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福又笑嘻嘻道:“不怕,就不怕姑姑身后的那两个鬼差。我入宫前我娘说我火焰高,等闲小鬼根本近不了身。”
她拉着脸道:“姑奶奶管你火焰低火焰高。这管子拿来我用不了,不给你银子。”
五福便苦着脸:“姑姑,你说的那螺纹雕刻起来忒难,芯子上要有螺纹,最外面的管子内壁上还得有,两边的还得嵌合上,做好一支,得花我十天的功夫。”
第5章 断头饭
年仅八岁的五福,是在掖庭膳房做杂役的小太监。
他入宫前曾学了些木工的活计,三个月前被猫儿发掘,如今利用空闲时间帮着她做妆粉盒子。
猫儿瞧着他送上来的不合用的木管,只得取了剩下的唯一一支口红出来,拧出来又拧回去的给他瞧:“要能随意拧进拧出的。你若有省事的点子,又能达到目的,你说出来。”
五福摸摸脑袋,试探道:“不用拧旋,用榫卯嵌合的法子,可行?各宫殿都用这法子造房子呢!”
胡猫儿一笑,抚了抚他的脑袋,道:“你去做一个出来我先瞧。”
她打开粉底盒子,瞧见粉底盒子上的螺纹倒是都有。
等将粉底扁盒收好,她转头先看着春杏,第一次露出亲和微笑,同她商量道:“可有银子?先借我三两,随后还你。”
四个粉底盒子,连工带料得花二两。她除了埋在地里的保命银子,手里再没多少。
春杏便有些犹豫。
胡猫儿一提眉,问道:“忘了我阿哥是谁?你们新到的,不知道拜码头的规矩?”
春杏只得回屋拿了银子递过去,壮着胆子道:“姑姑可一定要还,我们身上也没多少。”
胡猫儿重新恢复了和蔼笑容:“要还要还的,赚了银子就还,一文钱不欠你。”
她将二两整的银子递给五福,又加了几十个铜板,交代道:“米面,不拘什么,便宜大碗的,替姑姑寻来。姑姑知道你机灵,是最棒的小杂役哦!”
小小孩童受不住吹捧,五福立刻翘起了尾巴,双眼闪闪发亮:“姑姑就瞧好吧!”出溜便挤出了殿门。
等他再出现时,除了米面,背篓里还多了一碗菜:“昨儿剩下的,膳房管事公公原本要倒,我闻着没坏,给姑姑拿了过来。”
胡猫儿忙忙接下,凑了鼻子过去闻,果然没有坏呢。
她喜得“吧唧”一口亲在五福面上,赞道:“真是姑姑的小乖乖。日后再有这样的好事,一定要拿过来。等姑姑日后赚了大钱,绝对不忘记你。”
五福窘迫的一张脸通红,揉了揉脸,转头就躲出了废殿。
三人在院里起了一蓬火,凑合着一碗菜和新到的米面做成一锅菜粥,将早饭和午饭混在一起,勉强吃了个五分饱。
待收拾完碗筷,猫儿便寻出所剩不多的干花瓣,用清水淘洗干净放在日头下晾晒。
晾干花瓣,按颜色深浅分成不同批次,捶成粉末,再掺和其他材料,准备个六七日,便能做几茬口红出来。
临近午时,废殿门被拍响。
不是相熟人的暗号,来者是陌生人。
猫儿将院门拉开道缝,凑近一只眼往外瞧去。
门口站着的,是前儿夜里助纣为虐,将她捉走的大内总管吴公公。
一旁还站着位宫娥,猫儿看的清清,这是她同皇后、皇子排排睡时,曾在一旁看守着她、随时准备拿了她的宫娥。
亮闪闪的日头照的猫儿眼珠如琥珀玉石,那玉石一动不动的眯在那里,像极了冷眼观世人的狸猫。
门外的吴公公惊的整整退了一步,又鼓起勇气,将门推开一些,同凑在门边的猫儿满脸堆笑道:“胡丫头可真是否极泰来,皇后娘娘要亲自谢你呢!”
