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殿堂乐队 分节阅读 25(1 / 2)

d校园乐队,五名校园歌手,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

“而为了回馈家乡,回馈母校,古城乐队和大迈音乐也一起为这些热爱音乐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份意向合约。”

“在这次活动中,在场的所有人都有资格投票,选出最喜欢的校园音乐人。投票方式是通过手机连接局域网,登录咱们的橙花a进行投票。而票数最高者,便可以获得咱们古城乐队和大迈音乐精心准备的意向合约,成为大迈音乐旗下的预备签约艺人”

“好的,请大家满怀期待,有请我们八中人气最旺的黑洞乐队,为我们带来他们的原创歌曲,梦回唐朝”

第四十七章 校园行活动三

牛莉坐在草坪上,饶有兴致的看着身旁的孩子们。

毕业后,她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进过学校了。看着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她才发觉,自己已经是奔三的人了。

年轻真好啊

耳闻主持人的介绍,她将目光转向台上。

嗯乐队怎么还多了两个人

梦回唐朝曹吾那小子又写了一首新歌

不过,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

梦回唐朝,唐朝的古都是长安,也是古城乐队的成名曲千年古城中所描述的那座城市。

在这么个活动上,拿出这么首歌来,是想蹭古城乐队的热度借助媒体增加曝光量

太冒险了,牛莉摇了摇头,不过还算有企图心。

古城乐队毕竟有十七年的粉丝基础,那首歌也经过这么多年的传唱,知名度更高,在粉丝心目中的分量也更重。因此,哪怕你写出一首比千年古城更好的歌来,反响也有限。

除非,你能写出一首开宗立派,旷古绝今的歌来。

但是,这可能么

牛莉身旁,曹文皓微笑看着台上的曹吾,听着身旁兴冲冲的给家长介绍黑洞乐队的声音,眼中满是欣慰与自豪。

不知为何,这次出差回来,他总感觉儿子和以前不一样了,更加成熟沉稳了,遇事也敢自己拿主意了,最重要的是,居然会自己写歌了。

学生方阵前方是各个班的老师,肖雅跑去高三艺术班那里,和刘婉玲坐在了一起。

“这段时间感觉怎么样”

“还行吧就是那个马广华有点烦。”

“他又约你出去啦”

“嗯不提他了,你一直念叨这个黑洞乐队,我带他们这段时间,感觉也没什么出奇呀”

“看演出你就知道了,他们台风挺正的。”

“我看你是看人家小伙儿挺正的吧啊哈哈”

“去”

后台处,张浩哲等人站在后台入口处,笑眯眯的看着曹吾等人往台上搬运乐器。

苏洋兴奋地小声嘀咕:“我已经等不及看他们的表情了,哈哈想想都解气”

张浩哲则看着调音台那里,若有所思。

怎么调音师换人了不过舅舅说过,已经安排好了,想必应该没问题吧

苏洋肩上一沉,回头一看,却是苏晨走了过来,搂着他的肩膀,笑道:“那小子准备唱什么歌”

“叫什么梦回唐朝,原创的。”

“在我们古城乐队面前唱唐朝真是找死。”

“就是”苏洋附和道。

“好好加油”苏晨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等你高中毕业,就可以签到公司来了。”

“嗯”

曹吾等人将乐器都搬上台来,连接着音频线。

台下观众们看着他们又是搬大鼓,又是立大锣的,有些闹不明白情况,窃窃私语讨论着。

“他们怎么把锣鼓都搬上来了”

“不知道,可能以前在秧歌队待过吧”

“哈哈都是孩子,你留留口德。”

“那有什么的许他们摆上去,不许我们说啊本来就是嘛唱摇滚用什么锣鼓啊土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学校里谁结婚呢”

“人家玩玩中西合璧,我觉得也挺好。”

“不伦不类,好什么再好能有千年古城好一帮孩子,能唱出什么好听的歌听主持人说还是原创,那还能听吗”

台下议论纷纷,台上曹吾等人终于连好了线,各自在乐器前站定。

娜仁托娅粗重的呼吸声犹在耳后,刚一到后台,看到外面人山人海,她就已经打退堂鼓了,曹吾帮她好一番调节呼吸,缓解压力。

回头看了看她,曹吾再次递去一个鼓励的眼神,娜仁托娅咬了咬嘴唇,低下头去,死死盯着鼓面。

“大家好,我们是来自八中高二年级13班的黑洞乐队。”曹吾张口说道,声音经过话筒再由音响传递到校园每一处,清晰可闻。

观众们逐渐安静了下来。

舞台前方架设着四五台摄影机,有来自市电视台的,报纸杂志的,自媒体媒体人的,也有校园报刊的,此时正一致朝向台上。

只不过,除了校园报刊的陆超在摄影机前拍摄以外,其他人压根没动。

他们今天主要是来拍摄古城乐队的,这个校园乐队只是个暖场的,不拍也罢,省事儿省电。

余光看了看后台处幸灾乐祸等着看热闹的张浩哲等人,曹吾轻哼了声,没再多bb,沉声道:

“一首梦回唐朝,送给大家。”

卢青松按下合成器按钮,早已录制好的驼铃、木鱼、风铃的声音便悠然响起。

若有若无的乐声萦绕在半空中,疑惑的听众们互相询问。

“什么声音”

“我听着像木鱼。”

“还有铃铛声。”

“好像还有风声。”

还没等交流明白,台上一直默然静立,如同一尊雕塑的娜仁托娅动了。

双手挥动,鼓槌如同雨打芭蕉般密集的落在鼓面上,逐渐向鼓面中心移动,她按照前些日子的排练,一丝不苟的完成着这次滚奏。

隆隆的鼓声从浅到沉,如同从天边滚来的闷雷,隆隆作响。

其声如雷,是为擂鼓,只有中国大鼓能称之为擂鼓,其余皆为敲击。

在古代两军交阵,向来是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鼓声响起,就象征着一往无前的勇猛,宁战死,勿回首。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记载的夔,便是因鼓得名,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中国大鼓,便讲究一个气势,汹涌且不可挡。

而大锣亦是如此。

古代战场鸣金收兵,敲击的便是锣的前身钲。

当这两样霸道的乐器碰撞到一起,怎一个豪情壮志得说

在驼铃响起之际,坐在台下的牛莉便坐直了身子,听着若有若无的驼铃、木鱼、风铃声,她仿佛跨越了千年时光,回到盛世唐朝,看到了一位年轻的僧人正行走在苍茫的戈壁之中。

黄沙川流,枯风拂面,驼铃轻响。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血红的残阳在沙丘上笼罩了一层光芒,他回首看向远方,那里是他来的故乡,它有个名字叫做大唐。

脚步暂歇,他攀下驼身,用仅剩的一点清水润湿嘴唇,便敲击着木鱼,开始每日必不可少的课业。

他的目光深远,他的眼神坚定,他无比清楚前方是怎样的艰难险阻,但却没有半分畏惧。

他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且知道自己一定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