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公主喜嫁 分节阅读 223(1 / 2)

d是姐妹间毕竟也要讲究个长幼先后的,她先定了亲,那刘琰要遭受的议论就更多了。

刘琰自己不在乎这事,那刘雨呢她肯定懂,但她还是先顾自己。

这么一来,刘琰的亲事也不会拖得太久了。

四皇子一想到这一点,难免心中发酸。

这么乖巧的听话的妹妹,真不舍得就这么把她嫁出去。

“对了小哥,还有件事情”

“什么事,你只管说”四皇子对待妹妹从来都有无限的耐心。

“刘纹和刘琪两个人的事。”

她说个开头,四皇子就明白了。

“是因为他们继母有孕了,你担心他们姐弟俩的处境”

“嗯,刘纹这姑娘心思重,她整天在想什么我都猜不着。不过刘琪他要去熙丰堂念书了,小哥要是有空暇,就多照看他一下吧。”

四皇子一口答应了“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我也是他亲叔叔,哪有不照应侄儿的道理。况且刘琪性情也不差,有时候显得软弱些,多半是他姐姐管得太严了。这男孩子毕竟不是姑娘,不能总拘在宫里,和宫女、太监待得久了没多少好处。”

刘琰不大好意思“我也就是多说一句,小哥本来就比我考虑得周到。这回围猎我瞧他对你和三哥就挺亲近的。”

兄妹俩散了一圈儿步,软轿一直在后头跟着。

刘琰平时也不会象今天一样走这么久,脚有些酸了,小哥呢,腿脚毕竟不能和平常人一样好使,也容易疲累,于是两人走着出去,坐着软轿回了营帐。

这次围猎,最引人瞩目的事情不是三皇子他们射猎得头名,也不是赛马、比武的事。

而是五公主的终身大事就这么轻飘飘的定下来了,快得让人还以为做了个梦呢,一点儿都不真实。

这件事很快传回了京里比圣驾回京的速度可快多了。

但这件事只过了两天就被另一件事情的风头给盖过了。

皇上在祭陵之后,以行为不检等罪名,处置了一大批宗室亲贵,单是除爵的就有十一家除爵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这个头一开,御史闻风而动,纷纷弹劾这些人过往的劣迹恶行,欺男霸女的,强占田产的,打死打伤人命的

第四百八十四章 闲话

小辫子人人都有,不查的话天下太平,一查的话就揪出一大把,只看查的人决心大不大。

皇上显然是憋了许久了,这一杆子几乎打翻了半船人。其中皇上的亲弟弟宣王就被查出十数条罪状,他强占来的铺子田产这一次都抄没了,哪怕宣王坐地撒泼说那是别人主动进献给他的也没用。

宣王贪财,但是他身上倒没有牵扯到人命,其他人就未必有这么好运气了。除了寥寥几家,几乎个个手上都不干净。就算自己能把持得住的,能保证妻儿亲戚个个都把持得住

这其中最倒霉的应该属广平郡王了。他这个人倒是很清正,不爱美色,不爱敛财,但他爱交朋友,朋友若有事求他,他也乐意帮忙。结果这一次,他栽了一下大跟头。他的几个小舅子、他的好友,还有他的儿女,简直拔出萝卜带出泥,一嘟噜一嘟噜的牵带出的事儿,让广平郡王都差点儿犯了心疾,他在勤政殿外头顶着大太平跪到昏死过去,抬进屋救治醒了之后,他倒没替那些犯事儿的人求情,正相反,他还求皇上从重从严处置,他这个郡王当得有愧,也自请降位。

溱王这一次倒是没什么事。他这个人一向谨慎,不是说他就不爱钱了,事实上溱王和宣王在这一点上不愧是亲兄弟,爱钱的程度不相上下。但溱王比宣王要聪明得多,他深知道自己今天这王爷是怎么当上的,不是因为他有本事,也不是因为他为皇上打天下立了多大功劳那些都没有,他能当上这王爷,住着王府,享着荣华富贵,不过是因为他和皇帝是同胞兄弟。这份富贵不是他自己挣下的,是皇上看着一母同胞的份儿上给的。既然是给的,那皇上高兴了可以给,不高兴了还能拿回去。

