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这个小里典绝对不是一般人。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小里典姓陈,而且就在清河镇。
他想起离开咸阳之时皇帝的谆谆吩咐,内心顿时如同狂潮般翻腾起来,如果不出意外,说不定皇帝要自己找的就是眼前这个少年。
一念及此,赵擎顿时更加小心恭敬起来。
“回里典,赵擎未曾进午食”
“呵呵,那就别客气了,坐下来一起吃个包子暂且充饥”陈旭一摆手,牛大石赶紧把一个树墩子搬过来。
“多谢,恭敬不如从命”赵擎也不客气,他要确认眼前这个少年就是陛下要找的陈姓少年,多接触才是最好的方法,何况这热气腾腾的包子他也从来没见过,香味浓郁,很有吃一下的冲动。
“请”陈旭一屁股坐下来,赵擎也左右告罪之后拿起一个包子,仔细的看了几眼之后放到嘴里吃起来。
看起来就是小麦面粉,但质地均匀细腻毫无粗糙感,绵软细糯,里面还裹有野菜,甚至还有一点点油渣,因此吃起来非常香,和以往吃到的任何食物都不一样,甚至他怀疑,皇帝陛下也不曾吃过这种食物。
一个包子很快吃完,赵擎意犹未尽的说:“里典大人,我还有几个随从在小学外面,赶了半天路也未曾进食”
“好说包子也可外卖,两钱一个”陈旭一边吃一边说。
“甚好甚好,物有所值也”赵擎顿时高兴的站起来出去找自己的几个属下进来吃饭。
赵擎带来六个属下,陈旭让食堂的帮工给他们上了一笼大包子,然后几个人也围着桌子吃起来,一个个脸色惊异的同时化身饕餮,风卷残云之下一笼包子很快就吃完了。
吃完包子,陈旭照例用竹签剔着牙开始喝茶消食,杏儿已经和一群学生玩耍去了,陈姜氏也不敢打扰陈旭,跟着去照看杏儿,而一群学生吃饭是从来都不会坐在食堂里面的,一般拿了包子馒头院子里教室里到处乱彪飚,打闹嬉戏和后世的小学简直一球样,完全就是一群小疯子,因为自小便没怎么管,甚至还要疯狂三分。
“此茶异香扑鼻,回味甘甜,入喉温润齿颊留香,真乃良物也”赵擎喝了一口茶忍不住又开始赞叹。
陈旭笑笑没有说话,而是不紧不慢的喝了几口茶才放下竹杯说:“赵先生是经商还是干什么”
“赵某家族也有商产,不过赵擎因为喜欢到处游历,因此只能算半个商贾吧”赵擎赶紧说。
“那你能弄到稻米否”陈旭问。
“稻米只有南方诸郡才有出产,要运来南阳颇为不易莫非里典想做粮食买卖”
“不不,听说稻米美味,和麦粟口感完全不同,我只是想尝个新鲜而已”陈旭连连摆手。
“此事易耳,赵某家族行商走货于大秦各地,如若下次有机会,顺便贩卖一些过来与里典大人尝尝”
“多谢多谢”陈旭赶紧拱手道谢。
两人东扯西拉交谈了几句之后,马大伯和一群村民背着购买的东西来到小学,准备告辞回小河村,陈旭也就让赵擎自己在清河镇观看一下,晚上再做招待交流,赵擎自然满口答应。
陈旭把马大伯等人和陈姜氏、杏儿送到镇口,看着杏儿念念不舍的样子,忍不住蹲下来摸着她的小脑袋说:“杏儿,镇上人多又很杂乱,兄长也太忙照顾不过来,等我把一切事情捋顺之后,明年你便来镇上上学好不好”
“兄长,那你可要说话算话呀”杏儿小嘴瘪着,看起来要哭。
“放心,兄长一定说话算话,到时候我把水姐姐接过来一起陪你”陈旭笑着说。
“那好,我们拉钩”
“好”陈旭伸手勾住她的小指头。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杏儿把拉钩这个后世的动作学的顺溜的很,拉完钩还是舍不得放手。
“杏儿,兄长忙碌,你再这样娘就生气了”陈姜氏拉着杏儿的手,圆圈儿红红的呵斥。
“娘,你别动不动都凶小妹,她还这么小”陈旭赶紧说。
“就是你宠着她,到时候长大了刁蛮任性,和那江家小娘子一样,看怎么嫁出去”陈姜氏揉着眼睛说。
“嘿嘿,婶娘放心,我会好好待杏儿妹子的”牛大石站在旁边赶紧表示一下自己的存在,顺便宣示自己的主权。
“杏儿才不会和那个小姐姐一样刁蛮呢兄长你放心,我回去会把娘照顾好,还会把几头小山彘也养的肥肥的,寒衣节就可以宰杀吃肉了”杏儿乖巧的点头说。
注一下:秦朝实行的是商周历法,也叫颛顼历,和后世的农历不一样,因为秦始皇崇信五德之说,所以把代表水的亥月定为元月,称为建亥,因此每年十月初一定为一年的开始,也就是元旦,叫做寒衣节,实际上也就是春节,这种历法一直沿用到西汉时期,直到汉武帝启用了司马迁编制的太初历之后,中国的农历才算彻底定型,各种节日也全部都依照太初历来实行,而且一直沿用了几千年,直到民国时期孙中山启用西方的公元纪年法才算终结,但农历纪年因为传承日久,中国人的农历纪年法并没废弃,二十一世纪仍旧在用,而且各种农历节日也都还是按照太初历的时间在过。
“那就好,到时候兄长一定给你做好吃的糖醋排骨,酱肘子,红烧肥肠,还有香肠熏肉,酸辣血旺”
陈旭每说一个,杏儿便吸一下嘴巴,还没说完,周围一圈儿人都满嘴口水,弄的陈旭也是忍不住抹了一下嘴巴站起来对马大伯说:“大伯,我娘和杏儿就拜托你们照顾了”
“说这些干甚子,放心,不会有任何岔子”
“对对,小旭不要担心,家里的一切我们都会帮忙料理好,你专心当里典,到时候酿出酒来别忘记给我们带一些就行了”其他的村民也都七嘴八舌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