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44(1 / 2)

所有在场的米粮行掌柜都看着惠娘,之前与“江西客商”达成的订单由惠娘一手操办,甚至连定钱都交了,若没有惠娘首肯,是不可能改辕易辙的。

“既然如此,我们恐怕还需要三十五船粮食,不知可有问题?”惠娘严厉地扫视几名北方客商。

为首的那名北方客商陪笑道:“粮食其实就在南面的上杭,过几天……就可以运到,绝不会耽误大家的生意。”

事情从筹划到结束,前后只用去两天时间,可谓快刀斩乱麻。这也是沈溪要求的,事情拖得越久,泄露风声的可能就越大。城中各家米粮铺都想在年底前完成进货谈判,于是这天晚上趁热打铁把事情谈妥。

这是惠娘继冬月时凭商会之力对抗书店后,第二次以商会大当家的身份取得对外商业纠纷的胜利。此次交易,她调度得当,帮城中米粮行争取到利益的同时,也赢得各家掌柜的尊重。

消息传开,光是除夕这天,申请加入商会的商铺就有一百多家,除了那些得益的米粮行外,还包括其他各行各业的商铺。

惠娘把所有加盟商会的商家总结了一下,在收纳这批商铺后,商会已经涵盖不同生意的几十种行当。尤其是汀州府城,但凡二十年以上的老字号,基本都加入了商会。

大年三十这天下午,惠娘趁着周氏回家去准备年夜饭的空当,把沈溪偷偷叫到楼上自己的房间,关起门跟他商量事情。

沈溪知道惠娘关注的是什么,没有丝毫犹豫便把他新制定的商会缴纳季费制度拿了出来。在新的一年里,商会的准入钱制度取消,改为设立季费制度。

任何商铺都可以申请加入商会,最低的一级,只要每季度缴纳三钱银子就可进商会,一共设立三钱、九钱、二两和四两银子共四个标准,等于是给商会内所有商铺人为地“分级”。

以后每季度缴纳三钱银子的店铺,仅能得到商会的庇护而无其它优待。

只有每季度缴纳九钱银子以上的商铺,才有选举长老的资格;每季度出二两银子以上的,有参与竞选长老的资格;至于选上的“长老堂”成员,每季度得交四两银子。

商会大当家正式改名为商会会长,每季度所出银钱与长老会成员等同,且商会会长实行终生制,不需要进行选举,但商会会长可以选择自行辞职,将职位交给信任之人。

经过改革后的商会,更像是个养老院,“长老堂”的成员就是朝中大臣,下面的商铺等于是老百姓,因为有了选举制度在内,长老拥有崇高的身份、地位以及拥有一定特权的同时,也必须讨好下面的商铺掌柜,免得在长老选举时落选。

惠娘看过沈溪制定的新章程后,心神被绕进这略显复杂的制度当中,仔细琢磨后,她觉得很有道理,能把所列款项一一实现,商会将比之前更有号召力。

“……姨,等年后就把制度公开,商会就可以大幅扩张,目前汀州八县加入商会的商家还不够多,希望以后覆盖到每个县城和镇子。”

“商会有了根基,就可以按照我之前说的,购进货物时采用采办制度,商会可以在一些重要货物的出产地设立‘办事处’,找当地人专门负责,我们给他们发工钱,而不是让他们收了货卖给咱。”

“在运输上,商会最好成立专门的船行和车马行,负责货物运输,而一切营收将为商会所有。”

沈溪把细节说得清楚明白,这也是商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最开始成立商会时,仅仅是把药铺联合在一起方便购买药材时压价,现在商会做大后,凝聚力更强,经营的范围更广。沈溪要把商会树立成标杆,给人一种加入商会的商家就要高人一等的感觉,尤其是商会会长和长老,掌握着庞大的资源,如此便能争取商人的权益,扩大商人的生存空间。

惠娘非常开心,沈溪跟她说了这么多,感觉收获不小。

……

……

等两人下楼时,已是日落黄昏,谢韵儿不知什么时候回去了,后院里周氏正带着几个丫鬟准备年夜饭。

“妹妹,等下我得回去陪家里那没良心的吃饭,晚些时候才能过来。他说吃过年饭去仓库守夜也由着他了,正好我可以陪妹妹说说话。”周氏笑盈盈对惠娘道。

周氏这两天很高兴。

年底药铺和印刷作坊结算,虽然药铺的分成有大部分要送去宁化给沈家主事人李氏,可印刷作坊那边的营收可全归她所有。

本来周氏觉得印年画就算收益不错,可因为时间仓促赚不了太多,结果到年底结算,光是这两个月批发年画,就已净赚一千一百两银子,按照之前商定好的分成比例,她能收入六百多两,这还不算苏遮柒预定彩色连环画全额交付的那笔钱。

惠娘脸上也挂着欣喜的笑容。

她的高兴主要来自于帮助商会解决困难的成就感,过年这天,城里米粮行基本都送来礼物,感恩戴德溢于言表。

第一四九章 浓浓年味

到黄昏时依然不断有马车运来礼物,全都摆到了药铺后院。惠娘把礼物一一检查过,每样是谁送的,价值几何,以后怎么回礼,都会标注好。

等马车走光,惠娘突然想起什么,向周氏问道:“姐姐,谢家妹妹那边你可送了年货过去?”

