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西游之金乌大圣 分节阅读 303(1 / 2)

d大劫都有无数大能陨落,这一劫看不见脱困之机,他自然是对佛门俯首听命了,强如大罗金仙,却也不敢言自己一定能安然无恙的渡过每一次劫难,前几次大劫杀的尸山血海,多少神魔陨落,可见大劫的残酷之处。当然,也不是说金光仙不想要自由,不想重回截教,倘若有机会,他定然会挣扎一番,可是眼前一片黑暗,你叫他如何挣扎

莫尘听出了这位金光仙的心思,微微一沉思,倒也没再说什么讥讽的话,毕竟人各有志,相比那些与天地争斗将自己命运握在自己手心的人物,世间更多的则是诸如这金光仙一般,随波逐流等待天时的庸碌之辈。

是以他话题一转道:“不知金光仙今日唤我见面,所为何事,莫非是担心我会同那唐僧师徒一起去找你的麻烦”

也不怪莫尘有此一问,这金光仙既然不想脱困,来找他除了让他手下留情还有何事,总不成找他来算计观音菩萨吧,这位也没这个心思啊

而单论劫难的话,金光仙虽然掌着紫金铃这件先天灵宝,可以操纵烟火沙三物颇有威力,但是凭莫尘的手段要降服他也不难,他抱着和那黄眉童子一般的心思,倒也寻常。

“你留不留手,我终究是要被带回去的,总是没有差别,除非,大圣要杀了我。”那金光仙说着自己的生死,依旧是双眸带笑,浑不在意。

莫尘能杀了他吗显而易见是不能的。

首先他是截教的弟子,其次他还是一名妖族,最后他是观音菩萨的人。这三重身份,不管是哪一重,莫尘都不会动他,截教弟子现在正与妖族合作,不管是看牛魔王的面子,还是当初无当圣母、云霄娘娘等人当初金山相助的情分,莫尘都不能杀他;妖族身份不必分说,而就算是观音的人,莫尘才答应不久的话,可是声声在耳,总不好自己违背了承诺,再去挑起事端。

那金光仙活了这么些年,自然不是什么蠢物,真正愚笨的人也无法修炼到大罗金仙的境界。他看的通透,莫尘是不会也不敢杀他,后果太严重了。

“那阁下唤我所为何事”莫尘有些不解的道。

金光仙却是没急着回答,反而是又给自己斟满了一杯酒,举杯示意道:“也无他意,只是听闻焚天大圣的名头,心中仰慕,想一观大圣的风姿而已。今日一见,却果然是名不虚传,短短几百年,一身修为之深厚已然让我都看不通透,不愧是敢与佛门天庭作对的大妖,来,共饮一杯”

只是为了见见我

莫尘微微一愣,随即恍然一笑,是啊,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名籍籍无名任人摆布的小乌鸦了,而是一举一动都能让三界震动的妖族大圣,似金光仙这等人物对他心生好奇,想要见一见三界近几百年来风头最盛的后起之秀岂不是寻常,哪有人人找他都是有事相求的道理

当下他举杯与那金光仙同饮,一杯水酒下肚,那金光仙将杯子放在了桌上,微微拱手道:“告辞”身影随之消失不见,真是来得忽然,去的也匆忙

第三百七十五章 方寸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白须老道微微眯着眼,看着远处梧桐树下的那个身影,那是一只猴子,穿着一身灰色的道袍,双目紧闭,似乎是在参悟什么。

这两位正是菩提祖师与孙猴子师徒二人,不过猴子头上的金箍早已消失不见,想来是被菩提祖师给取了下来。也是,那金箍乃是佛门用来束缚不听话的神魔的,菩提祖师如何看的顺眼以他的修为,取下一枚金箍,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

倘若莫尘看见这副场景,当然是诧异非常,孙猴子明明在与他一起取经,怎生会在这里

可惜的是他看不见这一幕,自然就不知道真假美猴王被掉包,这西游大劫之后掩藏的种种算计,不然的话,以他的性子,只怕知道的第一反应绝对不是再跟着唐僧一起上路,而是溜向兜率宫寻找老君求个心安。

乖乖连天定的应劫之人都敢偷梁换柱,那可是天地大劫,三界圣人都盯着的,这西游取经功德再诱人,只怕莫尘不会也没有胆量掺和其中了。

孙猴子沉浸在极为玄奥的境界之中,只觉得浑身上下无不通畅,那积攒了几百年的庞大法力,隐隐与五脏六腑相互呼应,似乎要尽数融进去一般。

不仅仅如此,他从未对他的法力操纵有这般的得心应手过,直如那些法力就是他的手脚一般,灵动非常,不,应该说似乎是融入了他的意志一般,跟他的念头一般通达。

猴子一遍遍的运转着八九玄功,虽然这门功法已然被他练习到了大成的境界,不足以支撑他再做突破,然而这门功法依旧是可以增加法力的,虽然只有那么一丝一毫,但也聊胜于无。

这是菩提祖师要求他做的,那会儿菩提祖师道,要他平心静气,放空全身,按照当年在这斜月三星洞修行之时的心境打坐,虽然当时他很不解,但他还是照做了,结果是出人意料的好。

细细想来,他有多少年没这般放平所有的心思专注修行了三百年还是五百年猴子记不清楚了,似乎是从祖师将他驱逐出去后,他便没专心修行过。

虽然说修为境界依旧是在突破,但都是仰仗外力,地府龙宫,天庭瑶池,甚至是兜率宫的金丹妙药,这以上种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地方,它们的神兵利器,灵酒仙药一步步的推动着他的道行精进,法力突破。

等到八九玄功大成,大闹天宫之时,他还没来得及下界看看猴子猴孙,便被如来佛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多年,那是整整五百多年啊

猴子对那里度过的五百年中每一日岁月都记得清清楚楚,不,与其说每一日岁月,倒不如说是一天,只有一天,五百年他都是每一天都过得是一模一样。

怨恨,怒气,愤懑,恨这天地不公,恨那如来多管闲事,更恨这漫天神佛,竟然没一个愿意臣服在他的神通之下,满心的负面情绪下,他又如何能沉下心来打磨法力,精进道行,思考前路的突破之道

甚至是被释放出来,取经路上,见识到天有多高地有多广之后的猴子,心中的怒气怨恨尽数消弭之后,他心中却依旧是绝望和畏惧笼罩。佛门众僧的实力不是他能抵挡的,他能不绝望畏惧吗

一直到眼下,被菩提祖师救出生天,骤脱樊笼后,他才是真真正正的心无杂念的开始打坐修行,而这一修行,感悟出来的东西和以前全然是不一样了

孺子可教也

菩提祖师一边用手捋着白须,一边在那点头,眼中全是满意之色。只见这猴子头顶三朵金莲缓缓升腾而起,他胸腹之处,五脏六腑所在的位置俱是放出各异的光华,灰色道袍根本遮掩不住这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