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三国]焚香祭酒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13(1 / 2)

犹带余温的瓦缸水雾氤氲,升起道道白丝。见崔郭二人拾碗对坐,小口啜饮,不曾放下,几人心中好似有爪子在挠,恨不得凑过去看看二人究竟在享用何物。

只是想到今日才被驱逐的白普路,几个氐族勇士心中顾忌重重,终究没有一个人选择上前。

但在这一日,马寨之中兴起了一阵流言——

新来的袁公子,出自钟鸣鼎食之家,一饮一啄都十分讲究。他在靠近后山的地方设下仙宴,宴请与他同为汉人的郭先生。仙宴之美味,竟让那位矜傲神秘、挑嘴难缠的先生手不释碗,流连忘返,不仅为此给了袁公子好脸色,还与他称兄道弟,再续下回之约。

事后从白米口中得知这一流言的郭嘉:“……”

偏生白米对这诡异的沉默毫无所觉,半是好奇,半是嘴馋地向先生咨询:“先生,袁公子设的宴当真那么好吃吗?……嘿嘿,我也想尝尝呢。”

郭嘉扬眉,冷静地指出流言里最大的漏洞:“袁公子虽出自高门大族,但身边仆役皆尽走失,他一个不沾烟火的世家子,如何能在寨中摆下仙宴?”

“这事啊,寨中都传遍了……”白米凑近郭嘉,分享秘密似的压低嗓音,“袁公子身边的徐勇士,其实深藏不露。”

汉朝士人尚武,郭嘉自是能够看出徐濯剑术高超。然而结合白米刚才的语境,他并不觉得对方是在夸奖徐濯的武艺。

果不其然,不祥的预感很快应验,白米在卖了个小关子后,神神秘秘地接了下半句,“听说徐勇士乃是周时名厨易牙的后人,深得庖厨之术,这仙宴,自然是他为先生准备的。”

“先生,你就告诉白米吧,那无上美味的佳肴,到底名何,色何,味何?”

郭嘉轻笑:“寡水一碗,有何可谈。”

白米不由哀叹:“先生何必卖关子,白米不敢多作奢望,可就是听听解解馋也好呀。”

见实话无人肯信,郭嘉仰身往榻上一枕,丢过去一只蓝色布袋:“既如此,你便去问袁公子吧,顺便拿此物替我换一坛酒来。”

白米疑道:“先生不去取那‘春杏酿’了?”

郭嘉闭合着眼,散漫道:“我要你去取的,正是这‘春杏酿’。”

白米更觉奇怪,但见郭嘉没有深谈的意思,他乖觉地停下询问,将蓝色布袋揣入怀中:“再过半月就是重阳节了,我还要去‘白马殿’领些艾蒿与蓬子,先生要不要……”

未尽的话语卡在喉间。

郭嘉不知什么时候睁开了眼,平素清淡如水的黑瞳此刻笼上了一层寒霜,让他透不过气来。

白米也经历过刀尖舔血的日子,刚刚的感觉,他再熟悉不过。

虽然略有不同,但刚刚一瞬炸开的,确实是……

杀气。

※※※※※※※※※※※※※※※※※※※※

-[三国杀小剧场]-

郭嘉:想不到此间还有与嘉一样迎风做浪的勇士。【铁索连环】,【自挂闪电卖血】

崔小颂:【被铁索炸到濒死求桃状态】……误会(咬牙)。

荀彧:此乃驱虎吞狼之计……【啪叽,残血清零求桃】

曹操:(抽嘴角)

QAQ魏国卖血流伤不起。

第36章 能饮一杯无

可当白米凝目细视,郭嘉已恢复往常的模样, 举止散漫, 闲适随意, 好似前一刻那个陌生的先生只是他的错觉。

或许是他看得有些久了, 引得郭嘉调转目光, 向他挑眉询问道:“在瞧什么?”

白米多盯了两眼, 确定那黑得乌沉的眸中只印有清风明月, 旻云昊天, 不由小心问道:“先生可是心情不好?”

“谈不上好,倒也谈不上不好。若是白兄能叫袁弟匀一坛酒给嘉,嘉定能忻愉酣畅。”

白米无奈道:“白米只怕先生喝高了, 又不知往哪个旮旯就地一躺,叫人找也找不得。”

口中虽是抱怨, 白米还是带着沉甸甸的蓝色布袋去了“袁公子”的住所。

崔颂听闻白米的来意,默然无语了半晌:“哪里来的仙宴佳肴,不过寡水一盏罢了。”

白米有些怀疑,但见崔颂不像说谎的样子,不免有些失望。他从怀中取出郭嘉托付的布袋,转手交给崔颂。

崔颂接过, 不解其意。

“先生让我以此物,向袁公子换一坛酒。”

一听到酒这个字, 崔颂在失语的同时竟然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想到郭嘉喝酒时的狂放与无节制, 他觉得自己的肝有点疼:“郭兄又想喝酒了?”

