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南高中的校服上身是白衬衫, 男款是一条黑色的领带,女款是酒红色的蝴蝶结, 看起来很有朝气又不失品味;下面男款是很普通的裤子, 女款则是裙装,颜色都是黑色。而且学校不反对学生自己搭配其他服装, 这一套配起来, 简直百搭。
港真,早上穿着这一身校服站在镜子前, 啜一菲觉得上学都是一件美滋滋的事, 嘤嘤嘤。
清晨起来的时候, 蔡家母女三人吃过了早饭, 啜一菲穿着校服开开心心地出了门。
“早晨起来,拥抱太阳, 让身体充满, 灿烂的阳光……”
路线在前两天已经走得很熟,啜一菲一边嘴里嘟囔着没人听得懂的话,一边蹦蹦跳跳地在走向一个路口。在那里,刘留农已经等着她了, 家近的关系, 她们说好每天一起上学放学。
啜一菲的家离学校不算远大概三四站的距离, 骑自行车最好,方便快捷,可惜没钱买。鉴于环境不熟悉,啜一菲只能暂时先这样, 等学业的事情尘埃落定,她才能挪出时间想点外快。虽然是高中生,但是还没有身份证,也不知道在这边都能做什么。
两人提前五分钟到了学校,班级里已经有不少人在了,班主任站在讲台上在做自我介绍。
“各位同学,我姓杨,大家就叫我杨老师就好了,希望大家以后能共同进步。”
班主任是教语文的,湾湾这边叫国文,老师是在教师行业很稀缺的男老师。
这位杨老师身上穿着的是一件深色短袖棉麻长衫,有盘扣,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上还有顶鸭舌帽,看起来很文艺青年。他好像很喜欢这种打扮,啜一菲回想起之前开学取书时也是差不多的款式,只是帽子和长衫的颜色不一样。
——虽然啜一菲也是个半吊子的文青,但这辈子都没见过在教室里还戴帽子的老师。
想想看,如果老师稍微低下头,根本就没人看得清老师的脸。而且说真的,这位杨老师的声音很低,说话时也一副完全没有底气的模样,连他讲课都会听不清再讲什么的。
学生也会欺软怕硬,杨老师这样的,很难在F班这种群魔乱舞的环境下有什么作为。
啜一菲忍不住想,学校这是彻底放弃F班了吗?
课桌是单人桌,左右两边都是一条空的走道,座位是大家随便坐的,但也不会课堂上乱窜。啜一菲因为加入了刘留农她们的三人组,就刚好跟三个妹子坐了一个竖排。
第一个是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之后是刘留农,袁湘琴,林纯美,啜一菲刚好坐最后一排。随便算一下,五个学生一排,一共六排,全班加起来也不过三十个学生,完全不算多。
如果有能力的老师,管五六十个学生都不在话下,杨老师的话,三十个也比较堪忧。
果然,人到齐之后,杨老师吩咐着同学们早自习,底下做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人理他。
搭配杨老师那一副文青特有的丧到顶颓到底的气质,看起来简直惨兮兮。
当然,F班的学生也不是完全不听教,比如班任让打扫卫生学生们也会照做。班任组织学生下楼去排队升旗,学生们也都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总之,除了学习,什么都好说。
都不知道让人同情他还是可怜他比较好。
湾湾的高中跟大陆相差的不是很多,同样是双休作息,每周都要升旗。唔,不是五星红旗而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不是义勇军进行曲而是中华·民·国国旗歌。
其他人已经习惯了就不觉得怎样,啜一菲则非常尴尬地在下面对口型——完全不会唱。
然后她发现就算她不唱,周围也没有人的声音
,左右看看,居然没人跟着唱。
啜一菲转过头时跟她旁边的刘留农对上眼神,小小声问,不用跟着唱吗?
刘留农一脸茫然地看着她:为什么要跟着唱?我连歌词都记不住好不好?
啜一菲:“???!!!”大家都这么随意的嘛?
虽然广播室那边放得始终是旋律而没有歌词,但好歹是国旗歌,连歌词都记不住也太夸张了吧?老实说啜一菲有点难以置信,然而她后来问起其他人的时候,大部分的答案跟留农都不会差很远——因为升旗的场合都只是播放旋律,就连很多成年人都不是很熟悉歌词。
这也太……上辈子加上这辈子都从小饱受爱国教育的啜一菲真的很难理解,就算欧美的国家热衷于把国歌改成流行歌曲,也没这么……怎么说呢,不太好形容……
大概就是,很暧昧吧。
七点半点升旗仪式开始,八点开始上课,一共四节,每节课五十分钟。据说别的学校有比这个短的,但至少也要四十分钟。课间休息十分钟,午休到一点,期间可以午餐或者午睡,不过学校不允许学生出校门回家吃饭。下午同样四节课,五点放学。
因为不是每天都升旗,所以升旗的那一天跟平时的作息是不一样的,平时则是八点到校。
上的课跟内地也都没什么差别:语数外物化,加上史地政生体音美。以及这边不叫微机课,叫做电脑课。比较神奇的是,还有啜一菲从没上过的社团课,综合活动课(童军、家政、辅导等等),再有就是为数不多的班会课……很多很新鲜又有趣的课程,感觉会很有意思。
单单是看课表,作为一个学生的话,啜一菲就很同情上辈子的自己。
从早学到晚不说,什么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统统改叫主科课。体育还好一点,毕业时总要算成绩,冬天也都要跑步,其他季节要做广播体操,老师总要出现一下教导学生。最浮夸的是美术和音乐,连老师长什么样都太清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隔壁老王(……)。
上午的时候上了三节主科一节历史,啜一菲渐渐开始发现F班的优点。人很少,上课说话的人也不会吵,老师在讲课时能够听清楚在讲什么,只是下面没人听而已。
啜一菲之前拿到书本时就预习过,完全不会跟不上,也没有太多预想中很尴尬的地方。
国文里的文言文比重很大,大概到了二比一甚至一比一的程度,关于人物的文章顶多一两篇,根本不影响学生学习。在文学这方面很繁杂,有些啜一菲就算有字典也不一定能完全懂,而且因为是繁体字,记笔记时超困难,这还是啜一菲努力了一个假期之后的结果。
其他科目对啜一菲来说反而不算难,很多东西她早就有基础,数学就更简单,只是有时说法不一样反应慢了一点而已。比较崩溃的是历史和政治,抗日战争前跟她上辈子学的差不多,之后则是讲湾湾本地的发展比较多,近代史相当于重新再学一遍。至于政治……
唔,反正她以后没打算念文科,闭着眼睛背好了。
总体来说,坐最后一排很清静,啜一菲自己想学什么学什么,老师也不会管。
这大概就是A班也没有的好处了,还是很值得点个赞的。
中午的时候大家一起吃便当,都是自己家里带的。学校是没食堂的,也不允许学生在外面吃,如果有需要,可以在学校订餐,学校每天中午会有一辆餐车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