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24章 情诗(1 / 2)

演播厅内,众人一时沉默。

赵爷爷开口解释道:“我知道她心里一直很在意文慧,怪我,没能找点解开她心结。看来她已经跟你们说了当年的事情。其实,这件事情是这样的。”

“当初,桂兰是我们家的丫头,一直在我们家做帮佣。因为年纪和我妹妹差不多大,就跟着一起读了两年书。文慧来我们家做客的时候,她也在。

我一直不知道她对我的心思,直到后来文慧离开。我病了好些日子,一直是她在照顾我。刚好她家里人因为战乱都不在了,我母亲便将桂兰留了下来。

再后来,我们家因为解放前将经营过几家洋行,家里遇到一些变动,那些日子很煎熬,桂兰却坚持不离开我们家,我母亲也去世之前,我们两成了婚。

后来情况好一点,我回学校教书,家里都是她一个人操持,很不容易。退休之后,我便带着她四处游玩,顺便修养身体。两年前,孩子们孝顺,替我们报了去台湾的团,在台湾也却是偶遇了文慧和她先生。不过吃完饭后,我们便互相道别。

没想到一年前,桂兰突然晕倒,醒来后一直不大对劲,她时时刻刻跟着我,生怕我离开。

后来我发现,她一直以为我要抛下她回去台湾找文慧。我跟她解释了很久,可惜没过一阵,她依旧忘记了,就这样反反复复来回了好久。”

苏鸢提出疑问:“那赵奶奶说您收拾行李箱是怎么回事?”

“那是我之前被邀请去外地学校开一个讲座,去了两三天,行李还没放回去。”赵爷爷对赵奶奶的病情也无可奈何,“去之前的行李是她亲手帮我整理的。”

赵斯伯也开始替父亲解释:“父亲出差的时候,是我去照顾的母亲。后来问过医生,才知道母亲因为心理原因,有些记忆会被自我重新组织和放大。母亲就这样误会父亲要离家出走。”

苏鸢也没想到事情发展成这样,问道:“赵奶奶说的那本诗集看来也是误会了?”

赵爷爷点点头,说道:“她从前跟着我妹妹读过一点书,后来我得空了也会教她习字念书。那本诗集原先是文慧赠与我的,文慧走后,我便想把诗集扔掉,被她拦了下来。再后来她时常让我给她念诗,那本书便这样一直留了下来。如果不是桂兰发病,我都想不起来这本书的来源了。怪我,一直没能察觉她的感受。”

赵爷爷似感叹一般说道:“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和文慧早就没有什么了。这些年的相伴,我还分不清谁是该珍惜的人吗。眼前的人始终是最该珍惜的。那些错过的就让它过去吧。”

一番话说得大家感慨良多,林维桢直觉看向苏鸢,发现苏鸢正眉头微蹙,若有所思。

赵爷爷再度开口:“这一次来,我也想请节目组帮我一点忙。”

柳雅开口:“您说,我们一定尽力帮您完成。”

赵爷爷摆手道:“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就是我想录制几个视频。”应赵爷爷的要求,他想录一个他念诗的视频,日后好放给赵奶奶听。

苏鸢他们看着赵爷爷在镜头前念了一首赵奶奶最爱的情诗——《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在某个小镇,

共享无尽的黄昏

和绵绵不绝的钟声。

在这个小镇的旅店里——

古老时钟敲出的

微弱响声

像时间轻轻滴落。

有时候,在黄昏,自顶楼某个房间传来

笛声,

吹笛者倚著窗牖,

而窗口大朵郁金香。

此刻你若不爱我,我也不会在意。

在房间中央,一个磁砖砌成的炉子,

每一块磁砖上画著一幅画:

一颗心,一艘帆船,一朵玫瑰。

而自我们唯一的窗户张望,

雪,雪,雪。

你会躺成我喜欢的姿势:慵懒,

淡然,冷漠。

一两回点燃火柴的

刺耳声。

你香烟的火苗由旺转弱,

烟的末梢颤抖著,颤抖著

短小灰白的烟蒂——连灰烬

你都懒得弹落——

香烟遂飞舞进火中。”

随后,赵爷爷又给孩子们单独录了一段:“你们母亲,操持家业,勤勤恳恳,付出良多,一直未能真正享受几天好日子。跟着我,是你们母亲受累了。

如果我先一步离去,家中兄弟姊妹几人务必照顾好你们母亲。她喜欢听茨维塔耶娃的诗集,我房间里那本,睡前取下为她朗读几首。她不喜欢吃苦的东西,你们做饭要去掉苦瓜。她膝盖曾经受过伤,每逢冬天会发病,你们一定要记得早早准备暖炉。

百年之后,将我火化即可,就不给他人添负担了,但务必记得将我跟你们母亲的骨灰放在一处。”

在场的两个子女闻言都泣不成声。现场的工作人员也有不少跟着红了眼眶。

回去的路上,苏鸢一直在想赵爷爷的话。曾经的就让它过去吧,不管是阴差阳错,还是他根本没那么喜欢你,都过去了。

一直在走神的苏鸢听见电梯声响,抬脚准备迈出门,却被后方伸过来的一只手拽住:“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