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我不是天王 分节阅读 277(1 / 2)

d一个人留在了里面。

待沈欢离开后,李海峰拿出手机给向谰打了电话过去,把沈欢刚才所表达的述求简单地说了一下。

接到李海峰电话的时候,向谰正在央视大楼里,刚在下面忙活儿完了,给自己倒了杯水坐下,一边喝水一边听着李海峰的讲述,越听越是诧异,听完后忍不住反问了一句:“他真这么说他自己要出个节目,本子也他自己出”

沈欢这事她还记着呢,关于沈欢会有的反应她也做出了猜测,无外乎就是答应和不答应,万万没有想到沈欢竟然给出了第三种答案来。

李海峰说道:“嗯呐,演员方面他只希望咱们牵下线,他自己说去,我看他样子好像挺自信的。”

向谰想了想,道:“牵线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咱们要是过了他这个本子,确定要上了,有几个演员会不上的他这说了也等于白说,关键问题还在于他这个本子的事。”

说到这,向谰顿了下,问道:“老李你对于这件事怎么看我听听看你的想法。”

关于这一点李海峰之前已经想了半天了,所以也没有再怎么思索就直接说了起来:“我个人的看法是,时间有点紧了,距离正式演出也没多少时间了,这个当口他突然提出这样的事来,有些仓促了。虽说这种事之前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再紧的都有,但终究是个隐患。还有,如果真要上个新节目,也势必有节目被拿下,这个位置怎么出,是个问题。”

“另外,从我刚才跟他谈的样子来看,他给我的感觉是很自信的,再想到他之前的那些事,实在是五花八门什么都会一点,曲艺方面也很擅长,所以我想把不住小品他也行呢这说不准的事儿。此外就是,他那部夏洛特烦恼不是挺逗乐的吗也是他自己自编自导自演的,虽然两者之间体裁有区别,但是从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他在这方面是有一定能力的。所以我觉得,等他把这个本子写出来咱们看一看,不行那就撂,行那就先把节目撺掇出来看一下,整体原则上还是按照您在会议上定下的调子,试试看。”

向谰在电话这头听着,放下了水杯,嘴角扬了一下。

这个老李,说话还是沉稳,利弊两方面也算是都点到了,听着很客观,但是从话语的前后次序上表现出来的欲扬先抑来看,还是不难看出,李海峰本人是比较倾向于给沈欢一个机会试一试的。

而这也确实是李海峰的想法。

沈欢当初就是他率先提出、一手拉进春晚来的,沈欢这边越是发挥得好,表现出彩,他在这次的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和功劳也是越大,一荣俱荣,所以嘴上多少在帮着点沈欢。

当然,最终怎么样,还是要看沈欢他自己的本事的。

向谰没有马上给出回答,手指在桌子上有节奏地敲击着,大概敲了七八下之后,心下有了决定。

“行吧,这事就咱俩这边定了,先让他把本子弄出来看一看,就像你说的,试一试,不过你要跟他说动作要快,咱们时间不多了,最好能在三天内出来。本子出来咱俩开个小会讨论一下,要是行,咱这边就先帮他把节目草拟出来看一下具体效果,要是不行,那自然还是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都是台里摸爬滚打的老人了,向谰听出了李海峰话语里包含的意思,李海峰也从“三天内”、“咱俩开个小会”还有对于节目要求非常模糊基本上等于没有等方面,听出了向谰的心思。

她是不太看好这件事的,但是不管是看在团结下属的份上,还是心存侥幸的缘故,都还是同意了这件事。

“行,那就这样”

“就这样。”

这个电话打完之后,李海峰就去找“上厕所”的沈欢了,两人又重新在会客室里坐了下来。

李海峰把向谰说的那些话挑挑拣拣跟沈欢说了一下,重点在时限上,最后问道:“你觉着怎么样”

沈欢心里琢磨了一下,慨然点头,“行啊,没问题。”

他的“创作”可是速度很快的,三天时间,对于他来说完全足够了。

与此同时,他心下则是已经开始思索起了具体的作品来。

第四百节:小品的选择

谈完事情之后,沈欢把李海峰安排了一顿,安排到位后,两人这才分开,沈欢也重新回到酒店房间坐下,开始继续思索起具体的事项来。

虽说他现在已经到了春晚可上可不上的境界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春晚就无法再给他带来好处了,里面也是可以细分的。

就拿他今年要上春晚的事情来说:如果他像之前那样,只是在春晚上和别人合唱一首歌,那对于他的人气提升真没什么大的作用,因为他沈欢在大家心目中歌坛大佬的印象已经固化了,上春晚唱歌相当于锦上添花,可是演小品则不同。

这是一个他从未涉及过的领域,如果他能够在这方面大放异彩,可以给他的那些老粉丝们带来新鲜感,再度拉升一波他们对自己的黏着度,同时覆盖到一部分新的观众,开拓出新的粉丝来,这就有点雪中送炭的味道了,对于他人气、圈中地位等的提升程度比较高,让他在迈向娱乐圈一哥的道路上迈出不小的步子。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最近虽然事情有点多,但还是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

反正时间这东西嘛,就像海绵一样,挤挤总会有的。他之前再忙再紧的工作日子都挺过了,现在再多出这样一件事来,根本就是小意思。

而既然决定了整体的方针道路,那么具体他要拿出什么小品来,就要好好思量了。

关于这个问题,他从李海峰向他传达了向谰的意思之后就已经开始思索了,脑海中闪过很多个人名:赵本山,赵丽蓉,陈佩斯,黄宏,巩汉林,冯巩,郭达另外还有许多个作品名字:卖拐,卖车,昨天今天明天,如此包装,装修,吃面条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拥有太多的好“创意”也不是一件好事,容易让人挑花眼,沈欢就挑得有点迷糊了,总觉得哪个都好,哪个拿出来都不错。不过他终究不是优柔寡断的人,还是很快从种种方面做出了筛选。

首先,他决定先抛弃具体的小品作品,不从这方面来挑选,而是先从演员上来挑。

小品演员是立足于他们的小品作品的,小品演员的影响力不同,体现出来的其实就是各自作品的不同影响力。

从这方面来看,沈欢个人觉得可以把他想到的这些名字分成两个梯级部队,第一个梯级部队有三个名字,陈佩斯,赵本山,赵丽蓉,而第二个梯级部队就是剩下的人了,这是沈欢个人的划分了,而他接下来要挑选的作品,自然是会从第一梯级部队里面来出。

其实沈欢一开始是有想过要按照自己的形象来挑的,尽量往贴近自己形象的作品上去找,但是他发现这种筛选方式是不现实的。

因为他实在是太帅了,又年轻。

他所记得的那些经典小品作品里面,那些个演员们在那些经典作品中的舞台形象,赵本山、陈佩斯、黄宏、郭达、冯巩等等,真是一个比一个磕碜,一个比一个老这里所说的,是在那些作品中的舞台形象,而不是本身、又或者是年轻时的形象。

即使沈欢这种老腊肉,放在他们的那些舞台形象面前都可以自称一句小鲜肉。

当然,贴近沈欢这种帅哥形象的小品作品也有,但是那些个作品都远比不上这些演员们的精彩,最关键的是,沈欢对于这样的作品也根本不记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