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出照眼中浮现出兴奋的神色,方宗奇也害羞的低下了头。
陶九思恍然,神女有意,襄王未必无情,且随他们去吧,是好是坏都是他们的造化。
“陶修撰在看什么?”卫怀礼猝不及防的在陶九思耳边嘀咕了一句。
陶九思一惊,见卫怀礼正好奇的盯着自己,只好道:“想起往事,有些出神。”
卫怀礼给陶九思新倒一杯茶,遗憾道:“陶修撰果然是个妙人,只可惜那日我不在殿上,否则一定和大哥争上一争。”
见陶九思默不作声,又道:“今日喝茶寡淡了些,下次我请你喝酒可好?”
陶九思淡淡道:“多谢殿下好意,不过九思不善饮酒。”
卫怀礼三番五次的递出橄榄枝,都被陶九思不痛不痒的回绝了,心里已有些不悦,但想到平时自己苦心孤诣维护的形象,不能就此毁于一旦,便还是耐着性子和陶九思几人交谈。
掌灯时分,宴席将散,卫怀礼仍没完全死心,他笑道:“几位不如乘我的轿子回去?我嘱咐下人将你们一一送回去。”
陶九思回绝道:“多谢殿下好意,我走回去便可,岂敢劳烦皇子座驾。”
夏开颜见陶九思一口回绝,也道:“我家就在这附近,走两步就到了,我也不用麻烦三殿下。”
三皇子看不出情绪,只淡淡道:“如此我便放心了。”
陶九思和夏开颜出了门,只有方宗奇还被大公主拉着谈论诗词歌赋,最后时间已晚,不得不乘着三皇子的车回家。
陶九思一回家,先去给父亲和大哥问好,顺便提起今天碰到三皇子的事情。
苏文正听完,抚着胡须道:“你眼下是大皇子的师傅,确实不宜再和别的皇子结交,思儿回绝的干脆,做的很对。”
苏清泉也点点头,又道:“不过三皇子贤王之名远播,朝臣中有不少都对他交口称赞,未来能成明主也未可知。”
陶九思道:“大哥此言差矣,依我之见三皇子绝非善类。”
陶九思接着将卫负雪今天晕倒的始末一一道出,听得父亲和大哥是频频摇头。
苏清泉感慨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三皇子专门躲在暗处放箭,当真可恶。”
陶九思颇有同感的点点头,上辈子这卫怀礼没少给卫负雪和卫容与暗中作梗,偏偏又装出仁义道德的样子,蒙蔽了不少人。还好他活过一世,知道三皇子的嘴脸,这回他绝不会再让卫负雪吃三皇子的亏。
苏清泉忽然想到什么,急忙开口:“对了,方才宫里来人传话,说是明天大皇子课业照旧。”
陶九思一天心神不宁,很担心卫负雪身体,现在听到明天还能照旧上课,想来已经没有什么大碍,终于放下心来。
和父亲大哥说完话,陶九思没有直接回房间,而是调转脚步去了厨房。
李姨正在厨房煨着一锅银耳,见陶九思进来,放下锅勺,喜逐颜开道:“二公子回来了,先别急着睡,我熬了些银耳给你,每天上课想必费嗓子,喝点银耳润润肺。”
陶九思谢过李姨,揭开锅盖,见一锅银耳滚沸着,香甜扑鼻。
陶九思:“李姨,明天给我想装一碗银耳进宫。”
李姨:“没问题,给你装一大碗。”
陶九思又道:“以后我要带早饭午饭入宫,还劳烦李姨挑些好的食材,分量也多多益善。”
李姨应了下来,颇有些感慨道:“二公子从前饭量小,更是问不出想吃些什么,现在在宫里当差费心劳神,倒是胃口变好了。”
陶九思笑笑,道:“李姨嫌我吃得多?”
李姨:“那哪能,二公子能吃,我高兴还来不及呢!以后想吃什么,想吃多少,尽管给姨说。”
李姨没有孩子,便将苏府三位小主子当做是自己孩子一般,尤其是陶九思,善良正直,模样又好,最得李姨心疼。
陶九思道过谢,回到屋里,左思右想,总是挥之不去卫负雪那一身破衣烂衫。
今天见了三皇子和大公主,两人亦是衣着华贵,排场十足,丝毫不逊于二皇子,反观嫡长子卫负雪,生活在皇宫里,却好似街上的乞儿。
陶九思摇摇头,开始在屋里翻墙倒柜,想找出些他的衣服,带到宫里给卫负雪穿。
陶九思虽然比卫负雪大了几岁,但俩人的个头差别却不大,仔细看卫负雪还比陶九思高些许。不过卫负雪吃不饱饭,比陶九思瘦,穿陶九思的衣服应该不成问题。
陶九思衣服不多,大多都是极其朴实的款式,颜色也是清汤寡水。赵玉虹知道这个儿子不爱打扮,生性简朴,也不强迫他穿那些花红柳绿的款式,只在面料上下功夫,让陶九思穿的舒舒服服。
陶九思挑来挑去,选了五件最新的衣服,厚薄皆有,接着找了套笔放在一起,预备明天都给卫负雪带去。
想着卫负雪能穿上正常的衣服,陶九思欣慰的爬上床,准备睡觉。
睡前又想到,不知道卫负雪有没有合脚的鞋,明天一定要问问,
皇宫里,缓过劲的卫负雪,正披着袍子在案前看书,不知为何,蓦地打了个喷嚏。
桂嬷嬷正在旁边给卫负雪纳鞋底,见状笑道:“这么热的天打喷嚏,是有人在惦记着少主子呢。”
卫负雪想到有人在惦记自己,不由得望着蜡烛出了神,心中响起一个小小的声音,会是他在惦记自己吗?
