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河阳地界。
一想到要年底才能见到儿子,杨丽华觉得有些不舍,瞥见一旁矮柜上摆着的一个个画框,她顺手拿起一个,仔细看起来。
这是淑妃尉迟氏的肖像画,装在玻璃画框里,其右下角写着一行小字绘画日期,是前日画好的。
淑妃的肖像画,方才是和其她人的画框一起摆在矮柜上,杨丽华将画框放回去,随后拿起自己的肖像画。
这幅肖像画,完成于六天前,杨丽华看着自己的肖像,只觉手上拿的是镜子,透过镜子看到里面的另一个自己。
肖像画还有很多,有皇后的、几位嫔妃的,还有宇文维翰、宇文维城等皇子、公主的肖像画,摆满了台面,显得有些拥挤,或者说“热闹”。
这都是宇文温给自己家人亲自画的肖像画,每年都会“更新”。
宇文温在住处摆放家人的肖像画,杨丽华在自己的寝室也摆着宇文温和儿女们的肖像画,其他她人也是如此。
看着一张张肖像画,杨丽华感受到宇文温对家人浓浓的亲情,作为其中一员,她觉得很幸福。
“好了,孟娘可以动了。”
耳边传来说话声,杨丽华起身向声音来源处走去,在窗边,宇文温给张昭仪画肖像画,现在已经顺利完成。
宇文温接过杨丽华递来的茶,一饮而尽,看着自己的画作,颇为满意,一直坐着不动的张丽华上前,看着宇文温为自己所画肖像,赞叹不已。
昭仪张氏,贵妃杨氏,这两位的全名一直没有公开,而每当外命妇们入宫朝见皇后、皇后带着内命妇接见时,两位是一直不参加的。
所以,两人的身份依旧没有暴露,许多人只知道是“昭仪张氏,贵妃杨氏。”
两位“丽华”,相互间也不知道对方的身份。
不过对于宇文温来说,双重丽华带来的愉悦,真的很棒,时不时点一次“丽华组合”,真让人有“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念头。
他的女人,想怎么享用就怎么享用,“组合”变化多端,大家都很尽兴,当然,皇后尉迟炽繁是例外,除了“姊妹花组合”,不需要和别人“组队”。
宇文温命人收好画像,限期装裱,见着日头西斜,见着两位佳人已经准备就绪,于是左拥右抱,揽着两位“丽华”,来了个事前约定:
“呐,说好了,先吃饭,再详谈。”
“今晚详谈不得超过十二点,明日为夫还有要事,必须早起,不能迟到。”
两位佳人闻言低声应承:“是是”
“那就说好了,到了十二点,就得鸣金收兵”
。。。。。。
“黑方行动完毕,白方开始行动”
大厅内,正面的墙上,竖着个巨大的棋盘,棋盘格子是六边形,盘面各种纹路代表着山川河流,而一个个六角形的棋子,被人用长杆不停摆弄着。
棋盘为铁制,棋子为磁石,所以棋子能够固定在垂直的棋盘上,而厅内座无虚席,观棋者俱是身着戎服的军人,无论年纪大小、身份高低,全都端坐不动,静静看着棋盘。
对弈双方,在左右隔间里操作,各自有各自的小棋盘,而观棋者就在这名为“讲武堂”的大厅里看着大棋盘,旁观“战局发展”。
第一排首座,当然是天子宇文温的位置,今日他来此观看兵棋推演,看看学生们的表现如何。
讲武堂,位于一座新式学校里,这学校全名“长安陆军高等学校”,名字简单粗暴,既未用典,也和辞藻华丽无关,毫无文采可言,名字宛若白开水。
但这就是宇文温想要的效果,他懒得用什么华丽的名字,认为学校名字简单直接、让人一目了然就好。
长安陆军高等学校,是宇文温设立的高等军校,是他推行军事改革的一个重要工具,虽然建校不过两年,但各种制度已经建立起来,面向全军、将门家族招生。
这所军校设施完备、师资雄厚,全都是沙场宿将,时不时有当世名将“点拨”,是划时代的学校。
而校长一职,当然非宇文温莫属。
他要培养新生代军事将领,为新军的扩充提供大量合格的军官,而学生们只能效忠他这个校长大周天子。
宇文温征战沙场十余载,历经大小战事无数,未尝败绩,战功赫赫,如今开堂授课,没人敢质疑,而他任校长也名至实归。
校长天子亲临,观看优等生的兵棋推演,这让学生们激动万分,不过他们激动之余,注意力却渐渐被棋盘所吸引。
“战况”开始“激烈”,优等生们组成的团队“执黑先行”,经过初期的兵马调动之后,已经开始和对手展开对攻。
宇文温强忍着倦意,捂嘴轻轻打了个哈欠,昨晚两位“丽华”的战斗力十分了得,左右夹击宛若“金龙剪”,把他这位真龙天子剪得欲仙欲死。
什么事前约定都成了浮云,一晚上攻势不断,让宇文温欲罢不能,自然而然睡眠不足。
所幸今早没有迟到,而现在,他饶有兴趣的观战,看看自己的学生,要如何对付那一位赫赫有名的弈者“剪刀手”。
打赢这场“辽东之役”。
第二十七章 剪刀手续
棋盘上的战争正在继续,宇文温饶有趣味的旁观,这种“兵棋推演”是他亲手制定的“模拟游戏”,相关规则经过十余年年的不断完善,已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现在,他就看着优等生们指挥“周军”进行“辽东之役”。
兵棋推演的战役背景,就是年初高句丽进犯辽西,于是朝廷派兵三十万,挥师东进,目标辽东,要给高句丽一个教训。
战役目的,攻拔高句丽的辽东据点:建安城、安市城、辽东城,为今后周国经略辽东做准备。
此时,周军水师自莱州出发,横渡大海北上,进攻对岸辽东半岛上的都里、卑沙城,凭借投石机和轰天雷,很快便攻占这两处要地。
宇文温知道,都里、卑沙城,其位置就是后世的旅顺、大连地区,为辽东半岛要地。
周军以此为粮草粮草中转地,借助水师输送大量粮草,支援从营州出发、轻装穿越辽泽的主力大军。
又分一支水师,抵达高句丽西部海岸,展现出即将登陆并进攻其国都平壤的意图,以此牵制其精锐兵力,使得对方无法有效增援辽东。
穿越辽泽的周军主力,分兵一部在辽水入海口附近筑辽口城港,以此作为运粮船只的靠泊港,方便粮草转运。
有了充足的粮草、物资供应,周军随即对高句丽的辽东据点进行强攻,高句丽军兵力不占优,于是据守城池,而周军的攻城武器,是投石机和轰天雷。
高句丽的辽东据点,基本上都是依山而建的山城,易守难攻,如今虽然“准备充分”,但在周军的投石机和轰天雷面前,乌龟壳好像不是那么硬了。
一切进展顺利,周军胜算很大,就在这时,辽水上游的靺鞨部落,“遣使求见”,希望“助战”,将功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