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策行三国》TXT全集下载_657(1 / 2)

陈宫对此忧心忡忡,却无计可施。事到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是他想退就能退的了。

说起来也怪,明明局势发展一如他当初所料,他却没有一点必胜的信心,反倒更加惶恐,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劲。仔细想来,似乎只有一种解释:他不知道吴国的底线在哪里。

国虽大,好战必亡,是因为战争的消耗巨大,不仅会吞噬掉每年的收入,还会迅速耗尽多年积累的钱粮。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汉武帝时,征伐匈奴不过十余年,便将七十年的积累消耗一空。从襄阳起兵算起,孙策崛起不过十余年,而且年年征战,积累必然有限。

这次集结二十万大军亲征,是迫不得已的孤注一掷,还是志在必得的最后一击?

陈宫无法决断。

他曾经以为自己对吴国的新政很了解,能够准确的判断出吴国的底线,可是现在他的自信动摇了,他担心吴国的实力远远超出他的想象,最后被战争拖垮的不是吴国,而是蜀国。

如果是这样,那他就是罪人,不仅辜负了蜀王父子的信任,还摧毁了大汉最后一线希望。

将来青史如何记载我?

陈宫思绪起伏,不知不觉到了南郑,进了城,来到公廨门前,下了车,却看到潘璋在门口候着。他眉头轻皱,停住脚步,整顿了一下思绪。

“何事?”

潘璋迎上来,低声说道:“太子等候陈相多时。”

陈宫没有多说,举步入府。随着年岁渐长,曹昂处理越发稳重,若无紧急事务,绝不会让潘璋在门口候着。这样做,会引起无端的猜疑,对军心士气不利。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陈宫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步伐,不让人看出心中的不安。他来到中庭,见曹昂正在院中踱步,身边站着一个年轻士子,有些眼熟。陈宫仔细看了一眼,发现是丁仪,顿时心中一紧,随即又笑了起来。

“原来是正礼啊,什么时候到的?”

丁仪上前两步,躬身行礼。“见过先生,我是刚到的。”

“是吗,我去桃花津送阮元瑜,怎么没看到你?”

丁仪说道:“大约是走岔了吧。不过我来南郑是私事,与阮元瑜无关,不见也无妨。”

陈宫看看曹昂,心中越发不安。他知道曹昂厌战,只是碍于父子情份,不得不然。孙策大概也想到了这一点,派丁仪来说降。只不过他低估了曹昂的孝心,这么做只会让曹昂更为难。

“我听说,你入仕了?”

“先生耳目灵通。”丁仪笑了。“我年前刚入首相府为小吏。不过我这次来却与首相府无关,而是奉姑母之命,来问先生及子修安好。”

陈宫暗自叫苦。丁夫人虽说不是曹昂生母,却与曹昂非常亲近。丁夫人派丁仪来见曹昂,曹昂不能不见。“丁夫人可好?”

“不好,很不好。”丁仪缓缓的摇了摇头,脸上的笑容散去,露出几分戚容。“丁夫人年后便已卧床,孙夫人从太医署请了几位太医去,都未能见效。都说是心病,非药石可济,怕是熬不过秋天。”

陈宫知道了曹昂心乱的原因,暗自叹息。对曹昂而言,为了孝,他可以舍弃自己的生命。可是对曹操是孝,对丁夫人同样是孝,丁夫人思念成疾,他若不见一面,这一辈子怕是都无法原谅自己。

“太子,你待如何?”

第2497章 父子

曹昂一手挽着陈宫,一手指着自己心口,泪水涟涟。“陈相,我方寸已乱,还请陈相教我。”

陈宫抚着曹昂的肩膀,叹息道:“这是太子家事,外臣不宜妄言。还是上书大王,请大王示下吧。”

曹昂紧紧握着陈宫的手不放,泪如泉涌。

陈宫叹了一口气,转身看看丁仪。“太子,事己至此,急亦无补于事。正礼千里而来,舟车劳顿,说不定还没用饭。不如先安排他住下,再从长计议?”

曹昂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拭去眼泪,吩咐人为丁仪安排住处,设宴为丁仪接风。

陈宫主动揽过了任务,领着丁仪向侧院走去。丁仪很客气,落后陈宫半个身位,一言不发。来到客人所住的小院,陈宫命仆役领着丁仪的随从去房里安顿,自己走到一旁,看着墙角的一汪浅池出神。

丁仪跟了过去,静静地看着陈宫。

“丁夫人真的病了,生命垂危?”