——*——*——
极华宫里静寂无声。
胡猫儿跪在殿里时,便觉着,她那胡诌出来的阎罗王阿哥,再次将绳索栓在了她的脖颈上,随时要将她接去地府里,兄妹重聚。
里间寝殿处渐渐传来喁喁人语声,不知在说些什么。
或许就是在商量到底给她一个怎样的死法。
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有脚步声而来。
清风送来淡淡的铁锈味,仿佛是那不知什么时候就要落在她脖颈上的大刀的气味。
萧定晔站在不远处,冷冷道:“母后有话问你,你老实着点,莫拿神鬼之事吓她……”
她将将要点头,腹中便起了一声长鸣,不久前吃过的半碗菜粥已消化的一点儿不剩。
萧定晔继续恐吓她:“若惊到母后,你倒是走了大运。本王会送你一桌六碟八碗的席面,伴你上路。”
她的背上涌出一层冷汗。
等那脚步声去了,她立刻起身,踉跄着跪麻双腿跟了上去。
寝殿里药香浓郁。
从鬼门关逃回来的皇后半躺在床榻上,身子虽然虚弱,发髻、妆容与衣裳却华贵得体,没有一丝儿狼狈处。
有位姑娘坐在边上,捧着一卷书轻声诵读。那声音轻柔如莺啼,皇后的手指便随之一点一点。
胡猫儿从外间换进了里间,再次跪了一刻钟。
萧定晔坐去床榻对面的椅上,探手取了小几上的茶水,慢慢饮到底。
随着杯盖在茶杯上几不可闻的一声碰撞,读书声停了下来。
皇后向姑娘笑一笑,断断续续道:“难为你日日过来瞧我,比我亲生的儿子贴心。”
姑娘眼眸轻轻一颤,抬眼望萧定晔面上极快的一扫,又含笑低下脑袋,同皇后娇嗔道:
“雁儿自小受着姨母的疼爱,常来探望您,也是份内的事。”
她再掖了掖皇后被角,起身福了福,皇后便出了声:“小五,你去送送雁儿。”
楚离雁满怀希翼的看向萧定晔。
萧定晔一笑,身子牢牢的粘在椅上,懒懒道:“母后此处离不了人,我哪里顾得上旁人。”
楚离雁心下失望,面上却并不显出来,只含笑同皇后道:“哪里需要人送,雁儿去探过太后,还要再逛逛园子。”
她款款出了寝殿,等已走出极华宫极远,方才耷拉了肩膀,重重叹了口气。
已至午时,宫娥脚步声窸窣,端来漆盘,侍候主子用饭。
胡猫儿的嗅觉前所未有的灵敏起来。
青蔬山药片、清炖墨鱼汤、水晶蹄髈……
她的腹中叮叮哐哐的揍起了一首起义大曲,声音大到连跪守在边上侍候主子用饭的宫娥都瞟了她一眼。
筷子啪的一声拍在几上,萧定晔一蹙眉:“将蹄髈端给她,莫再吵人用膳。”
猫儿从善如流的谢了恩。
等两位贵人用茶漱了口,她也刮尽了盘子里的最后一滴油水。
此时她有些撑,可心里放了松。
两位贵人,不像是要她命的模样。
须臾间,皇后开始问话:“听说,你是用镇魂之法救了本宫?”
猫儿立刻瞥向了萧定晔。
认呢,还是不认呢?
若认下,却又惊吓了皇后,这位皇子能放过她?
她现在已经吃撑,不想要那一桌六碟八碗的断头饭。
萧定晔没有给她任何回应。
她只得轻轻“嗯”了一声,再不敢多说一个字。
皇后没有在阎罗王的事情上盘亘多久。她轻喘了几口气,换了话题:“你可恨本宫?”
胡猫儿只觉得背上又出了一层汗,那汗如同她做胭脂所用的蜂蜡一般凝结在她背上,渐渐僵化成一张龟壳。
而她这只王八蜷缩在壳里,丝毫不敢露头。
她知道,她穿越了一回,占用了旁人的身子和未尽的阳寿,就得承担别人的过往。
她再也顾不得鬼神之事会不会惊吓到皇后,忙忙表着忠心:
“奴婢死了一回,再醒来时,就将前程往事忘的一干二净。奴婢不知旧事,只知道,一切都要往前看……”
皇后的眼神久久的盯在她的面上,思绪却仿佛飞到了很久之前。
她许久未说话,等再开口时,声音多了冷厉:“你死而复生,乃不详之人,今后便长居废殿,不得迁出。”
猫儿感激涕零。
------题外话------
推荐好友乖乖文文的文《穿越农家之妃惹王爷》:
“没看到我家没有儿子吗?本姑娘只招婿,不嫁人。”
“听说你家招女婿,本王自带嫁妆,过来试试。”
第6章 自古巫医分不分家
从极华宫回到废殿时,午时已过。
猫儿进了配殿,一头扎进了破柜里。
旧衣裳……没用。
烂床单……没用。
被耗子啃了边角的话本子……没用。
她自穿来后,在这废殿所能寻见的所有约莫有些用处的物件,都收在这破柜里。
没有能提示原身过往遭遇的物件。
皇后为何要将前主子和她贬至废殿?
她今儿一早遇见的神秘妃嫔,含糊不清的那几句话又是何意?
她拉过春杏,探问道:“你进宫也有两三年,你可知,我同前贵妃当初是因何进了废殿?”
一旁的白才人哈的一声冷笑:“能进这个殿里的,可不都是争宠失败的?贵妃被贬之前,去了一回御书房,紧接着就住进了废殿。你跟在贵妃身侧,难道你真不记得?”
