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的漫画家攻略 分节阅读 282(1 / 2)

d”

“啊连这个都没失误”

“钢炼也太精细了吧”

网上对钢炼的讨论从未中断,而沈昕也没空闲的时间。

哪怕杂志社拒绝了其他媒体对他的采访,他依然要面对大量的画稿,而王闻弘又带来了杂志社的另一项“任务”。

“大体就是这样,杂志社希望你能担任贺岁杯的评委。”

“我担任”沈昕停下笔,狐疑的看着王闻弘,“不是,尚总这么决定是处于什么目的”

“没什么获奖的作品,可能获得ic future的连载,所以,杂志社对此也很认真。”

“唔连载机会啊”沈昕敲了两下桌子,他也知道连载对杂志社有多重要,同样也清楚作者多么需要这次机会,稍微想了一下,说道,“行吧,我只是预选,对吧”

一般来说,杂志社还是需要把把关。

“没错。最终从10部中,抽取4部,并根据小书的票数,决定优胜者,并获得连载的机会。”王闻弘听到沈昕同意,也松了口气。

前不久,沈昕说要休刊两周,真的吓到了编辑部。

ic future的销量已经下跌到500万册以下,如果钢炼休刊两周,再加上摇滚之王已经休刊,杂志的销量几乎可以预见。

“一共多少份投稿”沈昕询问道。

“贺岁杯大概投了四百多份稿件,被编辑们已经筛选掉了一大批,目前大概还剩90多份。”

“90多份”沈昕吓了一跳。

按照一话40页算,差不多要3600页,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王闻弘尴尬的看着沈昕,也有些为难,但杂志社内的老师中,确实没人比沈昕更合适,此外,还有一点,易书文化其实举办过不少比赛,沈昕一直没担任过评委就算知名作者挨着排,也该到沈昕这儿了。

“这样,我给每部作品打分,按百分制算,你们回头从高往低,抽取分数最高的前十名漫画,这样行吧获奖理由就不给了。”沈昕揉着额头。

如果再写九十多条评语,他估计一天别想再做其他事了。

“这个不要紧,你评价,我来写。”王闻弘说道。

“有些作品,可能连评价都没有。”沈昕叮嘱道。

“那也没办法。”

王闻弘点头,哪怕已经筛过了一轮,肯定还是会有低质量的作品,这一点毋庸置疑。

得到沈昕的许可后,王闻弘立刻返回了编辑部,花了三个小时,将90份原稿送了过来。

草草吃了晚饭,沈昕也开始正式翻阅这些原稿,同时拿起签字笔,在信封上打分。

王闻弘看着不断翻阅稿件的沈昕,目瞪口呆,一份稿件在他的眼里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有时候甚至没翻完,便打下了分数。

这个速度貌似有些快啊。

但沈昕却没功夫估计王闻弘的惊讶,注意力都集中在稿件上,两个小时没到,稿件只剩下20多份。

王闻弘看着沈昕已经打好的分数,欲哭无泪。

只有寥寥几人到了60分,大部分人都在60分以下。

第577章 沈昕的判断

王闻弘眨着眼睛,手里拿着笔,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

沈昕把分数分成了四部分,分别是“剧情”、“分镜”、“画功”和“网点a效果线”,总分分别是50202010。

虽然没有评语,但在什么地方扣分,至少在王闻弘看来,一目了然。

事实也是如此。

他仔细看过几篇漫画,再回看评分,仔细分析,觉得扣得都有道理。

即便有几处和他的意见相左,但在仔细回想之后,又觉得沈昕的判断更为准确。

这也是没办法。

他能判断“剧情”的好坏,但在“分镜”、“画功”等方面,究竟比不上沈昕,而且,即便是剧情,他也和沈昕也存在一些不同意见,只能等沈昕完稿之后,再询问评分细则了。

“能够利用分镜,较为充分的表达故事的内容,同时,网点纸和排线使用也不错,故事内容乏味无趣”

突然听到沈昕说话,王闻弘吓了一跳,赶紧拿起笔,将沈昕的话记录下来。

不过,听到评语,他已经能够感受到这部漫画的分数,绝对超不过60分。

“55分。”

果然

听到这个分数,王闻弘一头黑线,又是一个低分不对,这个分数,应该排在前10了

沈老师,你把分压得也太低了吧

王闻弘心中感叹,却又没有出声。

就像沈昕说的那样,反正是收10个人,从高往低录取就行了。

其实,沈昕的内心更郁闷,看了一晚上的漫画,但这些漫画不说也罢。

漫画和小说其实在很多地方一致,说到底,他们的本质都是在讲故事一个有趣的故事。

有些小说,前面看似平稳,但结局往往意料不到,甚至让人拍手叫绝,其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欧亨利。

但是,人家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前面做了很多铺垫,让读者感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这些作者的剧情完全经不起推敲,前面内容肤浅,最后一页又玩厚重。看完之后,一头雾水。

还有一些漫画,大玩设定,满页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让人看着头大。

拜托,就算不是小白的那种,但至少也要让人看得懂吧

沈昕不太推荐短篇漫画使用太复杂的体系,因为繁琐的内容很难通过有限的篇幅,表达出来。

漫画的一个分格里,有多少个对话框是有隐形限制的,对话框太多,会显得臃肿。

同一个对话框里,字数也有一定要求,所以,一句对白,作者可能要翻来覆去,斟酌很多遍,为的就是在尽可能少的语句里,表达出更多的意思。

虽然没有行文规定,但这些都是被作者所接受的。

就像网络小说,很多都是一段一句话。

网络作者能不知道一段话表达一个意思吗呃,少数人可能还真不知道但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迎合手机的屏幕。

作者当然也能写大长段,但那些文字堆在屏幕里,很多读者没心思看下去,而一段一句话,却让读者在读的时候,感到很轻松。

所以,才有了一些不成文的规定。

如果有作者说,他只写大长段,这当然也可以,这也不是死规定。但是,最后决定是否付费的人是读者,要让读者满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