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
“苏家小姐,有何不妥”
苏幼蓉闻言,很是无奈,你说这傻大个粗鄙吧,可他为人做事自有一套,看得出不是没有受过教化之人,偏偏于礼仪上,却是懵里懵懂的。
按礼,自己刚才自报名姓,以跪拜大礼叩谢,他应当还礼才是,好吧,就算对方身为男儿,不便大礼回拜女子,可也应当通报他和他幼弟的姓名吧。
“仁兄,小女子尚不知贤昆仲高姓大名呢。”
“哦哦,对对。”
周秦川一拍脑门,是自己疏忽了,当下将兄弟二人做了番介绍。
“原来是周世兄,幼蓉有礼了。”
苏幼蓉躺在床上微微点头致礼,周秦川昨夜今晨这般作为,世家之交也不过如此,当得起世兄二字,至于小济嘛,周秦川只说了个小名,苏幼蓉就以为这小子跟他一般姓周。
周秦川急忙谦让,说实话,他还有点不适应。
苏幼蓉的容貌,在后世那是妥妥的女神级别。
他穿越前因为身体原因,尚未谈过恋爱,但周围同学、室友的例子不少。
那些人的女友不过稍有姿色,一个个地就鼻孔朝天,别说使唤男友了,就是使唤其他男人,也觉得理所应当。
若有什么差错,哪里放得下身段道歉。
像苏幼蓉这般诚心诚意礼数十足道谢兼道歉的女子,他在后世还真没有见过。
“世兄方才所言,幼蓉不敢苟同,虽说适逢其会,可真正愿意伸出援手的又有几人
世兄可能觉得自己只是出了点力,可于我而言,却是救命恩德。”
苏幼蓉身子不能动,嘴却滔滔不绝:
“大恩大德,岂有不报之理”
周秦川坐在矮榻上,也懒得再讲什么客气话,反正对方只要不行礼,自己也不用担心还礼出丑。
就这么听着苏幼蓉巴拉巴拉说得起劲,感叹对方文采不错。
当听到“岂有不报之理”的时候,觉得有点不对劲了,这小女子最后两句话,怎么那么耳熟呢。
按后世某个桥段,施恩之人若是高富帅的话,那被救之女接下去自是说愿以身相许。
要是矮矬穷的话,那被救之女就会说奴家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报答。
那自己是什么待遇呢
想到这里,周琴猛然盯着苏幼蓉。
这小娘子要是以身相许的话,自己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还是答应呢
苏幼蓉说到这里,同样停了话头,她也发现自己这话怎么说的和戏文里有些相像呢,再说下去岂不就是
恰在此时,她见周秦川目光灼灼地看着自己,怎会不知对方同她想到一块儿去了,不禁大羞。
哎呀,这人怎可如此无礼。
不行不行,昨夜今晨自己的糗样都被他看去了。
还有还有,自己牙未洁,脸未净,衣衫也没有换,一点准备都没有,怎可谈论如此羞人之事。
可是可是,这傻大个儿虽然不是丰神如玉的俊俏男子,却也浓眉大眼,脸庞硬朗,看上去虽然凶狠了些,但让人安心啊。
特别是趴在他背上的时候,感觉真的好舒坦哦。
想到这里,苏幼蓉脸色绯红,只觉得甚是烦恼。
好烦好烦,要是他突然提亲怎么办
答应罢,显得自己不够矜持;回绝罢,又怕对方断了念想,今后再不提这茬,怎么都有点搬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要是爹娘在就好了,让对方去找媒婆,合八字,上门提亲等等,这些事情自有父母去操持,哪里会像如今这般进退不安。
此时的礼教大防尚未森严到陌生男女之间连稍有触碰都不行的地步,昨夜也是事急从权,苏幼蓉又是商家出身,颇有见地。
尽管被周秦川抱过背过,可她一开始并不觉得就要因为这么点缘由委屈自己嫁过去。
而是被周秦川火热的目光连连打动内心,又见这人心细温暖,挺会照顾人的,话赶话的到了这一步,忽然间就觉得对方若做自己良人的话,似乎也挺不错。
“兄长,小姐姐,你俩咋了,怎么突然就没声了呢”
一旁的小济见莫名奇妙地就冷了场,将脑袋伸到两人之间,左看右看:
“咦,兄长你这是什么眼神,看得我发毛咦,小姐姐你怎么脸红了。”
第69章 背锅
“闭嘴”
周秦川和苏幼蓉齐声喊道,随后相互看了看,各自尴尬地咳了几声。
小济明智地不再出声,两个眼珠滴溜溜乱转,不停地左右扫视着二人,似乎看出了些名堂,却又说不清楚。
还是苏幼蓉脑子转的更快些,嘴一张,避开了刚才那大恩大德的话头,把周秦川尚未进来之前,她和小济的话题又扯了出来:
“听说周世兄当了祖传宝物来为幼蓉治病,幼蓉感激不尽,不知作价几何,幼蓉小有薄资,这就奉上所需银两,还请周世兄尽快赎回,莫让祖辈心血流失,不然幼蓉万死莫辞。”
周秦川无奈地看了小济一眼,这小子,听风就是雨,嘴巴一点不牢靠。
不过归根结底,也怪自己随口应付,将换回来的银钱再次归功于所谓的祖传宝物。
其实哪有什么传家宝,真正的宝物他可是一件都舍不得典当。
换来银钱的,是那个背包,确切地说,是背包的样式。
当时他去的不是当铺,而是裁缝铺子,打的主意就是想要多换些钱。
在周秦川看来,自己这背包若是送去当铺,那些贼厮鸟未必肯出高价,当铺这些人的德性,在毛阳镇又不是没有领教过。
但衣铺就未必了,这背包虽然材质特殊,不过式样不错,能装不少东西。
只要依葫芦画瓢地做出来,哪怕没有拉链,也可用纽扣代替,丝毫不影响使用,自可在行商客旅的人群之中打开局面,赚上一笔。
即便被后来者山寨了去,但前期攒下的声名也能确保一定的市场占有量,高价买这背包的裁缝铺子怎么都能赚上一笔。
眼下需要遮掩的,就只有那张折叠弓了,用白布一裹,谁也看不出来,背包可有可无,若能换些银钱的话,也算值当。
其他路子周秦川一开始也不是没有想过,比如抄抄诗词什么的,明穿最爱的纳兰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他努把力,还是能背出来的。
不过眼下他头发半长不短,尚不能梳发髻,兼且面相凶狠,身上衣衫也是短打,说他是山匪大有人信,说他是才子就只能嘿嘿了。
若要置办行头,装扮成书生,手里那点铜板可远远不够。
左右思量之下,只得罢了,这般名动千古的诗词,还是留到能大发利市的时候再拿出来显摆罢。
这一趟在衣铺里倒是很顺利,不但没受到刁难,还意外地将背包都保住了。
店家连成品都没要,里里外外将背包看了个通透之后,爽快地开了五两银子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