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重生之殿堂乐队 分节阅读 113(1 / 2)

d有若无的隆隆声,以及编钟跨越千年的古音,霎时间将所有人拉回到了千年之前的盛世大唐。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

“不复回”

曹吾用苍茫的语调唱着跨越千年传承下来的诗词。

观众席上,文化大臣正在小声向副首相介绍着这首诗词的来历,在得知这是一首出自千年前一位传奇诗人之手后,副首相表示了惊讶和赞叹。

莎翁作为英国文学的代表,在整个世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笔下的故事人尽皆知,华丽优美的词句让所有人如痴如醉。

如若选一位华国的文学大家与之相对应,曹吾认为圣人是不合适的。

圣人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遗留下来的瑰宝适用于所有想要警醒自身,提升自我的人。

但那是思想,不是故事,论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无与伦比的才学,太白恐怕才是华国数千年文明中最具代表性的那颗明珠。

“岑夫子,”

“丹丘生,”

“将进酒,”

“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

“请君为我倾耳听。”

古琴与编钟交织,京剧院一团的戏曲大师们在舞台八方遥相呼应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合唱团的老师们用朗诵的方式不断重复着这几句词。

曹吾忽地脚步踉跄,振臂高呼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与尔同销万古愁”

在曹吾最初的计划中,这首词的演绎并不像现在这般复杂。

但在得知了他的这个想法后,江团长等人却像是着了魔一般,连着几天都在琢磨这个节目。

改了一遍又一遍,最终才定下了这个版本。

曹吾很庆幸,自己没有演砸。

这首词太适合这次的文化交流了。

当华国文化的代表人物,太白的咖位是够了,而且这首词也十分应景。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正象征着两国的良好友谊。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则对应着未来两国的经济合作,以及会议上签署的数十亿合作订单,千金散尽还复来

节目结束,大礼堂内的掌声经久不息,这首词的演绎无论是从立意高度还是文化深度,都是十分精彩的。

报幕员再次出场,用中英双语为大家汇报接下来的节目。

古筝响起,清脆的华国竹笛如同翩翩百灵鸟穿行其中。

曹吾大步走到弦乐组最前方的一架空古琴前,盘膝坐下。

应接不暇的古筝轮指伴着欢闹的竹笛在礼堂中萦绕,好几个女宾客都忍不住捂住了胸口,面上尽是赞叹和惊讶。

双手抚琴,曹吾在古筝与竹笛暂歇之际加入,弹出一段简单古朴,却又像是大道至简的五声音阶旋律。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记今朝”

京剧院一团,著名的老生演员范先生铅华洗净,一身合身的中山装,洪亮有力的唱腔仿佛唤醒了一片江湖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一位又一位的戏曲大师出现,一起合作这首豪情万丈的歌曲。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世知多少”

曹吾加入,年轻高亢的嗓音为歌曲中添加了几份年少轻狂的豪迈。

在场的英国演员和充当观众的权贵名流显然被震住了,这首听起来曲调简单的歌曲,为什么会有这样磅礴的力量

那串绕在其中的种种民族乐器,烘托着整首歌曲的合唱团和声,潇洒写意的古琴乐手,这一切都是那么和谐又与众不同。

这就是来自东方的文化冲击吗

精彩绝伦

一曲完毕,全场掌声雷动

“十分精彩的演出。”副首相鼓着掌,向身旁的大领导微笑道:“希望在未来的合作中,有更多的普通民众也能欣赏到这样的演出。”

“一定会的。”

乐手位置再次改变,巴图从鼓师位置处走出,来到台前。

曹吾从古琴前起身,拿过一根只有三个孔的古朴管式乐器。

乐乐则抱着吉他站在了一旁。

苍凉的马头琴声响起,曹吾将那根管子抵在唇上,如同草原上清风吹过芦管的呼啸声从中传出。

“唔”

巴图张开双臂,浑厚低沉的呼麦声从口中出现,引起了现场一片骚动。

无数人瞪大了眼睛,想要看清他究竟是如何发出这样的声音的。

咚咚

两声厚重的鼓声出现,仿佛宣告着远古流传而下的祭祀开始。

弦乐组中,八柄马头琴同时奏响,霎时间万马嘶鸣,众人闻之色变

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来的冠军

巴图的极端嗓融合了蒙古族呼麦的发声方式,有一种别样的雄浑气概。

乐乐的吉他如同草原上自由的吟游诗人,和巴图一起讲述着古老的故事。

“飞鸟,鲜花,万物众生都一样,”

“共生,共享,时间空气与阳光,”

“年轮在流转,新火代代相传,”

“今天虽短暂,过去的就是永远。”

蒙语的发音都带着战马踩过肚皮的感觉,巴图半闭着的眼睛睁开,双手一抬

厚重的鼓声随着管弦乐组的乐声炸响,后方合唱团的男女声部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