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时期才开始使用,因此最大的可能应该是骨片龟甲一类,而这些东西上面的字都是用坚硬的东西刻上去的,即便是烧成了木炭,也必然还是会留下一些痕迹,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也并非不能复原解读出来。
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希望,而且是拯救这份华夏瑰宝的唯一的希望。
而这个希望哪怕就是万分之一,陈旭也绝对不会放弃。
即便是现在不能修复,还可以真空保存,留待几百上千年之后,等华夏文明发展到足够强大,一旦时机成熟再进行恢复破译。
总之,他的任务是保存,通过自己的力量,用最大的努力把华夏文明一切痕迹永久的保留下去,让这些古老的文明随着华夏的发展最终绽放出它们独特的光辉和魅力。
半个小时后,一群护卫去而复返,其中两个膀大腰圆的护卫抬着一口沉重的木箱。
“小心”在陈旭的指挥下,这口木箱被放在了地上,陈旭亲手掀开木箱的盖子,里面填满了粟草和皮革,等把这些填充物刨开之后,下面果然有一口乌漆麻黑的石匣,外面都是被烟火熏烤过的痕迹,用手摸一下全都是炭黑。
“你们两个过来,帮我把石匣弄出来,小心不要用力摇晃”
在陈旭的指挥下,两个侍卫挽起衣袖小心翼翼将石匣从木箱里面抱出来放在了一张案桌上。
第1192章 易典往事
陈旭举着玻璃灯罩的烛台靠近细看。
石匣长两尺宽一尺高一尺,因为被熏烤的已经变色,几乎已经看不清楚材质本来的面貌,但还是能够看的清楚上面雕刻的各种奇怪的花纹,古拙而别致,一看就是一个老古董,和大秦眼下的各种器物上装饰的花纹完全不一样,甚至还夹杂着不少奇怪的字迹,笔画奇异简练,陈旭用手擦掉一些烟灰仔细看了一下,感觉应该是甲骨文,但连续几个字都没认出来,于是只能作罢。
石匣保存的完好无损,陈旭把烛台交给一个护卫之后亲手抓住石匣两边的凹下去的部位咬牙往上一提,只听微微咔嚓一声匣盖被提了起来。
“呼”陈旭在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不过等陈旭再次掌着烛台,借着微弱的火光看清楚石匣里面的情形的时候,感觉憋了许久的一口老血差点儿喷出来。
整个石匣里面全都是黑乎乎的东西,被高温熏烤之后似乎塌缩堆积在一起,的确还能看的出来一些成条成块的形状,应该是师宣口中碳化的三坟古易。
果然特么的不好弄啊
陈旭举着烛台围着桌子转了好几圈,甚至还试着伸手轻轻碰了一下里面的碳化物,发现都凝结在一起,触感比较坚硬,的确应该不是竹木之类的简牍。
在陈旭观察石匣的时候,水轻柔也拿着一个烛台进来,看见这个黑黢黢的箱子和陈旭满脸严肃认真观察的模样,非常好奇的站在旁边观看一会儿之后说:“夫君,里面的东西看起来都以烧坏,已经没有用了”
“嗯,的确是烧坏了,但这里面的东西非常重要,今日天色已晚,明天一早安排人小心送回清河别院,等我有时间了慢慢弄”
陈旭再次把石匣盖子盖上,吩咐两个护卫再次将石匣放进木箱之后用粟草皮革都填塞好。
“夫君,这石匣看起来非常古老,里面放的到底是何物”陪着陈旭去后院洗漱休息,水轻柔忍不住好奇的问。
“娘子是否还记得当初在宛城遇到师宣的情形”
“记得,这石匣和师院长有关”水轻柔越发惊奇。
“嗯,这师宣祖传有一部古易,传说是是周文王赐给师氏先祖保存下来的,是最古老的易理之书”
“三坟易典”水轻柔突然惊呼一声站住脚步,手中的烛台都差点儿跌落到地上,一双美目在昏暗的夜色和烛光映照下,散发着灼灼光华。
“不错,当初虞大哥也是如此说,说师氏手中这部书就是传说中的三坟易典,当初赤松子前辈还曾经想去找师氏借阅,但被拒绝,当初我答应杀死赵高帮师宣为女儿报仇,于是师宣就答应事成之后把三坟易典送给我,不过师宣回祖祠去取的时候,失手打翻火烛将祖祠焚毁,这三坟古易也被一场大火烤成了这幅模样,唉”
陈旭忍不住再次长叹一口气,水轻柔此时神情也慢慢恢复过来,默然矗立许久之后牵着陈旭的手说:“夫君莫要懊恼,轻柔听说那三坟易典师氏从不外借,数百年来无数精通易理的大贤都想去一睹真容但却从未有人成功过,师氏作为三坟易典的守护者,必然有一些不能外传的信条,这一场大火,恐怕并非蹊跷”
“娘子是说是师宣故意烧的”陈旭一下嘴巴张的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