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20章(1 / 2)

贺林轩看他睡意未散的眼眸,笑起来道:好,红红火火的正应景。

王山来禀报的时候, 豆腐才刚下油锅, 哧地一声,让刚踏进来的王山惊了一下。

待看到贺林轩站在灶前忙活,李文斌坐在小凳子上, 一边看着火,一边吃豆花,他已经不算年轻的脸上笑成一团,说:哎哟,大人才忙上呢,小人这可来的不是时候。

贺林轩拿着锅铲,给豆腐划井字且成小方块,头也不回地问:什么事,谁来了?

李文斌也转头,看着王山。

王山一脸过年的兴头,喜气洋洋的,说道:是州里出的后生,林琼大人,娄不昧大人这些年轻人。

贺林轩哦了一声,想起年前这些后生确实联名往家里送过帖子的。

不是先往何大人家去的吗,这么早就过来了?远丰兄没留他们喝酒?

王山忙说:小的也奇怪呢。问了才知道,何大人家的小公子有些发热,还有拉肚子的症候,忙着请大夫,不便待客,匆匆说了几句话便就罢了。原来何家小三爷也要来府上的,让林大人帮忙告了声罪,说是今天就不过来了。

李文斌清醒过来,追问道:谨一病了?王叔,你叫人去问过没有?

王山道:还未曾。夫郎,小的正要同您还有大人请示这事呢,这年节下的,大夫也不好请,可是要周府医过去帮忙照看一下?

李文斌点头,如此甚好。

顿了顿,又道:请南叔一并过去看看吧,他对照看孩子很有的心得,为人也仔细,说不定能帮忙出出主意。

王山连忙答应了,又问:大人,那那些后生?

贺林轩说:先带他们去书楼那边打发打发时间,我陪夫郎吃过饭就来。哦,对了,别忘了代我向他们致歉。

小的省得。

王山应声离开。

李文斌说:哪有你这样招待客人的,我自己吃饭不也是吃啊?

贺林轩让他把头偏开些,他要放辣椒和花椒了,呛人的很。

见他乖乖照做,这才说:我原来以为,等你午睡了他们才会来呢。你知道何谚就喜欢这种文人雅事,寻常不留他们喝几杯,说天道地个把时辰是不会放人的。

李文斌皱了皱眉,谨一不知道如何了?不知道是受了凉,还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

这对小娃娃来说,可都是大症候,轻忽不得。

贺林轩说:晚些,等我送这些年轻人走,要是周叔他们还没回来,我就过去看看。勉之,你不用太担心,蓝锦辰和何谚可宝贝着呢,一直照顾得很精细,不会有大碍的。

李文斌还是不放心,吃饭的时候显得心不在焉的。

贺林轩捏捏他的脸,好啦,不想那么多,吃的高兴些。

他给李文斌盛了一碗小白菜。

用的是上汤娃娃菜的做法,用大骨汤吊的高汤,自家制的糯米肉肠,皮蛋丁,再加上爽口的白菜嫩芯,吃起来香浓可口。不论是做开胃的前菜,还是解腻解辣的配菜都很完美。

李文斌对他笑了笑,说:有劳夫君辛苦,你也吃。

他给贺林轩夹了一块鸡翅,两人说着话,一顿饭用的很温馨。

待到李文斌回院子里消食散步,贺林轩才去见客。

府上的书楼挨着三个孩子住的院子,是在书房之外,贺林轩特意让人准备的图书室,有三层楼。

从下到上,先是少年人应读的各类书目,并不艰深,再是游记,经史,时政类扩展的书目,最后就是比较艰深古博的书了。

经过这两年的累积,还有秦老、薄老的厚赠,从官府拿回的当初李家被抄没的书籍,零零总总加起来,摆满了书楼的博古架,说是藏书万卷也不为过了。

几个年轻后生,不论是已经在恩科出位,初入官场的林琼和娄不昧几人,还是名落孙山的,都是爱书之人。进了这处,他们就像掉进米缸的老鼠,欢喜得脑袋都发晕,眼睛钉在竹简纸书上就拔不出来,很是痴迷。

贺林轩到的时候,他们各自捧着一本书,席地坐在地龙烤的暖烘烘的阅览区,专注得没有发现他的到来。

还是在旁招待的管家儿子王春山,出声提醒道:大人,您来啦。

大人!

贺大人!

众人恍然回神,一个个忙不迭放下爱不释手的书卷,起身要下阶穿鞋,过来迎候。

贺林轩笑着摆摆手,不急,我与你们同坐。

他说着,便走过来。

阅览区设在向阳的南面,高了三个台阶的复式小层,既雅致又干净。

没有点檀香,只插了两枝寒梅,屋里染上它独有的清傲的淡香,很是怡人。

脱鞋上的时候,贺林轩趁机问王春山,你阿父呢?怎么是你待客。

王春山蹲下来给他收拾鞋,闻言忙道:阿父他带周叔和南叔到何大人府上去了,说是去问一声,也好早点带消息回来,免得夫郎牵挂。

王山办事贴心,贺林轩自是满意,点头笑道:他有心了。

二人说话的时候,林琼等人都没插嘴,待贺林轩拾阶而上,到了近前,才纷纷行礼道:见过大人。

贺林轩笑道:不用拘礼,都坐吧。

谢大人。

几个青年却免不了拘谨。

虽然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那个,还要比贺林轩年长两三岁,但毕竟尊卑有别,礼数不可免。

贺林轩席地坐下,整理了下衣袍,歉声道:让你们久等了,招待不周,怠慢了各位,实在失礼了。

众人连连摆手,大人说的哪里话,是我们叨扰了。

贺林轩见他们实在紧张,就笑道:方才在看什么呢,在书楼可寻得意趣?

果然,提到书这些学子立刻便激昂起来。

林琼第一个道:大人,我原还想附庸风雅,寻了本诗集来熏陶一下自己的。过来才看到了这本《算术集注》,一看便入神。我听说,这是府里小郎君的练习题册,一时技痒,跟着默算了几题,竟有好些,还是看了小郎君留下的答案才醍醐灌顶,实在是惭愧。

他原本就喜欢计算,偏爱数字更胜于文字。

一向是以进入户部为奋斗目标,还抱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期盼成为恩公贺大人的左膀右臂的心愿,进入官场的。

奈何,如今户部便是一个八品小吏都是香饽饽,他便是考上了二甲,也挤不进去。在考业之后,事与愿违地被安排到了京兆衙门,做了个整理审核卷宗的小主簿。

惭愧什么。

贺林轩多少也了解过他的志向,笑着宽慰道:又不是会做几道题,就能帮上峰解决问题。我可听黎大人夸你,说你机敏,之前给他帮了大忙呢。连带着我和何大人也受了大人们好一顿夸,说我们东肃人杰地灵。这可都是沾了丘明你的光啊。

其余士子都是第一回 听说这话,纷纷朝林琼看过来,眼中有惊讶也有敬佩,更多的,则是羡慕了。

林琼脸色通红,连声说:大人,您莫取笑我,我哪有这样的本事。

他作为假制银票的知情人,又在府衙当差,那天听那王举人家的小厮说什么:府尹大人传话说,今年的新岁红封赶在年夜发,老爷让我来问问许家老爷,可要同行呢。当即就明白事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