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口实。”
“知道你是玩笑,你何时见我真的生过气。”
杭敏一笑,又哂道:
“一入侯门深似海啊,何况你入的又岂止是侯门,只是连累得我也不得安生。
行了,废话少说,今日唤我前来,到底何事”
“嘿嘿,二哥明鉴,不过就不能是济儿病了,请你来给他料理病情啊。”
杭皇后俏皮一笑,带着些许少女的狡黠。
“少来,济儿这两日,天天在城外骑马遛狗,当我不知么,能有什么病。”
“唉”
说到病,杭皇后一声长叹:
“二哥,亏得有你,要不然的话,济儿这条小命可悬得紧。”
杭家虽然世代行医,但近三代中,医术最高者,却是她眼前的这位二兄。
济儿是她诞下的龙子,自生下来就一直病仄仄的,无论是御医还是粗通医理的她自己,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是以杭允贤一直担心这孩子会夭折。
直到去岁回乡省亲才见改善,这一趟倒是不负此子的名字见济,还有他脖子上那道济水形状的胎记,冥冥中似乎有天意。
济儿回了鲁东,见了济水,再加上医术高明的二兄精心调理,身体日渐好转,个子由此长高了不少,特别是最近两三个月,都称得上健壮了。
胆子也越发大了起来,小小年纪,不知怎地,这么早就喜欢上了马,隔三差五地就带着护卫出去骑马,顺便溜他养的那只狗。
青年一皱眉,“怎么,京师里有消息了”
这个侄子的身子骨他如今很清楚,皮实得紧,再无以前病仄仄的景象,小妹突然提起,定有他事。
宫装妇人横了青年一眼:
“二哥,你就不能笨上一回么,哪怕装一装也是好的。
我这才起个头,你就什么都知道了,还让我怎么说话。
没错,陛下旨意已到,让我携济儿不日启程,北返京师,以待选师开蒙。
怎么样,二哥,之前同你说的,与我和济儿一道回京之事,考虑得如何”
“你和济儿在泰安终归是躲不下去了么。”
青年叹道,又反问:
“小妹,我就不明白了,京中已有父亲和大兄,你非要我去作甚
你这郕王府我都嫌规矩大,素不爱来,到了京师还不得被憋死。”
今上还在做郕王之时,原本的打算是王府一经建成,就到泰安之国的。
未料王府占地广大,耗时日久,迟迟未能建成。
等建成后不久,先帝也就是如今的太上皇,今上的亲兄长朱祁镇在大宦官王振的蛊惑下,御驾亲征瓦剌,让郕王做了监国。
随后朱祁镇被俘,郕王被以于谦为首的一众大臣推上帝位,郕王府就一直没有启用。
直到去岁,当时还是皇贵妃的杭允贤,以省亲的名义携子回乡,这座府邸才算派上了用场。
第138章 不眠之夜
当然了,郕王府这个称呼,普通人自是不能再叫了,也就是国舅爷杭敏私下里同自己小妹聊天这么说才没什么事。
但用其他名称也不怎么妥当,因此诺大的一个宅子,连个牌匾都没有。
“二哥,我知道你醉心医术,只想在老家做个郎中,造福民众。
可京中步步危机,小妹我势单力薄,多个人就能多份力。
济儿最服吃你的药,有你在京师我也放心。
二哥,你就帮帮小妹罢。
你若不愿为官,那就在京中开个医馆可好”
杭敏长叹口气,“行罢,我考虑考虑,这两日给你个答复。”
小妹的心思他岂会不知,只是杭敏实在无意仕途,更不喜欢勾心斗角。
但他的身份就在这儿摆着,一旦入京,势必要与各种达官贵人虚与委蛇。
想到这些,杭敏就头皮发麻。
杭皇后喜孜孜地应下,她知道这个二哥的性子,既然说了行字,那就多半成了,考虑考虑不过是饰辞而已。
当下向后招了招手,待雁儿进到亭中后,吩咐备宴,她要款待一下二兄杭敏。
“雁儿,济儿回府了么回了的话,让他过来见见二舅。”
待侍女欲要告退之际,杭皇后顺口问道,往常的这个时候,济儿已经回来了。
这孩子自从身子骨被二兄杭敏调理好之后,就和这个二舅亲近得紧,一旦知道二舅在府上,想必会很高兴。
“娘娘,殿下尚未回府。”雁儿答道。
“哦,那算了,等他回来,告诉他不用更衣了,径直过来就是。”
杭皇后有些讶异,却也没有放在心上,如此吩咐道。
不是她心大,自己的孩子还小她也知道。
但自从经二兄调理后,这孩子异常活泼好动,强留在府中的话,只会弄得阖府上下鸡飞狗跳。
还不如让他出去放放风,给他骑的是精挑细选后的小马,又有精锐侍卫护卫,没多大危险。
泰安此地,京里各方人马鞭长莫及,文武官员也全是信任之人,暗中更有锦衣卫护持,不用太过担心。
为此杭允贤颇有些自得,这金蝉脱壳,到泰安避祸的主意,还是她给皇上出的。
要是她母子二人继续留在后宫,不说济儿先天不足难以养活,就是身子健壮,也很难挡住各种明枪暗箭。
陛下虽然贵为大明天子,但后宫中那位孙太后,虽不是亲生母亲,却是扶他和太上皇上位之人,根基深厚,在讲究孝道的大明,陛下根本难以对付这样一个强势太后。
这位孙太后在当年景帝登基前提出的条件,就是要今上不得传位给自己子嗣,需将皇位还给正统帝的儿子。
是以景帝登基三年,太子仍旧一直是朱祁镇之子朱见深。
去岁今上决意将自己唯一的儿子朱见济立为太子,并为此废掉了没有儿子,且坚决反对景帝此行的原皇后汪氏。
当时的杭贵妃在知道天子的决定不可变更后,出了个主意。
那就是由她以回乡省亲的名义,先带着儿子到泰安以后,景帝再宣布改立太子。
天子觉得可行,早早在泰安做了一番布局后,杭允贤方才起行。
太子之位的变动,必然引得那位孙太后强力反弹,杭允贤母子二人若继续留在宫中,当真是步步惊心了。
惹不起的话,那他们就只能躲到自己的地盘上来。
杭允贤希望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济儿,能顺顺利利地长大成人。
母子二人在泰安一呆就是年余,犹如旁人一般,坐看换太子,另立皇后,避祸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只是眼下太子年长,需开蒙读书,杭允贤没了继续逗留此地的名义,回到京中那个龙争虎斗之地,已然不可避免。
兄妹二人又在湖心亭逗留了一会儿,待侍女禀报晚宴已好,请二人入席之时,听下人说济儿仍未回府。
杭后心里有些不安了,吩咐人出城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