第10章 变脸
第二日,陶九思拎着两个大食盒,外加昨晚收拾好的衣服和笔,照例早早去了书斋。
卫负雪自然也早就坐在书桌前读书,陶九思每回踏进书斋,见到这一幕,心中都是既感慨又高兴。
奇的是,不知今天吹得是那阵风,卫容与居然也出现在这小小的书斋,正坐在卫负雪旁边,托着腮帮子打瞌睡。
或许是听到有人进来,卫容与从睡梦中猛地惊醒,迷迷糊糊的向门口望去,见到是朝思暮想的九思哥哥进了门,瞬时来了精神,眉开眼笑道:“九思哥哥你来了!”
卫负雪听见这称呼,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
陶九思将手上的东西交给桂嬷嬷,低声交待了几句,又看了眼卫负雪,见他精神大好,心下略定,才问道:“二殿下怎么在此处?”
卫容与摆弄着手指,忽然神情就有些不自然:“我,我告诉母妃想歇一天,她帮我告假了。今天我想和大哥一起上课。”
卫负雪闻言,小声说了句:“胡闹。”
陶九思忖道,这方宗奇到底是有多古板,能让好脾气的卫容与都要变着法不上课。
转念一想,眼下他们兄弟二人若能多多亲近,对卫容与也是一桩好事,便道:“也好,二殿下如果没什么事,今日就在这里吧。”
卫容与一喜,继而自顾自言道:“九思哥哥,你又好久没来看我了。”
陶九思见他一脸落寞,总不好说我是故意避着你,思来想去只好解释道:“前段时间生病了,怕过了病气给殿下。”
卫容与一听,面色大变,拉着陶九思左看右看,紧张道:“什么病?怎么回事?我这就传太医来给你看看。”
陶九思还没回话,卫负雪却合了书,不悦的呵斥道:“容与你若是来上课的,就少耍这些把式!再废话便滚回自己的书斋。”
卫负雪本就是一副冰冷模样,一旦生气,更是让人不寒而栗,这下可把卫容与吓坏了,不知道大哥为什么忽然对自己如此凶巴巴。
卫容与缩缩脖子,本来不欲反驳,可瞥见坐在一旁的陶九思,还是壮着胆子回道:“我是担心九思哥哥,大哥这么生气作甚?”
卫负雪勾起嘴角,似笑非笑的看着卫容与,一双冷漠的眼睛好似两把剔透的冰刀,要把眼前的人刺个对穿。
正要发作,陶九思却伸出手,按按他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
陶九思悠然道:“二殿下好意,九思怎好拒绝,便叫太医来瞧上一瞧。”
卫负雪一脸惊诧的望着陶九思,心想先生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不过倒也没说什么,他想陶先生总不至于害自己。
卫容与叫来身边内侍,安排他去太医院传话。不多时,太医院院首张太医就满头大汗的到了。太医院那边听说是二皇子传唤,院首当仁不让,立刻收拾东西马不停地亲自来了。
卫容与一见张太医进了门,也不管人家那一脑门子的汗,叫道:“张太医,快来快来。”
张太医气喘吁吁的走过去,边观察卫容与脸色,边急切道:“二殿下是哪里不利落?”
卫容与摇摇头:“不是我,我传你来是给陶先生看病。”
张太医擦把汗,心想陶先生是哪根葱,需要劳动他的大驾,但是二皇子吩咐,也只好耐着性子准备望闻问切一番。
张太医道:“那么请问陶先生最近可是有哪里不舒服?”
陶九思却道:“我神奇气爽,并无哪里不舒服。张太医不妨给大皇子号号脉?”
张太医一听,笑话,除了皇上贵妃,外加二皇子,谁还能使唤我?大皇子这个不成器的,我若亲自出手,岂不是自折身价。
陶九思见张太医半天也不作答,在下首犹犹豫豫,不知想些什么,一拍桌子,冷笑道:“张太医,大皇子再不得宠,也是陛下的家务事。天子血脉,还轮不到你这个做臣子的怠慢!怎么?堂堂皇子还配不上张太医的艺术?他日陛下传你看病,你也要如此托大吗?”
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陶九思又声色俱厉,颇为严肃,张太医吓得双腿一软,忙道:“大殿下,臣万万没有这个意思!”
