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穿书)我有盛世美颜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75(1 / 2)

摇光看她的模样,干脆也从小世界里搬出一把摇椅,优哉游哉的躺下,才瞄了眼秋千上的人,“那我不问了,你继续说,这与祈星山又有什么关系?”

阿汝看了她一眼,砸吧砸吧嘴,“总之,那位当初就待在祈星山,天劫余波令中洲生灵涂炭,几近灭绝,后来那位渡过不朽劫,大道降下瑞气甘泽,她分了一缕给天曜界,天曜界才得以恢复,中洲受损最严重,因此也是被回馈灵露甘泽最多的地方。”

怪不得中洲的灵气最丰沛,原来其中竟有这样一段往事,这样说起来中洲也算因祸得福。不过讥讽的是,被无辜牵连的生灵却享受不到这份福泽。

“所以此次岑星山倒塌,与那次之事有关?”摇光眉梢微动,试探道,“大道降下的灵露甘泽,并未令天曜界完全恢复?”

“第二个问题,”阿汝笑眯眯的看着她,答道,“是。”

摇光眉心微蹙,这基本已经是明示原著中的那场变故快要降临了,追根溯源,此事是姬圣种下的因,“那位就没什么动作?”

当初那场浩劫令无数生灵被牵连,想必形成了无数业障,要是这次再出问题,恐怕还要算在她头上。

“你对不朽有什么误解?”阿汝似乎看出摇光的想法,撇嘴道,“在天道眼中,众生皆蝼蚁,覆灭一界不过只是一次普通轮回,而不朽已经跳脱出大千世界,与天道平起平坐,区别只是她留在大千世界,相当于只是天道的客人,除非做了出格的事,才会被赶出去。”

“这点业障对不朽而言微不足道,就像你被蚊虫叮了一下,会觉得受到威胁么?”

摇光皱眉,这大概算是不朽的特权,到了那个境界连天道都无可奈何。不过她接触的姬圣,看起来似乎并不像视人命为草芥、铁石心肠的人。

“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快问吧。”阿汝伸了个懒腰,懒洋洋的倚在秋千的绳索上,一只手不知何时又掏出了零嘴开始吃起来。

“第三个问题,”摇光被她的话提醒,回过来神,取出最大的那块铜片,“天地炉上的字的来历?”

阿汝拿着糖人的手僵住,她舔了舔嘴角的糖浆,眨了眨眼无辜的说:“你说什么,我没听清?”

摇光把玩着手里那块铜片,凝睇着她,“天地炉上雕刻的东西,应该不是随便刻上去的吧,这上面的字有什么来历?或者说——天地炉的来历?”

“什么,你说什么,”阿汝一双眼睛乱转,就是不愿看她,“我没听见。”

“说好的三个问题,你可不能耍赖。”摇光从椅上起来,走上前抬手一扬,还在晃荡的秋千缓缓停下。

阿汝皱了皱眉,三下五除二啃完手里的糖人,抹了抹红艳艳的嘴巴,才对上她的目光,“不如你换个问题,比如当初令天曜界崩裂的真正元凶。”

“听起来好像很有趣,”摇光眼眸微转,似乎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眼看对方换了笑脸,她忽然话锋一转,“可是,此事与我不相干,我并不想问这个。”

此事发生在天曜界,并不是秘密,她想知道到时候只需去问问她爹或者五叔他们。而天地炉的秘密,只有器灵最清楚。

“天地炉也和你不相干!”被她忽悠了,阿汝恼羞成怒的跳下秋千,气得在地上直跺脚。

摇光捏了捏她粉嫩的包子脸,笑眯眯的说:“谁说与我无关,我见过天地炉上的字。”

“对哦,你是不是去了源界?”阿汝恍然大悟,她挣开摇光的手,一脸严肃的说,“不管如何,天地炉的事我是不会告诉你的,不过你若是想知道补天石,我倒是可以告诉你。”

摇光盯着她的眼睛看,两人对视良久。看出对方眼中的坚持,最后摇光妥协道:“那你说补天石的事吧。”

“补天石是用天地炉炼出来的,”阿汝挺了挺小胸脯,有些得意,“大道甘泽反哺只修复了被损毁的大地,而开裂的苍天并未恢复,如果置之不理,天曜界灵气外溢,迟早会灵气全无。”

“这事应该不是你做的吧。”摇光却一下便听出她话里的漏洞,按她这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性格,极小可能会管此事。

最有可能做这件事的应该是造成这一切的姬圣。

被她看穿,阿汝嘴硬道:“可是没有我,根本炼不成补天石!”