“真的病了。”丁仪笑笑。“是不是垂危,不好说。”

陈宫转过头,打量着丁仪,眉梢轻挑。“是谁设的攻心计?这么做,不太合适吧。”

“是不是攻心计,那要看陈相怎么想。”丁仪笑了两声,又道:“陈相,两国交兵,攻城、攻心,都是题中应尽之义,有什么不适合的?陈相设计,内用益州人之贪得无厌,外用我吴军将士的立功心切,不也是攻心吗?”

陈宫眉头皱得更紧,死死地盯着丁仪,眼睛眨也不眨。“这是谁说的?军谋处的沮授、刘晔,还是军情处的郭嘉?”

“这么简单的计策,连我都能看得出来,又何必沮祭酒、郭祭酒。所难破者,不过因为陈相用的是阳谋,不是阴谋罢了。”丁仪眼神微闪,避开了陈宫的逼视,转头看向池中的碧水红鱼。“阴谋可破,阳谋难敌,陈相堪称智囊。只可惜,陈相能谋人事,却不能逆时势,一切都是枉然,误人误己。”

陈宫脸色微沉,打算厉声喝斥,张了张嘴,却又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知道丁仪说得有理,他再聪明,也无法逆转时势。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争取一个更有利的谈判条件罢了。

只可惜,孙策反手一击,就让他陷入两难境地。

“陈相,识时务者为俊杰。你是当世智者,天下大势如何,你应该很清楚。用阳谋,无可非议,无非是两国文臣武将斗智斗勇而已,认赌服输,技高者胜。用阴谋,能不能成,却不由陈相左右。纵使一时得逞,将来也难免反噬。陈相熟读史书,当三思而行,莫效无赖儿,作孤注一掷。”

陈宫眼神微缩,半晌无言。他的脸色很平静,心中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丁仪这是什么意思?是孙策察觉了我们的暗手,还是虚言恫吓?那件事是法正部署的,他说万无一失,可是谁知道是不是真的万无一失。孙策身边有郭嘉统领的军情处,人才济济,察觉出异常也并非不可能。

阴谋不是阳谋,关键就是一个阴字,不为人知。一旦被人识破,一文不值。

看着陈宫沉默不语,丁仪忽然笑了。

陈宫转过头,斜睨着丁仪。“正礼为何发笑?”

丁仪收住笑容。“刚才陈宫问计,这是不是攻心之计,我没有回答陈相。”

“现在愿意回答了?”

“是的,只不过我们的目标不是子修。”丁仪郑重其事的点点头。“而是陈相。”

陈宫心头一紧,险些破口大骂。他迅速收摄心神,笑道:“正礼,事不密则败,你现在就告诉我这些,是不是有失稳重?”

“无妨。”丁仪转身,向堂上走去。“就算陈相杀了我也无济于事。”他转过头,又道:“陈相有暗手,难道我们就没准备?”

丁仪笑着,上了堂,一边走,一边举起手摇了摇。

陈宫迅速扫视了一周,尤其是院子门口当值的那几个士卒。虽然没看出任何破绽,心里却闪过一丝无奈。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谁敢说丁仪刚才那么大声的说话,那么明显的手势没有专门的意义?就算他现在下令,将阖府士卒、奴仆控制起来,也未必能将消息完全控制住。

丁仪进了屋,隐在窗子后面,看着陈宫站在水池旁发呆,不由得一声轻笑,带着几分得意。

“以卵击石,自不量力。”

……

明知是计,陈宫却没有改变决定。面对曹昂的请计,他坚持曹昂请示曹操,由曹操决定。

曹操既是君,又是父,他做的任何决定,曹昂都没有理由拒绝,哪怕因此错过与丁夫人见面,那也是曹操的责任,不是曹昂本人的责任。

这是目前他能想出的最好办法。

信使刚刚送出,曹操的诏书便到了,要求曹昂将汉中的防务交给乐进,赶往宕渠,主持益州北部的战事,以便他腾出手来,赶往江州,准备迎战孙策。

曹昂与陈宫商量后,接受了曹操的命令,委任乐进为汉中太守,全面负责汉中防务。他对乐进说,形势艰难,汉中怕是守不住,必要的时候放弃南郑,退守白水关,挡住吴军通往成都的路即可。