卫负雪不动声色的看着,原来一向温柔的书呆子,还有这么强势的一面,而且此番变脸,还是为了他。
张太医见大皇子神色淡然的看着他,半响未置一词,心道倘若这陶九思真去圣上面前添油加醋的告一状,自己未必吃得消,反正来都来了,搭个脉也不费事,便上前几步,温言道:“大殿下,可允许臣替您搭个脉?”
卫负雪缓缓伸出手。十六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替他瞧病。平时小伤小痛都是自己忍忍,偶尔被欺负的皮开肉绽,也只有桂嬷嬷给自己上药。原以为这世间,不会有人关心自己,他只能先做一株顽强的小草,再慢慢的强大成一片草原,可自从陶九思来到他的生活,才知道被人照顾、被人关心,被人悉心教导,原来是一件这么幸福的事。
兀自沉思间,张太医已经号完脉:“大皇子只是身子骨有些虚弱,没什么大碍,臣开点补药,吃上几月便好。”
陶九思颔首,张太医提笔迅速写了张方子,递给卫负雪道:“臣这个是补中益气的方子,殿下早晚各喝一副,不出三月,身子骨就能强健起来。”
一般太医给宫中贵人看了病,只会每日煎好药送来,张太医却让卫负雪自己照方抓药,摆明了心中还是瞧不起这卫国的大殿下。
陶九思不欲逼张太医太急,伸手拿过方子,浏览一遍,道:“多谢张太医”,接着揣在袖中,对卫负雪道:“殿下不必担心,我替你抓药。”
卫负雪点点头,陶九思又道:“二殿下让张太医告退吧,咱们还要上课。”
卫容与早在旁边看傻眼,被陶九思一点名,猛然一惊,才恢复二殿下的高贵气度,道:“张太医辛苦了,先退下吧。”
张太医走后,陶九思却不忙着上课,而是让桂嬷嬷将食盒中的清粥小菜温一温,摆在书桌之上。
陶九思:“大殿下早饭大概没吃饱,先吃饱肚子,咱们再开始上课。”
卫负雪望着满满一桌小菜,还有面前那碗冒着热气的小米粥,人生第一次,有些热泪盈眶的感觉。
二话没说,拿起筷子就开始默默吃饭。
卫容与坐在一旁,心情时起时落,等到陶九思让大哥先吃饭再上课的时候,不由心想,九思哥哥对大哥怎么这么好,对我却是那样的不近人情。
踟蹰半响,恹恹道:“九思哥哥,你对大哥真好。”
陶九思见卫容与一脸了无生趣的样子,笑道:“二殿下饿吗?”
卫容与一听,立马兴奋的点点头,道:“饿!我早上也没吃饭!”
陶九思摸摸卫容与毛绒绒的后脑勺,道:“桂嬷嬷也给二殿下盛一碗。”
卫容与接过碗,双眼放光,一扫方才的不愉快,连忙端着喝了一大口,道:“好喝!莫非是九思哥哥亲手做的吧?”
陶九思有意逗他开心,答道:“对啊,正是我亲手做的。这锅小米粥,足足熬了两个时辰,怎么样是不是又香又软糯?”
卫容与:“嬷嬷,我还要喝两碗!”
卫负雪:“......”
其实,卫容与早上是吃了饭的,而且想到今天要去见陶九思,心里高兴,还比平日多吃了不少。眼下又在卫负雪这里,喝了三碗粥,吃了一盘小菜,啃了半张饼,撑到一张嘴就要吐了,才不舍的放下筷子。
结果可想而知,卫容与整个上午都腹胀难当,直冒冷汗,别提听课了,坐都坐不直,最后还哇的一声吐了。陶九思见状,将随行的宫女太监叫进屋内,众人一见吓破了胆,马上就带着二皇子回宫。
回宫后又吐了几回,直到胃里空了才消停,杜贵妃听了报信,急忙忙赶过来,见儿子虚弱无比的躺在床上心痛不已。
杜贵妃憋了一口气,叫来今日随行伺候的宫女碧空,厉声问道:“殿下今日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碧空伏在地上,战战兢兢道:“殿下今日只用了顿早饭,早饭过后一切正常,但,但…”
杜贵妃瞥她一眼:“快说,少叽叽歪歪!”
碧空:“殿下今日去寻大殿下,不让奴婢跟进书斋,不知道是不是在那里吃了什么,将殿下吃坏了。”
杜贵妃一听,顿时怒火中烧,吩咐左右去把大皇子叫来。
“那种人的东西也能吃?”杜贵妃本想气冲冲将卫容与训斥一顿,可见他脸色煞白,双唇不见血色,教训儿子的话到嘴边,化作了软绵绵的一句埋怨。
卫容与勉强道:“母妃,不怪大哥,你别叫他来。”
杜贵妃哼道:“你在他那吃坏,我不管他怪谁?你受的罪,我定从他身上讨回来。”
卫容与还要再劝,杜贵妃却道:“容与,别说话了,你且歇歇吧,一会等着看好戏。”
第11章 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