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484(1 / 2)

即便去找沈溪,沈溪也不会帮他,上次便是很好的证明,他好不容易赶到湖广,以为终于有了依靠,沈溪的反应和举动狠狠打了他的脸,才过三天便被强行送上北返的路,到现在没有机会离开宫门。

此时,朱厚照感觉一阵无力,他知道单凭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想出宫门根本不可能,必须要找到同伙,这个人要在宫中有足够的势力,之前的腰牌已失去效用,这个人须在御林军中有一定地位,能帮他混出宫门。

熊孩子思来想去,似乎只有萧敬有这个能力,但萧敬是他老爹的人,狡猾不说还怯弱怕事,他暗自嘀咕:“我若告诉萧公公,萧公公必会把事情告诉父皇,那我出宫的计划就败露了,父皇会派更多人看住我,出宫就再也没有希望!”

熊孩子以前出宫靠太监的腰牌,以及刘瑾的帮忙。再有就是他常常出宫,把守宫门的人记得他,搜查没那么详细。

但现在情况不同,朱祐樘已经把以前把守宫门的御林军全部撤换,又特别交待,在宫门处增派人手,不能让人混出宫门,当然没特别指明是太子要出宫,只是增加防守力度,朱厚照如今要出宫难比登天。

朱厚照考虑良久,最后认定只有自己两个舅舅、司礼监掌印太监萧敬以及御马监掌印太监谷大用能帮到自己,至于别人都没这本事。

熊孩子忽然把目光转向一旁几次因他被打的倒霉蛋张苑,此时张苑尚蒙在鼓里,见太子打量他,以为有什么事吩咐。

“太子殿下,您有事?”

连续挨打后,张苑做事战战兢兢,唯恐出错,所以观察得很仔细。

朱厚照板起脸问道:“你平时能出宫门吗?”

这问题把张苑吓了一大跳,赶紧表态:“太子,切莫开玩笑,宫门……奴婢怎么可能出得去……”

东宫很多人到现在都不知太子曾出宫,但张苑却心知肚明,当初太子私逃出京,他作为东宫常侍,差点儿被暴怒的弘治皇帝砍掉脑袋,到现在依然心有余悸,生怕自己再因太子出宫的事情遭难。

从太子问出的问题,他便感觉太子又有出宫的倾向。

朱厚照问道:“那你有什么办法出宫门?不是说宫里有负责出去采办货物的太监?都是些什么人?你跟他们熟不熟?”

朱厚照知道,跟张苑提及出宫的事情,一定要凶一点,因为张苑这个人胆小怕事,平时做事喜欢留一手,又因自己胆大妄为多次让张苑遭难,知道对方肯定会有所防备。

“我必须要盛气凌人,表现出你不帮我我就杀掉你的态度,否则这家伙一定会当缩头乌龟!”

想到这里,朱厚照的态度越发强硬,瞪着张苑,好像要把他给生吞活剥了。

恰恰张苑就是那种吃硬不吃软之人,跟他好说好商量没用,但如果威逼利诱,一准儿有效。

张苑为人懒惰,且贪财怕事,在宫里经常莫名受到受罚。另外在东宫这地方,主子只要刻意刁难就很容易做错事,他畏朱厚照如虎,是以熊孩子只是稍微威胁他便手足无措。

张苑道:“太子殿下……奴婢进宫没几年……不认识什么人……”

“你撒谎!”

朱厚照怒不可遏,“你当本宫不知?你这家伙在宫里挺有地位,那些太监和宫女都巴结你,觉得你将来会因本宫常侍的身份而大富大贵,可惜本宫从来不喜欢你这样吃里扒外的墙头草。”

“这次你帮我,我会记住你的恩情,将来予以重用,让你成为本宫身边亲近之人。但如果你不配合……哼哼,本宫就杀了你……就算现在杀不了,将来本宫当上皇帝,你也跑不了,本宫要杀一个奴才根本不用征求别人的同意!”

张苑苦着脸:“太子殿下,您别为难奴才……”可惜就算他摆出一副委屈的样子,也丝毫换不来朱厚照的怜悯。

朱厚照怒道:“你少在本宫面前装可怜,你平时收的好处可不少,国舅给你,下面的太监和宫女也孝敬你,你的小日子过的不错,现在想在本宫面前装糊涂,你收钱的时候怎么没想过本宫?”

张苑赶紧否认:“奴婢……奴婢并未收受……”

“再说没收?”

朱厚照黑着脸喝斥,“你当本宫傻啊,将来当昏君,然后你靠着跟本宫的关系,获得权位,当个乱臣贼子,是吗?”

“哼哼,我劝你最好死了这条心,本宫绝对不会给你任何机会……但如果你帮本宫的话,本宫许诺你将来荣华富贵,想获得怎样的权力都可以……但如果不帮我,本宫让人将你大卸八块,你信不信?”

