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崛起1639 分节阅读 16(1 / 2)

d下,又拖到傍晚,才正式入城。

全队十余辆大车,装着火枪、长矛、刀剑与弓矢,李信和周氏母女坐在最前面的一辆车里,红娘子扮丫鬟,黑着脸走在一边,高桂英扮成了老妈子,脸色也不比红娘子好太多。

其余黄海、杨彪、邢虎与亲卫队则扮作长随与家丁,护着车驾。

车厢里,周氏或许是紧张,也可能是与李信挨的太近,面色有些发白,身子不自然的僵着,透过车窗的一小丝缝隙望向外面。

孙荻则是睁大眼珠子,不时望望母亲,又不时望望李信。

李信笑道:“周夫人,不必紧张,几个看门小卒,黄海就足以摆平,呵呵,想不到老天爷也站在我李信一边,刚来洛阳就碰上冷锋过境,还不下雪,看这天气,恐怕风雨会越来越大,真是动手的良机啊,待会儿入了城,先给你和阿荻找个客栈住下来,或许明天,就能住进王宫了。”

“嗯公子小心”

周氏微红着脸,点了点头,随即就问道:“公子,请问何为冷锋”

“啊”

李信暗道一声说漏嘴了,尴尬的笑了笑,便道:“每逢冬季,隔三差五,会有从蒙古过来的冷气团南下,带来强烈的降温和风雨天气,故称之为冷锋,往往冷锋过境前,天气会不正常的回暖,甚至有时如融融阳春,只要注意观察,都是有征兆的。“

周氏赞道:“公子还真是见识广博呢。”

“夫人过奖了,李某无非观察的多,想的也多罢了。”

李信毫不客气的谦让了句,又问道:“结识夫人也有了近两个月,不知夫人芳名可否告赐”

刷的一下,周氏顿时脸颊红透了脖子根

她出身于书香世家,还是挺注重名节的,又作为寡妇,更是明白寡妇门前是非多的道理,芳名哪能轻易告人尤其李信还嘴角含笑,侧头看着她,带着几分轻薄的意味,她本能不想告之,可是那小心肝却不争气的狂跳起来,似乎内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催促她把名字告诉李信。

再一想到这两个月来,承蒙李信照料,自己母女丰衣足食,免了饿殍之苦,又对自己颇为守礼,连名字都不说,心里总是过意不去,于是以细如蚊蚋的声音道:“妾贱名一个菡字,还望公子记着了。”

“周菡”

李信不由吟道:“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娇蕊,添个浣衣人,红潮较浅深。”

“公子”

周菡娇身低呼,浑身剧颤,脑袋低的几乎都看不到脸,带着丝愠怒道:“还望公子自重”

我草

被误会了

李信一脸懵逼,不过细细一想,对一个女子吟这种诗,难免显得轻浮,再引申一步,或还有黄诗之嫌,看着周菡那通红的耳根子,他知道这事没法解释,越解释显得越心虚,于是嘿嘿一笑:“夫人风姿卓越,恰如菡萏之高洁,李某只是有感而发罢了,若是唐突了夫人,还望见谅。”

周菡低着头不说话,反倒是孙荻偷偷扮了个鬼脸,那精灵古怪的目中,竟然带有一丝鼓励之色。

“来者止步”

这时,外面传来军卒的喝令声,李信也不再撩拨周菡,掀开窗帘一角,向外望去。

几名军卒站在门洞里,根本不出来,举着长矛交叉架起,算是拦路,他有数了,实际上选择傍晚入城,就和现代社会临近下班,处理工作往往敷衍了事一样,他相信在古代也是如此,一大早,肯定盘查严密,越往后面,盘查越松,从目前来看,的确如此。

而且根据他的经验,快关门的时候,将领会先一步开溜,留下几个小兵到点关门,哄蒙小兵明显比哄蒙将领更加容易。

黄海上前两步,笑道:“几位军爷,我们来自于开封,车里是我们家大公子候方域,我们家老爷名讳恂,曾任户部尚书,因受奸人构陷,含冤入狱,大公子此来正是为求见福王。”

