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14(1 / 2)

因为秋收的原因,原本就早出晚归的沈明钧更加忙碌了,甚至晚上都很少回来,家里留下两个小的,只能暂时在惠娘那里吃饭。

惠娘很热情,经过之前的案子,两家几乎是亲如一家。而且就算生意差了些,到底小有积蓄,哪怕三五年不开张也不至于让她和陆曦儿饿肚子。

没了老爹、老娘管束,沈溪平日里空暇时间就多了,除了遵照周氏临走时的交待每天教林黛写字,其余时候他就摆弄他的字画,甚至把宣纸、笔墨以及做旧工具悉数搬到了家里。

王陵之只要不读书就会跑来帮忙,无论沈溪需要什么,王陵之总能找来。

这段时间,沈溪写的几出戏和《杨家将》的说本,在宁化县甚至整个汀州府都出名了,老百姓收完秋粮,手头有了闲钱,日子也有了空暇,开始想着方儿寻开心。

在这种情况下,城里城外几乎每天都有南戏班子开锣,虽然大多数都是草台班子,戏本也全部是抄袭自别人,缺漏的地方很多,但随便一出戏就有大堆人捧场,百姓对于几出新戏的热情空前高涨。

除了南戏外,各家茶楼也几乎被听书的人挤爆了。

《杨家将》的说本从最初沈溪写的二十回变成四十回,由于不断有说书人东拼西凑,添油加醋,故事竟然逐渐饱满起来,只是不同说书人有不同的版本,普通百姓也不知道哪个是正宗,反正是哪出听起来热闹便听哪出。

就在宁化县城一片欣欣向荣的时候,突然噩耗传来,顿时令城内百姓失去了走街串巷的兴致……广东潮汕地区爆发了瘟疫,如今已经蔓延到了福建的漳州府,据说汀州府的永定和上杭等地都出现了疫情。

八月十五之前,本来沈明钧要带沈溪回乡过中秋节,结果却是周氏老早就从乡下回来了,原来桃花村那边也开始流传岭南地区爆发瘟疫,一收完粮食,周氏就赶紧回城来,怕瘟疫传播开后进不得城。

消息刚刚传开时,城内便不再允许从南边来的行商进城,没过几天便城门紧闭,只在早晚各开半个时辰,之后官府更是明令禁止百姓随便外出,甚至派三班衙役在交通要冲和水陆码头设卡。

但就算是这样,瘟疫还是不可避免地传到了宁化县。

城内每天都能传出哪儿有人得了瘟疫,一传染就是一个村甚至是一个镇,虽然这其中谣传的成分居多,但却着着实实把大家伙儿吓坏了。

因为瘟疫的事,学塾干脆在秋收之后就没再开课。城里的店铺少有开门营业的,裁缝铺也不例外,周氏暂时失业了。

反倒是原本生意清淡的药铺,客人突然多了起来。

县城到底比乡村富庶,瘟疫爆发人人自危时,稍微有点儿家底的百姓想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药材会涨价,在积谷防饥买药防病的思想下,什么缺就先囤什么,药材一时间成为了紧俏物。

惠娘经营的药铺门面不大,但当年陆少搏走南闯北,囤积的药材可不少,沈溪看过,后院至少有三间屋子里堆满了各种药材。

在这个紧急关头,惠娘并没有趁机涨价,当初什么价格进的药材,她只是加上很少的利润就卖了出去。

但就算是这样,城里的老百姓还是不喜欢到惠娘的药铺来买药,这让沈溪和惠娘都有些无可奈何。

第四十章 天花

因为瘟疫的事,城里的中秋佳节没有了任何庆祝活动,愁云惨淡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只能盼望早些入冬。

按照以往瘟疫爆发的经验,秋末入冬之后,因为天气寒冷,瘟疫会逐渐控制下来。但这次的瘟疫似乎不同,尽管宁化县城已经作好了预防瘟疫的准备,但在八月二十前后,城南一带还是出现了疫情。

这下宁化县城彻底炸开了锅,家家户户关门闭户,尽量减少外出,街面上一片萧条。

沈明钧就此留在王家,每天不再回来,周氏在家里成天烧香拜佛,最重要的是祈求无字生位显灵,保佑一家人平安无事。

沈溪觉得老娘的思维不可理解,以为那老道士无所不通,连瘟疫都能防治,这未免也太扯淡了。不过最大的可能却是周氏病急乱投医,随便找个小庙就开始拜菩萨,也不管这小庙到底是龙王庙还是土地庙。

到了八月底的时候,沈溪进出只局限在小院和惠娘的药铺之间。

虽然城中瘟疫爆发,但惠娘很负责,每天都开着药铺大门,允许人们前来抓药,这也是城中为数不多还在营业的店铺。

沈溪虽然不被惠娘允许到前面的药铺大堂,免得他被传染,但沈溪还是从那些来抓药的人口中大致知道这瘟疫到底是什么。

准确来说,这瘟疫是天花。

在对症的疫苗发现之前,天花几乎是不治之症,而且这种病毒的传染性极为惊人,它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有大约有七天至十七天不等的潜伏期,而潜伏期内是最具传染性的,带病毒者唾液中含有最大量的天花病毒。

