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茂林和管家说笑,梅香带着女儿一起喝茶吃果子,泰和在包间里跑来跑去的。
逛了大半天,一家人又回到孟家去了。
李先生给他们一家子安排了个单独的大院子,方便他们一家子说话。慧哥儿本来和长俊住在一起,这几日也搬了过来和父母一起住。
李先生并不去打扰她们,只每日让人用心准备饭菜伙食。
长俊每日下学后都会过来看一看,梅香有时候会把他打发到西厢房和青莲一起说话,但如月会在一边守着。
长俊这几日看到青莲就变得嘴笨,除了笑,就是点头。他渐渐通了人事,总是在梦里梦见一些自己平日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青莲快十三岁了,小小少女身段开始变得玲珑有致,五官也更加精致,睁着眼睛看着他的时候,长俊感觉自己魂儿都要被吸进去了。
如月虽然在一边看着,但她又不傻,经常一个人端着一盘果子到一边吃。
这个时候,长俊就会炸着胆子去拉青莲的手,有时候什么都不说,有时候说两句让青莲想捂住他的嘴的话。
黄茂林每次看到长俊去了西厢房,就开始两眼一直盯着这边。
梅香笑着打趣他,“真是二十年媳妇熬成婆,以前自己成日家偷偷摸摸的,如今看着女婿就跟看贼似的。”
黄茂林想到自己以前去韩家时,背着叶氏对梅香动手动脚的事情,心里就很不放心,生怕女儿吃了亏。
梅香总是拉住他,“你别跟个阎王似的,他们多久没见面了,让他们好生说说话。你怎么又忘了,前一阵子青莲跟掉了魂似的,你不让他们多说几句话,回头又这样,你又心疼。”
黄茂林只能叹口气坐下,“养女儿真难。”
梅香却岔开了话题,“等下回慧哥儿回家,让他也去秦家住几天。”
这是后话了。
西厢房中,青莲红着脸拍开了长俊的手。长俊又去拉青莲的双手,把她拽到自己面前,四目相对,一副随时要吃人的样子。
青莲扭开脸,“长俊哥,你这样好吓人。”
长俊赶紧收敛了自己浑身进攻的气息,“你别怕,我就是想好生看看你。过几天就走了,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见你呢,你也看看我。”
青莲红着脸看向他,“有什么好看的,我又不是不认得你。”
长俊忽然声音变低了起来,“多看一看,要是你想我了,就能梦见我。”
青莲呸了一口,“谁要梦到你!”
长俊嘿嘿笑了…
过了两三天,李先生果真给泰和找了个拳脚师傅,姓张,却是个身有残疾的。这人原来参过军,略微懂一些军法谋略,在战场上也立过功劳,被敌军砍掉了一只胳膊。因身有残疾,又不会走门路,最后只领了一笔抚恤银子回家了。
李先生笑着对黄家夫妇说道,“你们别看张师傅少了一只胳膊,功夫却好的很,他上过战场,知道一些排兵布阵的事情,经常从我家里借一些兵书回去看,我虽不懂武术,但也知道,张师傅这样的,教一个小孩子绰绰有余了。等过几年泰和大了,到时候再做安排。”
黄茂林夫妇出于对李先生的信任,接受了张师傅。张师傅捏了捏泰和的筋骨,又让他拉弓射箭,欣喜的发现这孩子天资极佳,真是块好料子。
自己先教他几年,等他大一些,再给他寻更好的师傅,说不得能培养出一个好苗子。
又住了几天,黄茂林和梅香决定回去了。
李先生带着儿子亲自把黄家人送到了官道上,慧哥儿见过了父母心满意足,长俊和青莲这些日子也说够了甜言蜜语,估计能管一阵子。张师傅也欢欢喜喜的跟着黄家人一起回了荣定县。
日子如流水一般过去了,等泰和能完整的把张师傅教的各种兵器耍下来,韩家的孝期也满了。
这几年间,明朗兄弟二人闭门守孝读书,从最基础的策论文章重新做起,把自己这几年做官和教书育人的心得加到文章里去,顿时显得文章比过去更加有内涵。
除了这,他们也时常与韩敬博以及秦家兄弟一起讨论学问,把历年春闱的考题整理到一起,特别是前三甲的卷子,仔细琢磨考官们的喜好。
这样用了三年心,兄弟二人感觉都进步不少。
孝期满了,兄弟二人开始筹划着进京赶考的事情。
这几年家里人情来往少,开支也少,叶氏攒下了不少银子,就准备留给两个儿子科举用的。
但不巧的是,今年没有春闱。兄弟二人决定先到各处同窗那里拜访,再把底子打厚一些,明年春天再图上京之事。
省城那边,孟家进入了高度紧张状态。无他,大爷和姑爷要一起参加秋闱了。
长俊和慧哥儿在官学读了几年书,基本功扎实了不少。孟家藏书多,李先生娘家兄弟都是两榜进士出身,时常寄来一些读书心得。郎舅二人这样刻苦了几年,总算没有白费这几年的心思。
李先生提前与黄茂林夫妇打过招呼,让他们不要操心,慧哥儿考科举的事情,孟家一手包了。
虽说不用管,夫妻二人在家里也是牵肠挂肚。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早上好!