就是郭嘉全身长满了乙醇脱氢酶(代谢酒精的物质), 也不够他这牛饮的速度吧?

崔颂很想一口回绝。怎奈早前在还未见识过郭嘉酒量的时候, 他已许诺将所有的酒赠予对方,且他和郭嘉虽然投缘,到底相识不久,不好在私事上多加干涉,只得按下不表,打开蓝色布囊,取出里面的物什。

一册木牍与一卷帛书。

郭嘉给他这个做什么?

崔颂展开帛书,只见上面的字体龙飞凤舞,记载的是一篇类似于游记的散文。该文深谙讲故事之道,用词诙谐而生动,情节精彩而引人入胜,将崔颂的胃口吊的十足,仿佛回到了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在起点泡书的日子。

他一口气将全篇看完,然后在全文最后看见了郭嘉的落款。

崔颂:……

后面还跟着一行小字——

但博君一笑,能饮一杯无?

……

郭大段子手挺会玩的啊?

崔颂将帛书塞回布囊,打开木牍。

木牍上面是同样的字迹,写着关内关外各大外族的生活习性与特征。

他仔细地阅读了一遍,收好两样东西,将白米迎进屋。

他找来一个巴掌大的酒瓶,取酒勺舀满。

而后以指沾墨,在竹板上留下同样的五个字——

能饮一杯无?

白米带着酒瓶与竹板回去交差。

郭嘉看到回书,将酒瓶往案上一搁,提笔去了院子,倚着大石台练字。

过了几天,白米来找崔颂,脸上带着不可思议的惊悚:“先生竟然没饮那坛酒。”

崔颂也十分吃惊:“当真没饮?”

再一询问,得知郭嘉这几日都在石台上悬腕书写,不仅戒了酒,连门也甚少迈出。

崔颂心中纳闷。郭嘉莫非终于意识到酗酒的害处,决心改正这一陋习潜心向学了?

又听白米接着说道:“我觉得,先生这几日有些奇怪。”

崔颂暗道,酒鬼不饮酒了,能不奇怪吗。

白米思索了许久,迟疑地接了句,“似是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

崔颂念着这四个字,想到自己也有数日未见郭嘉,便与白米同路,来到那块大石台的所在。

如白米所说,郭嘉跽坐于石台上方,提笔悬腕,落笔如飞,神色端肃,竟一点未曾注意到二人的到来。

崔颂站着看了一会儿,见郭嘉专心行文,心无旁骛,便不做打扰,默然离开。

之后两天,郭嘉依然深居简出,除了去马寨的伙房领用伙食,几乎没怎么出门。

偶尔在道上碰面,也只是点头致意,匆匆而过,不作停留。

崔颂由此确定,郭嘉这几日确实是不太对劲。

他开始以为郭嘉是在和自己冷战,但仔细一想,他上次的行为并无不妥,而且以郭嘉的心性,也不可能因为这种小事而着恼。

再回想郭嘉的神色与举止,与其说是生气,不如说是凝重。

崔颂向白米问清了异状最开始那天的所有对话,最终圈定范围,确定郭嘉的异常与“重阳节”有关。

心中有了计较,崔颂吃了一口从伙房领来的粟米,忍了忍,终究没有吐出来。

大概是前几日下大雨,粮食受潮的缘故,这两天的米满是霉味,实在难以下咽。

崔颂默念了好多遍“这是食不果腹的乱世,不是衣食无忧的现代”,“人都要饿死了谁管发霉的大米有多少黄曲霉素会不会致癌,吃了会不会中毒”,忍着恶心勉强扒拉了几口,等到饥饿感略轻,立即放下碗筷,找清水漱口。

作为一个食量大,口腹之欲极强的年轻男性,崔颂唯一的选择就是勒紧裤腰带,一边遐想现代的各种美食,一边啃野菜……其中的艰辛,更坚定了他好好学习以后抱个粗大腿、顿顿吃肉的决心。

当天晚上,崔颂饿着肚子入眠。梦中一大桌美食摆在他的身前,盐焗鸡,干烧鱼翅,油焖春笋,西湖醋鱼,冰糖甲鱼,水晶肴蹄……他咽了咽口水,正待坐下享用,却发现餐桌前已坐了一人。

举止风雅,慢条斯理,而那张脸,怎么看怎么眼熟。

似乎是注意到他的到来,那人抬起头,举起未执筷的那只手:“Hi~”

崔颂一脸惊悚。

另一个“崔颂”放下手,飞快地夹了一筷子水晶肴蹄:“不过是学你们这边的方式与你打了个招呼,何必如此惊讶?”

崔颂回过神,在桌前坐下,提起筷枕上的木筷开始夹菜。

“你是本尊?”

“你若是,我便是。”

“为什么我们能在梦中会面?”

