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殿前厅,老太后坐在椅上,蹙眉闭眼,一言不发。
康团儿见此情景,并不敢调皮,只坐在一旁,悄声同阿娇嬷嬷道:“小侄儿不来我家投胎了吗?”
阿娇嬷嬷低声叮嘱道:“六殿下千万莫在胡姑娘面前提及此事。”
康团儿懂事的点点头:“我明白的,就像我失了母妃一般,也是极难受的事。”
老太后此时睁了眼,将康团儿搂在臂弯,长长叹了口气,道:“后宫啊!”
此时随喜急急从外间进来。太后将他拦停,屏退值守宫人,方问道:“可是查出来了真凶?”
随喜面上一阵踌躇。
太后道:“你若等着要向小五报信,只怕要再过两三日。数十位世家女子被你等强关进刑部,小五任性妄为,哀家得顾着朝臣脸面。”
随喜只得回禀道:
“奴才同刑部诸人,将戴家内院宾客、下人、外宅叫花都盘问过,发现所有有疑点之事,却仿佛都是巧合。
去戴府上闹事的叫花们,围攻戴府的时间,好巧不巧,与内宅起火的时间相间。因此导致护在胡主子身边的暗卫全去支援殿下,未能在胡主子出事的第一刻就救出她。
叫花们行径端的可疑,然而小的们问过,叫花们却不是突然涌到戴府门前,而是从早上开始慢慢聚集,并不像有组织有预谋的闹事。
戴家的火起的蹊跷。戴家下人要点燃木炭,那木炭却仿佛被人动了手脚,极难点燃。从而导致引火的灯油轰爆起火。
当日后院内宅女眷众多,实在难查是被谁动了手脚。
今儿在戴家上房,有一位女眷因诬蔑胡主子,被戴老夫人赶了出去。
原本她极为可疑,又有人亲眼看到她想进厨房。可据戴家下人所言,她才站在门槛上,便同进出厨房得厨子起了口角,一气之下从戴家角门先行离去,仿似没有动手脚的机会。
有人瞧见司徒姑娘同楚姑娘都曾纠缠过殿下,受了冷遇后,皆愤愤离去。
楚家小姐当时趁火确然行了凶,却误将戴家小妹当成了胡主子。
当时烟浓遮眼,她一簪子下去,只刺中了戴小姐的脊背。
然而戴小姐受了袭击,下意识和楚姑娘厮打,只怕胡主子便是被两人撞倒后,遭受了踩踏。
司徒姑娘是否真的有意行凶,不得而知。
据兵部尚书家的李姑娘所言,当时情况混乱,待浓烟已散去,场上有数人被浓烟熏了眼睛,依然绕在胡主子身边跌跌撞撞,其中确然有司徒姑娘。
又根据戴家小姐所言,此前还有几位姑娘背后议论胡主子,觊觎正妃之位,曾被戴小姐呵斥过。
这些姑娘皆有可疑,却又无动手的证据。”
老太后听过这些疑点,只怔怔坐在椅上,半晌方苦笑一声:“杀人不见血……”
她同随喜道:
“你去向刑部传话,楚离雁伤人为真,暂且扣留。叫花们结伙闹事,该抓便抓。
旁的世家女子,平日人才风流,大气淡然。可遇险时惊慌失措,却不知冷静寻出路,全然失了大家风范。
除了戴家人,旁的女子每人打一板子,送回府中。
并令她们每人绣制一卷《地藏经》,一卷《大光明经》,供奉在庙院里,用以超度哀家重孙吧。”
随喜退出正殿,殿门轻轻掩上。
太后命人将康团儿送回慈寿宫,方同阿娇嬷嬷道:“此事,你怎么看?”
阿娇嬷嬷叹口气道:
“五殿下正当盛世年华,出类拔萃,超群绝伦,招了多少少艾女子的眼。
可他眼中再看不见旁人,只全力宠着胡姑娘。
胡姑娘处于风口浪尖,无时无刻不是烈火烹油。
今日事,处处着巧合,处处又透露着蹊跷诡异。
奴婢说句大不敬之言。与其说,今日之事是现场众女子私心作祟上了胡姑娘,不如说,是殿下的宠爱伤了她。”
太后摇头叹息:
“他太过年轻,只当所有事尽力去做,便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他以为他将她护的周全,猫儿和腹中孩儿便能远离威胁。他却不知,后宫之战,历来是隐秘而残酷。
雪崩之时,没有一片雪花无辜。
现场所有人,即便没有真想杀人,然而她们只要动了一点点私心,嫉妒、愤懑、委屈,每个人只去踩上一回,猫儿便是重伤。
只怕她们却还觉着无辜,觉得自己的那一脚,根本没有伤人之力。”
待过了三更,萧定晔方从寝殿出来。
不过才几个时辰,他仿佛经历了多少人生。
肃然冷漠的面孔下,藏着铺天盖地的哀痛。
“已三更,孙儿守着便可,皇祖母先回去歇息。等阿狸醒了,孙儿派人去向皇祖母同母后报信。”
皇太后紧紧握着他手,拉着他去了院子。
白日的冷厉狂风此时已偃旗息鼓,空气中透着湿润,预示着最多过上两日,就又有一场大雪要降临。
太后带着他缓缓往前行,同他提起了一些往事:
“你父皇冷情,和历朝历代的君主相比,后宫妃嫔并不算多,且多数还是摆设。
你出生之前,你母亲早已为后,哀家平日事事撑着她,她的位子无可动摇。
然而,即便这种情况下,皇后孕育了你时,依然有后妃向她隐秘下手。
人人皆知,女子有孕,怀胎十月,实则为九个月零三日。然而,你当年却足足怀了十一个月,在你父皇带着近一半的太医、侍卫出宫一日,她却突然发作,险些一尸两命。”
萧定晔默默听着,并不插话。
太后又讲起另外一件事:“你父皇当年,结识民间一位女子,心中爱到了极点,最后却放她离开。你可知为何?”