感谢在2020-05-25 20:12:05~2020-05-26 16:55: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ming、橘子酱 10瓶;好大一场雨 5瓶;方也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35章 齐登科郎舅同喜
李先生经验丰富, 从报名,备考,一应的事情她都亲手操持。
有她照看, 慧哥儿和长俊一心只管考试, 无任何后顾之忧。
梅香和黄茂林在家里静候消息。
八月底的时候,省城的消息比慧哥儿先一步到了荣定县。
郎舅二人齐登桂榜!消息是孟家下人送来的。
当日,黄茂林和梅香都在家里。这几日虽说粮店里忙碌,黄茂林无心做事, 大部分琐碎的事情都甩给了贵仁, 自己在家等候消息。
孟家下人一进门就大喊,“亲家老爷, 亲家太太,大爷和舅爷都中了!”
他这一嗓子喊下来,黄家所有人都惊动了。
黄茂林第一个冲了出来, “真中了?”
孟家下人不顾旅途劳累, 反复念叨,“中了,中了!我们大爷中了第三名, 舅爷中了十五名。我走之前,学政大人把鹿鸣宴上要穿的衣裳都送到家里了,再没有错的!”
黄茂林忽然表情奇怪了起来,像是在笑, 又像是要哭。
梅香带着青莲出来了, 她一看黄茂林的表情就知道他心情复杂。
梅香吩咐王铁锁,“带他下去歇歇, 洗漱一番,让厨房做些好饭菜。”又让细月给了打赏。
送过了消息, 孟家下人长舒一口气,太太说了,让他好生歇两天再回去。
梅香把黄茂林带到了正房,拍拍他的手,“都高兴傻了不成!”
黄茂林眼睛有些发红,“我就是高兴,咱们儿子中举了,女婿也中了!”
梅香笑道,“黄掌柜是个福星,凡是你陪着考过试的,没有不中的!”
青莲在一边凑趣,“恭喜阿爹阿娘!”
梅香看向女儿,“阿娘也要恭喜你,进门就是举人太太!”
青莲有些不好意思,“阿娘真是的!”
说完,她扭脸就回房去了。
打发走了女儿,梅香继续与黄茂林说话,“等会子你去跟阿爹说一声,再去跟我阿娘也说一声。等慧哥儿回来了,咱们好好办场酒席!”
黄茂林点头,“好,一定办酒席!庆贺完了,再把儿媳妇娶进门!”
梅香笑了,“我都要做婆婆了,这日子真是快!”
黄茂林拉着梅香的手,“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娶了你。”
梅香柔声回答,“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嫁给了你。”
黄茂林忽然间笑了,伸手把梅香的发簪扶正,“你在家里歇着,我去报喜。”
梅香点头,“好,我等会儿让厨房做几个好菜,再弄壶小酒,咱们先庆贺庆贺!”
黄茂林站起身,“好,有酒有肉,先庆贺!”
黄茂林四处报喜去了!
他第一个先去了水玉坊,黄炎夏仍旧住在这边。
自从小柱来了之后,黄茂林原来说让黄炎夏到自己家里住,或者回平安镇也行。
但黄炎夏不想白拿儿子的钱,仍旧住在这边看着。他是东家的亲爹,虽然他如今不干活了,但水玉坊里的事情都瞒不过他。
有他在这里看着,伙计们和徒弟们都老实的很。小柱遇到拿不稳的事情时,大事情可以找黄茂林,小事情就可以问黄炎夏。
黄茂林到的时候,黄炎夏躺在廊下躺椅上。伙计们纷纷向黄茂林打招呼,他点头示意,快步进了院子。
“阿爹!”
黄炎夏从躺椅上坐了起来,“怎么这会就来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黄茂林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黄炎夏身边,“好事,阿爹听了可要把持住,别太高兴,伤身子。孟家刚刚来人了,慧哥儿和长俊都中了举人。”
黄炎夏呼啦一下子站了起来,然后又坐下了,“真的?”
