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772(1 / 2)

林氏道:“多谢你的好意,请问能把我的两个儿子还给我吗?”

“不能!”

云柳道,“这也是大人吩咐,战争结束前,不可能让你跟你的两个儿子见面……两个小家伙算是人质吧,其实你应该理解,如果你跟儿子在一起,只会增加危险,不如你一个人,这样就算你自己出事,两个儿子也能保住!”

林氏咬着牙,脸上带着一股恨意,不过却没辙。

她很聪明,知道自己只是棋子,没有资格决定下一步棋怎么走,不同的是之前她是崔岩的棋子,现在却成为沈溪的棋子。

云柳将走之际,林氏突然问道:“姑娘,请允许我直接这么称呼,敢问一句,你跟沈大人是什么关系?”

云柳闻言回过头来,看着林氏道:“你没资格问这些!”

林氏道:“我只是想知道,未来我是否有机会为大人效命,就好像姑娘你一样。”

“当然有机会,就看你是否对大人忠诚,如果没有对大人十足的忠诚,那你根本没这种命!”

云柳非常不耐烦,在她看来,这女人根本不存在忠心与否的问题,谁给她利益其就为谁办事。

“明白了,看来姑娘对我的成见很大,不过若是将来有机会再见到姑娘的话,我会让姑娘知道我并非是见异思迁之人,我愿意帮大人做事,不求别的,只求我两个儿子能有个光明的前途!”

……

……

林氏的话给云柳的触动很大。

在去的路上,云柳一直在思索,不知为何心里油然生出一种落寞感,让她觉得人生失去了方向。

她没有去见沈溪,直接回到城中靠近东门和阳门的一处哨所,这里便是她和熙儿平时落脚的地方。

“……师姐,你出城去了?”

熙儿见到云柳回来,关心地上前迎接,目光中满是疑问。

云柳微微点头,“大人让我送那女人出城,到现在总算完成任务。”

熙儿皱了皱鼻子:“那女人真好命,不过是个寡妇,又不是什么花容月貌,凭什么被大人赞赏?就因为她在城内养了一群战争遗孤?不过好像也不是她养活,因为她自己也是其中一员。”

云柳神色平静:“大人要做什么,不需要我们这些下属去揣度。”

熙儿道:“不过也好,大人把她送走,意味着她以后再也没机会勾引大人。师姐,你看上去不是很高兴,是否觉得大人不该留她在身边?”

“我不敢质疑大人的决定!”云柳一副公事公办的腔调。

“算了吧,那女人算什么东西,就跟丧家之犬一样,根本不值得同情。”熙儿不屑地道。

云柳突然没来由说了一句:“但她有两个儿子……”

“嗯!?”

熙儿一愣,用不解的目光望着云柳,不明白姐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

云柳轻叹一声,紧绷的神色稍微松弛,摇头轻叹:“熙儿,回来的路上,我一直思索她所做的事情,跟你说的一样,她就是条丧家犬,做的事情简直违背人伦道德,但你是否想过,她的人生确实有希望,因为她有两个儿子……”

熙儿撅了撅嘴,显然不认同云柳的话,但也没出言反驳。

云柳道:“想来以前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无论丈夫如何,她都可以做一个幸福的小女人,可惜有一天丈夫死在战场上,家产也为人侵吞,她为了生存,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这也是大人为何不杀她或者是赶她走的原因……要收服这样的女人很简单,就是维持她的希望便可。”

“师姐,你怎么帮那个女人说话?”熙儿不解地问道。

云柳微微摇头:“大人把她两个儿子控制住,就是告诉那女人,其实大人并非只有妇人之仁,大人要以她两个儿子的前途作条件,换得她的投诚,如此一来大人就可以利用她做事。这个女人,可以说是大人得到的一颗非常好的棋子,仅此而已!”

第二一五四章 几时出兵?

