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高的文学组织。
和人数众多的作协不同,白马书院人数精简,而且历史悠久,源头可以追溯到宋朝,一开始是皇家书院,历经各朝各代辗转流传后,几度落寞又几度兴起,头上的帽子换了又换,一会儿是官方一会儿是民间,但总算是流传了下来。直至近代,白马书院更是声名赫赫,中国近代史的好几位改变了中国进程的大人物都是出身于白马书院,许多文学大拿更是和白马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时间俨然便是中国文学的至高圣殿。
虽然在建国后的某一段动乱年代里,白马书院作为“封建糟粕”和“历史残留问题”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几乎毁灭,但是终究还是挺了下来,并在动乱后重新开始发展,到现在又再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作为中国最高文学奖项的叶龙文学奖,十年里,基本上有六年都是白马书院的成员所获得;国际文学大奖赛斯坦文学奖,迄今为止总共只有2位中国人获奖,其中之一便是白马书院的成员;入选教材的散文选段、小说选段、诗篇,他们的作者也很多都是白马书院的成员。
可以说,白马书院就代表了现在中国现代和古典文学的最高成就,几乎是所有中国文人最希望加入的文学组织。只是白马书院的收人标准也是非常严格的,非大家不得入,现今成员总数也只有53位而已。
一个是以“学历低、没文化”为普遍印象标签的娱乐圈一份子,一个是中国文学的最高殿堂,这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张力。
张力这种东西是普遍存在的,在新闻上也是一样,比如说平日里爱家顾家的男明星突然爆出婚外遇丑闻,这就有了张力,让人们感兴趣。再比如说给人的印象一向是和平、安全的城市,突然出现了恐怖袭击,这也有巨大的张力,让人们感兴趣。
这些存在着巨大张力的新闻,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爆炸性新闻了。
沈欢申请加入白马书院这条新闻也是一样,在新闻当事人双方的知名度下、在相比起现行娱乐新闻大得多的张力下、在一般人所看不的隐藏在背后的媒体资源推动下,这条新闻出现后,立马火速地蔓延开来,多被转载,引起了广大吃瓜群众们的浓厚兴趣,也生起了各种各样的心思。
有的人认为,沈欢虽然也算是娱乐圈中难得的才子,写出了鬼吹灯这样引起巨大热度的畅销小说来,但是想要加入白马书院,还是不够格的。
白马书院是文学的至高殿堂,可不是看你的文学作品销量来的,而是要看你的文学造诣。
君不见,多少畅销书作家所拥有的总销量,比沈欢可要多得多了,但是他们还不是没能进入白马书院从著作上来看,那些人里面许多的文笔可是比沈欢要好得多了,而且他们还是专门从事文学工作的,他们都没能进,沈欢如何能进
沈欢啊,这也就是白忙一场罢了。
这些人是比较理性的那一种。
还有的人则认为,沈欢的鬼吹灯畅销已经证明了沈欢的文学实力,凭什么通俗小说的作者就不能加入白马书院在他们看来,鬼吹灯可比那些什么广受推崇的知名经典小说好看多了,人民喜欢的才是真正的好文学作品,难道不是这么个道理吗光凭这一点,沈欢这个用市场证明了他多么受到人民喜爱的作者就有资格加入白马书院。
至于沈欢的跨界、非专业作家身份,在他们看来也不叫个事儿。某位文学大家的本职工作还是卖肉的屠夫呢,现在不还是白马书院的一员和屠夫相比,娱乐圈一份子至少也还是从事文艺工作的,殊途同源,靠的还比较近呢。
这是比较狂热的哪一种。
不同的想法,导致关于这件事的话题也成为了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最终的结果。
“依照白马书院的收人标准,他肯定进不了”
“我看他就是不自量力,只不过是写了本通俗小说火了而已,媒体上再一吹捧,竟然还真以为自己是文学大家了”
“我看不一定,白马书院最近一些年里好像放宽了准入标准,前年那个加入白马书院的,不就是一个通俗小说作者吗”
“沈欢还能和张老爷子比张老爷子虽然也是写武侠小说,但是人家的读者有多少比他多了不要太多哦。而且更重要的是,张老爷子虽然是在写武侠,但实际上是写人性,写社会,写思想,跟鬼吹灯这种没有半点内涵的东西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好吗”
“这有什么好争论的,肯定进不了。”
“他那文笔,笑死个人,说实话连我都不如。正好我这边写了个小诗,我读给你听一听啊哎,你怎么跑了你听一听啊”
第二百三十八节:戏子非才子
信息时代,任何新闻消息都不可能永远地保持热度。
沈欢申请加入白马书院的新闻消息在三天后热度就开始明显下降了。
眼看着这条新闻消息就要像很多热点新闻一样正常地退出历史舞台,淡出人们的视线,却又有一条新的相关新闻曝了出来,不仅将这件事的热度拉了回来,甚至更高了。
白马书院成员陈吾回应沈欢:戏子非才子
陈吾,作家,主要从事散文写作,虽然在大众眼中名气不响,并不如白马书院的那几位鼎鼎大名的门脸那样出名,但是文学造诣很高,在业界的名声还是颇亮的。而在很多非文学爱好者看来,他最响亮的名头无疑就是白马书院成员了,这本身就是对他专业能力的一种肯定。
新闻发布者也很懂这一点,所以直接给他加上了“白马书院成员”这样一个前缀也不嫌累赘。不然光是说“陈吾”这个名字的话,所能引起的影响力远远不如加上这个名头后大。
这条新闻就像是一颗响雷,一下子把在这个新闻事件中已经昏昏欲睡的吃瓜群众一下子炸醒了,两眼发光。
白马书院竟然做出回应了
一向高冷的白马书院竟然会对一位申请者做出回应
要知道,白马书院从来都是做学问,对于外界的事从来都是高冷地懒得理睬,这些年来在申请加入白马书院的路上多少人前赴后继,白马书院中人从来没有做出过相关回应。
就算是五年前那位被认为最有希望加入白马书院、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白马书院最年轻成员的天才作家申请加入白马书院的事件被炒成了热点新闻的时候,白马书院的这些大家们也都是高冷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一样,完全不作任何回应,只是在最后审核完毕后给了一个“拒绝”的结果。对于白马书院为什么拒绝那位天才作家,白马书院方面也只是官方出面,给出了审核理由,任何成员都懒得出声就这件事进行回应。
这是一个如此孤高的文学组织,成员们一个个都高冷得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怎么竟然就做出回应了呢而且光从新闻标题上来看,这个回应就很劲爆。
都公开地喊出“戏子”这样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词汇了,还不够劲爆吗别说一向高冷的白马书院了,就算是一般的公众人物,也从来不会发出“戏子”这样有些激烈的言论。
光是看到新闻标题,就能够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了,而在阅读完新闻后,每一位拥有八卦之魂的吃瓜群众,他们心中的八卦之魂更是熊熊燃烧了起来,眼睛亮得像是激光,要烧穿每一个他们所看到的人的钛合金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