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多少年了,原来他还记得,上辈子她一年里最期待的就是在秋天能痛快地吃一顿大闸蟹。
她望向阿灵阿,千言万语都在眼底,只有那一句:朗清,谢谢。
攸宁疑惑地问:“珍珍,这东西很可怕吗你怎么都吓哭了”
“没什么,风吹进眼睛里了,这地没完全修好,总有砂石,你可小心。”珍珍展颜一笑,“攸宁,这东西又叫大闸蟹,隔水蒸熟之后蘸姜醋吃无比鲜美。”
珍珍说罢让文叔把府里的扬州厨娘请来,珍珍问她:“这东西京城里少有,咱们府里从前没做过,少爷难得弄来一篓子怕糟蹋了,把你叫来是想先问问你会几个做法”
厨娘把手往身上的围兜上一抹,用一口江淮官话说:“回少夫人的话,这可是巧了,奴婢从前服侍的家主也是极爱吃这个,往年到了这个季节顿顿都少不了,头一道自然是煮螃蟹了。”
“煮螃蟹”
珍珍上辈子一般都是吃蒸螃蟹,煮的她是听说过但没尝过。
“若是煮会不会鲜味就跑了”
厨娘笑呵呵地说:“不会不会,咱们淮扬人有独门的料包,煮螃蟹的时候用纱布把料困结实了一起下水煮,又鲜又嫩,还没一点土腥味儿。”
珍珍含笑点头,“那就依你所说用煮的吧,我们也尝尝不同的做法,除了煮螃蟹之外呢”
厨娘道:“除外就是蟹粉豆腐、芙蓉蛋,还有蟹斗,蟹粉包了馄饨也是极好的。拆蟹粉要些功夫,奴才先上煮螃蟹,其余请各位贵人多等等。”
珍珍越听越兴奋,她连连点头,急急安排到:“就这么安排吧,你快去做了来。”
厨娘提着鱼篓退了下去。
攸宁咽了咽口水说:“哎呀,听得我都饿了,几时才能吃上啊”
珍珍道:“好的东西总要等一等,咱们请容若大哥替园子题字吧。”
纳兰容若笑着提笔,边写边说:“今日这润笔费,听着格外好啊。”
说罢,他稳稳当当地写下“适安园”三字。
作者有话要说:写饿了。。。
大闸蟹的季节马上就要来啦
本章为红包章,你们懂得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娃娃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嘟嘟猫、懒猫nie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正文 第 105 章
揆叙和阿灵阿都是被科举磨炼过的人, 当即鼓掌喝彩。只有鄂伦岱不知何意, 最后听揆叙好一通和他说道。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乃是伯夷不屈不挠之作。大哥这是说小七爷在家中,不屈不挠, 值得称赞。”
容若点头,可鄂伦岱一耸肩说:“没听懂, 罢了罢了,不和你们这些文化人瞎絮叨。”
鄂伦岱乃是一介武夫,平日里大大咧咧的性子极讨人喜欢, 阿灵阿被他那模样逗笑,连连拍掌:“鄂伦岱说得对,咱们不理揆叙掉书袋,咱们吃好喝好,便是适安”
于是, 珍珍先让人端来厨房早已准备好的菜, 让大家在螃蟹前先用。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这个时节除了大闸蟹外其余的食物也格外的美味。
亭子里的石桌上满满当当地摆了十道好菜,两位扬州来的厨娘各有绝活。
有红烧鲢鱼头、火笋煨鱼翅、清炖狮子头、酒醉瑶柱、芋艿烧鲜鸭, 还有大煮干丝、上汤金银菜、桂花糯米藕,另外还有煨面与桂花糕,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
好菜自要配好酒,宫里的德妃去年有孕前在畅春园埋了两坛桂花酿,今年生完公主后启了出来,正巧那日珍珍入宫, 她是软磨硬泡从姐姐手中带走了一坛。
桂花酿甜中带着一股秋日的清爽,浅酌一口便香溢满齿。
众人酒过三巡,螃蟹终于盛在青莲花瓣大盘里摆上了桌,一起盛上来的还有蒸过之后香味四溢的姜醋汁。
攸宁直到这会儿才瞧见了螃蟹们的庐山真面目,这螃蟹生得比拳头略大几分,通体发红,身上用草绳绑着。
刚才从鱼篓子眼里伸出来的毛绒胳膊原是它们的腿,乱动的螃蟹腿都被草绳捆得严严实实的压在身子下面,最前端另有一对大钳子,短小粗壮,一看就是平日打架用的东西。
攸宁从前别说吃了,见都没见过这东西,“这真的能吃”
“真的,不信你拿一个尝尝。”
攸宁并未多想,伸手去抓,一个不留神就被蟹壳刺了一下,她“哎”地叫了一声吃痛地缩回手。
明珠是个风雅会享受的的人,大闸蟹这东西每年到了秋天,自有江南的官员养在水盆里千里迢迢用快船送进明相府。故而纳兰两兄弟其实早就吃过。
鄂伦岱虽没吃过,但他从小都不安分,上房揭瓦、下河捞鱼的事没少干。螃蟹他自然在永定河里见过也玩过。
这一桌真正不知道这种生物的,其实只有在深宫里长大的攸宁。也不能怪她,一是京城没有,二是康熙不爱,三是太后出身蒙古不碰河鲜。
揆叙替她吹着手说:“大格格,这东西得用蟹八件吃。”
厨娘去做螃蟹的时候珍珍就让他们把蟹八件都拿了上来。
这东西搬进园子的时候阿灵阿不知从哪弄了好多套,珍珍彼时还笑话他说京城又没有螃蟹,买这个做什么。
阿灵阿当时只说:没得大闸蟹吃,永定河的淡水蟹总有吧。
可那永定河的螃蟹也就比手掌心大一圈,肉还不够塞牙缝。
珍珍那时候没少笑话他,如今想来他当时就定好了主意要从江南弄这螃蟹来吃,才这般未雨绸缪。
揆叙拿了一个螃蟹,先用锤子把壳敲松,再用平口针把壳撬开。
金黄色的蟹黄,雪白的蟹肉,一下就涌入了人眼里,勾出无限的食欲。
他接着利落地又敲又拨,没一会儿就挖出一大坨蟹肉来放进攸宁碗里。
珍珍舀了一点点姜醋汁浇在蟹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