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160章 佛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1 / 2)

从来都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就这样火了。

而且火的理由还显得十分的扯淡。

不是因为宣传,也不是费尽心机想要搞出一些网红项目。

就是因为一个人看到了那座桥,然后写下了一篇文章。

接着因为这篇文章,桥火了。

带着地方就火了。

要是问福溪镇的人,他们根本懒的搞那个什么网红东西。

他们对于十八潮这座老桥,也并不是觉得稀奇。

不就是一直都放在那里的吗?

那个神话故事家家户户都知道,也没有人把这个东西当一回事情。

更别说什么想要让十八潮扬名海外了。

如果硬是要说福溪镇的人没有经济头脑的话,倒不如说这个镇子的人很单纯。

那种属于红尘的尘土气息在他们的五脏内服之间停留不得多长时间。

生活早就被一天一天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给勾勒的起起伏伏。

金钱在他们的观念当中是有这么一回事情。

但是又不是看的很重。

似乎在更多福溪镇的人生活当中,选择一个午后,如果是下着雨的那更好。

搬一张桌子,外加一张凳子,坐在屋檐下。

门正好正对着巷子。

桌子上面摆上几只蒸红了的螃蟹。

一碟蟹醋,一碗温热的黄酒。

就这样慢慢的剥蟹吃。

正好一个外来的游客路过这里。

问道街头的柳树绿否?河畔的花开否?

一问一答之间。

顺着雨幕,记住了一位路人的风华。

如果硬是要给福溪镇一个句子形容的话。

那么,叶怀瑾想,应该是随了江南的姓,又随了自己的名。

这就是福溪镇。

这也就是叶怀瑾文章当中的福溪镇。

当然,这也就是那些有空买了票连夜跑到江宴去的那些人看到的。

江宴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大是因为从市里到福溪镇要开很长一会车,还没有直达的公交,连地铁也没有。

小是因为每个人问路福溪镇的时候,基本上都能遇到那么几个知道这个镇子的人。

于是,这些人有些租车,有的打的,反正都是朝着福溪镇赶过去。

正因为这个现象,最近江宴出租车司机的收入明显增加了很多。

可能会有人为这座镇子担心,生怕扰了它的安宁。

这里就不得不说,这帮游客很奇怪。

这也是福溪镇土生土长的人觉得奇怪的事情。

这帮游客素质高的可怕。

垃圾从来都不随手丢弃。

说话做事走路都轻轻的。

就怕惊扰了什么东西一样。

巷子很窄。

他们也不吵闹,就静静的排队等着。

前面的人看了一眼立马离开,也不堵着后面的,后面的也不着急催着前面的。

从来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游客。

来的每个人看到十八潮的时候,嘴角都扬起了那一份满足。

诚不我欺。

叶怀瑾喜欢的地方果然就是不一样。

一座桥,一条河,一道巷子。

勾勒出了独属于他们眼前的一切。

本来那些来打卡的人看到眼前的景色想要拿出手机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