宣府,行宫。

朱厚照的小日子过得无比逍遥,甚至可说前所未有的自在,比留在京城更有趣,这里有他从未见识过的风景,更有眼花缭乱的女人。

出京后,钱宁、张苑等人行事越发肆无忌惮,强抢民女,跟天子脚下有所不同,在这里作奸犯科没有人追究,更有人为虎作伥,纵容皇帝跟前这些红人。

小拧子和丽妃也加入到争宠的行列中,朱厚照平时见到的女人更多了。

朱厚照进了宣府,完全不过问军中事务,这跟他在京城的情况相似,更糟糕的是这里不会有谢迁或者沈溪进言,就算有王守仁和胡琏等人禀奏军情,也都无法见到朱厚照本人,说是张苑转呈,但张苑根本不会把糟心事如实相告,朱厚照问及军情,张苑一律推说地方准备周全,随时都可以出兵。

如此一来,朱厚照觉得已有人帮他安排打理好一切,自个儿只需要在行宫恣意享乐即可,殊不知很多事情如果没有朱厚照的旨意,下面的人根本不会遵从,到了四月底,大明九边仍旧如同一盘散沙,没有动员起来。

如今宣府兵马中,除了宣大边军外,还有京营人马,以及地方调拨至京城换戍再跟随皇帝出征的卫所军队,合起来总共有二十余万,这些人分属不同的都督府,很难形成协调统一,就算张苑再自大也没信心全部调动。

至于更多的人,都在等候朱厚照御旨,但现在朱厚照什么都不管,城里城外陆陆续续出现一些骚乱的苗头,每天都会有纠纷产生,胡琏和王守仁等人一直忙于调停,可谓焦头烂额。

四月二十,沈溪请命出征的奏疏已送到宣府,但张苑一直压着,他知道一旦战事开启,局势便不受控制,为了防止沈溪遥控皇帝,做了很多阳奉阴违的事情。

四月二十九,距离沈溪请求出兵之日只剩十天,朱厚照仍旧对军务漠不关心,跟在京城作息时间一样,基本都是早晨才睡,下午起床,昼伏夜出。

这天朱厚照下午起来得很早,不知哪根筋不对,突然想问问战争筹备情况,于是几天都没见到朱厚照面的张苑被火速召集到行宫来见驾,基本没有给张苑留太多准备时间。

朱厚照梳洗完毕,正坐在桌子前吃饭。

到了宣府后,饮食方面朱厚照有所克制,菜品不要求多精良,只要合胃口就行,只是饮酒和玩乐方面没有收敛。

朱厚照拿着碗,目光不时瞟向张苑。旁边有太监帮忙夹菜,朱厚照要吃什么,手指一点,太监就会夹到他碗中。

“……陛下,宣府各处都已准备完毕,大军随时可以出征……陛下无需担心,距离出兵还有个把月呢……”

张苑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他效法刘瑾,到宣府后但凡遇到麻烦,尽可能不去烦扰朱厚照,生怕因处事不周受到迁怒,至于从京城转过来的朝事,他也概不请示。

朱厚照有些疑惑,“是这样吗?沈尚书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张苑想了下,考虑是否应该把沈溪请求出兵的事情告知朱厚照,之前他跟臧贤商议过,臧贤提出很多建议,因此他还是有所心理准备。

张苑道:“沈尚书之前上过几次奏疏,都不太着紧,大概意思是他已到大同,正在筹备出兵事宜,不过因为马上要到夏粮入库时间,这会儿三边和宣大之地要抽调官兵帮忙抢收,如果贸然开战的话,对屯田不利。”

因为是臧贤教的说辞,合理性方面不存在问题,张苑说出来后极为自信,朱厚照听到连连点头,显然对此并非完全不理解。

朱厚照道:“说的也是,正好是夏收时节,一切应以民生为重。今年鞑子应该不敢来犯边吧?”

“那是,那是。”

张苑笑着恭维,“陛下天威,亲自坐镇边陲,鞑子哪里有胆子来犯?到现在为止,边陲尚未收到一次鞑子南下犯境的消息,估摸这会儿那些蛮夷都在想着如何逃进北方的大沙漠,以防止被我大明兵马一举歼灭吧!”

这些话让朱厚照大为受用,笑着点头:“我朝天兵陈列于边境,就算没出塞,鞑子也该知道我们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决心,这个节骨眼儿上还敢来犯境的话,不是跟肉包子打狗一样?”

张苑心里发愁,其实实情并非他所说的那样,进入四月底后,因为大明由南向北粮食作物逐步成熟,开始进入夏粮收获季节,但这时也是鞑靼人犯境最频繁的时候,除了大同镇外,九边各处都有警讯传来。

至于为何大同镇一直没被侵犯,或许是凑巧,但基本上可以认为是连鞑靼人知道沈溪正在大同坐镇,对沈溪非常忌惮。

朱厚照问道:“沈尚书可有说几时出兵?”