“梦,与现实相邻。”

“……”

“这个笑话有点冷,不必在意,让我们重新读档一遍,”另一个“崔颂”道,“为什么我们能在梦中会面——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通过这几日对你们这个时代的研究,如果用玄学解释,或许是我们与各自的世界尚存一丝联系,所以能通过彼此,横跨千年的时间,以梦境这种奇异的形式相见;如果用科学解释,大概是量子力学的退相干理论[1],正因为有了我们互相穿越的前提,所以能够观测到彼此,而在‘观测’到的一瞬间,原本相异、不接连的时空,在特定的时间点建立了联系,这也就是你在梦中见到我、而我在吃饭的时候看见你的原因。”

崔颂:“好像有点道理。”

他突然反应过来,“等等,这里不是你的梦?你在吃饭?”

见“崔颂”点头,他恨恨夹了一筷子菜在嘴里,果然没有任何味道。

“太不人道了,我在古代啃野菜,你在现代吃香喝辣……我觉得我下次应该带一口麻袋过来。”

“崔颂”微怔:“颂薄有家财,君何至于啃野菜?”

想起原主家各种金贵的摆件,这“薄有家财”四个字听得崔颂嘴角一抽:“你来到现代后,没看三国的历史么?”

“崔颂”起初不知三国为何,但只一转念间,便明白崔颂所指的必定是自己所处的朝代:“不曾。颂对‘身后事’并无兴趣,且史书一物,说白了也是第二手资料,口口相传的故事尚且失真,何况是多年后由局外人书写,又添加了许多掌权者、写书者主观因素的‘历史’?当故事看尚可,但若涉及己身,读这所谓的历史,岂不是自找不痛快?”

不待崔颂接话,“崔颂”又道,“既以野菜为食,想来不是颂之缘故,而是帝王星陨,天下大乱,耕田尽废,民流离而不得安?”

虽然“崔颂”所说的与他现在的情况有些出入,但这确实是几年后的景况。

想到身边就有一根现成的粗大腿,崔颂正襟危坐,将眼下的事态与京中的局势一一告之,认真问道:“我该怎么做?”

“崔颂”开了一瓶红酒,倒入高脚杯中:“首先你得多读书。”

崔颂:“……”

眼见气氛冷了,他不慌不忙地补充道,“这不是玩笑话,我来到这个时代的这半年,也是每天泡图书馆、努力汲取互联网上的知识,方才没有在人前出糗。你看我,头发都愁白了几根。”

崔颂扫了一眼,并没看到所谓的白发。

但是“崔颂”的话提醒了他——别看现代人在古代举步维艰,古代人要适应现代生活同样十分艰难。他自己好歹读过一些历史,对古代一些思想习俗有所耳闻,“崔颂”对现代可是一无所知。高科技、全球化与开放思想对“他”的冲击,其懵比与抓瞎程度,绝不亚于自己。

正如“崔颂”所言,不管将来有没有换回来的机会,目前的他们除了努力汲取知识,早些适应各自的时代,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除了各自的努力,也需要可靠、共享彼此秘密的外援,”“崔颂”为崔颂倒了一杯红酒,比了个cheers(干杯)的手势,“吾友,来一起开黑么?”

“……互帮互助我能理解,这开黑指的是……?”

“崔颂”一脸淡定地从背包里掏出一本练习册:“这题求导了,然后怎么算?”

“……”

※※※※※※※※※※※※※※※※※※※※

[1]退相干,通俗的称谓是“波函数坍缩效应”,是量子力学的基本数学特性之一。指的是原本连续分布的波函数概率幅,在经历“观测”之后的瞬间退变为离散分布于某一特定点的δ函数(狄拉克δ函数,在特定的一个点值为无穷,其余所有点值为0,整个函数图形总面积定义为1)的现象。夸张地说,退相干效应指的是“当没有人看月亮时,月亮只以一定概率挂在天上;而当有人看了一眼后,月亮原来不确定的存在性就在人看的一瞬间突变为现实。”(——百科)

第37章 两个崔颂

崔颂一步步地列出计算步骤,等到求出答案, 他竟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

——大半年没接触高数题, 满脑子之乎者也, 重新捡起这些还真有点不习惯。

解题完毕, “崔颂”收起练习册, 从包里取出一本《太公六韬》, 开始为崔颂恶补古代兵法。

崔颂:……我是谁?我在何方?为什么我的眼前有东西在转?

尽管“崔颂”的解说妙趣横生, 语言用的浅白而精辟, 可在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想要一下子上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崔颂”也明白这点,因此在讲完一小节后, 加了了几个小故事,帮助对方理解。而后不再继续, 留一点时间给崔颂消化。

等到饭店的服务员端上甜品,“崔颂”看了看手表:“也该是你梦醒的时候了,走之前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你们古代都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祭祖。”“崔颂”在崔颂略带黑气的目光中, 慢条斯理地勺了一块松糕布丁,“九为阳数, 双九是个好日子, 适合大吃一顿庆祝一下。”

想到这几日的野菜大餐, 崔颂觉得前途无亮。

“所以你就过来庆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