直到病人结疤剥离,天花还是能透过病人传染给他人,这一切导致天花病毒一经蔓延几乎就不可控制。

在当下缺医少药普通人抵抗力普遍低下的年代,一旦感染天花,其死亡率便高达五成以上。即便侥幸生还,身上也要留下烂疮疤,脸上出现麻子,终生无法消除。

沈溪出生在天花已成为历史的年代,但他对于天花还是有足够的了解。天花最大的特性是得过天花的人身体里会产生抗体,继而对天花免疫。

历史上最先以种痘来形成抗体抵御天花的是中国,但也仅仅只在大明隆庆年间,距离现在尚有近七八十年,且种的是“人痘”。

所谓的“人痘”是以得天花之人的痘疮来给未得病的人接种,这种方法不但极其容易感染,而且效果也不佳。

沈溪在得知是天花疫情之后,反倒镇定下来。

再世为人,沈溪对死亡已经没有那么大的恐惧,但他要保护身边人。他很清楚,人类对天花没有任何有效的治疗方法,最佳的防止手段在于预防,也就是种牛痘。这是因为牛得天花之后,其体内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能令人体内形成对天花的抗体,但对人体不会致病。

既然现在瘟疫已经蔓延到了宁化县城,沈溪觉得当前他最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头病牛,来为身边的人种牛痘,这样就算病毒传播也能有足够的抵御力。

沈溪对周氏和惠娘说自己在古籍上看到病牛身上的牛痘能对天花有一定的预防效果,想到城外去找一找看能不能找到病牛,惠娘正思索沈溪的话,周氏已然破口大骂:“你个臭小子,现在城里人人都躲在家中,你却要跑出去找什么病牛,是觉得命长了准备把小命丢掉?”

沈溪不想凭白丢了性命,相反他还要保命,不但要保住自己的,更要保护爹娘林黛甚至是惠娘一家的命。天花病毒已经蔓延到城里,得病的人越来越多,他要赶在疫情彻底爆发之前找到病牛。

经过之前的试探,沈溪清楚周氏不会同意他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尝试,只能背着家人去做。要找得天花的病牛,出门的防疫措施必须得准备充分……既然城南那边爆发疫情,他打定主意往城南走一趟。

这天中午刚吃过午饭,沈溪便溜了出去,他用丝巾做成简易口罩蒙住口鼻,整张脸只露出一双眼睛,不但如此,身上的衣服也裹得紧紧的,尽量避免皮肤与空气直接接触。

沈溪从北城门出了城,拿着个小瓦罐,顺着城墙绕行到了宁化城南。

此时宁化县城南部的村子,状况无比凄惨,到处可见百姓家门口挂着白绫举丧。

疫情出现后,首先是免疫力弱的孩子和老人染病,加上县城周边地区人员流通频繁,使得病情大规模蔓延开来。

最初的时候,官府还派出衙役,在各个交通要道设卡阻止百姓来往,但后来疫情越来越严重,衙役人人自危,没人再敢去疫区值勤,久而久之官府也就听之任之。

随便找了几个村子,沈溪都没有发现耕牛的影子,估计都被人锁到了家里。沈溪有心找人家窥探一二,却好几次被人当做小偷,被撵了个鸡飞狗跳。

日头西斜,沈溪无奈回城。

此时城南的街道一片萧条,但迫于生计,仍旧有人摆摊卖东西。沈溪正心灰意冷,突然想起南门城墙边有个骡马市,于是决定去看看。

这个官府指定的场地,面积约二十多亩,由一圈木栅栏围住,人还未到,远远的沈溪已经看到有人在卖牛。

明朝杀牛是犯法的,但并不禁止耕牛的买卖。

沈溪进入木栅栏,直接来到卖牛人身边仔细查看,发现这头母牛身上有一些小疱疹,心中大喜过望,这正是苦寻不得的病牛。

不过想想也对,耕牛可是农家人的指望,要是不得病,农户怎么舍得将自家的耕牛卖掉?

有几个准备买耕牛的人围着这头牛打望,突然有人喊道:“不对,不对,这是头病牛,买回家全家都要遭殃。”

此话一出,围观的人立即注意到母牛乳房部位那触目惊心的脓疱,再想想目前泛滥的瘟疫,顿时吓得一哄而散,骡马市场上其余那些贩卖骡子和马匹的人赶紧牵着自己的牲口离开。

卖牛的是个三十多岁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汉子,看到骡马市一片慌乱赶紧摆手:“我家孩子刚刚病死了,我想卖了牛给他安葬,求乡亲们行行好,把这牛买回去吧!”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出口引发了更大的骚动,到处都是逃避的人群。

