并没有征得朝廷同意,属于私奔。

按着后世的知识,宇文温知道东南沿海有台风,但那是夏秋季节,如今是冬季不可能有台风,所以沿海航线安全性很高,除了各处海边或岛屿渔民客串的海贼,基本上没什么大风险。

借着北风一路南下,海船的航速不会低,到了长江口转向西行进,一路上有豪商的人脉不怕官府盘查,若是往上游的水路因战事封锁,那么还可以转走陆路。

到了陈国郢州附近,想办法渡江进入江北黄州总管府地界,那就是自己人的地盘,至此千里大转移就可以圆满结束,给家人一个惊喜。

是很惊喜,老天爷给了宇文温一个大惊喜,船队绕过山东半岛之后顺利南下,眼见着就要到长江口,却在夜里遇到了大风暴。

天晓得冬天为什么会在这片海域遇见大风暴,宇文温无暇吐槽“这不科学”,因为他立刻被大自然教做人,体会到什么叫做“大自然的威力”。

惊涛骇浪之中,船队就像几张小树叶般随波逐流,大家都奋力驾船向岸边靠去,但大浪大风把船只往深海里卷,时而在浪头,时而在浪尾。

正经的游乐园“海盗船”超长时间版,把从不晕船的宇文温颠得胆汁都吐出来,他的随行人员大多是旱鸭子,更是吐得奄奄一息,为了避免被甩下海,甚至人人都把自己捆在船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