朱厚照威胁说大卸八块张苑不信,但朱厚照说了,现在不杀他将来也会杀,等于说什么时候朱厚照当上皇帝,他什么时候死。

而且朱厚照现在要找人打他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平时熊孩子便喜怒无常,挨过打的人不在少数,张苑平时就没少挨板子。

张苑还想解释,但发现自己连话都说不清楚了,整个人已处于慌神的状态,他发现自己以前那些规划都不奏效,就算太子登基,他也没好日子过,除非现在帮太子出宫,这在他看来同样是件无比疯狂的事情。

张苑自打进宫以来,只有京师保卫战期间出过宫门,其余时候都没法出宫,更别说帮朱厚照了。但被逼无奈之下,他只能妥协:“太子殿下,奴婢只能……尽量想想办法……”

第一四八四章 外戚出手

张苑为了保住自己的脑袋,不得不设法帮朱厚照出宫,这对他而言同样难比登天。

但就算再苦再难,该做还是要做,否则这些年在宫中的隐忍就是徒劳,张苑还等着朱厚照登基,能利用自己东宫常侍的身份,成为宫中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果把朱厚照得罪了,最后的希望也会泡汤。

若以正常的升迁,张苑想成为司礼监或者御马监掌印太监,几十年熬下来都未必行,他在宫中根本就没根基,钱财方面也不及那些手握大权之人,他能凭靠的仅仅是自己在东宫当常侍,跟朱厚照的关系比较好。

如果这次帮不了朱厚照,张苑将彻底断掉前程。

张苑思量两日,找了不少关系,仍旧没半点儿头绪,他非常懊恼,心里盘算:“若这件事找我侄儿,他一定有主意,可惜他人不在京城……我在宫里认识的人不多,总不能我亲自带着太子强闯宫门吧?”

张苑想办法夜不能寐,而朱厚照却无时无刻不在催促,日子很不好过,但他不敢把这事告诉皇帝或者皇后……告状一时爽,等朱厚照登基,就是他魂归黄泉之时。

张苑已看清楚宫中形势,皇帝那糟糕的身体多半没机会痊愈了,太子登基应该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情,所以这次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知道自己把握好的话,将来在太子面前地位就会飙升,成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也有可能。

他一边想好事宽慰自己,一边又暗自发愁,最后他一咬牙:既然自己没能力帮太子出宫,那就只能求助于送自己进宫来的人,也就是自己的靠山——外戚张氏兄弟。于是趁着张延龄进宫时,他将诉求写到了纸上。

……

……

张延龄收到张苑的信,先是不屑一顾,但随即一想,这中间似乎有机可趁,于是便找自己的兄长商议。

寿宁侯府书房,张鹤龄正在练习书法,这是他新近迷上的一种养气方式,现如今朝廷内外一片平静,以至于他这样的侯爵……后军都督府的大都督都沦落到无事可做的境地。

为附庸风雅,张鹤龄开始尝试吟诗作赋,练字学画,想多结交些文臣,方便将来在朝中获取更高权力。

张延龄到来后,将信函放到了书案上,张鹤龄随意撇了一眼,并没有拿起打开看的意思,皱眉问道:“二弟,你没看到为兄正忙吗?有什么话,只管说来听听!”

张延龄看了看墨迹未干的字幅,虽然他不懂书法,但也知道自己兄长写得不咋地,但他不好意思点明,只能就事论事:“大哥,我之前进宫一趟,原本是去给姐姐请安,没想到张苑那狗东西送信给我,说是太子想出宫,他自己没辙,想让我们想办法!”

张鹤龄闻言瞪着张延龄,不满地说道:“这事你还来跟为兄商议?当场你就该回绝他!”

“唉!大哥,有些事您别急着反对,要多想想这背后的诀窍!”张延龄挤眉弄眼地提醒道。

张鹤龄冷笑不已:“以前太子出宫闹出多大的动静,还不够引起你警惕?这才回宫没多久呢,就又想出宫,若让臭小子得逞,你就是同谋,你觉得陛下会原谅你?”

张延龄摇摇头:“大哥,你光想坏事,怎么不想想好处?”

张鹤龄不屑地道:“这事分明是祸事,谈何好处?”

张延龄谨慎地道:“大哥,你要知道,皇上的身体可是一日不如一日,指不定一场病下来人就没了……”

“这也是你该说的话吗?”张鹤龄怒目相向。

张延龄扁扁嘴道:“不说也都说了,难道实话就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皇上的身体一直不好,现在朝堂上大小事情都被文臣把控,我们想插根针进去都难,你说如果皇上走了,留下姐姐和太子孤儿寡妇,能斗得过老奸巨猾的刘健、李东阳、刘大夏等人?”

