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呢?”
沈溪几间房子找了个遍,没见到周氏,不由问坐在门前托着香腮发愣的林黛。
林黛回过神来,俏脸露出可爱的笑容,映着阳光甚是娇美,她指了指左右的院子:“娘去串门了,说是拜访街坊四邻,一会儿就该回来了。”
在一个新地方安居,自然得跟街坊邻居打好关系。
沈溪心想老娘可真聪明,远亲不如近邻,一旦有什么事情,亲戚住得远远的根本就指望不了,还是街坊邻居能帮上忙。
“你在家里等着,我出去一会儿就回来。”
沈溪一溜烟跑出家门,他惦记着回老院子那边把东西转移过来。
刚到老院子门口,就见王陵之坐在房门洞开的门槛上,闷闷不乐地用石头在地上画着什么。
“干嘛呢?”
沈溪走上去,问了一声。
王陵之听到沈溪的声音,惊喜地抬起头:“师兄,可算见到你了。我正愁你不声不响搬走,不知去哪儿找你呢!”
沈溪没想到这小子居然惦记着他。
原本只是利用王陵之弄点儿笔墨纸砚回来方便作画,谁想厮混久了不知不觉竟然成了好朋友,如今一刻不见就想得慌。
“我这不是回来了吗?你进去帮我拿点儿东西,稍后我带你去认认门。”
“师兄的事,就是我的事。”
王陵之倒是挺讲义气,起身进到院子帮沈溪搬抬东西,这时候刘管家正好过来收房,见到两个小家伙在一起有些奇怪。
“少爷,您这是干什么?”刘管家看着自家少爷跟长工的儿子亲热交谈,手里还捧着一大堆东西,不由好奇地问道。
“哦……刘管家,我来找我朋友一起练字,没什么事的话我们先走了。”
王陵之不想跟刘管家多说话,随便敷衍一句,便提起装有宣纸和笔墨的布袋子,跟在沈溪身后离开院子。
二人来到药铺所在的那条街的街口,沈溪突然担心老娘回家了,手头这些东西不好解释来路,琢磨找个地方藏起来。
“师弟,我想了想,东西搬到我新家有些不太妥当,你有没有藏匿的好地方?”沈溪看着跑得气喘吁吁的王陵之。
王陵之想了想,道:“要不拿到我家去?”
见沈溪摇头,王陵之突然眉开眼笑,“我想起个好地方了……我家祠堂后面有两间破房子,爹说那里以前是猪舍,后来没人管理就荒废了,脏兮兮的从来没人去,要不咱们就把东西放在那儿如何?”
沈溪竖起个大拇哥:“师弟,你越来越聪明了,咱们就把东西藏在那儿。”
王陵之被沈溪夸奖两句,顿时飘飘然。
等帮沈溪把东西藏好,王陵之才跟着沈溪去沈溪新家那边,这时候周氏刚好从邻居家走出来,见到沈溪便斥骂:
“你个死小子,放学后不回家,跑哪儿野去了?”突然见沈溪后面还跟个同龄的少年,周氏顿时换上一副笑容,“憨娃儿,这是谁家孩子?”
“娘,这是我同学,以后会经常来家里玩。”
周氏笑道:“好,好,多跟同窗亲近一些好……好孩子,以后常过来,当这里是自己家就行。”
王陵之不太适应周氏的热情,他凑到沈溪耳边,低声道:“你娘好凶啊……算了,等下次你娘不在家,我再来找师兄传授武功。”
说完竟然转身就跑了。
等周氏进到院子,才奇怪地问道:“那孩子怎么见了我就走了,也不进来坐坐?”
沈溪笑着扯扯周氏的裙摆:“娘,你骂我骂得那么凶,把我同学给吓走了。”
周氏这才恍然,但脸上却满是不屑:“娘骂儿子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怎的,还不让老娘骂你了?就算你以后真的有出息了,中了状元,娘照样骂你。”
沈溪笑道:“我若是中了状元,那娘就是诰命夫人,娘随便怎么骂我都成。”
“小孩子家家还懂诰命夫人,你当是戏台上唱戏?”