猫儿见打听不出什么,呆呆坐了半晌,心中想着自己的盘算。
据闻,无论想在京里或京外做买卖,没有一百两本钱,寸步难行。
她原想的是,躲在这废殿里闷声发大财。等攒够一百两,就想办法偷逃出宫。
然而她打定那主意没多久,她就被人捉小鸡似的捉去极华宫同皇后、皇子排排睡。
皇后没活她就是个死。
皇后活了,若有一日认为她不祥,她也是个死。
现下她对外露了面,想在宫里闷声发大财只怕不易,少不得得做两手打算。
有机会逃就逃,没机会逃便先蛰伏赚银子。
她重新构思了崛起路线,立刻起身要动手做口红。
只往洗好晾晒的干花瓣处一站,她便重重骂了声娘。
哪个挨千刀的鸟儿,不知吃了些什么,一泡硕大鸟屎落在盛了花瓣的簸箕里,还溅的四处都是。
原本就不多的干花瓣,此时没有一片能再用。
她溃败的坐了半晌,强打起精神,同春杏道:“看好门,我去去就回。”
白才人忙忙起身跟去她身后:“你要去何处?可还是去皇后处,或是见皇上?”
她的双眸闪闪发亮,焕发着不可思议的天真:“若瞧见皇上,你能不能同皇上说,奴家,奴家日夜都思念他……”
猫儿被酸的打了个颤,转身指了指殿里床榻的位置:“趁着日头高,做你的春秋大梦去。”转头出了废殿。
废殿地处掖庭,是最低等的宫娥劳作和休息之处。
出了掖庭,先饶过重重院落,经过御花园,绕去东华门附近,有太医院的值房。
花瓣能入药,太医院值房里,花瓣是大量储备的。
她对宫道不熟,慢慢问着沿途遇见的内侍宫娥,缓缓寻了过去。
太医院值房极为安静,只偶尔传来切制草药的声音。
她将将在大堂上露了面,那切人参的小医助便停了手中动作,抬头看着她:“哪位贵人要问诊?”
猫儿讪讪一笑:“没有谁……莫贵妃要沐浴,指使我来寻些花瓣……”
小医助蹙了蹙眉:“莫贵妃?没听说过。”
他拿着手中切药的大刀指向猫儿:“别浑水摸鱼,这事我见得多了。”
猫儿一滞,只得转头四顾,问道:“太医令大人在何处?”
她想着,当日在皇后宫殿,那太医令被五皇子几脚踢的哎哟连天,险些要被杀头。
算起来,在皇后醒过来的事情上,她也是一众太医的救命恩人。
她拿出恩人的风范,那太医令多少要给她些面子。
小医助往外努了努下巴:“蹲去外面,守着门去。”
这怎么说话呢!
守就守。
她今日来,心里多少存了些发愤图强的志气,日后少不了要多和太医院众人打交道,不能让人瞧扁了。
她往大门边门槛上一坐,决心要守株,稳稳待一回兔。
秋风温暖,周围静的只有秋蝉齐鸣。
她打了个盹,一下抬头,一下垂头,不知挣扎了多久,耳边隐隐约约听得有人声,立刻强睁了眼。
但见一老一少两位御医将将拐过影壁,往门内而来。
她运气好,无论年轻的那位还是年老的那位,和她都共同经历过险些被砍头的命运,正正是在极华宫见着的老熟人。
她忙一擦嘴角口水,起身上前,对着那位年老的甜甜问候了句:“太医令大人,吃了没?”
眼前两人蓦地停住了脚步,太医令一眯眼,伸出一根手指,险些指到她面上,继而送给她一声尊称:“妖女!”
她转头看着那位年轻的太医,悄声问道:“你家太医令吃撑了?”
年轻太医抿嘴一笑,太医令已对着她破口大骂:
“妖女,你胆敢出现在老夫面前!你仗着几声花言巧语,迷惑的皇后、皇上、五皇子信了你的邪。老夫可不会着你的道!”
秋蝉肆虐下,偶有几个歇晌早醒之人,被太医院值房的吵闹声引的探头瞧热闹。
有知道胡猫儿风光之事的内侍,兴奋的帮她出主意:“快,胡姑姑身边那两只鬼呢?喊他们出来帮你忙!”
她冷哼一声,大言不惭道:“杀猪焉用宰牛刀,姑奶奶一人就治的住他!”
她一嗓子吼下去,那在皇后病症上被抢了风头的太医令便转头四顾,紧接着拎起一把木凳就要向她抡过去。
她立时跳开一步,顺着墙根处一根孩童手臂般粗细的小白杨就要窜上去。
然而她高估了她爬树的技能。
她将将卷着腿上了两步就再爬不上去,只紧紧抱着被她压弯了腰的树身子,于摇曳中梗着颈子回嘴:
“自古医巫不分家,神鬼之事自古有之。你瞧瞧你那补服褂子,其上花团锦簇,灵鸟报喜,难道就不是迷信?
神仙吉祥为阳,鬼魂凶险为阴。你堂堂太医令,连阴阳之道都不懂,你当什么太医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