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再再而三地投降了。”
“那你想怎么样”川岛芳子问道。
“我回满洲国只有一死,我知道,日本关东军不会放过我的。抗日联军也不会放过我的。”关文吉说。
“关司令不要这么想,等回国之后,我会先安排你避避风头,然后咱们东山再起。”川岛芳子说。
“格格,此一时彼一时,日本人容不得我出尔反尔。”关文吉说。
“其实这件事儿,有一个人能帮上忙。”川岛芳子说:“关掌柜的,就等得劳你大驾,出面去解决。”
“金小姐,我哪里有如此的能力”
“大泽侃四郎,只要他同意帮忙,所有的问题都引刃而解了。”
“我可以试试看。”
关世杰想,川岛芳子的话已经说到这里,自己再推辞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金小姐,你是否跟关东军司令部的人接触过你怎么知道宣抚军投降了,就会平安回国”
“我跟我义父接触过,他答应过我,关东军会接受宣抚军的投降。至于主要将领,他保证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川岛芳子说。
川岛芳子所说的义父是多田骏,现在任华北司令官。
“最后这句话很含糊,保证生命安全的引申含义是,可以让你活着,但不保证你的自由。”关世杰说:“主要人员,难免会有牢狱之灾。”
“我也想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回国之后,我会把关司令,大个子等几个人送出满洲国。”川岛芳子说。
“现在大半个中国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金小姐能把他们送到哪里”关世杰问道。
“我会把他们送到华北,天津,北平,石家庄,随便哪个地方。那里是我义父管辖的地区。”
“你义父不是有言在先,只保证生命安全”关世杰问道。
“我会说服他的。”
“那好,我试试跟大泽侃四郎说一下,看看他怎么说。不过我感觉希望渺茫。”
关世杰故意这样说,只是想给关文吉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让他抱有必死之心,也省得自己费神费力,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杀掉他了。
“关掌柜的没试过怎么知道结果拜托你跟大泽侃四郎谈谈。”川岛芳子恳求道。
“我帮你们分析一下,一,宣抚军哗变,关司令是主要当事人。当时牵制关东军五六万人,死伤几百人。二,日本人在诺门坎战役失败了,他们会把这次失败的原因之一,安在宣抚军身上。”
“怎么这样说”川岛芳子问道。
“正因为关司令的宣抚军,牵制了五六万关东军,让这些关东军不能赶赴诺门坎战役的第一线,所以,导致了关东军的失败。”
川岛芳子跟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打交道多年,深知关世杰所言不虚。日本人可以接受宣抚军的士兵的投降,但决不能姑息关文吉这种;一再叛变的人。
第177章 福兮祸所伏
8月底,诺门坎战役结束了。
果然不出所料,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接受了宣抚军投降书,并且派大泽侃四郎率队,到莫斯科做接洽工作。
9月3日,大泽侃四郎抵达莫斯科。关世杰第一时间在大泽侃四郎下榻的大酒店,跟大泽侃四郎见了面。
“关杰君,你来苏联考察得怎么样”
“大泽先生,我此行考察苏联钢铁厂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受人所托,让宣抚军平安返回满洲国。”
“关杰君,你非常坦诚。我来之前,司令部已经得到消息了。”
“皇上有命,大臣照办就是了。”
关世杰知道这件事儿,瞒不过特高课特务机关的眼睛,索性就实话实说,反正日本关东军和日本内阁,也不能拿溥仪怎么样。
若是废黜溥仪,满清的遗老遗少一定会不顾一切地造反,这就势必在满洲国引起大乱。
“关杰君,你去过库页岛集中营了”
“去过,看了一下那里的宣抚军士兵。”
“见到他们的主要人物了”
“见到了。”
“就这件事儿,关杰君怎么看”
“说不好,不知道大泽先生会怎么处理主要人物”
“杀几个,留一批。”
大泽侃四郎的眼神儿里透出了杀气。
关世杰听到这里就放心了,毋庸置疑,关文吉是在劫难逃了。
现在既然关东军接手这件事儿,关世杰也没必要在莫斯科多逗留了。他在苏联又参观考察了两家钢铁厂之后,就打道回府了。
谈判组一行,除了川岛芳子留在了莫斯科,等待宣抚军被遣送回国,其他人都随着关世杰回到了长春。
9月10日,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副部大泽侃四郎,带领几千名全副武装的关东军,在满洲里海关接受苏军遣送回来的宣抚军。
关东军翻译官按照花名册点名,刚点了十几个人的名字,就发现少了三个人。
其中有两个关键人物关文吉和熊大旗都不在花名册中。
大泽侃四郎盘问了十几名军官,都说在火车上,还见过关文吉和熊大旗他们。
一番盘问过后,大泽侃四郎明白了。这三个人一定是在中途停车的时候,买通了押送他们的苏军,在半路偷偷下了车。
大泽侃四郎很是恼火,但也无计可施。人在苏联境内逃跑了,又不能越境缉拿,只好回到满洲国后,在各地区下了通缉令。
关世杰听说后也很无奈,铲除叛徒的行动只好再一次延迟了。他知道这背后的始作俑者,除了川岛芳子再无旁人。
但只要关文吉不再投降日本关东军,也可以暂缓执行追杀。
不过,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川岛芳子不是冷酷无情的人。她没有过河拆桥,而是尽力让追随她的人,有一个好一点的归宿。
每个人都有人性,不过是体现的角度不同而已。
关世杰和姚文伟进宫复命,如实把宣抚军的现状,原原本本告诉给了溥仪。
溥仪听完之后长叹了一声说:“我大清光复无望,可能也是天意使然。你们退下吧。”
这一瞬间,关世杰感觉溥仪苍老了十几岁一般,眼神儿没有一丝光彩,面如死灰。
“皇上,只要你在,一定会再铸大清辉煌。”姚文伟宽慰着溥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