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89章(1 / 2)

嘿嘿。

长灏洋洋得意地笑起来。

天顺帝今日依然忙碌,入夜时分才回转后宫,就被儿子拖上床来。

也是这会儿,他才有时间陪儿子说话,就问他道:长灏,长泓,长渊,你们今日玩的如何?

好玩呀!诺儿跟我比摘果子输了,还耍赖从他阿爹篮子里偷果子,说是他摘的。哼,我都看见了!

长灏满是得意道。

长渊则不赞同道:父皇,我们不是嗯,不只是去玩的,是去学道理的。

天顺帝和皇后听得笑出声来,问长子道:哦,你们学了什么道理,说来与我同你阿爹听听。

长渊想了想,叹气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天顺帝差点笑出声来,你就学会背诗了?

高皇后拍了他一下,说道:我看长渊,是真的懂得这诗里的道理了。

长灏给阿兄帮腔,嗯嗯点头说:是真的好辛苦啊。我们割了一上午的稻谷,手痛,腰痛,浑身都痛。

天顺帝笑出声来,伸手越过夫郎点了点小儿子的额头,只割三束稻穗,怎么就累着你了。

才不是呢,我们割了好多好多,一大片!

长灏说着,忍不住用手比划,试图告诉双亲是真的好大一片。

长渊把他们踩踏了稻田,被贺林轩罚着割了半亩地的事说了,还心有余悸道:我们一直在流汗,身上都是泥,臭死了。

高皇后感慨道:现在你们该知道收成不易了吧。等你们再大些,能骑马了,切记不要随意踩踏农田,毁了百姓的心血。

三个孩子自然都是答应。

天顺帝看了看安静地听着家人说话的二子,笑道:长泓,阿父听说你带回两颗石头送给我和你阿爹,这又是为何?

长泓红着脸,小声说:本来,要送花的。但是叔父说,那花送人,不好。

什么花?

自从长泓换牙,原本文静害羞的他,更不爱说话了。

天顺帝顺着他的话问着,想听二子多说一些。

长泓说道:是一种红色的没有叶子的花,长在河边,很好看。叔父说,说它叫

贺林轩说了好几个名字,他记得有些混乱,一时想不起来,不由有些着急。

长渊替他解围道:就是秋丰红。叔父说它有好多名字,还有人叫它石蒜花,金灯花,无义草,彼岸花。

哦?你们叔父还说什么了?

秋丰红天顺帝自然见过,只是不知道这花还有这么多名堂。

长渊回忆道:叔父说,它开花的时候,叶子就会枯萎。花叶不相见,所以有些人觉得这花情义淡薄,就管它叫无义草。不过,叔父还说在传说里,人死之后要过河去往地府,那河叫忘川河,这花就是开在忘川河边的。花开叶谢,意味着生前死后两不相干,所以又叫彼岸花。

原来如此。

两个大人也颇有些受教。

长灏插话道:阿父,阿爹,那花不好玩。叔父教我们吹叶子,那才好玩呢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直到睡着了,还能从他们嘴里听到几句嘟囔的梦话。

天顺帝看着孩子们,难得享受这样的温情,和皇后说话时语气也温柔了许多。

再让他们跟林轩出去玩几趟,我都怕他们不肯回家了。

高皇后抿唇一笑,道:难得孩子们这样高兴,合该谢谢他们才是。

嗯,不过也不用和师兄他们太过客气。我们两家的情分与旁人不同,太客气了,反而显得生分。

天顺帝搂着他,说着就想起了另一件事,道:你这两日可好些了吗?我听宫人说,你这些日子咳嗽轻了很多,胃口也好多了。

高皇后笑道:乐安侯府送进宫里的亚龙肉很是滋补,我每日吃一盅,睡前再喝一杯龙参酒,过了这半年,确实觉得松快很多。

那便好。

天顺帝笑起来,抱着他的手用力了一些,低声道:仔细自己的身体,只管好好休养,放宽心。你要好好的,儿子还小呢,他们离不得你。

高皇后把脸埋在他胸口,半晌才点了点头。

我知道。

他如何舍得年幼的孩子,还有此时此刻抱着他的男人。

所以,他要活着,拼命地活下去。

第120章

天顺元年的冬天与往年看起来没什么不同, 但上至士林下至平民都感觉到了明显的新气象。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梁境内正在发生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变革。

十月中旬, 朝廷发放粮种和冬衣的消息在南北两地传开,让在风雪里咬牙忍耐的百姓心里多了一分盼头。

十月末,随着诸位皇商在各州的铺设,各地百姓都听到了风声。

酒庄酿酒要收粮收果,木商伐木种植要人工, 砖瓦瓷器的窑窖开山掘土也要人手如此这般,越来越多的人裹在被窝里,盘算着来年春耕后到城镇里找活计。

人口的流动和节节攀升的就业率,默不作声地将死寂的国家一点一点唤醒生机。

各州银号的整编, 影响的更多是上层的人家。

他们都得到消息, 明年开春要发行新钞新票。

听说能以旧换新,一些对时局敏感而偷偷烧毁了天齐年间票据的人家潸然泪下, 比当初忍痛烧银票的时候还要伤心。

一些抱着观望态度,将银票掩埋的人家则大喜过望。

一些迟钝的,对银票上的乾坤一知半解的人家渐渐也明白过来,后怕的同时, 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新银策。

而这些,都是银号中人冒着风雪多方走动的结果。

十一月,大批的赈灾衣粮和灾银从南陵运向雪灾泛滥的北地。所经之地,仿佛吹过一阵暖融融的春风,让百姓们真真切切地意识到

新朝,与从前不同了。

转眼就到了腊月。

南陵城下了几回雪, 天气一天冷过一天。

书院进了腊月就停讲了,吃过腊八粥,朝廷六部进入一年最忙碌的时期。

再过几日便要休朝,这一年各部公务的大结,必须赶在皇帝陛下封玺印前完成才行。

户部也在忙起年终最后一次盘点和结账,进展十分顺利。

贺林轩走马上任后就做过一次大清理,把户部前十年的账本都理顺了。虽然这三个月来户部的支出收入胜过往年十倍,但贺林轩自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

每日有日结,每月也有月结,虽然户部中大部分人都很反感这些繁琐的流程和苛刻的要求,但到年终汇总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新制度的好处。

户部无疑是第一个完成总结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