“什么年货?”

周氏脸上带着不解。

“唉,答应好的,年底除了给谢家妹妹把这几天工钱结了,还要送点儿年货过去,也怪我没跟姐姐你说明。秀儿,快过来,带一些年货送到谢家,你一个人路上不安全,让宁儿和绿儿陪着你,路上别耽搁,尽量天黑前回来。”

秀儿大大咧咧地道:“奶奶放心,路上不会耽误的,俺还想早点儿回来吃年饭呢。”

惠娘亲自从后院库房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年货出来,有布匹、腊肉、鱼和新鲜的猪肉、羊肉,还有瓜果点心,惠娘待人以诚,她把谢韵儿当妹妹看,对于谢家人她没有一点吝啬。

惠娘数了一遍,还怕有疏漏的地方,让周氏帮忙想想。

周氏没什么见地,倒是沈溪叫道:“姨,我看有了这些年货,谢姐姐家过年都不用准备别的了。”

惠娘埋怨道:“又叫姐姐,跟你说多少次了,要叫谢姨。”

沈溪吐吐舌头,就当没听到。

“快去快回!”

等把秀儿三个丫鬟送出门,惠娘回来准备年夜饭,当她把围裙围起准备亲自上阵时,红儿赶紧劝阻:“奶奶,您每天那么忙,让奴婢们做就行了。”

“都是一家人,不打紧……今天有些东西离开我不行,今年咱到了府城,过年什么都添置齐全了,往年家里从来没包过饺子,这是北方人最喜欢吃的食物,你们不会包也不知道怎么煮,我来教你们。”

惠娘祖籍江西,家乡的文化风俗与汀州府周边的客家人大不相同,除了做生意惠娘有本事,在见识上也是家里丫鬟甚至周氏钦佩不已的。

厨房里热热闹闹地准备年夜饭,沈溪则跟陆曦儿和林黛在院子里玩,就在天色快全黑的时候,天空中飘起了雪花,正好映衬除夕之夜的氛围。

“可惜雪下得不大,若大一些的话,就能堆雪人玩了。”沈溪抬头看着天空,感慨小冰河期的寒冷,后世闽西一带很难下雪,没想到自己到这个时代已经遇到过好几次下雪天了。

陆曦儿学着沈溪的样子,小脸对着天空,瑶鼻冻得通红,嘴里问道:“沈溪哥哥,什么是雪人?”

林黛得意地说:“没见过雪人吧?以前我跟我爹堆过……”话说了一半就说不下去了,也是沈溪勾起她童年的回忆,平时林黛对自己以前的事情向来都守口如瓶。

沈溪把陆曦儿拉到近前,用手比划了一下,道:“雪人就是用积雪堆砌而成的人形雪堆,堆好后可以用纽扣、胡萝卜、红线给它们做成眼睛、鼻子和嘴巴,然后用扫帚做手,若是加上帽子和围巾,看起来就像是个娃娃。这两年雪下得不大,看来没什么机会堆,以后我们若能去北方,每年冬天都会碰到大雪,到时候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了。”

陆曦儿咧嘴笑道:“那我们明天打雪仗吧,这个我玩过,我打得可准了。”

沈溪笑着捏了捏陆曦儿的小脸蛋,因为天凉受冻的缘故,小妮子的脸蛋绷得紧紧的,捏上去很有弹性。

林黛在旁边见了有些吃味,沈溪对陆曦儿越疼惜,她就越不开心,但她跟陆曦儿的感情很好,主要是陆曦儿天真无邪,对她千依百顺,想想又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好生气的。

“下雪了,天凉,到家里来烤火。”

惠娘围着围裙出来,招呼院子里三个小的,“顺带去门口那边看看,秀儿她们回来记得开门。”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随着外面不时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春节终于到了。

往往这时候最容易勾起沈溪的愁思。过了年他就九岁了,来到这世界两年多,从最初两眼一抹黑感觉死了再投胎也比苟延残喘强,到后面逐渐适应。到如今,他对这世界多了几分眷恋,感觉留在这里,能陪伴心中记挂的人,也是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

……

这个除夕对于两家人来说意义非凡。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先是在宁化开印刷作坊,后来又通过入股杨氏药铺,把生意做到府城,惠娘也成为整个汀州府商会的会长,初来乍到就有了崇高的威望。