萧定晔喃喃道:“父皇骄傲,不愿强人所难。”
太后摇摇头:“不,他是知道后宫倾轧,他担心他使出所有手段,都不一定能护得住她。与其将她放在宫里,让她有一日忽然身死,不如放她离去。”
院中的灯光映照的他仿佛失了魂,单薄而无助。
太后狠心道:“你平日可着劲的宠着猫儿,你母后曾多次敲打你二人,又想再赐你夫人,你只当是她不喜猫儿?她是想做给外人看,不想让她被人盯上。
然而,你的心思却压抑不住。你向全天下展现你的心意。
祖母知道你心有大志。你知帝王为何该无情?因为一个人要得到很多,便要失去很多。
帝王得到了天下,所失去的,一定更为割心。
他若有情,则必定难以忍受。
只有无情,才能无畏。”
她拍拍他的手,道:
“你同猫儿还年轻,后面还会有娃儿。然而你要想一想,后面该如何对待她。
若还像此前一般,即便是她日后成了正妃、当了皇后,你母亲当年遭遇的一切,她不但躲不掉,还会遭受的更多。”
------题外话------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真的很喜欢狗儿。可是……这是后宫。所有的女子,都是萧定晔为帝时后宫的备选妃嫔,都有竞争关系。
今天还有一更,晚上七八点发。
第296章 山穷水尽疑无路(四更)
(正文之前,再鞠躬,说一声对不起。)
汤药味氤氲不绝,厚云一般笼罩在重晔宫上方。
除了萧定晔自己的人,所有太医都不能靠近重晔宫。
宫殿已经失去了一位未出生的小殿下,不能再让旁人趁机下手,让小殿下的母亲也折了去。
除了孙姑娘和肖郎中,两人的九旬师父也被接进宫中。
最好的郎中,最好的药材,要挽救一个人。
十一月初一,夜里二更。
外间一声轰鸣,漫天星辰花铺天盖地。
星辰花是大晏的国花。
每当星辰花在大晏上空绽放,常常代表着皇家有喜事。
当然,它也代表着他对一个人的心意。
十一月初一,是他为那个人选定的生辰。
正是去岁的十一月初一,他明白了自己的心,从此陷入了一场深深的情思。
为了这个日子,他曾数日筹划。
她以夫人的身份跟了他,他没有机会给她一场成亲仪式。
他原想以她的生辰,来弥补他对她的遗憾。
除了天际的星辰花,还有贵重的朱钗首饰、衣裳,番邦进贡的妆品。
还有一只小玉犬,是为他的狗儿准备,也趁机讨她的欢心。
后来,她受了重创,昏昏沉沉躺在了床上。
重晔宫的人太过忙碌,再没有人记得还有这一番生辰计划,也没有人去撤销。
星辰花如时绽放,而他为她选定的生辰,成了她的受难日。
一连过去了五日,猫儿还处于昏迷中。
寝殿里,孙姑娘为猫儿做过日常检查后,方长吁一口气。
萧定晔立刻问道:“如何?”
孙姑娘却有些踌躇。
他只道:“但说无妨,病总要治。”
她道:“主子的断骨已全然寻见,只要护理得当,一个月便能下地,三个月就能好。
主子现下昏迷不醒,一半是因为落胎,一半便因为这骨伤。然而……”
她深深吸一口气,硬着头皮道:“此次踩踏,主子腹中伤的重。今后再想有孕,只怕……”
“只怕什么?”她的手臂突然被紧紧拽住,有个虚弱至极的声音嘶哑着问道。
萧定晔一步上前,一把抱住猫儿:“你醒了,你终于醒了。”
她闻所未闻,只一瞬不瞬望着孙姑娘:“只怕什么?”
孙姑娘心下难过,只柔声道:“主子虽醒,还极虚弱。待主子恢复些许,奴婢再同主子说此事。”
猫儿紧握她的手,没有一丝松动,声音越显凄厉:“说,只怕什么?”