溱王想得明白这一点,他行事就有分寸多了。

虽然是亲兄弟,可溱王没有要去提醒宣王的意思,兄弟不和多年了,这事儿也不是什么秘密,许多人都知道。宣王那个人,心里从来就没兄弟姐妹,没有亲戚朋友,只有他自己嗯,还有他那个宝贝儿子。以前宣王还曾经放过狂言,说自己是王爷,天底下除了皇上就是他大,他杀人放火都没事。

对这样的蠢货,还有什么可说的

溱王一面庆幸自己在这次风波中得以保全,一面又暗自心惊。

虽然这次他没事,但是他看出了皇上整治宗室亲贵们的决心。以前不少人觉得只要姓刘,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富贵,能子子孙孙的往下传承。还有那些开国时立下功劳的亲贵,也觉得可以世世代代躺在这功劳簿上吃喝不尽。

做美梦呢都,皇上这一手就表明了,以前归以前,以前立的功劳不能顶一辈子的花用,子孙倘若不成器,那活该饿死。

以后的日子,怕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宫外头是狂风骤雨,宫里头看起来倒是一片风平浪静这么说也不尽然。

刘琰听说,宫学里有好些人,近日都没有来。

大概以后也不会再出现了。

司天监替刘雨和田霖算出了婚期,婚期也巧了,是来年的冬至。听起来还有一年半多的时间,好象很宽裕。

其实不然。

先给公主府选址,一般来说,都不会找块荒地从头开建京城里也没有那么大块荒地。现在京里还有不少空宅子,前头三位公主选的府邸是挨着的,现在已经有人管那一片地方叫公主坊,原来的名儿倒没人叫了。

现在刘雨定了亲,她挑的地方和前头三个姐姐不挨着,离得可不算近。

她挑的那块地方快出内城了,靠城西,原来有个名儿叫兴陶坊,后来改名叫长兴坊,宅子不大不小,既不过分奢侈富丽,也不显得太破败落魄。

刘琰后来听说,宗正寺和内宫监拿出来供刘雨挑选的几处地方,差不多都是这样的。不上不下,不过不失。要说多好多出彩,那绝对没有。

豆羹消息灵通,离宫这些日子,他一回来就四下打听消息,刘琰让桂圆给他也倒了碗茶,一边喝一边说。

豆羹先说留在宫里的人。

“王昭仪这次不是没去嘛,陈嫔也就留下来陪着她了。这些日子听说潘才人冲撞了王昭仪,王昭仪倒是好性子,可陈嫔不好说话,就让潘才人抄经来着。”豆羹小声补了一句:“跪着抄。”

陈嫔这个人刘琰知道,不是爱生事的人。她这人挺踏实,只要日子过得舒心,宫外的家人不惹事,她就心满意足了。

这潘才人以前就听说不大安分,这次的事情只怕错处还在她身上。

其他的事情都琐碎,比如有太监偷东西啦,有宫女打架啦,这都不算什么,还有一个事儿是内库司那边说是账对不上,少了东西。

这些事情不归刘琰管。

“还有件事儿,那边冯尚宫好象病了。”

“是么听说是什么病了吗”

豆羹摇头:“这倒没听说。”

但既然豆羹都知道了,应该不是什么小病。冯尚宫那个人还是挺要强的,假如只是小病小恙的,她肯定会硬撑着不让人看出来。这既然撑不住,说明不是小病。

“这倒是不巧了,五公主才定亲,正要人帮忙操持的时候。”银杏端过来一盘樱桃,才刚洗好,水灵灵的象一盘子宝石一样十分馋人。

桂圆犹豫了下,却说:“说不定是因为五公主定下了亲事,冯尚宫才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