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猎隼1937 分节阅读 36(1 / 2)

d警察署也只有上层人物知道这件事儿。

当事情反映给警察署署长于芷川的时候,于芷川吓得魂都飞了。但得知钞票版样没有丢,他才松了一口气。

由于死了十几个警察,于芷川不得不上报给警察总署。

警察总署署长万惟庸觉得事关重大,便上报给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关东军司令部责成新京警备司令部联合警察总署共同调查此事。以宋垣为首的中央银行安保部的每个人,都需要做调查。

第75章 漏洞

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派出一个特别调查组,进驻到满洲国中央银行。

调查组组长林义秀大佐,曾经与特高课联手破获军统局长春站间谍案。

在此之前,林义秀参与围剿东北抗日义勇军,因其屠杀抗日志士有功,后被晋升为大佐。

关世杰得知这一情况之后,再三叮嘱宋垣要沉着冷静,万一发现情况不妙,就先行撤离长春。

无论是tnt炸药,还是快速致幻剂,都不难看出,这件事儿的背后,一定是军统局的人在操纵。

因为抗日联军很难得到美国制造的炸药和化学药物制剂。

这个计划能得以顺利的实施,关键点在秦川和宋垣两个人身上。秦川在警察署事先查明了,护送钞票版样,所要派遣的车辆,就按照在行动科目上学到的炸药配比,借检查车辆为名,安置好了炸弹。而炸弹的遥控器就在宋垣的手上。

当三辆车行驶到新立屯不远的青纱帐时,宋垣就按动了遥控器。

在两辆警车爆炸的一刹那,宋垣有又捏破了致幻剂的胶囊,同时释放了让人昏迷发的化学物质。

早就在青纱帐里等待的关世杰和吴彦章见计划顺利,就跳上运钞车,用橡皮泥复制了版样,并且拍照下了制版说明书。从油墨到纸张都事无巨细地有着详细的说明。

关世杰得到版样和制版说明书后,让夏鹏飞藏在渔船上,然后等待时机带到重庆。

关世杰他们事先就知道,这个计划里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运钞车上的人都活着,而警车上的人都死了。

但这个漏洞的存在,也实属无奈。他们总不能把运钞车也炸了。那样的话,就得不到完整的钞票版样,而且宋垣也要面临着死亡的危险。

为此,关世杰让秦川布置手下人散步了一些谣言,说这件事儿是一伙土匪干的,目的就是抢劫运钞车,希望能大捞一笔。土匪也有可能得到tnt炸药和化学制剂。

谣言散布出去后,几天的时间,满洲国各大媒体报刊,都刊登了土匪袭击运钞车的事件。

关世杰希望舆论导向,能把日本人的注意力转移到土匪身上。

目前在新京一带鲜见土匪,但也不排除四处流窜,没有固定山寨的土匪临时起意作了此案。

但日本人不是傻瓜,林义秀更不是舆论导向就能转移注意力的人。

林义秀逐一找到那天事发现场,中央银行派去接机的安保人员谈话。不仅如此,他还从高层开始调查,看看是否有人泄露了机密。

宋垣被林义秀盘问了两次,宋垣咬死了自己是无辜的,事发之时,自己也一无所知。

林义秀调出相关人员的所有资料,从根上查找蛛丝马迹。其中有一个押运员的堂兄,曾经是伪满山林警察队的人,后来落草为寇,做了不服天朝管的胡子。

这个人被带到日本关东军宪兵队审讯,此后不知去向。

宋垣的档案是经过军统局运作,身家最清白的一个人。或许越是这样,越是引起了林义秀的兴趣。

林义秀盯上宋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宋垣作为这次接机的主要负责人,尽管钞票版样没有丢失,但运钞车里七八个人无一人死亡,而参与此事的警察则全部丧生,仅这一点就值得怀疑。

还有一个疑点,运钞车里的七八个人同时陷入昏迷状态,持续时间大概四五分钟,那就表明七八个人里面,有一个人释放了化学制剂。

那个被查出堂兄当胡子的人,被带到宪兵队之后,承认跟堂兄接触过,但矢口否认劫运钞车这件事儿。虽然后来屈打成招,但林义秀总是觉得事有蹊跷。

钞票版样被仔细检查过,锁头完好无损,开锁的钥匙也挂在一个,从东京而来的日本押运人员的身上。

一切都看似事发偶然,有胡子临时起意抢劫运钞车,才制造了这起案件。但林义秀还是建议关东军司令部,换一套钞票版样。

最先得到这个消息的是秦川,他立即把这个消息汇报给了关世杰。

关世杰听完之后,也感觉到问题非常让人头疼。长春站初建伊始,第一个完成的任务,难道就这样泡汤了吗

关世杰不甘心,他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

两天后,关世杰跟吴彦章两个人,坐上了去往牡丹江的火车。两个人此时的身份是皮货商,专程到牡丹江一带的林区,去跟猎户商谈冬天收购皮子的事情。

这也是皮货商们的惯例,每一年的八九月份开始,皮货商们就走村串巷,到深山老林里洽谈皮板收购的事宜。

关世杰正好借此时机,去实现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关系到钞票版样,是否能在满洲国顺利发行。

这是一条日本人修建的窄轨道铁路,一个燃煤的火车头,拖着十几节绿色铁皮车厢,车上人满为患,就连车厢过道都挤满了人。好在车窗可以抬起,让空气流通起来,去掉了一些浊气。

绿皮火车每当爬上缓坡,速度就会下降,像老年人一样发出呼哧带喘的声音。一股股的煤烟也从敞开的窗口飘进来,呛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关世杰和吴彦章事先就买好了车票,两个人的座位相对,又靠近车窗,正好适合聊天喝酒来消磨时间。

一张不大的茶桌上,两个人打开一包花生米,还有一包酱猪蹄。开了一瓶老白干,用瓶盖做酒杯,你一盖,我一盖地喝起酒来。

三四百公里的路途,大概要八九个小时才能到达。

挨坐着关世杰身边的,是一个年过六旬花白胡须的老人。靠近吴彦章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小伙子。

老头儿和年轻人一看就是那种老实本分的庄户人,骨节粗大,双手布满了老茧。

关世杰和吴彦章只是闲聊,说的都是收购皮子的事情,其他则一概不谈。

“你们是做皮子生意的”老头儿问道。

“正是。老人家是哪里人”关世杰问道。

“牡丹江横道河子的。”

关世杰听到闻此言,眼前不由得一亮。

第76章 高老四

在满洲国时期,海林县归属于牡丹江管辖。关世杰和吴彦章两个人的目的地,就是海林县的横道河子镇。

“老人家,你是务农的吧会打猎吗”关世杰问道。

“我爷爷可是我们十里八村有名的猎人。”年轻人说道。

“失敬失敬,敢问老人家尊姓大名”

“我姓高,人家都叫我高老四。”

“老人家,还有这位兄弟,你们要是不嫌弃的话,就一起喝喝酒,唠唠嗑。”关世杰说。

“听你口音不是俺们东北人,是不是北平那旮瘩的”高老四问道。

“老人家好耳力,我们是北平人,现在新京做皮货生意。”

“你们要去哪定皮子”高老四问道。

“没有具体的地址,就想到牡丹江一带的深山老林里转转。老人家,你们那里每年下山的皮货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