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景以八百残兵南逃入梁国,这对于梁国国内各方势力而言,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侯景会是一把很好用的杀人凶器。
太清初年的梁国,国内士族和庶族、中枢和地方豪强、贵与贱、宗室内部的矛盾已经激化,可以说这时的梁国宛若一个高压锅,锅内的压力临近极限,而梁帝萧衍就是唯一的减压阀。
萧衍在,高压锅还能勉强维持,他一旦不在,高压锅就要爆炸了。
而当侯景带着八百残兵南逃过淮水时,各方势力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杀人凶器。
侯景在南朝无根基,不过区区八百残兵,属于用完就能扔的凶器,而且杀人的恶名,最后都能让侯景来承担。
地方豪强试图投机,跟着侯景造反,一如当年雍州荆州地区豪强追随萧衍成大事那样,于是,侯景的兵力,由八百人变成起兵时的八千人。
参加叛乱的豪强武装越来越多,而许多被压迫的梁国百姓、奴隶,恨透了权贵以及朝廷,于是纷纷追随叛军,当然,也有大量百姓被叛军裹挟。
于是,抵达建康城外的叛军,兵力逾十万。
都督京师诸军事的宗室萧正德,曾经是萧衍的嗣子,随着萧统即昭明太子的诞生,又变成侄儿,从此与皇位无缘。
他心中仇恨与日剧增,便要以侯景为凶器,干掉皇帝和太子,自己当皇帝,之后把在江南毫无根基的侯景干掉,把罪过都推到侯景身上。
所以,如意算盘打得劈啪响的萧正德打开建康城门,引叛军入城。
台城被围,越来越多的奴隶、百姓投奔叛军,他们没多少长远想法,就是想向欺压自己的权贵们复仇,或者想要改变命运,做人上人。
许多寒族则翘首以盼,等着台城沦陷,等侯景把那些世家高门出身的士族高官屠杀一空,然后他们再把没有根基的侯景赶跑。
出镇在外的皇子们,也不约而同想到了一点:让侯景把父亲和太子兄长干掉,自己就有机会了。
侯景在南朝无根基,所以必不能久,事后由他承担一切罪名即可。
所以,等着父兄丧命的几个出镇皇子,拥兵不动、保存实力,与此同时也是提防自己一旦领兵去建康,会被其他兄弟断后路。
与此同时,昭明太子尚在人世的两个儿子、梁帝萧衍的皇孙,也在等着皇帝、太子丧命,等着皇叔火拼,自己好取渔人之利。
所有人,都握着名为“侯景”的凶器,取皇帝和太子还有自己仇人的性命,事毕,再把这凶器扔进厕所,承担一切恶名。
结果却被侯景加以利用能,来个反客为主,所以太清之难发生了。
当侯景把江南杀得血流成河,皇帝、太子完蛋,以王、谢为代表的高门士族完蛋,地方豪强们乘势而起,而宗室内讧决出胜利者坐镇荆州的萧绎即位称帝,侯景的末日就到了。
侯景为什么能凭八百残兵乱梁
就是因为他只有八百残兵,在南朝无根基,看起来好控制,才成为梁国国内各方势力眼中绝佳的凶器。
若是侯景坐拥八万雄兵,梁国国内各方势力根本就不会起心思,不会把他当成好控制的狗,而是当成虎狼严加防范,届时侯景只会被梁国拒之门外,又被东魏讨伐,进退失据,兵败身亡。
可以说,助侯景成事的不是那八百残兵,而是梁国国内已经激化的矛盾,若拘泥于军事角度来论证,根本就无法解释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可思议的事情。
听到这里,年轻的宇文维民和宇文维行恍然大悟,宇文维行有些懊恼,懊恼自己为何没能再想深些,而燕王宇文维翰的见解和太子相同。
儿子们的见识不错,让宇文温很高兴,尤其嫡、庶长子,表现出色,他总结道:“一个人若身体虚弱,即便一次着凉感冒都会要了他的命,国家也是如此。”
“侯景的八百残兵,不过区区感冒,梁国病入膏肓,才是太清之难发生的原因,即便没有侯景作乱,当萧衍去世,宗室内战也必然爆发,同样会是一场大灾难。”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梁书虽好,但内容有限,所以,想要更好的以史为鉴,还得多收集其他史料,才能明白历史事件为何会发生。“
“若光看梁书,你们能知道梁国的各种矛盾能激化到何种地步”
“侯景南逃时八百兵、叛梁时八千兵、攻到建康城外十万兵,光看梁书,你们真能弄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所以,只看官修史书还不够,要多收集其他史料,然后自己多想想,带着疑问看书,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才能透过表,发现里。”
见着儿子们点头,宇文温问宇文维翰:“燕王还有什么补充的”
宇文维翰回答:“孩儿并无补充。”
宇文温闻言,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出口。
以儿子的见识,能看到当年梁国国内各方势力是把侯景当做刀来用,那就不该看不到另外一个问题。
所以,应该还有补充,只是不敢说。
其他人,大概也看到了,同样不敢说,也不敢在论文里提及。
那个问题,就是萧衍活得太久了,年老昏聩,导致国内弊病重生、矛盾激化。
皇帝寿命短不是好事,曹丕、曹叡父子之中但凡有一个能多活二十年,就没有司马懿父子的事。
可皇帝若是活得太久,同样不是好事,萧衍就是例子。
看着年富力强和即将年富力强的儿子们,宇文温有些恍惚。
儿子都长大了可我我还没老啊
第五百四十二章 征途
闷热的夏夜,寝殿里因为开了“空调”所以有些凉爽,榻上风雨声渐小,宇文温停止动作,搂着双眼迷离的陈婤,侧躺着,轻轻喘气。
尉迟明月躺在旁边,见两位完事,起身扯起被褥为两人盖上,然后紧靠着宇文温睡下。
宇文温慢慢转过身,一手揽着陈婤,一手揽着尉迟明月。
他最近火气有些大,不过在“七人救火队”的努力下,火气有多少灭多少。
感受着两位佳人的体温,回味着两位佳人的风情,宇文温看着上方帷幕,目光仿佛要透过帷幕、屋顶,直视苍穹。
中年人又如何我一挑二都没问题
宇文温觉得自己吃得下、睡得着、玩得起,又长年坚持锻炼、保持良好饮食习惯,所以精力充沛,活力满满,没道理感慨“知天命”。
一眨眼三十五年过去,他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五十岁。
五十岁的中年人,没有谢顶,没有大肚腩,一身肌肉,不需要拿着保温杯泡枸杞喝。
和史书上记载的同龄人相比,未显老态。
五十岁的刘邦,还在率领义军和秦军作战;
五十岁的曹操,刚平定袁家的河北没多久;
五十岁的刘备,刚刚入蜀,为同宗刘璋抵御汉中张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