“还有补天石么?”摇光没有理会她的话,问道。姬圣可以不在意这个裂缝,但她不能不在意,或者说只要是身处天曜界的生灵,还没超脱都没法不在意。

如果这个裂隙一直在,天曜界的灵气只会一天比一天稀薄。灵气对于修士来说相当于赖以生存的空气,要是灵气没了,修士会逐渐消失,最后变成末法世界,譬如她之前所处的世界。

“你刚刚手里拿的,就是最后一点补天石。”

“也就是说,想要补天,必须让天地炉重现才行?”

“可以这么说。”

阿汝说完夺过她手里的铜片,喜滋滋的说:“还有其他碎片呢?”

摇光挑了挑眉,莞尔一笑,“我说要给你碎片,又没说给你全部。”

“别忘了,你们还要靠我炼补天石!”阿汝气汹汹的瞪着她,可惜她长着张可爱的包子脸,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炼了补天石,接下来是不是就该炼红尘劫了?”摇光不为所动,笑吟吟的重新躺在摇椅上。摇椅一晃一晃,椅子上的人也半眯起眼,似乎准备小憩。

天地大变还没到,补天之事着急的也不是她一个,或者说她有那半块圣玉和元脉,反而是最不着急的那个。毕竟天曜界的灵气对她而言太稀薄,灵气外溢对她的影响几近于无。

她最担心的是红尘劫和体内的无常带来的隐患。

“你能不能透露透露,红尘劫需要酝酿多久?”

“或许要亿万年,又或许只需短短几息。”

……

第233章

中洲道衍城,嵇下学宫。

“观主, 太玄门派人送来一封信。”

“太玄门?”身着玄青道袍的中年男子有些惊讶的接过信笺, 打开后浏览之下, 原本随意的目光逐渐变得凝重。

他眉心微皱, 盯着信笺久久不语,四周气氛微凝。呈信的道童垂首侍立在一旁,见状有些好奇的用余光偷偷看了一眼,只看到诸如“远古”、“倒塌”、“变故”等字眼。

这番小动作自然瞒不过对方, 那观主没说什么, 只淡淡看了他一眼, 道:“送信之人现在何处, 请他过来,我有话要问。”

“那人正在偏厅, 徒儿这就领他过来。”道童被看得心虚, 闻言忙不迭的退出了主厅。

同样的场景还发生在拈花殿、玄女宫等处, 甚至连凤岐山和龙巢都有太玄门弟子的身影。

这信送达后, 鲜少有人知晓,岑星山倒塌后的第二天,五洲几大顶尖势力的掌教和妖族的几位族长亲自与太玄门的掌门联系,其内容不得而知。

同一天,碧蘅天里出现一则由太玄门发出的消息,其中提到的事令众人哗然一片。

其内容大体是:太玄门推演出了一丝天机, 两日后以已经倒塌的岑星山为中心, 天地开裂, 整个天曜界一分为二。

帖子里还附了一张天曜界的简易舆图,上面用红线画出地面开裂的大致走向。那条红线鲜艳刺目,如同干净的衣裳上染了污血,令人猛地看过去仿佛心被一下子揪紧。

碧蘅天有人忧虑此事,也有人讥讽太玄门不自量力危言耸听。

然而,即便太玄门前段时间因为开宗大典之事大出风头,也毕竟不是闻道观、玄女宫这些积威多年的顶尖门派,加上所言之事太过荒谬,只有极少人愿意相信此事,碧蘅天上大片嘲讽之声淹没了相信太玄门的言论。

此事很快从碧蘅天上的议论蔓延到现实中,与碧蘅天一样,大多数人将此事当笑话看待。随便走进一家食肆,都能听到旁人议论太玄门。

“太玄门为了出风头还真是什么都敢说,什么天地剧变,连天极宗和闻道观这些大门派都没发觉端倪,他们如跳梁小蚤般跳出来,不过是平添笑料罢了。”

“只是一座山倒了,竟然让他们卜测到天曜界会一分为二,太玄门这是疯了吗?”

“也不能这样说,你们忘了太玄门后面站着谁。”

“那个地方算了,如果是仙子亲口和我说,说不定我会相信。”

“呵呵,做你的春秋大梦,既然天曜界四分五裂,你也等不到仙子和你说话。”

“此事,南姑娘如何看?”食肆的偏僻角落坐着两个人,听着众人的议论,碧衣女子忍不住问对面的人。

“如果只是太玄门,此事不值一提,但如果其中有无间之地的身影,十有八九是真的。”

白衣女子淡淡扫了她一眼,接着在两人周围布了个结界,才继续说:“远古龙凤之争,天曜界被打碎过一次,其中开裂最严重的一条缝隙,与那张舆图所绘的红线相差无几。”

秋凝嫊眼瞳微缩,清秀的面庞上闪过一丝凝重,“这么说,此事有可能是真的?”