乐进接受了命令,向曹昂保证,但使有一兵一卒在,绝不让吴军通过白水关,威胁成都。

曹昂迅速调整兵力,收缩防线,然后带着一万精锐离开了南郑,翻越巴山。

七月下旬,曹昂赶到宕渠,与曹操相见。

看到曹操的第一眼,曹昂就惊呆了。眼前的曹操头发花白,神情憔悴,看起来像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实际上他刚刚五十。

“父王,你怎么……”

曹操挽着曹昂的手入座,苦笑道:“子修,接到你的书信,孤也是愁白了头啊。孙伯符这一计甚是高明,孤是让你走也不是,让你留也不是,进退两难。”

“父王,是儿臣无能,不能为父王分忧,反让父王受累了。”曹昂鼻子一酸,落了泪。

“子修啊,你错了。”曹操抚着曹昂的手,眼神欣慰。“孙伯符当世英雄,眼界极高。若你真是无能之辈,孙伯符怎么会将妹妹嫁给你,又何必动这么多心思,软硬兼施,一心想劝降你?正因为你德才兼备,忠孝双全,他才这么重视你,不希望你为孤助阵。有儿如你,孤便已经胜了他一筹。将来九泉之下,亦可无愧孙文台,俯视袁本初、袁公路兄弟。”

曹昂心情复杂,满肚子话,却不知道怎么开口。

曹操却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子修,你是不是想劝我休战请降?”

曹昂点点头。这一路上,他思前想后,觉得这是最好的解决之道。“父王当日与孙伯符一会,便引为知己。十年过去,天下大势如此,汉中、巴蜀虽是高皇帝龙兴之地,孙伯符却非当年霸王。以父王之见识,当不至于以为益州可独全。既然如此,还不早降,使益州免于战乱,而全个人阴德,以庇子孙。”

曹操笑了,起来来回踱了两步,在檐下站定,仰着看着阴沉沉的天空。

“子修,你虽仁孝,见识却稍逊孙伯符一筹。”

曹昂倒是不介意。“孙伯符当世豪杰,儿臣当日一见,便深自佩服,不敢妄想与之比肩。”

“是啊,不仅是你,我亦如是想,所以他能在十年间君临天下,而你我父子虽苦苦挣扎,仍难免为其所虏。”曹操长叹一声,苦笑道:“现在不是我不愿降,而是孙策不愿我降。”

曹昂急道:“父王何出此言……”

曹操抬起手,示意曹昂稍安勿躁。“这十年来,吴军战无不胜,军中骄气日增。新政推行卓见成效,却也有不少弊端隐患,各州郡世家受新政之利,却贪心不足,暗地里大做手脚,以图厚利。此等人,仅凭说理是不够的,只能行霹雳手段。可是孙伯符那人什么都好,唯独过于面善,下不得狠手,只好借亲征益州这个由头来做。”

曹操哼了一声,冷笑道:“这时候我请降,他岂能答应?”

曹昂目瞪口呆,半天才反应过来,却依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听曹操这意思,孙策亲征不是为了攻取益州,反倒是为了清理内政?

“这……”曹昂结结巴巴地说道:“父王,这未免……”

“匪夷所思?”曹操脸上的自嘲之色更浓。

曹昂面红耳赤,点头也不是,摇头也不是。他目不转睛地盯着曹操,希望从他的脸上看出一些破绽。他觉得曹操这理由太牵强了。吴国新肇,肯定会有不少问题,但孙策却不是什么面善之辈,他当初杀豫州世家可是杀得血流成河,小儿不敢夜哭,何必需要借亲征益州来处理这些事。

这岂止是用牛刀杀鸡,简直是用干将、莫邪杀鸡,代价也太大了。

见曹昂这般模样,曹操也没说什么,转身看向陈宫,借着背对曹昂的机会,眨了眨眼睛,向陈宫递了个眼色。“公台,你以为呢?”

陈宫佯作不见。他暗自佩服曹操,居然想出这样的理由来说服曹昂,不仅曹昂被震得无言以对,连他都有些信了,而且越想越觉得曹操的分析有道理。

他思索良久,一本正经地说道:“臣以为大王一语中的,实乃千金不易之卓见。”

第2498章 曹昂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