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几天?现在差不多还有半天,马上就要到京城了,你还觉得没几天吗?
瞅着儿子那有些疑惑的小眼神,林如海简直快要被气笑了,这你憋了那么多天,就憋了那么多天呗,又不是要上房揭瓦,他还能把你怎么样不成。
现在可倒好,竟然还不承认,甚至还无比的相信自己的感觉,反倒是怀疑上他的话了,这可真是让林如海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
马上就要到京城了?
林青愣了一下,偏头瞅了眼四周,但除了一望无际的河水,还有那来来往往的船只,其他的什么也看不出来,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这辈子就没出过江南,根本就不认路。
不过仔细的打量了几眼,林青也确实的发现了些不对,现在应该是初春的时候了,如果是在江南的话,天气应该已经开始变暖,花啊草啊什么的,也都该往外冒头了。
可现在瞅着那岸边的那些树什么的,上面有的地方还都带着雪呢,而且也并没有发芽的迹象,显然这离江南是挺远了,比较符合北方的气候。
还有多久?
想到前世被一本红楼梦形容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林黛玉,林青忽然间振奋起了精神,他虽然不是什么黛粉,对于红楼梦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情结。
但眼见着一本书里面的主角,就要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林青还是觉得很期待的,莫名的有种见证传说的感觉,这就跟看一部现实版的电影是一样的。
而且,这也是林青自己有意识的,再给自己乐趣,他其实也知道自己这段时间的状态不对,只不过在这船上很难有什么可以调节的东西。
大概还有不到半天,玉儿会来码头上迎接,到时候你们兄妹便能见面了
瞅着颓废了好些日子的儿子,突然间变得兴奋起来的模样,林如海有些错愕,不过这也算是好事,虽然有些不解,但他也只当这是小孩子脾气。
提到多年未见的女儿,林如海脸上不禁露出了些许柔色,眼中也闪过了很多追忆,他还记得,当年玉儿被送到京城的时候,才不过六岁,还没有他大腿高。
现在一晃眼的功夫,便这么多年过去了,玉儿也都十一岁了,再过几年都该嫁人了,已经成一个大姑娘了,也不知道,会出落成什么样子。
在码头迎接?看来妹妹应该是很想快点见到父亲,想来父亲也有很多年没见过黛玉了吧?
听到林如海的话,林青不禁感到有些诧异,这未出阁的女子,尤其是官家小姐,那可是很少会跑出来抛头露面的,尤其是在码头那种地方。
不过仔细想了想,林青便也略略明白了一些,这林黛玉六岁进贾府,一别五年,父女两人都未曾见过面,心急一些也是正常的。
再加上,林黛玉现在已经被从贾府中带了出来,整个林府现在就她一个主子,行动上自由了很多,跑来码头迎接也不算是太出格。
这么想着,林青不禁挑了挑眉,有意识的把话题往林黛玉的身上引,对于这个自己血缘关系上的妹妹,书中的主角,他还是很有兴趣去了解一下的。
自从玉儿的母亲去世之后,为父便把她送来了京城,到现在已经有差不多五年了!
深深的叹了口气,林如海神色显得有些复杂,眼中更是带着些许的愧疚,为官他或许做的很好,但为父,他确实有些失职。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小小燕子飞啊飞的地雷,么么哒(づ ̄3 ̄)づ╭?~
第74章
不提现在才知道其存在的儿子,就算是对从小在身边长大的女儿,他也算不得多负责任,其他的不说,谁家的女儿能与父亲一别五年不见一面。
林如海原本并未想那么多,毕竟江南形势复杂,他又不打算续娶,把女儿送到贾家,对女儿的名声也有帮助,总不能让人说女儿没有长辈教养。
可这回他彻查了一番贾家之后,这才知道,他把女儿送进贾府的行为,到底是有多么的愚蠢,那根本就与送羊入虎口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些年在贾府老太君面前待着,女儿别说是提高一下名声,林家世代的清誉差不多都快要被败光了,若不是有他这个马上就要升任的吏部尚书,那外界不知道会怎样评价呢。
要知道,在古代,男女七岁就不同席了,没有亲缘关系的甚至都不应该见太多的面,可那贾母竟然把自己的女儿,与那贾宝玉放在一起养,这怎么说都不像话。
看着神色显得有些愧疚的林如海,林青眼眸微垂,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是真的有些搞不懂对方的思路,当初把林黛玉送到贾府,这位可是没有丝毫的犹豫。
怎么现在,知道贾府不好了,就开始后悔了,就开始愧疚了,就开始觉得对不起自己女儿了,那如果贾府是好的呢,是不是就会心安理得了。
可试着想想,一个六岁的孩子,刚刚失去了母亲,就被父亲送到了远在千里之外,从来没有见过面的亲戚家,心里会是如何的惶恐。
就算是那家对她再好,可到底不是自己的亲人,终究也是寄人篱下的讨生活,林黛玉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与常年的小心翼翼其实不无关系。
就像是那书里面写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霜刀剑严相逼,这样子心情抑郁,就算是贾宝玉真的娶了林黛玉,那他们今后的生活也未必会好了。
儿子现在是秀才,原本打算在家学读几年,便去江南尼山书院,如今来了京城,不知父亲如何安排?
沉默了一瞬,林青果断的开始转移话题,他虽然对林妹妹的事情很感兴趣,但对于一个大男人,在自己面前无限感慨,表现自己的愧疚失职,那可是丝毫都不感冒。
再者说了,他现在想问的事情,也确实是很重要,早点问清楚了,对他是有着好处的,若是等到时候林如海直接安排完了,他才想起来问,那一切可就晚了。
你不愿意去国子监?
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林如海有些诧异的看了儿子一眼,感到有些不解,这一般官员家里的子嗣,都是会送到国子监去读书的,怎么看儿子的意思,似乎是不愿意去那。
不过想想国子监里面的环境,再加上去国子监能够得到的那些好处,林如海又有些恍然,儿子现在已经是秀才了,去不去国子监好像确实没有什么差别。
儿子听闻,京城附近有一家白鹿书院,乃是与江南尼山书院齐名的,其内的先生都是有名的大儒学者,若是有机会,儿子希望能够进白鹿书院求学!
林青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并没有直接回答林如海的问题,但也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对于他而言,什么国子监,那都是次一等的选择。
只有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和没有志气的庸才才会依靠着,长辈的荫庇跑去那里混日子,真正适合求学的地方,那还是得看几个有名的书院。
其他的对比那就不用说了,什么师资力量,校风校纪,这都属于隐形的,只说最鲜明的一点,那就是历来的前三甲,那就没有一个是出自国子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