“若此事被言中,太玄门必将名声大噪,你要做好众矢之的的准备。”

南嫣一派从容的布茶,修长白皙的手十指尖尖若春笋,举止淡然优雅,粗陋的食肆硬是因为她满室生华。可惜她施了隔绝结界,除了对面坐着的人,其他人没机会觑见这副美人沏茶图。

而对面之人,却没心情注意这一切。

“什么意思?”秋凝嫊的病容上多了几分肃然,她掩唇清咳几声,惨白的脸颊因为激动多了几抹血色。

“度过此劫,否极泰来一飞冲天,”南嫣没有多说,只轻笑一声,将新沏的茶放在她面前,“若是度不过,你往后也不必再担心什么了。”

身死道消,自然什么也不必担心。

秋凝嫊端起面前的茶杯,勉强牵起一个笑,“我觉得我的运气向来不错。”

起码得罪了昆族,还能安然无恙坐在这儿。

南嫣垂眸浅笑,嘴角勾起一个微妙的弧度。忽然间她眉梢微动,抬首盯着她,启唇道:“闻道观、拈花殿和玄女宫已经有行动了。”

秋凝嫊闻言,神念进入碧蘅天查看,眉头紧锁,“看来是真的。”

三大宗门召回在外的门人弟子,尤其是在舆图中红线区域的弟子。三宗虽未在明面上表态,但却以实际行动支持太玄门。

“你们去碧蘅天看,闻道观已经有所行动,门下弟子都被召回了宗门,难道太玄门说的竟是真的?”

食肆内很快也有人发现了此事,见状不由大呼道。

喧闹的食肆,因为闻道观等顶级宗门的动作更是炸开了锅,一股紧张的气氛霎时在食肆蔓延。

随着越来越多宗门和家族召回门人后辈,原本嘲讽太玄门的风向大变,不少人开始对太玄门的预言半信半疑起来。

当然,也有对此事置若罔闻的,譬如云洲以天极宗为首的一些宗门,中洲的相柳族、巴蛇族等。

而伴着时间推移,碧蘅天里有许多人选择相信太玄门。

“太玄门敢拿宗门声誉发声,万一是真的呢”

“后日就能得知真伪,如果是假的也不过白跑一趟,若是真的,那太玄门就相当于救了大家的命。”

从开始的寥寥数人,到后来越来越多声音开始支持太玄门。一时间,许多人开始动起来,撤离太玄门所说的那片区域。

然而“红线”横贯五洲,无数生灵生活在“红线”附近,尤其是其中大多数人并非修士,他们消息迟滞,压根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当此时,以太玄门和灵洲佛门打头阵,派出弟子协助愿意离开的普通人转移。其后,闻道观与玄女宫等宗门也有样学样,让还未回宗的弟子协助凡人撤离,又派出不少弟子增援。

而妖族中各族向来只有族群意识,对其余各族能不趁火打劫已是极限,那些尚未开启灵智的生灵,在他们眼中连妖族都不算,因此除了召回同族外,他们并未理会那些尚未开启灵智的生灵。

好在许多生灵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早已成群结队的开始迁徙。

三族中的魔族天生便能修炼,又是最等级森严的一族,只需一声令下,所有魔族都离开了。

如此大规模的迁徙,转眼间两天很快过去。大多数人离开了“红线”区域,剩下的都是些不愿离开或是有意留下的。

岑星山倒塌的第四天,上午辰时,在众人压抑紧张的等待中,整个苍穹忽然间暗下来。黑暗中不知过去多久,天曜界所有生灵忽然听到一声脆响,“啪”的一下,漆黑天幕出现一条望不见尽头的银线。

紧接着,大地开始剧烈颤动,“轰隆”巨响犹如末日般,震得人耳畔嗡嗡作响。在巨响声中,天地倾覆,人停在地上,竟连站都站不稳。

黑暗中一条黑线匍匐蛇形,往远方不断伸展,直到目力无法看尽。这条蜿蜒不见尽头的“黑蛇”体型也在不断扩大,从一开始的几丈宽,到最后越变越宽,形成一个望不见对岸的深渊。

同时,天边出现颜色由浅及深的红云,仿佛墨汁中掺了朱砂,极为诡异。

这黑暗之中,有几个身影流连在原本的岑星山附近,个个气息强大,修为全部都在妖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