“哦”

几名军卒相互看了看。

其中一人喝道:“车上装的什么”

黄海道:“是进献给福王的礼物。”

“打开检查”

又一人挥手道。

“这”

黄海为难的看向了车里,并瞥了眼高桂英。

高桂英的年纪大概三十多一点,却扮成了个四十来岁的老妈子,咬了咬牙,不大情愿的替李信掀开帘子,低眉顺眼道:“大公子小心点,地上湿滑。”

李信伸出了一只手,搭在高桂英的手臂上。

高桂英心里那个歪腻啊,如果是寻常人,或会想到尖叫,揭穿李信的真面目,可问题是,她是李闯的妻子,也是朝庭重犯啊,落朝庭手上只怕比李信更凄惨,只能强忍不适,扶着李信的的肩膀,把李信扶下了车。

“几位,请了”

李信笑容满面的拱了拱手:“车里也不是什么重要东西,都是献给福王的字画和古玩,军爷要检查,自是理所应当,可是一来拆卸困难,为怕途中颠坏,咱们一路行来都是小心翼翼,若是拆卸时稍不留神,有了损坏,恐怕会惹得福王他老人家不高兴,二来天又下着雨,若是字画被雨水淋湿

这个学生不敢私议王爷,但几位大哥长居洛阳,想必呵呵”

李信说的含含糊糊,可那几个军卒听明白了,就如遇到知音,无不生出了亲近感,有一人还道:”福王的金银多得没有数,钱串儿都朽了,那粮食都发了霉,而咱们快一年没关切,家里穷的都揭不开锅,真他娘的”

第三十一章 战前布置

“赵直,发什么牢骚”

这名军卒仿佛打开了话匣子,正说的气愤难平,旁边有人给他打了眼色。

在历史上,李自成围攻洛阳,第二天,城门就被人从里面打了开来,关键就是福王太招人怨恨,明知李自成的大军指日可至,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棋劝他拿出数万金银犒赏将士,再拿出数千担粮食赈济饥民,他却道:洛阳全城官绅百姓的死活干我球事。

并振振有辞:地方文武,守土有责,倘若洛阳失守,本藩死社稷,你们这班食皇家俸禄的大小官儿也活不成,纵令有谁能逃出流贼之手,也难逃国法,先生为洛阳守城事来逼寡人,难道守城护藩之责不在地方文武的身上么

然后在吕维棋的逼迫下,福王开始哭穷:近年水旱不断,盗贼如毛,本藩收入大减,而宫中开销仍旧,人不敷出,你们失守城池,失陷亲藩,自有大明国法在,用不着入宫来逼寡人出钱出粮

随即拂袖而去,最终李自成兵临城下,他知道怕了,才勉为其难的拿出三千两银子犒赏将士,可就这三千两,总兵王绍禹自己留一千两,送一千两给了分巡道王胤昌,真正拿出来犒赏的,只有一千两,士卒骂得更凶,公然说不再守城的话,王绍禹也不知是什么心态,佯装不知,听天由命。

其实就当时而言,洛阳堪称一座雄城,宽一千四百米,长五千六百米,墙高四丈,壕深五丈,阔三丈,四面各设一门,外筑月城,环城设三十九座敌台,守备兵力过万,如好好守,不说取胜,守上十天半个月不成问题,待得河南巡抚李仙风率大军来援,至不济也能逼退李自成,可以说,洛阳上至福王,下至官员,集体智商下降,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当然了,李信从没想过亮出身份去劝降守卒,主要是他没有那么多的兵力,也没有李自成那么大的名声,暗叹一声不作不死之后,便道:“没想到几位大哥着实艰辛,也罢,相逢即是有缘,红姑,拿银子来。”

红娘子暂时叫红姑,脸面涂的腊黄,不依道:“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