惠娘是个感恩图报的女人,她对身边人很好,尤其到了年底,不但给周氏准备了礼物,给丫鬟们的红包也都不小。

之前五个丫鬟就期待今天惠娘会发多少红包钱,等到秀儿三个回家,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惠娘挨个把红包派发下去,依然是每个人数目都不一样,但每个丫鬟打开后脸上都带着欢喜,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玉儿也难得展露笑颜。

“都收好了,丢了或者被人偷了可别赖我,我能尽到的心意就这么多。咱现在只经营一家药铺,按理本应轻省些,但现在成药生意好起来了,反倒比以前更忙碌。你们可不能有丝毫懈怠,每次配好药后都要仔细检查,让病人吃出问题来,我可饶不了你们。”

惠娘恩威并济,发红包的同时不忘训诫几个丫鬟。

丫鬟们恭恭敬敬应了,这时候沈溪跳出来,兴奋地问道:“姨,我的呢?”

“臭小子,没你的份儿。”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惠娘这声“臭小子”叫得多了几分亲昵,“回头跟你娘要去,快回家吧,你爹在家,好好吃个团圆饭。”

沈溪笑嘻嘻道:“等发了红包我再走……真不给?唉,姨,你也太抠门了吧?”

惠娘笑骂:“敢消遣你姨,信不信我打你?”

说着做出一副准备揍人的架势,沈溪腿脚利索,立马拖着林黛出了院门,往后巷自己家跑去。

陆曦儿眼巴巴地看着沈溪和林黛的背影,委屈地说:“娘,为什么大姨和沈溪哥哥他们不过来一起过年?”

“因为人家才是一家人啊……放心吧,你大姨和沈溪哥哥,还有黛儿姐姐,一会儿吃过饭就过来,那时就可以陪你玩了。”

陆曦儿这才释然,不过从门口往回走时,依然三步一回头,看上去行单影孤,楚楚可怜。

沈家一家四口吃过年夜饭,沈明钧就动身前往印刷作坊守夜。

临走前,周氏有诸多交待和不舍。

虽说晚上她已经跟惠娘商量好一起睡,但到底眼前的是丈夫,现在沈明钧做事辛苦,她又不能把在印刷作坊有股份的事坦诚相告,总觉得心里有愧。

当心里歉疚的时候,无形中对丈夫就多了几分体贴,有时候连她自己都觉察不出来。

第一五〇章 最是缠绵女人心

送走沈明钧后,周氏便带着沈溪和林黛到药铺,却见这边饭菜早已摆上桌,却迟迟没有开饭。

“妹妹,这都好半晌了,怎么还没吃啊?”周氏惊讶地问道。

惠娘笑道:“等姐姐来呢,没有姐姐,真是没有过年的味道,其实多饿一会儿也好,看着满桌子的饭菜,一会儿吃起来更香,更有味道。”

周氏听到这话,愧疚中带着感动,刚才在家里跟丈夫稍作缠绵,觉得惠娘这边在吃饭晚点儿过来都行,却不知惠娘一直在等她。

“我吃过了,你看……”周氏坐下来,脸上满是歉意,甚至不好意思抬头去看惠娘。

“无妨,少吃些就是了,有个意思就成。”

惠娘说着,把筷子递了过来,转过头恰好看到沈溪笑中带着期待的目光,也给沈溪递了双筷子。

“谢谢姨。”沈溪高声道。

周氏拿着筷子,张罗道:“好了好了,吃饭了,再不吃的话,你姨可就真要饿坏了。”

毕竟过年晚上是要守岁的,沈溪其实晚饭吃得不少,不吃饱撑不到后半夜,不过惠娘这边有饺子,他特别留了个心眼儿,肚子里留了点位置,等过来尝尝饺子的味道。

这一尝就出问题了。

也许是许久没吃过的关系,再加上惠娘的手艺实在太好,这韭菜饺子味道鲜香可口,妙不可言,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到后面沈溪完根本没合过嘴。

“你不是在家里吃过了吗?”周氏看着沈溪狼吞虎咽的样子,骂道:“吃这么多撑死你!”

沈溪吐了吐舌头。不过美食的诱惑实在太大,他想停都停不下来,最后还是惠娘直接,把沈溪的碗夺了过去,递给更能吃的秀儿:

“小郎,你是在长身体,但也不能暴饮暴食,不然真吃出个好歹,我可没本事赔你这么个能干的小子给你娘。”

沈溪抹嘴笑了笑,本想站起来,但因为吃撑了,居然立不起来,刚刚直起身子一屁股又坐了回去。

沈溪没办法再吃便只能看别人吃。

惠娘吃饭细嚼慢咽,半晌也吃不了多少,另一边的秀儿吃起来没什么顾虑,在这个家里她的饭量最大,至于其余几个丫鬟却很小心,生怕吃多了会惹来惠娘不高兴。按照人牙的说法,主家都怕下人太能吃,一般吃得多的做事却很懒散。

但她们不知道,惠娘对于她们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绝不会在吃东西上有苛刻的要求,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