周氏嘴上不饶人,心里却喜滋滋的,向往道:“要是真有那一天才好。走,进去给老先生拜拜,祈求菩萨保佑他老人家长命百岁,再保佑你小子没病没灾将来有出息。”
家中正堂位置摆着一块木制的牌位,上面什么字都没有。沈溪指着牌位,看向周氏:“娘,空的哎。”
“娘又不识字,怎么写?等你以后有出息了,再见到那位老先生知道他的名讳,你亲自来写。看什么看!赶紧拜……没让你站着,赶紧磕头,三个响头,每天放学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拜老先生,若有哪天不拜,看老娘怎么收拾你!”
沈溪心里那叫一个别扭,要给一个从来就不存在的人磕头,还要今后每天都不落下,实在太难为人了。
傍晚的时候,周氏去了趟王家,因为沈明钧还不知道新家在哪儿,她得去带路。
晚上一家人聚齐,开开心心地捣鼓乔迁新居后的第一顿饭,饭菜刚刚摆上桌,惠娘母女提着礼物过来拜访。
惠娘的小女儿闺名曦儿,可爱是可爱,但萌萌的不懂事,吃饭的时候总是瞪着大眼睛冲着沈溪猛瞅。
吃过饭送走惠娘母女,一家人准备睡觉。
沈溪和林黛原本睡在一间屋子里,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周氏便让未来的儿媳妇单独住一间屋子,不过跟沈溪的房间只隔着一道门。
“早点儿睡,每天起来晨读……娘听说那些有出息的孩子,早早地就要起来大声读书,憨娃儿,你也不能偷懒,知道吗?”
沈溪吐吐舌头。
林黛则很委屈,原本周氏说让沈溪学会写字再教给她,可最近家里的事多,周氏每天带她去学针线活,对教她识字的事再也不提。
等周氏举着油灯回房去,沈溪立在门口布帘后面,看着正在月色下收拾床铺的林黛,笑道:“黛儿,我听先生讲了些故事,说给你听好不好?”
林黛回过头看看,忙不迭点头,穿着木屐拖鞋来到沈溪的房间。
二人在床边坐下,沈溪笑道:“我这个故事,可精彩了。”
“什么故事呀,我才不信有多好听呢。”
沈溪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嘴上却一本正经地讲他的故事:“我说的是一个书生赶考的故事……”
“书生就是读书人,他能进京赶考,说明他已经取得生员的资格,并且还过了乡试。一天晚上,他走到一处荒郊野外,只见前面有许多坟堆……你知道什么是坟堆吗?”
林黛脸色已经变得有些苍白,身子微微颤抖,但依然嘴硬:“坟堆就是埋死人的地方呗,有什么好稀奇的。”
“对,就是埋死人的地方,并不出奇。天色已经很晚了,那坟堆旁边恰好有一个破庙,庙子后面是一个树林。”
“书生没地方投宿,就住进庙里。他孤零零一个,晚上那风啊,呜呜地吹着,树梢发出‘嗖嗖’的声响,让人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书生心无旁骛,点亮烛台,吃了点儿干粮便认真读书,到半夜的时候,突然有人敲门……”
“咚,咚,咚。”
沈溪使坏一般敲打了三下床板,正听得认真的林黛“哇”地一声大叫起来。
第三十三章 讲故事
随着林黛一声惨叫,正屋的灯亮了起来。
周氏穿好衣服,拿着油灯走出房间,来到天井,从敞开的窗口看了进来,月光皎洁。林黛正坐在床沿上,贝齿咬着右手食指,一脸害怕的样子。
“出什么事了?”周氏关切问道。
林黛刚要回答,沈溪抢先道:“娘,屋子里有老鼠。”
周氏释然道:“老鼠罢了,旧房子哪能没有?又不是没见过,别大惊小怪的。黛儿,快回你自己的房间睡觉。”
说完周氏捧着油灯回房去了,沈溪挥挥手:“娘让我们快些睡……黛儿,你快回房去吧,故事明天再讲。”
林黛东张西望,犹豫了一下,下地后掀开门帘往隔壁屋子去了。
沈溪躺着,心里想事情,不多时听到微弱的脚步声,侧过头只见林黛下身穿着很短的白色亵裤,上身是一件红色的小肚兜,抱着周氏刚给她塞的新枕头,战战兢兢地站在门口,面色苍白地看向自己。
“怎么了?”沈溪笑着问道。
“你……你说的故事好吓人啊,我……我不敢一个人睡。”
林黛被沈溪刚才那鬼故事吓着了,楚楚可怜的模样别说多让人心疼了,沈溪身子往床榻里挪了挪:“要不……咱们还是跟以前一样,我睡里面,你睡外面?”
