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文娱从自媒体开始 分节阅读 158(1 / 2)

d

曙光乐园里有花车游行,上面有曙光旗下的各种特摄或动漫形象。

这几天李哲忙完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给自己休息的时间了。

。。。。。。

京城,李哲家。

今天李哲休息,他一大早感觉非常的无聊,然后就把孩子给吵醒了,主要是最近两个小孩子闹别扭了。

“爸爸,我又不用上班,今天又不用上学,你叫醒我干什么”李筱瑾灵魂发问。

李哲理直气壮道“今天天气很好,要早点起来,你们快点洗漱,等一下开个小会。”

两小只都无语了,慢慢长大,发觉老爸有点皮啊。

孩子们起床洗漱,李哲自己在客厅弹钢琴,整座别墅都响起了钢琴的声音。

孩子已经六岁了,是上小学的年纪,李哲之前去参加过孩子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也就是直接升上他们学校的小学部而已,但是那个幼儿园老师还是哭的死去活来的,抱着他的两个宝贝痛哭流涕,可能是想到以后不能经常见到孩子而感觉到伤心吧,孩子的老师毕竟陪伴了孩子三年了,感情确实很深。

孩子们可能还不能体会老师那种感觉,不过孩子们也跟着哭了。

昨晚回来,江缘说两个孩子在闹别扭,至于是什么原因还不清楚,反正两人一个晚上都没讲过话了,李哲也是忧心着,然后想着今天早上起来解决。

不过他召集两个孩子开会之后,发觉孩子之间根本没有别扭啊,还是玩的很好。

姐弟之间没有隔夜仇耶。

不过既然都召集了,那就顺便上个小课好了。

“现在你们也上小学了,肯定也更加懂事了,我问你们问题,你们来答,我看看你们回答的好不好。”李哲道。

两个孩子却不怎么搭理他,作为一家市值几十亿集团公司的老板,能这么对他的也就他的家人了,在家人的眼中,他根本不是什么大老板只是儿子、爸爸、老公、哥哥。

“如果陌生人给你们吃的东西,你们会不会要”李哲问道。

“不会,我们家里有,爸爸妈妈会买。”两个孩子同时道。

“如果陌生人给你们玩具,你们会不会要,会不会跟他们走”李哲再次问道。

“不会,我们家里有,爸爸是做玩具的。”两个孩子再次回答道。

可能,我在你们眼中,就是个做玩具的。李哲心里腹诽。

“陌生人抱着你们就跑,你们会怎么样”

“大喊救命,引起别人的注意。”

“爸爸的电话号码是什么”

“家里的地址是哪里”

李哲又考起了一些他希望孩子记住的事情,倒不是被迫害妄想症,只是防范于未然罢了。

完了之后,孩子们获得了自由时间,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李哲也会刻意去培养,没有任何扼杀兴趣的举动,例如之前在开家长会,他发现李少瑜的抽屉下有画的很丑的连环画,粗糙的画技,糟糕的剧情,他没有责怪李少瑜不认真学习,反而要培养他画画的兴趣,既然喜欢连环画,那就教他画画好了。

第三百二十一章 明天会更好

李哲从来不会问孩子你长大之后想要做什么

因为他知道,问了也没有什么意义,人成长的过程中,他的梦想会发生改变,特别是当他慢慢认清现实之后。

很多人,在中学时代,或者说学生时代都很自命不凡,觉得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可是当步入大学,见识到更加优秀的人,或者走出社会,经历了社会的打磨,然后就会知道,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随着孩子的长大,李哲教育孩子的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幼儿园又幼儿园时代的教育方法,那么既然升入小学了,他的教育方法也要发生改变。

幼儿时代,孩子连自我解决生理问题的能力都很欠缺,不过在整个幼儿时期,这些技能都会慢慢的掌握,戒掉奶嘴,戒掉纸尿裤,一步一步成长。

而现在,李哲和江缘又结合了一些别人的经验,产生了一套方法。

总结出来就是两个字有偿。

或者说,让孩子戒掉伸手就要的坏习惯,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获得。

六岁的孩子,也需要有一定的责任感了。

在李家有两块黑板,在那黑板上每天都会有发布日常任务,而日常任务是有奖励的,这个奖励的发放者将会由任务的颁布者,也就是李哲夫妇负责发放,而发放的是一张张小卡牌,这些卡牌上有各种面值,一积分,五积分,十积分,二十积分,五十积分,一百积分。

而这些积分是有用的,可以在李哲夫妇手中换取到相应的东西。

例如零食、玩具,甚至是钱钱。

获得积分的方法自然就是完成任务了,例如: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可以获得五积分。

倒一次垃圾可以获得三积分,帮忙扫地可以获得四积分,帮忙浇花可以好的两积分,帮忙剥蒜也可以获得积分。

每天都有日常任务都是日常的小事,但不是每天的任务都是一样的,可以接任务,也可以选择不接。

任务可以随时增加,而积分也可以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非常人性化的增加。

当然,这个方法也只是暂时的,只是为了培养一些生活能力而设,而且任务量也不多,任务难度也不高,都是愿意做就能做的事情。

至于积分的价值,也是由李哲夫妇来制定,一般一个巧克力需要五积分,一片薯片需要一积分,一个口香糖需要一积分,如果需要玩具或者其他的东西,那就看当时的表现和李哲夫妇的心情。

孩子也可以提出自己想要的东西让李哲夫妇制定多少积分来兑换,或者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事情来兑换。

反正就是,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吃穿可以不愁,但是想要过多的享受需要付出劳动,可以是好成绩,可以是学会了什么技能,只要是对孩子自己有成长的事情,李哲夫妇都愿意奖励积分。

。。。。。。

曙光的曙光校园计划已经提升到1000所了,这个计划自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了,因为做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好事,做了好事自然就有人感恩。

李哲倒是希望,哪天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

两个刚认识的人互相自我介绍。

“你是曙光学校毕业的哪里的曙光学校我也是曙光学校毕业的,我在xx曙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