因为张延龄说话在理,张鹤龄此时没心情继续练字,呼吸有些沉重,顺手将毛笔搁到砚台上。

张延龄见自己的话奏效,继续说道:“之前我们送张苑进宫,是想让他在东宫混出个名堂,最好太子登基后,他能成为司礼监或御马监掌印太监。”

“大哥想必看出来了,皇上身边的萧公公和文书房那些个掌房根本就不作为,以至于现在文官当道,如果咱们不栽培一下张苑,将来少帝登基,指望司礼监那些人出面帮姐姐和太子,怕不切实际……”

张鹤龄眉头紧锁,问道:“那……你是何意?”

张延龄道:“大哥,这都不明白?太子尚未成年,性子未定型,如果被严加管束,脑子里满是‘子曰诗云’的东西,最后就会跟姐夫一样,一辈子都把文官摆在第一位。但若太子性子野一些,心中再种下对文官的仇恨,将来他登基为帝,培养身边亲信为司礼监掌印,文官能蹦跶几天?”

张鹤龄听到这话,眉头并未舒展,反问:“听你这话,是真的想帮太子出宫?”

“那当然,只有这样,太子才会被我等掌控!”

张延龄分析道,“大哥,今时不同往日,以前太子不能出宫,是怕被姐夫知道,对你我不利,但现在情况不同,姐夫这皇帝快当到头了,你再站在姐夫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于大局无补。”

“姐夫虽然一辈子对我兄弟不错,但也仅限于不错而已,我等到现在依然是被人厌憎的外戚,对于朝政根本无法插手。就算太子登基,我等也无法染指大权,甚至朝廷决策军务都不听从你我意见,这就是现实……实在可怜呐……”

张鹤龄听到这话,神色抑郁,他一直不想承认自己在朝中没地位。

有爵位,但没权力,这是大明武将的一种无奈,就算有世袭爵位传承,但始终无法进入朝廷中枢。

张懋三代公侯,到现在依然“悠闲无比”,对文官集团俯首听命,而他二人年轻气盛,不像张懋那般想得开,毕竟有弘治皇帝这样独宠娇妻的存在,作为皇帝的小舅子,有些非分之想在所难免。

张鹤龄又问:“你帮太子出宫,太子就能领你的情?”

张延龄笑道:“太子出宫,不过是宫里生活苦闷,吃喝玩乐的东西我多带他见识一番,以后不得乖乖听话?只要姐夫和姐姐不知晓,事情不都尽在你我掌控之中?”

“那小子一旦玩上瘾,心里自然会向着我们,将来让他安排谁做官就安排谁,然后再在他面前多说一些文臣的坏话,到最后他不就跟那些文官闹掰了,彻底倒向我们?”

张鹤龄此时已离开书桌,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蹙眉仔细考虑弟弟的话,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但他依然心存疑虑,问道:“若太子出宫后,再私逃出京,当如何?”

“那就看紧一点,太子出宫本就在我等安排下,行程被我们完全掌控,且京城九门都是我们的人看守,能让一个毛头孩子溜走?我们只要多委派人手,他能变成鸟飞走不成?”

张延龄语气先是无比强硬,继而又笑了起来:“况且咱带他去的地方,全都是京城有名的销金窟,比他身无分文出去游历有趣多了,只要让他尝试过一次,多半就乐不思蜀,哪里有心思离开京城去外地?哈哈,大哥,你实在多虑了!”

张鹤龄沉默不言。

虽然他平时做事谨慎,也比张延龄守规矩,但终归也是幸进的外戚,秉性骄纵,而且有野心。

之前他一直找不到可以插足朝政的方式,毕竟朱祐樘在这件事上,限制死了他二人,他之前所想办法,就是结交文官,用自己平时巧取豪夺的东西送给文官,拉拢一批为自己效命。

但因拉拢的都是一些当前没什么地位之人,相当于长远投资,一时间不见成效。此时张延龄提出一个相当不错的主意,他掂量一下,比他自己现在所用的方法好多了。

张鹤龄最后问道:“你敢保太子出宫,没人知晓?”

张延龄笑呵呵回答:“大哥,你想啊,张苑站在我们这边,我们再在东宫多收买些人手,太子每次出来都不会超过一天,谁会知道?”

“以前皇上身体好的时候,还偶尔去东宫看看,但现在……呵呵,以皇上的身体,能下地走几步就算不错了!哪怕皇上临时召太子觐见,只要我们安排得当,第一时间送太子回去,也耽误不了多少工夫,那小子为自保也会帮我们圆谎,大哥以为呢?”

张鹤龄虽然觉得这主意不错,但在实际操作上依然顾虑重重。他思考半晌后,终于道:“那你去安排,一定要谨慎,不得有任何差池!”

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

有张鹤龄和张延龄兄弟帮忙,朱厚照要出宫自然容易多了。

张氏兄弟掌握兵权,可在宫中随意行走,再加之有张苑这东宫常侍在旁遮掩,朱厚照要出宫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