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寒门状元》TXT全集下载_1051(1 / 2)

沈溪对韩乙道:“韩当家,把与宴之人给我介绍一下吧。”

“是,大人。”韩乙赶紧招呼一下,随即那些商人自觉排好队,挨个过来,由韩乙代为引荐。

有韩乙不熟悉的,则自己跟沈溪打声招呼,因沈溪坐在那里,每个过来相见之人更像是见父母官,有人甚至直接下跪,就算不下跪的也是躬身行礼,非常恭谨。

引介结束,沈溪让众人入席,按照之前预设的位子坐下,一个个神色间都有些不太自然。

沈溪两边坐着的除了韩乙外还有南京商会会长林文言,这是个四十多岁的富态男子,以沈溪所知,林文言其实是魏国公徐俌的人,生意做得很大,论地位要比韩乙高许多,但因只是魏国公府推到台前的傀儡,只能尽量保持低调。

这次林文言是特地来新城参加这次总商会成立及商馆落成仪式,至于其是否带了徐俌的指示而来,沈溪并不清楚。

“沈大人,此番福州商会会长……宋当家并未前来,想来是公务繁忙,不然的话他应该作为主陪才是,今日草民便替宋当家敬大人的酒。”韩乙恭谨地道。

韩乙也知道沈溪是汀州商会少当家出身,很清楚宋小城在为谁做事,这在江南民间不是什么秘密。

韩乙说话后,拿起酒杯站起身,三桌商贾也都起身,准备一起敬沈溪的酒。

沈溪稳坐钓鱼台,没有动面前的酒杯,笑着问道:“本官几时说是要来喝酒的?”

韩乙一听便知道自己有哪里做事不合沈溪心意,赶紧把酒杯放下,旁人也都照葫芦画瓢,没人敢落坐。

沈溪依然没起身,道:“我什么出身,你们都清楚,在我眼里从来都不会轻视经商者,大明正是因为有了你们,各地物产才能做到互通有无,百姓生活才能富足,你们可谓居功至伟。”

沈溪不起身,那是他的自由,没人会觉得沈溪看不起自己。

其实能见到沈溪,对他们而言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以前就算韩乙曾拜见沈溪,那也是付出极大的代价才有机会,而现在他们中大多数人不过是在新城建设中捐了不多的钱粮而已,如此就能跟朝中顶级高官一同饮宴,以后走出去也有面子,腰杆能够挺直。

说白了不是沈溪瞧不起他们,是他们自己瞧不起自己。

沈溪再道:“不过这世道就是如此,经商者素来不为朝廷重视,朝廷一向认为百姓应该务农强国,而非以商贾转运货物,低买高卖,谋取暴利,过去几年时间里,我曾履任不少地方,推行农商改革。”

韩乙道:“这个草民等人都很清楚,若非大人您,江南各处盐铁茶买卖都被官府垄断,百姓深受其害……”

沈溪一抬手,打断韩乙的话:“我所做一切,不是要损害谁的利益,相反,是想从中谋取利益。在你们面前,我不需藏着掖着,相信你们也跟我一样,做买卖前都会斟酌,每次出手到底是盈是亏。”

沈溪的话让在场之人面面相觑,他们不明白为何沈溪要做如此开场白。

虽然沈溪的年岁比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要小,但身上自带的气场让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此时他们没多少精力思考沈溪话语中蕴含的东西。

能见到沈溪这样的高官,他们早就紧张至极,更像是专门来听训示的,很难有自己的主见。

韩乙道:“大人有何示下,只管对我等草民宣布便可。”

沈溪道:“我让诸位来,其实就是跟你们说及商税的问题……本来朝廷制定的商税偏低,而你们运货走到哪里,都是以地方税为主……本官不想搞例外,以后这新城税赋,定为十抽一。”

“啊?”

这下在场的人终于明白过来。

大明商税很低,基本都是三十抽一,只是路引和地方税赋很高,层层盘剥下以至于经商者苦不堪言。

若新城只是十抽一的商税,看起来比朝廷制定的税赋高,但其实算起来要比其它地方层层加码轻很多。

沈溪道:“作为回报,我会给你们提供足够的支持,在这里你们的财产和货物将会得到充分保障,甚至你们的货物在缴纳足够的税后直接卖给西洋人,具体措施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宣布……长久不变!”

