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真的是大老板 分节阅读 86(1 / 2)

d的演讲视频,早就认识他了,听穆清欢说,公司背后的投资人就是路晓风时,她们都特别意外。

短暂的欢迎仪式结束之后,穆清欢把路晓风带进自己的“隔断办公室”,顺手关上了门。

路晓风小声问:“这隔音吗”

“还行你想干什么”穆清欢忍不住又想打趣一下路晓风了。

“咳咳”路晓风喝了口水,“下次不用这么花里胡哨,会让我尾巴翘上天的。”

“几张a4纸而已,反面还能用,不算浪费。”穆清欢说,“袁柳现在是你新女友了吗”

“能不能不要加上新字,好像我始乱终弃一样。”路晓风吐槽道。

“哈哈哈,随便你,反正不关我的事。”穆清欢装作无所谓地说。

严格来说,路晓风的这次分手,导火索就是穆清欢送的信和钥匙,但路晓风也没法迁怒于她,只能怪自己处事不当了。

“这里你们也待不了多久吧我看外面工位也太挤了,什么时候搬一个大一点的办公室去”

穆清欢脸色凝重了起来,无奈地说:“现在收支刚刚平衡,租金再贵一点就承受不起了,下半年再说吧。”

路晓风其实向穆清欢提议过,他作为投资人,有义务帮助清读找一个更好的办公环境,但穆清欢委婉拒绝了。

她觉得现在这个状态挺好的,条件虽然艰苦一点,但员工凝聚力非常强,这样才能培养出一支骨干团队。

“那直接说正事吧,这次具体是什么情况”路晓风只是一个投资人,并不想干涉太多。

穆清欢严肃起来,语气里还带着一股愤怒:“我们被人洗稿了”

第180章 洗稿高手

穆清欢突然说出洗稿这个词,路晓风还愣了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他虽然只做过图书编辑,但是平时喜欢阅读一些互联网行业的新闻,对新媒体并不陌生。

而洗稿这种现象,在新媒体领域尤其猖狂。

所谓洗稿,开始的意思类似于洗钱。

比如某个专业的新闻机构发布了一篇内容详实的报道,而有些网络上的媒体没有获得授权转载,但他们又想白嫖这篇文章,于是就想出了一个骚操作。

先用一个马甲复制这篇文章,到某个论坛或贴吧发表出来,然后在转载的时候,就说转自论坛某篇文章,或者某某网友,这样就间接删除了文章的原作者,把稿子“洗”了一遍。

当然,这种洗稿的方式还是早期的做法,等到自媒体慢慢兴起,连马甲都懒得用了,直接上来就抄袭,调整原文的语序,换几个近义词,这在行业里叫“移花接木”。

而让路晓风意外的是,“清读”居然也被洗稿了。

“具体什么情况有同行抄袭你们”路晓风问。

穆清欢点点头,打开手机把两篇文章转发到路晓风的微信,这些证据她们已经整理收集起来了。

路晓风仔细读了一遍,其中一篇是“清读”自己发的,标题叫哪一句话曾让你泪流满面。

穆清欢从路晓风这里学到很多做自媒体的经验,现在很少写那种读后感似的笔记,更多的是写年轻人生活的酸甜苦辣。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日常打动读者的各种小事,比如子女在外打工,接到老家父母的电话,说家里门口栽的板栗结满了一树,什么时候回来吃

路晓风读完笑了笑,穆清欢这是深得他的真传啊,文章叙述的节奏非常自然,有所触动而不煽情,怪不得能把这个号做得有模有样。

而另一个名字叫“玉花璁”的微信公众号,同样发表了一篇类似的文章,但标题却叫二十多岁,也许是你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

一眼看上去,好像是两篇不同的文章,但细读就能发现,“玉花璁”的这篇文章立意和“清读”毫无二致。

唯一不一样的是,它把穆清欢写的那些具体案例给删除了,替换成了其他例子,而在剩余的部分,疯狂调序改词,标题也换了。

路晓风只读了一遍,就可以肯定,“玉花璁”的确洗了“清读”的稿子,而且手法非常高明,几乎可以达到“原创”的效果。

穆清欢的怒气还没有消掉:“如果只是这一篇也就算了,他们可以说是撞题,但实际上还有很多,我让编辑统计了一下,大概是从去年12月份开始的,他们抄了至少二十五篇稿子,有些不确定的还没算进去。”

“抄了这么久,你们是怎么发现的”路晓风问,如果他要帮穆清欢这个忙,首先就得搞清楚真相。

“读者群,上个礼拜有人在里面转了玉花璁的文章,说我们抄袭他们,后来一看,我们的稿子发布时间比它还早两天。”

路晓风又两边对比了一下,这些抄袭的稿子里面,玉花璁的确要滞后一两天,洗稿的手法再高明,时间这一点却是避免不了的漏洞。

穆清欢接着说:“然后我就感觉不对劲儿了,我们是先发布的,怎么可能抄袭后发布的再翻翻他们以前的文章,才终于搞清楚了。”

“这个玉花璁什么来历,你查过了吧”路晓风问。

路晓风知道,既然上周穆清欢就发现了这件事,到现在才说出来,这段时间八成是做过调查了。

“这个号是广羊市一家叫花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做的,总部在广粤省,燕京和沪江都设有分部。”穆清欢说。

“听起来公司还不小啊。”

“我找人打听过了,这也是一家创业公司,比我们规模要大,但是不超过50人,而且他们做了十几个公众号,情感、美食、阅读、汽车,各种类型的都有。”

路晓风让穆清欢把这些号全都转给他,简略地扫了一遍,发现质量竟然都不错,图文并茂,内容也非常多。

但这样问题也就来了,一个不到50人的团队,能同时精细地运营这么多公众号

“不用说你也知道我的建议吧,你们是同行,吃一锅饭,有人不守规矩,不抢锅里的,非要从你碗里抢,这种事情绝不能忍。”路晓风坚定地说。

穆清欢露出了笑容,路晓风的态度跟她预料中一样:“当初你跟游独网络大战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吧,从别人碗里抢回来”

路晓风也笑了:“还不够,我不仅要抢回来,我还要把他的碗给砸了,这是我信奉的原则: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他的这条原则,曾经在富二代余正浩和游独网络身上用过,现在一个牢底坐穿,另一个在行业里声名扫地。

“这回可能有点麻烦,这家公司不是第一次洗稿了,我查过,它去年就被人告上法庭,可是洗稿这种事情很难界定,最后都是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