黄茂林点头,“真的,您孙子和你孙女婿,一起中举了!”
黄炎夏听罢这话,眼泪立刻滚了下来。他一边哭一边双手合十,“感谢列祖列宗保佑!”
黄茂林赶紧安慰老父亲,“阿爹,切莫太过激动,保重身子。”
小柱听见动静过来了,“师傅来了!师公这是怎地了?”
黄茂林招手让他过来,“没什么大事,慧哥儿中举了,你师公高兴!”
小柱连忙道喜,“恭喜师傅师娘,恭喜师公!”
黄茂林笑了,“我还要去韩家报喜,你替我照顾你师公!”
他又看向黄炎夏,“阿爹,过几日慧哥儿回来了,我让他来陪您说话。到时候还要办酒席呢,等办完酒席,又要给他娶媳妇,阿爹到时候高兴的时候多着呢。这会子儿子忙乱,还请阿爹帮我看好水玉坊。”
黄炎夏高兴的摆手,“你快去,我孙子的事情是大事,放心吧,这里有我呢!”
黄茂林又去了韩家,明朗兄弟二人都在。
见他一脸喜色,明盛立刻开玩笑,“姐夫是来送好消息的吗?”
黄茂林笑着点头,“什么都瞒不过你们,才刚孟家来人,两个孩子都中了!长俊第三名,慧哥儿第十五名!”
明盛立刻抚掌大笑,“好,好,我徒儿们真给我争气!”
明朗笑话他,“不要脸,人家中举是在省城读的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明盛哼了一声,“一日为师,终身为师!”
黄茂林也笑了,“我去告诉阿娘!”
兄弟二人都起来了,“我们陪姐夫一起去!”
叶氏听到消息后笑到脸上都起了褶子,“都是好孩子,都是好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黄茂林挠挠头,“我光顾着高兴,还没问呢!”
明朗在一边解围,“孟家想来会办酒席庆贺,慧哥儿定会多留几天。说不好他们两个会一起来呢。”
玉茗在一边凑趣,“这下可好了,慧哥儿中了举人,我们家白得了个举人女婿!”
婉容也跟着开玩笑,“青莲可真有福气,哥哥是举人,婚后过门就是举人太太!”
明盛坐到她身边,“难道你没有福气?你进门也是举人太太呢!”
一屋子人都笑了,婉柔有些不好意思,横了他一眼。
叶氏吩咐黄茂林,“你先回去,把该预备的东西预备好。马上就九月了,等慧哥儿回来,先庆贺他中举,再把儿媳妇娶进门。剩下的几个月,你们两个且得忙着呢!”
说完,她又看向明朗和明盛,“有功夫就去给你姐夫帮忙!”
明朗郑重点头,“阿娘放心,外甥的事情,我们兄弟义不容辞!”
黄茂林道谢之后,拱手告辞。
回到家里天都快黑了,梅香已经准备好了饭菜,带着两个孩子在正房里等着呢。
黄茂林一进来,厨房立刻开始摆饭菜,一家子坐到了一起。
泰和给黄茂林倒了杯酒,“恭喜阿爹!”
黄茂林摸了摸泰和的头,“你哥哥的事情以后就不用我操心了,你好生读书习武,以后再给阿爹考个举人!”
泰和吐了吐舌头,“阿爹可真贪心,这举人又不是大白菜,说考就能考上的!”
黄茂林也不生气,“吃饭吃饭,你还小呢!”
梅香把泰和拉到自己身边,“这几日在学堂里怎么样?没有欺负人吧?”
泰和一边吃一边抱怨,“阿娘,我哪里敢欺负人!平日里无事,我碰都不敢碰人家。万一摔倒了,还说是我推的。”
梅香摸了摸他的头,“阿娘能理解,阿娘小时候连门都不敢出,就怕不小心伤到人。但是福祸相依,和你玩的人少了,才能看得出谁是真朋友。”
泰和吃的满嘴流油,“阿娘说的对,我有一两个真朋友就够了!”
梅香又往儿子碗里夹了许多菜,泰和每日活动量大,力气也大,个子比同龄人高一些,吃的也多。什么鸡鱼肉蛋菜,他一样不挑,给什么吃什么,但一定要管饱,还得有油水!
黄茂林往儿子碗里夹了个鸡腿,“以后阿爹老了,出门谁也不敢欺负我,不然就让我儿子揍他!”
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省城那边,孟家已经开始热闹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