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谚无奈道:师父,这话你对我说说就是了,可别让他听见,回头徒儿我该遭殃了。
秦老哈哈笑起来。
他当年有意把自己的孙儿许配给得意弟子,没成想何谚七岁那年就给自己定了一个尚在襁褓的小哥儿,第一次见面便说要他做夫郎,此后更是非卿不娶。
他便就作罢,只是说起此事总要笑话一回。
何谚赶忙给他倒茶,转开话题道:师父请喝茶。这是桃花茶,采得今春第一簇桃花所制,茶香独特,别处可都寻不到的。
秦老接过茶,我方才喝了,与之前在四方来贺喝的花茶倒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谚有些意外他先去了那里,忙道:师父去过四方来贺了?怎不着人通知我,那地方我可是熟稔,过两日再陪您去,定能让您尽兴。
哦?
秦老兴味盎然:如此说来,你与那贺姓后生应不陌生。今日我见了一面,是个很有意思的小辈,你且说来与我听听。
第61章
贺林轩此人若认真说起来, 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何谚挑拣两件有趣的和师尊说了,随后道:不瞒师父, 林轩仗义疏财,人品率真,秉性纯善,很值得一交。但论起城府
他摇了摇头,叹笑道:怕是十个徒儿加起来, 都拍马不及。我虽与他结交不久,也算得交浅言深,可若论看透他几分徒儿却不敢说。
秦老沉吟片刻,道:你说他自称南陵人士, 可为师细细想来, 却也不知是哪家祖上冒了青烟,得了这样优秀的后辈。也罢, 既然你如此推崇他的品性,人家也有难言之隐,没必要追根究底。
师父说的是。
何谚笑道:您曾教导弟子,朋友之交如江流之会, 不问来处,无关去处,恰逢其会,自得其乐尔。徒儿一直谨记在心,不敢有片刻忘怀。
秦老闻言笑出声来,点点他说:你的口齿远胜从前, 看来与那贺郎君结交,确实大有长进啊。
哈哈,师父过奖了。
两人又闲话几句,何谚再斟茶,适才问道:师父,二月里您来信说已乞骸告老,三月便启程返乡了。怎么?
秦老出身南屿州,与东肃州南辕北辙,是以,何谚认出落款时才会那般吃惊。
秦老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举杯轻嗅桃花茶香,喝下茶水后,方道:你我师徒十八载,无话不说,但许多事在书信中却不便谈及。此番,我一是来看看你,二么
他顿了一下,才压低声道:师父此行,旨在北地。远丰,你当知我意。
何谚的瞳孔缩了缩他就是得了师父告老还乡的信,才给了那边肯定的答复。
如此一来,就算日后东窗事发,祸起萧墙,也不至于连累师门。
怎么也没想到,第一个接触到的我方使臣竟就是自己的师父!
何谚握了握拳头,随即松开,轻声道:师父心志未改,有此选择,弟子并不意外。只是,您年事已高,好不容易从是非泥沼中脱身,当颐养天年,享子孙福分才是。如此奔波,弟子于心何忍?那位也太不体谅您了。
胡说。
秦老轻斥一声,但脸上笑意却没变,放下茶杯道:王爷本无此意,只是我这把老骨头不肯认老罢了。何况,有些事,压在心中多年,若不趁还能喘气的时候尽一份心力,怕是到了下头,也无颜面对故人。
师父
何谚当然清楚师父心中的愁苦,听他叹息,也不由心间酸楚。
遥想当年,南陵城中独数秦老和李老太傅最为投契,两人志趣相投,引为知己。
便是他投入师父门下,也是因为老太傅身上干系太繁杂,又是天子帝师,这才将他引荐给了秦老。
后来先帝驾崩,李家倾覆,秦老只因身在翰林,素日沉溺在修古著书之中,不曾亲涉朝局大事,这才幸免于难。
可即便如此,眼睁睁看着大梁国本被昏君庸臣蚕食,苟延残喘也不过徒增伤悲。
如今,终于迎来转机,哪怕失败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也愿放手一搏。
这些,何谚心知肚明,只是想到师父年迈还要受此辛劳,实在不忍。
秦老知他纯孝,拍拍何谚的手背道:东肃天高皇帝远,寻常政务并不受京官陈党掣肘。你如今贵为一州州牧,手握实权,王爷有你襄助,自是如虎添翼。
只是,如今起事在即,他身边虽多武将助力,在文臣上到底少了几分气候。假使日后成事,只怕也站不住一个理字。
所以,师父此行势在必行。远丰你也知晓其中利害,劝阻的话,不必再提。
师父,哎
何谚长叹一声,起身拱手道:徒儿遵命,万望师父保重自己。
秦老颔首应下了。
等到上桌吃饭的时候,两人笑面如初,已看不出之前的伤怀沉肃。
用饭就在东院,秦老是长辈,又与何谚亲厚,是以并未让蓝氏避讳,只作家宴。
席上,何谚连请秦老在府上多住几日,秦老拂须笑道:原打算见过你们便动身,可今日在四方来贺走了一遭,老朽却舍不得走了。那守擂的诗作,我也有意一观,为诗仙遗泽欺负一下后生也是使得的,哈哈。
何谚最知他爱凑趣的顽童脾气,见他有意亲自下场,不由笑道:有件事,我说了,师父可别恼我。
哦?你且先说来听听,为师再做定夺。
秦老看他卖关子,也乐得同他周旋。
何谚忍笑,说:不瞒师父,我是四方来贺的第一个上上宾,这两月已看了六首诗作。我又向林轩讨了好处,凑足十二首诗,都拟了书稿送与您同乐。只因您动身返乡,怕错过信件,我便寄去您祖宅了。这会儿,定已到渝阳了。
什么!
秦老激动地揪了自己的胡子,一时着急之后,想起什么来,抬手就拍何谚的脑袋,好啊,竟敢戏弄为师,当我不记得你过目不忘的本事么?还不速速写来,让为师一睹为快!
何谚捂着头,道:师父,我夫郎看着呢,您好歹给我留点面子。
秦老这才想起蓝氏来,看他捂嘴藏笑,讪讪地咳了一声,瞪眼道:我既是你师父,又到了这把年纪,要是动作快点,当你的阿爷都够了,还教训不得你了?
闻言,蓝氏再忍不住笑出声来。
师父,您别同他一般见识。
蓝氏劝他吃菜,又道:诗墨就在他肚子里,也跑不了,您舟车劳顿,多吃些。要是您有意,明日我央勉之我是说林轩家的夫郎私下写一些,给您送来。
秦老抚掌笑道:这敢情好,那老朽先行谢过了。
蓝氏连道使不得,何谚则道:师父,明日锦辰约好了要同贺家的夫郎去赏桃花。他与李氏私交甚笃,勉之又不似他夫君一般刁钻,极是淡薄名利,说不得,还真能哄些诗作与您呢。
蓝氏啐他,胡说什么呢,哪有你这样说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