张苑舔了下嘴唇,没有第一时间作答,因为朱厚照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他稍作迟疑,才道:“这个……沈尚书并未详细说明,因此战乃是陛下主持,岂能由沈尚书决定出兵时日?一切应以陛下圣旨为准。”

朱厚照听到这话,心里十分舒服,本来还想追问,但因实在太过懒惰,不想费心,便道:“也对,那就把出兵日子,定在夏粮入库后吧……到什么时间夏粮能收获完毕?”

张苑笑道:“大概需要一个月到一个半月之间。”

朱厚照皱眉:“听起来时间似乎很充裕……对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这问题把张苑吓了一大跳,到这时他才知道,原来眼前的皇帝比想象中还要不靠谱,到了宣府后连基本时间都没了概念,心里也就更加放心些,因为这意味着朱厚照非常容易糊弄。

张苑道:“陛下,今天已是四月二十九。”

朱厚照稍微在心里算了一下,“那就把出兵之日定在六月十五,你看怎么样?”

张苑笑道:“英明无过于陛下,这时间刚刚好。”

突然屏风后传出个女子的声音,“六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让兵士顶着一身厚重的盔甲出征,这还好?”

张苑脸色瞬间僵硬,他听出来了,这是丽妃的声音。

张苑心中十分恼火,暗忖:“这女人,之前不是说了要跟咱家合作么?怎又出言阻挠?”悄悄往屏风后看了一眼,只见丽妃正在里屋整理着装。

朱厚照这时也回味过来,面色迟疑:“说的也是,六月中旬出征,简直是要把官兵热死啊,要不就换在七月出征得了。”

张苑一听更高兴,恭维道:“还是陛下仁心仁德,为将士辛苦考虑,七月里出征自然要比六月更为妥当。”

丽妃又在里面道:“七月才出征,一场战争怎么也要持续三四个月,那是不是要到十月以后才会结束?那时天气早就凉了,怕是军需中没准备寒衣吧?到时候天寒地冻,大雪封山,将士出塞有去无回当如何?”

张苑更加恼火,不过他还是不敢出言反驳丽妃,尤其是当着朱厚照的面。

朱厚照倒没生气,抚着下巴问道:“丽妃,你的意思,是让朕换明年再出征?这六月里太热,五月出征的话,自然也会经历六月,而七月出征却要经历苦寒,七月以后跨年更加不行了……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张苑不由傻眼,朱厚照几时那么在意丽妃的意见?

他却不知,从开始丽妃就是以朱厚照智囊的身份留在军中,而且每次建议都有针对性,让朱厚照逐步收起轻视之心。

丽妃道:“早出征总比晚出征好,迟则生变,还是应该遵从沈尚书的意见,沈尚书治军有方,深谙兵法,自然会有更好的安排。”

朱厚照想了下,不由点头:“爱妃所言有理,那就赶紧去信大同,三天内问出沈尚书的意见,朕要知道他的决定是什么!”

张苑很不甘心,道:“陛下,您乃九五之尊,又是御驾亲征,怎能处处都去问沈尚书?”

朱厚照没好气地道:“让你去就去,说是朕御驾亲征,但不能让朕冲在第一线去吧?难道你想代替沈尚书充当诱饵?沈尚书乃是全军先锋,他的意见当然至关重要,而且他还是大明少傅,以前对鞑子战无不胜!”

“以前是以前……”张苑还在狡辩。

朱厚照怒道:“你以为自己是皇帝,可以为朕做主,是吗?”

张苑一听这话,“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磕头认错。

朱厚照道:“把事情问清楚,到底沈尚书意见如何,朕要看到沈尚书的奏疏,不能光靠某些人嘴巴传话,朕会认为那是欺君罔上!”

张苑明显感到正德皇帝对自己的不信任,心里惴惴不安。

他其实早已知道沈溪对战局的安排,但还是选择欺瞒,此时只能想办法弥补。

张苑离开后,朱厚照生气地道:“这个张苑,一看就知道有问题,遇到事情能推就推,想他为朕出谋划策,简直是白日做梦。”

丽妃从屏风后走了出来,对朱厚照恭敬行礼,然后问道:“难道陛下就对妾身完全信任?”

朱厚照笑着把丽妃揽在怀中,道:“朕不相信爱妃又能相信谁呢?爱妃平时忠心耿耿,屡进逆耳忠言,朕一直牢记于心……谁对朕好,谁又对朕敷衍,朕心里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