“好。”
林黛应了一声,却没有立即过来,而是返回她的屋子抱起单薄的被子,把枕头用下巴夹着,迈着轻盈的脚步一路小跑,来到沈溪的床边,麻溜地把被子、枕头铺好,然后直接钻进自己的被窝,哆哆嗦嗦好像是受惊的小鹿。
沈溪支着头,笑盈盈看着她做这一切,待一切规整才问道:“这么热的天,你盖着被子,不怕捂出痱子来啊?”
“不热,还……有些冷。”
沈溪没想到他的鬼故事威力这么大,把林黛这小萝莉吓得不轻,六七月的天气盖着被子还说冷,可见人的心理作用之奇妙。
沈溪笑道:“要不要听故事?”
“不要听不要听不要听……”林黛说着用手捂着耳朵,半晌后发觉沈溪没说话,这才把手放了下来。
“我故事还没讲完呢,你不想听就算了。不过,我这儿有个更好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和尚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事情。”
林黛虽然年长沈溪三岁,但到底是孩子心性,刚才还害怕得要命,可听了沈溪的话,她依然忍不住问道:“和尚是不是就是成天剃着光头,沿街找人化缘的那些人?”
“我说的这个和尚可非比寻常,他乃是大唐的得道高僧,知道什么是得道高僧吗?就连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他很敬重,在长安开设法坛让他讲经说法,普度众生,他可是有大本事之人。”
“哦。”
林黛点了点头,被子稍微松开了些,“后来呢?”
单单一句“后来呢”,就能引起很多故事。
沈溪这次讲的是《西游记》。
虽然《西游记》里鬼怪的东西很多,但主要说的不是吓人的鬼魅,而是说的孙悟空的神通、猪八戒的懒惰还有沙和尚的任劳任怨。加上个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唐僧,故事非常具有趣味性,对孩子的诱惑很大。
沈溪粗略地讲了一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便装作睡着了,林黛推了推他,嘴上嘟囔:“快说,后面怎么样?”
“后来他们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林黛不满道:“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了,过什么幸福生活呀。再说了,唐僧还没出来呢!你说说,后面怎么样了?”
沈溪半眯着眼看了下对故事非常热衷的小萝莉,再次闭上眼:“夜已经很深了,等以后再说吧。我要睡了,呼……”
林黛有些不开心,故事听到精彩的地方就停下,她非常失望。
就在林黛闭上眼准备睡觉的时候,窗户被风吹动发出“吱吱”的声响,她马上记起前面沈溪讲的那鬼故事,身子赶紧缩进被窝,闭着眼不敢往别处瞧。
第二天早晨,周氏过来喊两个孩子起床的时候,发现林黛竟然又跟沈溪睡在了一起。
周氏把两个小家伙叫起来,带着斥责的口吻道:“黛儿,你年纪大了,要学会自立,你和憨娃儿成亲之前要持节守礼,知道吗?”
林黛迷茫地看着周氏:“娘,什么叫持节守礼?”
“唉,你这孩子,让娘怎么跟你说呢?总之,你不能跟憨娃儿睡在一张床上了,你要回自己的房间去睡觉,换衣服或者是洗澡的时候也不能让憨娃儿看到。”
林黛似懂非懂:“可是……娘为什么跟爹睡在一张床上?”
院子里沈明钧的声音传来:“哎呀,小孩子懂个什么,等他们大一些再跟他们讲……小孩子都想有个伴,你我小的时候不也这样?”
周氏白了丈夫一眼,脸上带着几分妩媚的笑容。
起床梳洗的沈溪一看这状况,就知道老爹老娘的夫妻生活很和谐,小两口这是真正的居家过日子。
“快去晨读,一会儿吃饭,去学塾别迟到了。黛儿,你赶紧收拾好,一会儿跟娘去学女红……”
……
……
转眼到了七月初,一家人搬到小院有半个多月时间了。
这段日子,家里风平浪静,沈溪每天都遵循固定的线路生活……早上去上学,中午就着带去的饭团垫肚子,下午放学回家。他一天在学塾里的时间只有两个时辰,中午吃过饭苏先生会让他们趴在桌上睡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