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王府时,时间已经很晚了,宋昭一直等到宫天瑶睡下,起身去了书房。早有大臣在门口候着,看见王爷都忙迎上来,宋朝抬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众人也不声张,都进去说话。
宋昭坐在书案后,大理寺卿方大人和兵部郎中海大人等站成一排,听候王爷发话。只听王爷问道:“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日子,看来发生了很多事情。”
底下方大人忙到道:“王爷你有所不知,王爷离开京城之后,之前你负责的很多事情都皇上都交给大皇子去办了。大皇子接连几件事都办的十分圆满,是以皇上对他的态度也大为改观。”
宋昭闻言,点了点头,若有所思的样子,没有说话。
底下几位大臣生怕宋昭不悦,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一时间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宋昭正在想心事,见他们这会儿都不出声了,抬头看望向他们:“你们直说便是,本王难道会计较这些?”
那些人有些讪讪的,企图用笑声缓解过这一阵的尴尬,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一致认定南安王上次离京之后,就错失了取得皇上信任的大好时机,还被大皇子捷足先登。
如今再加上备受宠爱的小皇子,王爷处境似乎有点不尴不尬。一位大臣说道:“大皇子如今回京不过几日功夫,就已被皇上委以重任,由此可以看出皇上确实器重他。大皇子如今正得势,要想与之抗衡,势必要花费一些心思的。”
众人都点头称是,只听王爷说道:“你们说的不错,本王先前对京中之事并不以为意,希望现在明白还不算太晚。”
众臣忙道:“论才干能力,王爷您远在大皇子之上,以前只是隐藏锋芒,才会让大皇子得势,只要您愿意,大皇子绝对不是您的对手!”
宋昭瞟他一眼,淡淡道:“要论起从前的大皇子,他自然是不足挂齿,但如今他脱胎换骨,已经不再是那个怯懦无能之辈,本王又怎能轻视这样的对手?”
底下沉默了一阵,一时无人说话。
其实宋昭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大皇子是如何能在短短时间脱胎换骨,像变了个人似的?要说他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实在不能取信于人,毕竟人活一世,有些东西轻易改变不了。
大家仔细想了想,有一人站出来说道:“大皇子的变化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仿佛是一夜之间的事,说来也真是蹊跷,臣等虽没有亲眼见过,但总觉得大皇子背后一定有高人谋士为他指点一二。否则,就凭大皇子的才智,这些事他是无论如何也办不到的。”
真不是他们这些为人臣子的瞧不起大皇子,而是大皇子早些年时做的事情实在太离谱,要不然身为长子的他,怎么会入不了皇上的眼?但凡稍有些能力,皇上那时也不会那么不待见他了。
如今他做成了几件事,效果简直是立竿见影,现在皇上颇为器重他,言语之中也隐约透露出要立大皇子为太子之事。
现在的局面确实对宋昭很不利,他沉思半晌,又道:“如果真是这样,大皇子府中的谋士才是关键,少了给他出谋划策的人,不知道大皇子他还是不是皇上心目中最合适的太子人选了。”
官员们会意,齐拱手道:“臣等以后一定留心观察,若有什么发现,一定第一时间前来告与王爷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