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宇文温的女人,就一直在努力取悦他,不仅注意保养肌肤,还坚持健身以保持迷人曲线,随时都处于最佳状态,以确保让宇文温尽兴。
闲暇时,张丽华会为他编音乐,用打孔器制作打孔纸带,也就是编写曲谱,再用音乐盒音乐柜演奏。
这样的享受,宇文温觉得确实不错,无论是吃饭、看书还是忙事情,耳边都有美妙的音乐循环“播放”,而这音乐时不时就有“更新”,确实为他的生活增色不少。
还有,在美人谱写的音乐“伴奏”下,尽情“享用”美人,也让鱼水之欢平添不少趣味。
张丽华一直都这么努力表现,且表现不错,所以宇文温觉得自己不能太小气。
张丽华成为知音的忠实读者和特约撰稿人,是征得宇文温同意的,而她的笔名“逍遥子”,还是宇文温帮忙取的。
至于稿费,张丽华也不差这点,就当做赏钱,留着日常打赏用。
宇文温见着张丽华的精神生活和“业余生活”很充实,由衷高兴,当然,他不会担心张丽华来个“精神出轨”,因为这位女子很聪明,知道他的底线在哪里。
拿着长长的打孔纸带,宇文温认真看了片刻,十分佩服张丽华的音乐才能:换成他,可是玩不来。
用打孔器给纸带打孔并不难,难得是将这孔眼作为工具,编出一曲美妙的音乐。
音乐盒的结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开始的滚筒转盘音乐盒,演变为纸带音乐盒,其关键之处,就是用打孔的纸带,取代了带突点的滚筒或带长短齿的转盘。
打孔纸带移动,孔眼带动钩子,钩子另一端拨动音梳上的簧片,簧片便会发出声音,不同音调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就是美妙的音乐。
这样的改变,能让音乐盒“演奏”更复杂、持续时间更长的音乐,又因为曲谱可以自己动手打孔制作,所以纸带音乐盒才会大范围流行起来。
在宇文温看来,打孔纸带却有别样的意味:这意味着人们可以编写出机器能够“读懂”的程序。
爱好者为纸带音乐盒谱曲,可以称为打孔的艺术,而对于宇文温来说,用打孔纸带驱动音乐盒,这种做法,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想到这里,宇文温握着张丽华的手:“呐,下午,为夫带你去看个好东西。”
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孔的艺术续
洛阳城内某纺织场,宇文温带着张丽华现场参观,他要参观的机器,自然不会是“泛泛之辈”,是最新式的提花机,由蒸汽机驱动。
提花机作为一种纺织工具,古来有之,作用是在织布或者丝绸的时候,就连带着将图案也一起织出来,这和向织物上印图案的“印花”不一样。
因为提花工艺原理的要求,提花机运行时需要织工和提花工进行协作。
在无数人的努力和改进下,提花机在两汉之际有了突破性进展,出现了“花本式提花机”,又称花楼。
花本式提花机,用线制花本“贮存”提花过程,再用衢线牵引经丝开口,在织物上织出对应图案,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花本”,若对应后世的名词,花本就是“程序”。
没错,程序。
东汉时,中原的提花机,就已经有了“程序”的概念,织物上的图案,在还没织出来时,就已经“存储”在花本里。
其制作方法,是根据产品尺寸规格,和经纬刻度比例用经、纬线将图纸上设计的纹样,运用“挑花结本”的工艺技法手段,把它编结为“花本”。
然后运用花本上机,与机上牵线、经丝的作用关系提经织纬来完成图案的编织。
宇文温所熟知的程序,是用“0”和“1”编写的,在他最初的概念里,只有近、现代机械才会用到程序。
而在东汉时,纺织技术的发展成果之一,就是纺织工已经用经线、纬线来编写程序花本。
在这样的奇思妙想面前,他被震撼得目瞪口呆。
随着水力纺织机械的出现,花本式提花机花楼也有了水力驱动,当蒸汽机出现,自然就用上了机器动力,生产能力大幅增加。
但即便如此,依旧需要工人来进行“提花”操作:
提花机运行时,需要有提花工站在“楼”上,费力地将丝线一根一根提起、放下,如此才能织出精细复杂的图案,整个过程,就好像演员在操纵牵线木偶。
人的体力和精力是有限的,在高强度且声音嘈杂甚至湿热的工作环境下,提花工在提花机上操作,速度有限,轮流换人也无法有效提速。
很显然,阻挡提花机进一步提升产能的技术瓶颈就在这里,那么,这个瓶颈能否突破呢
对于宇文温的问题,张丽华当然不知道答案,但她很聪明,大概能猜到一点:她不管纺织产业,但宇文温却带她来这里参观,还卖了个关子
联想到上午,宇文温对音乐盒的打孔纸带的一番感慨,张丽华想到了一个可能。
但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也不会说破,装作毫无头绪。
果不其然,她这一头雾水的模样,使得宇文温的讲解欲望极大爆发:“嘿嘿,突破瓶颈的办法,一开始大家想破头都想不出来,可当有人提出解决方案后,原来你看”
两人所处的这台新式提花机前,几名工人忙碌着,将一条特殊的带子展开。
这条带子,是由许多打着密密麻麻孔眼的板子并联而成,工人如同给音乐盒“喂”打孔纸带一般,将这带子“喂”给提花机。
机器轰鸣声中,提花机不停运转,一副带着精美图案的布匹渐渐成形,在这过程中,不需要提花工站在提花机上,不停“操纵”经纬线。
目睹这一“奇迹”的张丽华,心中无比震惊,不由自主抬手捂住嘴:这是真的
提花机,她以前见过,虽然没有亲自操作,却见过提花机运作时,织工和提花工忙碌的模样,现在,在没有提花工协助的前提下,提花机真的“提花”了。
张丽华惊讶不已,而宇文温看着这台投产才一个月的机器,心中激动万分,挥舞着右手,高声说道:“这是无数人心血凝结的成果从花本式提花,变成打孔板式提花”
“这项关键技术的改进者,同时是打孔纸带音乐盒的爱好者”
“由线编织而成的花本,被由孔洞组成的打孔板取代,同样是蒸汽机驱动,一台打孔板式提花机,比起需要提花工操纵的花本式提花机,产能扩大了二十倍,足足二十倍”
宇文温呼喊着,声音越来越高,甚至要盖过机器的轰鸣声:“打孔的艺术,演变到了极致,那就是编程的艺术啊”
和打孔纸带类似的穿孔纸带,也叫指令带,是早期计算机的信息媒介,有孔表示二进制的“1”,无孔表示二进制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