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钱氏准备给高小诺陪嫁五十亩地,其中有二十亩良田。
还有银子,钱氏为闺女准备的银子陪嫁有一千两,高家的祖父母又给添了一千两。
最重要的就是人,高小诺不爱做家务,钱氏也不想勉强她闺女。
在娘家都没有做过家务,没道理嫁了人就要做家务了。
可还是那句话,她闺女不爱做家务,总不能让女婿做,不好看也不好说,所以最后钱氏打算给高小诺陪嫁几个人。
“首先年纪太大的不成,女婿明年就要去府城进行院试,说不定以后还要去省城京城,太老了不能陪你们走那么远的路。”
“年纪不能跟你相当,女婿长的这么好看,人又出息,万一让人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那你到时候可没地方哭。”
“他敢”高小诺翻了翻白眼,觉得这一点纯属钱氏多想。
“你咋说话呢”钱氏发愁,男人都是要给面子的,私底下再怎么闹脾气也没事儿,出了门不能这样,她闺女这么聪明,怎么不懂呢
“你在外可不要这样说女婿。”钱氏警告,惊觉自己在这方面对女儿的教导太少。
她总觉得女儿还是个小孩子,就算是之前之前张罗着给闺女定亲也没想着要教闺女夫妻相处之道,好在现在还不晚。
高小诺哼哼了声,没说答应还是不答应。
钱氏只当闺女答应了,又继续之前的话题。
“就算是女婿他自己立身持正,可万一人真生出了不该生的心思,到时候糟心的还不是你自己糟心就算了,就怕损了夫妻情义。”
“人跟人相处的情义都是有限的,损了也就没了想要修复也难。”
眼看着高小诺受教点头,钱氏满意地继续话题。
“还要是女子,这个用不着我解释了吧”钱氏问。
高小诺点头,好像小鸡啄米。
“我明天去牙行,挑几个人带过来,你到时候自己看着哪个顺眼要哪个,最好留两个。”
“为啥要两个一个就够了。”高小诺问。
房里边的事儿肯定是她自己干的,请人也就是忙忙灶里的活儿,还有院子里的,一个人就足够。
“你不要给女婿挑个书童”钱氏反问。
张甫远觉得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干,所以至今他都没有请书童。
钱氏可是知道的,自家夫君有个弟子是乡下的,考中了童生以后都是请了家里的堂兄当了书童。
请书童,方便自己放更多精力在读书上是其一,其次也是面子。
同样是童生,人家人人都有,就你没有就你自立自强还是怎么的啊
钱氏估计着女婿应该是没有想到这方面,闺女嫁过去了也是要操心这些的。
高小诺咋回事儿她还一直觉得钱氏虽然年纪比她大,都是自己哄着她来着,怎么分分钟就变得什么都明白了自己没想到的地方钱氏都给考虑到了。
“你以为你娘就是吃干饭的一把年纪都长到狗身上了”钱氏反问。
高小诺打了个机灵,立马回答:“没没没谁敢这么说我娘我娘最聪明了”
“这世上,有人聪明给世人看,有人聪明给自己看。能聪明给世人看的,不是真的聪明就是彻头彻尾的大傻瓜既然做不到那个地步,那不如聪明给自己看。”钱氏说。
“说人家傻的人,不知道别人心里也在嘲笑你傻呢闺女,你要记住,跟人相处,万万不能从表面上看。”钱氏说。
她真是为这个闺女操碎了心,女子未出门前大多都在家里,相处的人都是家人,天真一点没啥,出了门相处的范围就广了很多,万事都要起个提防的心思。
她不希望闺女变成了别人眼里的傻子。
第14章
第二天钱氏就带着牙婆,还有几个孩童,几个三十岁左右的婶子到了家里。
孩童大概都是十来多岁的样子,在这边其实已经说不上是孩童了,可以说是半大孩子。
这些婶子看着都是麻利能干的类型,孩童也不瘦弱,跟高小诺想象中的不一样。
按理说当朝国泰民安,能卖身为仆的估计都是日子过得很不好的。
“姑娘,这些妇人呢都是不卖身的,只帮忙干活。”牙婆解释道。
在县城生活,有像高家这样的,家中有铺子,可以请人,当然也有没有收入,所以家里男人女人都要打短工的。
高小诺明白了,这不就是现代的保姆嘛
不过她们家刘婆子就不是了,据她的祖母孙氏讲,当时南方发涝灾,刘婆子是逃荒来的,然后卖身为奴,被孙氏买回家。
不过眼下国泰民安的,这几年也没什么大灾,所以沦落到卖身的人自然更少了。
“我才知道还有这样的呢那更好,到时候女婿去科举的时候,你就用不着带着婆子去了,到时候再请一个就成了。”钱氏拉着高小诺低声说。
“你看婆子,我最看好的是左边第一个,浑身干干净净的,脸上含笑,看着就让人觉得舒服。”钱氏继续跟高小诺出建议。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爱笑的人过的都不会差,钱氏希望闺女将来的日子也能过的舒心。
高小诺点点头,“那就她吧”她没有经验,所以很相信钱氏的眼光的。
因为昨天钱氏的一番话,她在高小诺心里的印象一下子就不一样了,也更乐意听她的建议。
婆子是钱氏帮忙参考着挑的,书童就是高小诺自己挑了。
“他们也是雇佣吗”高小诺问牙婆。
“这可不是,半大孩子怎么雇佣这都是被父母抛弃的,有的是我从小养大的。”牙婆解释。
国泰民安,百姓手里有钱了就想要生孩子,何况现在还是信奉多子多福,但是总有些糟心的人,爽了那么一把以后不想要孩子,所以被抛弃的人就更多了。
牙婆,本来是以贩卖人口为职业的职称,很不受人待见,但是现在的牙婆却没那么恶劣。
本朝严禁拐卖人口,这种要是被抓到了是要判死刑的,而且本朝也十分重视治安问题。
首先是拐卖难,万一要是被抓住了惩罚也重,那牙婆能怎么办单凭借卖儿卖女的可供不上需求。
没有办法,牙婆们最后选择了捡孤儿来养,肯定不白养,可能小小的孩子就要学着干活了。
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变化,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能够活着,哪怕是为奴,肯定也是比死了强的,但是同时买人的价钱也大幅度提高。
毕竟人牙婆也不是办福利院的,她们领养人主要还是为了挣钱。
就这么一个孩子,牙婆养到这么大估计花了几两银子,但是卖出去就是几十两,翻十倍的利润,就算是麻烦一点,牙婆也是愿意的。
主要还是这种牙婆自己养的人,比较受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