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792(1 / 2)

d西阳王,也未见打出宇文旗号。”

“据俘虏供述,虎林军北上之前,山南那边又有援军抵达,而此次试图接应虎林军的应该就是这股援军,步骑合计约有七千兵力左右。”

“七千”尉迟惇思索起来,七千加八千,合计一万五千兵,也许后续还有更多的兵马进抵光城,看来宇文氏是把光城作为主攻的出击据点,他之前判断对方要声东击西,果然是错了。

不过不要紧,现在他带着两万骑兵南下,对方佯攻宋平未果南撤到柴村的八千战兵,别想再回去,至于剩下的敌军,在他的骑兵面前,只有困守光城的份。

如果宇文氏还有另一支主力出西面的申州平阳,那也不要紧,围住悬瓠的官军虽然如今以步兵为主,但兵力也有数万,足以和对方对峙。

而他的骑兵要回援悬瓠,最多不过三日。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移动速度快,可以集中兵力将数量看上去很多却很分散的敌军逐个击破,两万骑兵所形成的战斗力,可比十万步兵要强。

这也是为何百余年来南军北伐屡次失败的原因:没有足够的骑兵,就无法掩护漫长的粮道,粮道一旦被切断,前线的士兵就会军心大乱,甚至连撤都撤不了,只能各自为战被人分割包围,最后被人逐个击破。

而现在,尉迟惇有绝对的信心让相对缺马的宇文氏军队尝到苦头,将所谓的东西出击,变成一场徒劳无功的笑话。

困守柴村的敌军,现在已经被他的骑兵围得水泄不通,他要做的就是立刻歼灭这支敌军,然后将离开光城北上的那支援兵也一举歼灭,解除寿春可能面临的威胁。

到时候外缘断绝,困守悬瓠的敌军,迟早要完蛋。

“现在都准备好了么”

“回丞相,准备好了”

。。。。。。

清晨,北风凛冽,飞沙走石,天地昏暗,位于柴村中的人被风沙迷眼,根本就无法看清上风向的动静,而柴村以北不到三百步距离,聚集地了大量的士兵。

中军处树起步障挡风,丞相尉迟惇端坐上首,现场督战,而早已准备就绪的将士,开始进行进攻前的准备。

他们将无数收集起来的干草枯枝堆积成许多小山,然后将其依次点燃,借助强劲的风势,干柴烈火很快烧起来,见着火势已成,有人将收集起来的马粪扔进火堆中。

不干不湿的马粪烧起来会产生很浓的烟雾,还夹杂着一股臭味,这是北地骑兵常用的战术,于出击前在敌军上风向烧马粪纵烟,可以熏得对方军阵里的士兵涕泪横流。

上万骑兵,一人双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马粪,这就成了制造刺鼻烟雾的最佳材料,量大管够,加上干柴烈火还有强劲北风,其效果必然比往日更加出众。

大量马粪燃烧着,刺鼻浓烟将下风向的柴村笼罩起来,与此同时,士兵们将赶制的楯车排列完毕。

楯车有数百辆,分成数列,作为士兵逼近柴村的移动遮挡物,此时应该是日出时分,但天气恶劣,满天乌云,风雪交加之际,依旧一片天昏地暗。

又有数百骑兵出列,策动马尾绑着树枝的坐骑来回疾驰,扬起大量尘土,被北风裹挟着冲向下风向数百步外的柴村,尉迟惇用千里镜望去,却见柴村如今烟尘滚滚,只有些许模糊不清的房屋黑影在烟雾中显现。

在这种逆风的极端不利情况下,柴村中的弓箭手如何射箭

打仗,身为主帅最希望打顺风仗,也就是己方处于上风向,敌军处于下风向,无论是水战还是陆战,风向的作用都不可小视,而现在,他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身处上风向的军队,是背风,弓箭手的双眼不会被风沙迷住,而射出去的箭矢因为顺风的缘故,有效射程明显增加。

身处下风向的军队,是迎风,士兵们的眼睛会被上风向吹来的风沙迷住,而射出去的箭矢因为逆风的缘故,有效射程骤减。

两军交战,因为风向逆转而导致胜负逆转的战例数不胜数,尉迟惇如今将敌人围在一个村子里,虽然对方临时扎起的营寨其范围早已超过这个小村子,但己方兵力众多,可以从容选择进攻方向。

即便打着打着忽然刮起东南风,官军可以改变进攻方向,继续在上方向发动进攻,而对方就只能生受着,无论是纵火、泼洒生石灰,事关风向的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成功。

这样的逆风仗,你们还想赢

“丞相,将士们已准备就绪,请下令”

“很好,擂鼓,吹响号角,全军进攻”

第十一章 回环连打

北风中,号角如潮,围在柴村外的骑兵纷纷动起来,按各自所属分成许多股,借助着风沙掩护,向柴村快速接近,逼近外围鹿角、拒马,然后向着村内放箭。

大风中,羽箭很容易被吹歪导致准头下降,骑兵们骑马在移动中放箭,目的不是杀人,而是吸引对方的弓箭手,己方的主攻方向为正北,其他三个方向为助攻,同时进攻可以分散对方的兵力。

四个方向同时有骑兵接近,村中敌军自然要分头布置弓箭手放箭,如此一来,布置在北面的弓箭手就多不了,如果对方敢不在另外三个方向布置弓箭手,那么助攻就会变成强攻。

骑兵并不只是骑在马上才能作战,一名精锐骑兵,骑射娴熟甚至能左右开弓都很常见,而骑射,实际上是骑和射。

骑在马上射箭,下马后也能射箭,不光能够策马冲阵,也能徒步冲锋,而这个时代骑兵的作战方式,下马步战也是很常见的,主要是对付布置了鹿角、拒马的敌人。

骑兵有两种,战马披甲、战马不披甲,无论是哪一种,骑兵都是披甲的,人马具甲的就是具装甲骑,仅仅是人披甲而马不披甲的就是轻骑。

轻骑是为了保证移动速度而不让战马披甲,那么冲锋时马匹受伤是很常见的事情,战马死了,骑兵就徒步进攻,这在战斗里也很常见,所以骑兵都会带着两张弓,一张步弓、一张骑弓。

下马步战时,一边接近敌人一边用步弓射箭,最后把出佩刀肉搏,这也是骑兵作战常见的形式。

此时攻打柴村的骑兵,在骑射的同时,又有人在七八十步距离下马,拿着步弓向村庄逼近,他们身披两重甲,不惧流矢,借着零星楯车作掩护,向村庄边缘那些若隐若现的敌兵射箭。

有的人右臂上还绑着小盾,时不时挡住射来的羽箭,下马骑兵从东、南、西三个方向逼近柴村,射完三轮箭之后后侧,然后是新一拨步行骑兵上前继续放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