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难做

沈溪每到一处当官,都很重视当地商业发展。

就算有些时候他没法把改革推行下去,也会自行筹建商贸体系来完成地方土特产的转运,因他在南方多地当官,很多改革其实已经切实地推行下去,而且江南情况特殊,远离中枢,就算京城那些老顽固知道了也很难插手。

而且沈溪推行的一些改革,并未对大明旧有体系彻底进行改造,未触及官员和地主的根本利益……土地所有权,再加上现在的内阁首辅谢迁相对开明,使得沈溪要在新城继续深化商贸改革有了土壤和契机。

等沈溪把话说完,在场商贾面面相觑,却没有即刻表态。

他们只是商会派来的代表,背后都有着数量庞大的商家,势力盘根错节,需要回去商讨和斟酌是否能够接受,就算他们是商会会长也不可能替所有人做主。

沈溪道:“我不是说让你们在今天便给出答复,有三天考虑时间,因为涉及新城今后的营商环境,那些不同意我所提规则之人,可以选择自行离开,我会给出一个月时间便于他们变卖产业,迁出新城。韩当家,有问题吗?”

最后,沈溪看向韩乙。

在这些商贾中,韩乙算是有一定话语权的存在,但此时韩乙却不敢有任何质疑,连忙道:“沈大人,草民无条件遵从您制定的规矩,以后杭州、苏州地界的商贾再到新城来经商,会按照大人的规矩纳税。”

“韩当家所言极是,我等也愿意听从大人号令行事。”

听到沈溪说不同意就要迁走,且只给了一个月时间,而眼前这座江南首屈一指的城池蕴含着无限商机,没人愿意就此离开。

即便要缴纳十分之一的税赋,对他们而言也有得赚,最近这段时间,东瀛、高丽、琉球和波斯商人陆续到新城来开设店铺,来自欧罗巴的部分跑单帮的商队也开始来新城采买货物,是个人便能感受到这座城池无穷的潜力。

沈溪微微眯眼:“事情还是等你们回去商议清楚后再定下来,城中会成立专门的商贸衙门,就在官衙旁边,我会不时去看顾一二。你们也该知道,指不定什么时候我就会动身回京城,在这之前我必须要把所有事情定下来。”

在场商贾即便心中有意见,也在权衡利益得失。

就算现在答应下来,回头等继任者来了制度改变,也完全没必要当着沈溪的面反对,这跟自找麻烦有什么区别?

沈溪道:“以后这里就是总商会的地址,你们有事情你们可以来此讨论,只要超过一半商会代表达成意见一致,就可以跟官府谈判,现在需要把具体规则定下。你们回去后好好考虑……”

“好了,既然事情说完,现在开席吧。”

当在场商贾听说可以开席,终于松了口大气。

他们本来担心的是沈溪狮子大开口,但沈溪并没有这么做,新城没有设任何关卡,以后收税看来也不会跟别的地方一样巧立名目,沈溪的承诺总比那些没有背景却喜欢长伸手的地方官员要管用许多。

他们都在琢磨是否要直接答应下来,以便给沈溪留下一个好印象,或者是回去后该怎么劝说商会同仁同意此事,避免自己的商会被逐出新城,沦为天下人的笑柄。

……

……

酒席没有持续太久时间。

这个时代官员和商人没有太多共同语言,若是沈溪想从这些人身上谋求利益,或许会聊一聊,多拉拢些人在身边,但现在沈溪只是要制定经商规则,把正事说完,剩下的时间基本就是敷衍。

一场酒宴下来,总共不超过半个时辰,沈溪便打算离开。

“沈大人,各商会知道您要回京师,准备了一些礼物,为您践行。”

即将散席时,韩乙凑过来,小声说道,“礼物送到您府上定有不便,便让人送到城中一处宅院,连同院子一起送上……算是各大商会的一点心意。”

沈溪打量韩乙:“我给你们土地,为的便是建出屋舍来贿赂我?”

韩乙摇头苦笑:“草民等人并非此意……这不算什么贿赂,都是些地方上的土特产,不值钱的东西。”

沈溪道:“你们的心意,本官心领,但有些事还是要按照规矩来。把之前我说的事以书面形式给定下,比什么都重要……你回去也要跟杭州、苏州等地的商人说清楚,免得他们有怨言。”

“不会,不会。”

韩乙赔笑道,“这方面草民还是能做主的。”

沈溪摇头笑了笑,没再说什么,韩乙还想继续说送礼之事,却被熙儿提剑挡开。

酒席散席时,韩乙又带着几名商贾过来,其中便有南京官商林文言。

林文言在酒席上非常低调,散席后有事想要找沈溪商议,便请韩乙代为引荐。

沈溪摆手道:“有何事,直接去跟马将军说……时候不早,本官还有一些重要事情处置,便先回衙了。”