她面上苍白的没有一丝儿血色,仿佛一抹游魂要抢夺一具肉身,满脸皆是决然的坚持。
孙姑娘一吆牙,低声道:“主子还年轻,以后的事情说不定。将养得当,万一老天眷顾,只怕还会有孕。”
万一……只怕……
猫儿听得懂。
如若没有“万一”,便不会有这个“只怕”。
她的手一松,枯井无波的眼眸缓缓转向萧定晔。
萧定晔眼中俱是血丝,早已湿润不堪。
她忍住腹间剧痛缓缓抬手,抹去他面颊泪水。
她想给他挤一个笑脸,想说,哭什么,日后你旁的妃子有了娃儿,还可以叫他们狗儿。
她又想哭,想同他说,对不住,我没有护好我们的狗儿。
她眼前模糊,痛彻心扉,手缓缓一垂,昏迷了过去。
十一月过半,又过半。
进了腊月后,大雪一日接连一日,没有丝毫停歇之意。
慈寿宫,皇太后一只手捂着心口,一只手指向跪地的萧定晔,叱骂道:
“哀家此前对你说的,都白说了?她已被你毫不顾忌的宠爱害成那般,现下你还要为她招祸?”
萧定晔哽咽道:“她才失了孩儿,身子还伤着,孙儿不能让她睡在病榻上,自己却去与旁的女子成亲……求祖母可怜可怜猫儿,莫让她再受锥心之痛。”
皇太后厉声喝道:
“六礼已到尾声,只差一月后的成亲。你现下说不成亲就能不成亲?皇家怎能出尔反尔?
莫说你是皇子,便你是普通人家,亲事也不止关乎你一人!
哀家对你极失望,此事毫无商量余地,你走吧。”
……
书房里,萧定晔向随喜道:“全力监视乔家,搜寻乔家本家及旁支的所有错处。”
随喜立刻应下,又问道:“楚姑娘已在刑部关了一个月,后面该如何?”
萧定晔一个眼风扫过去:“她蓄意伤人,且刺伤了戴家小姐,依例法该当如何?”
随喜只唯唯称是,再不敢说话。
萧定晔继而道:“当日所有可能参与伤害猫儿的女子家中,无论是否与本王定有亲事,全部寻出大错,官降三级。”
还有什么?他再眯眼忖一回,道:“全力扶植戴家,戴大人已在尚书之位近二十年,他该往三省进一步了。戴家所有入仕子孙,寻机晋升。”
他交代完所要行之事,出了书房,进了寝殿,先去耳房将外间沾尘外袍除去,换上干净常服,方去坐在床畔。
此时明珠正喂猫儿用过鸡粥,忙忙同他报喜:“殿下,主子今儿,比平时多用了两勺粥。”
他便点点头,屏退她,方含笑望着床上的猫儿,低声道:“多用饭才能将养好身子。待身子好了,我们才能再有狗儿。”
她阖眼躺在床上,并无太大反应。
自她醒来这些日子,她便常常这般,他说了多少话,她从没回应过一句。
只偶尔她会抬眸望着他,那目光中有依恋,有迷茫,还有决绝。
他常常被这目光看的心惊,曾多次请了李巾眉、秋兰进宫陪她说话,帮她开解。然而她对她们,依然没有什么反应。
康团儿来时,她会略略有些不同。
康团儿是孩子,记性差。
他常常坐在她床畔玩着九连环,有时候说漏嘴,便会喜滋滋道:“这个我留着,日后给小侄儿玩。”
她便勾一勾嘴角,继而淌了眼泪。
他见她没有反应,并不气馁,只如平日一般,不厌其烦的问上一回:“可要下地走走?”
她身上夹板已经取下,其实是能略略走一走的。
她同样没有反应。
偶尔在夜里,她会不同。
她常常在梦里惊醒,继而全身发抖紧紧偎依着他。
只有这个时候,他才能感受到,他的阿狸还活着,还在他身边。
时间如流水而过,一晃便到了年底。
大年夜,他只去宫宴上露了个面,便急急赶回。
随喜本等在院门口,立刻跟着他往书房走。
“乔家老夫人病重,沉疴难起。乔家只对外声称是风寒,捂了许多时日。”
萧定晔立刻道:“可去探问过郎中?”
随喜目光炯炯,含笑道:“问过,那郎中道,老太太只怕就是这几日的事情。看情况,乔家一定是要等半月后上元日,殿下迎娶乔姑娘之后,再对外发丧。”
萧定晔心下一阵振奋,立刻道:“继续守着,只要发现乔老夫人殁,立刻向外传信。父皇最看重孝道,绝不会同意乔家先办喜事、后办丧事的做法。”
又蹙眉道:“乔大人一丁忧,吏部侍郎的位子便要寻人来替。千万不可让三哥抢了先。就戴家二公子吧!”
他向随喜挥一挥手:“你去秘密向戴家传信,让戴家做好准备。”
他从书房而出,待进了寝殿,却见床上空空。
他倏地一惊,待转了身,却瞧见猫儿坐在梳妆案前,正对着铜镜往唇上涂抹口红。
借着铜镜,她向他微微一笑,同她未有孕前的每一日晨起时,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