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让帝天情发生了思想上的转化,也让整个大秦皇朝的走向彻底改变,也让世界的格局为之一变。
可以说李易安的一番话,在世界格局的变化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话。
此后漫漫岁月之中,李易安和帝天情竟是再没能见过,都说来日方长,可来日并不方长。
有多少人说了一声再见,便就再也没有见过。
不过不管如何,不管过了多少年之后,帝天情仍然能清晰的记得,那秋风萧瑟的一天,他见的那个少年,说的那样的一番话。
乌云虽可遮蔽太阳,可终归是短暂的,太阳不日便可重新驱散乌云,光耀仍旧照耀世间的任何地方,这光是经久不衰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两段话也就成了帝天情一生的写照,治国的方略。也就是有了海纳百川的胸襟,让大秦皇朝走向了最巅峰。
不可不说,这是帝天情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大秦皇朝在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秦史记中,李易安也是青史留名,虽描写不多,但也成了这个时代,大秦皇朝最浓重的一笔。
帝天情加快步伐回到皇宫之中,还未来得及休息片刻,帝天情便让人传令,宣文武百官觐见。
帝天情的回归,让身边服侍的那些宫女太监都有些反应不过来。实在是帝天情太久不再宫中了。
对于他们这些在深宫大院里的人来说,三年的时间过得像三十年一样缓慢。
虽然有些陌生,可对于帝天情的命令,他们还是不敢懈怠的。以最快的速度传了命令下去。
而文武百官接到了帝天情的命令,都是震惊。前些日子还说皇帝远在大周都城,可这才多大的功夫,皇帝便回到了帝都。这速度快到让群臣有些措手不及。
但这可是皇帝三年未归的第一次召见,群臣自然不敢怠慢,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官员门以做快的速度开始赶往皇宫。
其中大部分的官员都是心惊胆战的,有些甚至在接到命令的一瞬间,吓的坐倒在了地上。冷汗直直的冒了出来。
这些害怕的官员,都是那些在帝天情不在的时候,劝诫李敢登基称帝的那些人。
帝天情三年未归,他们都以为帝天情早就死在了外面,已经是回不来了。这才劝诫李敢登基称帝。
若是早知道帝天情还活着,并且平安的归来,借给他们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啊。不过现在后悔为时晚矣。
不过我相信,在他们知道结果的前提下,若是上天能给他们一次重新再来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再劝诫李敢登基称帝了。
不过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卖后悔药的。
不管怎么样,皇帝的圣旨已经到了,即便去了是要杀脑袋,他们也得去啊。即便杀脑袋,杀的也是他们一人。
抗旨不尊可就就得牵连家啊,一人死也好过家都送了命。
整个帝都的官员都以做快的速度赶往皇宫,而帝天情悠闲的坐在太极殿中等候着文武百官的到来。
甚至帝天情还在龙椅前放置奏章的龙案之上泡起了茶,茶味醇香绵长,让整个太极殿中都充斥着茶的香味。
而文武百官部火急火燎的赶到了皇宫门口,以为群臣会面总有说不完的话,而此番竟是没有一个人交头接耳。
甚至不少官员的双腿竟是有些瑟瑟发抖,大部分人都是面色凝重,眼中都是透露着一抹坚决之色,像是抱着必死之决心来的。
柳幻灭看着众位官员的神色,心中也不由觉得有些好笑。不过现在的场景倒也不是笑的时候。若是此时柳幻灭笑出声来,那大半个朝堂的官员,便算是让他差不多得罪了个便。
文武百官集齐,开始井然有序的步入皇宫之中。寻常不过觉得片刻便走完的路,群臣今日走起来,竟是觉得异常艰难。
群臣进入太极殿中,一入太极殿,茶香扑鼻而来,顿时让人觉得心旷神怡。大部分紧张的官员闻到这茶香,心中的紧张竟是缓缓平复下来。
官员各自站好位置,一起下跪,齐声开口说道:“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两百零九章 血泪伴随着重生
帝天情抬起头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开口说道:“众位爱卿都平身吧”
“谢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声说道。说完站起身来。
帝天情开口说道:“很久的时间了,朕很久没有见过诸位爱卿了,很是想念啊”
“臣等心中也时刻惦记着陛下。”群臣开口说道。
帝天情微微一笑喝了口茶开口说道:“朕不在的三年来,诸位爱卿的所作所为朕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朕很是欣慰啊”
一听帝天情这话,大部分官员都是诚惶诚恐的。连忙跪地说道:“臣等有罪,请吾皇宽恕。”
帝天情开口说道:“众爱卿这是做什么,都起来吧。你们做的也没有什么错,朕还不至于为了这一件小事就降罪于诸位。”
群臣诚惶诚恐的道谢又站起身来。帝天情接着开口说道:“朕今日召集诸位爱卿前来,是有两件事情想要宣布。
这第一件嘛,就是,李敢李太师和张邪张太尉,从即日起,裂土封王,世袭罔替。李敢封为圣铭王,而张邪封为圣卿王。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帝天情此话一落,群臣皆惊,裂土封王,世袭罔替,好大的皇恩啊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大秦皇朝虽然也有王爷,可大多是闲散王爷,连属于自己的封地都没有。
而如今帝天情不仅仅封李敢和张邪为王,而且还是裂土封王,这也就罢了,关键不仅是裂土封王,还是世袭罔替。
虽是短短的八个字,可其中的分量却是大的吓人,足以见皇恩浩荡。天大的皇恩啊
群臣之中有不少人都不愿意帝天情做如此绝对,毕竟如此先例一开,对于往后的大秦皇朝有极大的隐患。
那些反对的官员想要站出说话,却被身边的人拉住。此时帝天情刚刚回归,他们在这三年中已是犯了大忌,帝天情不予以追究,这也是皇恩浩荡。
如今帝天情刚刚回归,做的第一个决定他们便反对,恐怕帝天情会龙颜大怒,再把旧账翻出来,对于他们可是相当不利。毕竟活着总比死,要来得好。
虽然从长远上看,帝天情如今的决定恐怕对大秦皇朝不利,可从眼下来看,帝天情的这项决定对于大秦皇朝短时期的发展有莫大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