沈溪没给韩乙等人说话的机会,在马九和熙儿的护送下出了商馆门口。

至于善后工作,会由马昂以及之后回来的马九等人负责,沈溪此前已把该说的话说完了。

……

……

因为云柳离开,新城内真正能帮沈溪做事,尤其做大事的人太少了。

此时沈溪终于发现,这些年来自己没有培养几个能辅佐自己的人才,殊为不智。

此行江南,除了唐寅等少数几人外,其余都是武将,从江南之地新招募的幕僚因为缺乏系统的学习,对很多事情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最多只能去各大工厂做事。

城内缺少行政官员,而朱厚照对他却信任有加,从未想过给他安排官员,避免给他添乱。

如今的新城更像是朝廷新建的卫城,主要官员都是武将,导致许多政务都压到沈溪一个人身上。

二更鼓敲响,沈溪还在官衙处理公务,这时马九和马昂过来,向沈溪汇报商馆那边的事情。

马九虽然不善言辞,但做事踏实,而马昂善于交际,市侩而有城府,二人配合起来相得益彰,沈溪走后不到一个时辰,便让各商会表态,而后联名签署同意在新城施行新商贸规章制度的“请愿书”。

显然商贾们都明白,就算相关制度是由沈溪提出的,他们也要装出是自己主动请命,不给沈溪制造麻烦。

毕竟官员对地方上任何改革,都可能成为政敌攻讦的借口,但若制度是由地方士绅自己提出,而官员只是点头同意的话,情况就大不相同。

“这些人是否太懂规矩了……”

沈溪看着面前有着几百个名字的请愿书,微微摇头。

马九道:“大人,他们还提出,可以自愿把商税加到两成,每年可以纳捐一定利润作为新城建设所用。”

沈溪再次摇头:“他们把一些坏习惯带到这里来了,我给他们定规矩,不是看中他们手头那点银子,而在于他们经商的渠道和人脉,还有他们开拓的市场,便于推广新城生产的产品……”

“我这里有份公文,明天拿去商馆,让各大商会自行抄录,以后这座城市的各衙门会按照这份公文的内容来执行。”

沈溪把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商税改革细则交给马九。

马九识字不多,没法知道里面写的是什么,只能交给城里组建的工商衙门,还有总商会,到时候有专人讲解,他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就在沈溪以为马九和马昂会自动退下时,马昂过来道:“大人,为给您践行,那些商贾,还有他们代表的官员给您送了礼物,已送到特定的地方,这是清单。”

说话间,马昂把几份册子递上,因为是不同商会的人送的礼,所以清单没有归纳在一起。

这几份清单非常长,沈溪只是粗略瞟了几眼,便知道这些商贾和地方官员送礼方面非常慷慨。

现在沈溪兵部尚书之职是否保留尚在两可之间,但吏部尚书的位置却坐得稳稳的,事关未来地方官员的考核,很多人趁着沈溪没回京师前,赶紧把礼物“补”上,以求将来到京城参加小考、中考和大考时能得到沈溪另眼相看。

即便对未来考核没什么帮助,能巴结到沈溪这样的朝中数一数二的大佬,对以后的仕途也是多有助益。

沈溪心想:“几千年的官场陋习根本没法改变。人在官场,想做个清正廉明的官员,何其艰难?海瑞不好当啊!”

“官员送来的礼,让他们带回去。”沈溪道,“至于商贾的礼物,除了女人和珍玩外,倒是可以留下,厘定好价值后算做他们的税赋,以后收税时给他们减免就是。收条一并打给他们……”

马昂连忙道:“大人,其实这些人巴不得能给您送礼,您完全没必要回绝,他们以后要仰仗您的地方甚多,投效之心甚坚,何必打消他们的热情呢?”

沈溪站起来,态度坚决:“他们送礼,是因我在朝中的地位,还有便是有事相求,他们想从我这里得到对等的回馈。而我制定规矩,他们以后在规则下做事,自会有人给他们撑腰,何必多此一举?我这边难道缺他们几两银子花?”

马昂低下头不敢应答。

沈溪把礼单交给马九:“这件事交给九哥去做,把事情办得漂亮一些,实在厘定不清楚的贵重礼物,直接退回去便可。”

马九接过礼单,弓身行礼:“是,大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