沈溪趁着乱成一团,凑到病牛腹部,寻到乳根长有疱疹的部位,从里面的豆疱皮中弄出少许浆液,挤入瓦罐中盛好,然后快速离开骡马市,往城北的家中赶。

刚回到巷口,只见药铺门前一群衙役围着,沈溪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等走上去询问才知道原来是皂隶中有人感染了天花,城中没地方问药,眼下只有惠娘的药铺开着,这些人只能来这儿抓药。

“真他娘的晦气,回去之后要好好用柚子叶洗洗身上的霉气……老李得了病,看来我们这些人也危险了。”

沈溪从后院进入药铺,才发觉这些衙役用门板抬来求药的病人,正是当初扣下他二两赏钱的李大力。

从那些来问药的衙役口中得知,这李大力为人不检点,城南那边是城内暗娼的聚集地,疫情爆发后他自恃年轻力壮抵抗力强,兀自跑去寻花问柳,结果久走夜路必逢鬼,不知道何时染上了病。

惠娘按照大夫开出的药方抓了药,送走这些衙役,她心里有些忐忑。

虽然她不是大夫,也知道跟病人有接触非常容易染上病,眼下城里天花开始大规模蔓延,已有不少人死去,哪怕没死的满脸痘疹模样也十分凄惨,她生怕自己会染上病。

“小郎,你来做什么?你娘不是让你这两天都在家里不许出门吗?”惠娘从药铺回到后院,才发觉沈溪正在院子里摆弄个小瓦罐。

沈溪笑嘻嘻地道:“我娘在家里求神拜佛,保佑我爹平安无事,我闷得慌,于是过来找曦儿玩。”

“快回去吧。”

孙惠娘摆摆手,“城里不少人得病,现在药铺病人出入频繁,非常危险……你小孩子家家的,身子弱,最容易染上病。”

沈溪没说什么。

他不敢明目张胆说就要给惠娘种牛痘,现在没人会听他那一套。沈溪走上去看着有些疲累的惠娘,问道:“姨,我听说得过这种瘟疫的人,以后再爆发类似的瘟疫就不会得病,是不是这样?”

惠娘来在后院古井边洗手洗脸,正好背对沈溪,闻言点了点头:“老人是有这样的说法,不过得过病的人,样子也毁了,可千万别染病,不然就算侥幸不死,那脸上也满是麻子,难看得紧。”

沈溪笑着走过去,用细细的针沾上牛痘的汁液,轻轻刺进惠娘的手臂。

惠娘正在用洗脸帕擦脸,突然感觉手臂一痛,侧头一看,沈溪居然用针扎她。

“哎呀,小郎,你做什么?”

惠娘站起来怒视沈溪,沈溪狡黠一笑,抓起他的东西一溜烟跑了,惠娘想追也追不上。

沈溪首先给惠娘种痘,是因为他知道惠娘作为药铺的掌柜,染上病的几率最大,跟她明说不行,只能来个先斩后奏。

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

过了几天,周氏去药铺看望惠娘,结果回来之后脸色很难看。

沈溪以为老娘要责怪他用针扎惠娘的事,结果周氏只是惆怅地叹了口气,道:“你孙姨可能染上了瘟疫,这两天咱就别过去了。”

沈溪知道惠娘并非真正染上了天花,而是他所种的牛痘起了效果。

因为沈溪对病牛身上疱疹的毒性了解得很深,他相信就算惠娘是女流之辈,身子骨弱一些,种痘之后几天内差不多就能痊愈。

少了摸索的过程,他的种痘也事半功倍。

就比如说,沈溪给老娘同样刺了一针,也许是老娘平日里做惯了农活,皮糙肉厚的关系,这几天除了有些头晕之外根本没半点不适反应。

甚至周氏还以为是吃坏了东西,根本就没怀疑过其它。

沈溪也给自己种了痘,这几天他身体很不舒服,但他知道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就算稍微有些发烧他也没把事情告诉周氏。至于林黛那边,本身林黛就不喜欢出门,谈不上被传染,所以沈溪干脆就没对林黛扎针。

惠娘染病的消息很快传遍街坊四邻,本来邻居们就对惠娘跟陆家争产的事议论纷纷,现在看到惠娘染病,不但不可怜她,甚至不少长舌妇还在背地里说她是咎由自取,被死去的丈夫降下惩罚。

惠娘得病,只能把药铺关了。

因为怕自己的病情传染到女儿身上,她把女儿暂时寄在沈家这边,惠娘把自己锁在房里,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沈溪主动请缨,每天给惠娘送饭。刚开始周氏不同意,但沈溪一再保证,说是把饭菜送到门口就回来,周氏才勉强答应。沈溪的主要目的,却是在门缝里偷瞧惠娘的反应,他生怕生无可恋的惠娘想不开做出傻事来。

“希望孙家妹妹吉人有天相,不过得过这种病的人,以后容貌也毁了。唉,好命苦的女人。”

周氏不能做别的,天天在家里给惠娘祈福,但其实并没什么卵用。

沈溪这天把饭给惠娘送到屋门前,见到惠娘拿着剪刀自言自语,他吓得赶紧推开门冲了进去,倒是把闻声转头瞧来的惠娘给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