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一池春水皱》TXT全集下载_3(1 / 2)

还有就是兴王在自己长子,原世子因意外去世后,果断的把兴王的位置给了当时才十几岁的嫡长孙,然后把自己另外两个儿子给分家出去。这在当年也算是轰动一时的话题。

光华堂里,花朝见到堂上坐着一个精神抖擞却看着挺瘦小的老先生。对的,老兴王穿的挺朴素的,像极了花朝以前见过的学堂里的教书先生。

“花朝拜见外曾祖父,外曾祖父安康。”

花朝行了跪拜大礼,不只是规矩,也是真心实意的。虽然兴王府的诸人花朝进京前也没见过,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兴王府跟祖母联系的密切,她听的多了,还说因为人与人的缘分,反正到了兴王府,花朝反而觉得比在魏家自在多了。

“这是,这不是……荣蓝丫头?”

老先生眼睛眯缝着,说话还挺风趣,问身旁的中年男女。

兴王早习惯了老兴王的“风趣”,一板一眼的答道:“祖父,这不是姑母,是姑母的孙女,之前跟您说过的。”

这厢花朝已经被一个与她差不多年纪的姑娘给扶了起来。

“朝儿妹妹,曾祖父最喜欢逗人玩儿的。”

“娴丫头不好,这个丫头好,好看,眼睛像荣蓝。”

“曾祖,好看的您就觉得好,您就是嫌弃娴儿长的不好呗。那正好儿,来了个漂亮妹妹了。”

“自然是漂亮的好……”

花朝还没来得及跟众人见礼,就被一老一少的对话给逗乐了。再看兴王虽然还是一板一眼的模样,可神情放松,另一边的兴王妃也是一脸笑意。

“见过表叔、表婶,见过表姐。”

“原想去接你去庄子住住的,可想着也没几天就回来了,再让你折腾一趟也没必要,就暂时作罢。你表哥在宫里当值,要五日回来一趟,今日不凑巧,改天让他给你赔礼。听说你病了,瞧着起色还好,是好了?”

兴王妃说话很温柔,没有假客套,该说的说明白,竟然还知道花朝之前“生病”,就等于是说即便没见但兴王府也是一直关注着的。

花朝心里暖暖的,果然如她祖母说的,这才是真像亲戚之间。笑着说:“多谢表婶关心,没什么事儿,就是京里比南延冷,我懒怠的出门。表哥当差重要,不急的,再说朝儿且要在京中呆一段时间呢,总有烦到表婶的时候。”

“家里人少,哪里会嫌烦。这次听说你要来,祖父很高兴的,还一直念叨着姑母,可惜姑母一直在南延不得回来……”

“我说的她不听,非要嫁那么远,就看上了花家小子脸长得好,长得好有什么,那么远。嫁的远就算了,还非要挑个武将,想回来都回不来。哼,哪天我翘了,都见不上一面。”

“祖父……”

“曾祖……”

“外曾祖父……”

兴王妃话没说完,就被老兴王打断了,可老兴王说话也太百无禁忌了,吓的众人同声疾呼。

这一闹,倒是把刚才的话给岔开了,花朝的祖母嫁到南延后,回来的次数屈指可数,花朝知道她祖母也想回来看看,骨肉亲情,想必老兴王同样想法,只是不好说。

“曾祖,您不是说有好东西要给妹妹的嘛,快拿出来啊。”

还是温宁反应快,从旁说起别的。

老兴王被提醒了,急忙在大袖里掏了掏,然后掏出一卷东西递给花朝。

花朝晃眼一看,又是一惊。

“外曾祖父……”

要跪了,这一卷明晃晃的圣旨,就被老兴王随意的揣在衣袖里,再随意的塞给她。

“祖父……”

兴王一家也再次被惊到。

见众人一惊一乍的模样,老兴王却皱着眉,一副你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人,然后随意的摆摆手道:“哎哎,你们这一会儿一声的,真是大惊小怪,没事都被你们吓出病来。”

兴王深吸了口气,问道:“祖父,这圣旨是给表侄女的?”

老兴王给了孙子一个你明知故问的表情,道:“对啊,之前我接了荣蓝的信儿,说小丫头要来,我就给圣上递了折子,我说我曾外孙女要来了,让圣上给个什么县主的名头,好方便小姑娘出去玩啊。”

兴王快挤到一起的眉头,与老兴王太过随意的口气,前后对比,十分违和。

“祖父,昨日回来前白公公送来些东西,这圣旨是当时到的?您怎么都没告诉我们。”

哪有圣旨到了,不接旨,自己揣起来的道理啊。

老兴王也不是不明白自家孙子的担忧,扁了扁嘴,道:“那个小白来的时候,我不还在池子里嘛,我也没想到圣旨会随着一起来啊,宫里又没说。我本来还想等小丫头来了,让她风风光光的接旨呢,这不是我办的不地道啊。宫里说不用大张旗鼓的嘛,我就没说。那后来我想,我昨天跟你们说,不如今天一起说喽。”

兴王和兴王妃对视一眼,不说什么了。宫里常给老兴王送东西,都不说是赏赐的,他们也着实没想到还会有道圣旨,也不知宫里到底什么意思。

花朝瞪大了眼睛,倒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这圣旨烫手的很,她外曾祖父这真是神来一笔啊,她人都没到呢,就先有个县主的名号了。

“外曾祖父,这……我……”

花朝不知道她是不是该跪下拜谢,感觉自己有点被砸懵了。

“哎呀,给你的你就收着就行了。宫里送来时说了不用去谢恩了。看看,看看给的什么称号?有时候称号可不好听了。”

众人默,这种嫌弃称号难听的话也只有老兴王说的出口。

“哎呀,跟我的差不多呢。我是温宁,朝儿妹妹是温宜,宜字好。”

能跟兴王的嫡女封号差不多,花朝觉得这都是因为今上对老兴王的重视。花朝觉得她赚大了,糯糯的喊道,“外曾祖父……朝儿……”

“呦,小丫头可别哭鼻子,我最怕人哭。还有这些也都是给你的,这些珠子给你串花儿玩,不喜欢了磨粉擦脸,漂漂亮亮的好。”

然后花朝又收了一匣子上好的海珠,各个圆润,都是指甲盖儿大小的,光泽感上佳,这用来磨粉擦脸简直是暴殄天物啊。兴王妃那里也把见面礼又加了对翡翠镯子进去。

花朝在兴王府用过了晚饭才返回,兴王一家谁也没问她魏家要干嘛,只说随时欢迎花朝到兴王府来住。温宁县主也跟花朝约好了,改日再聚。

魏家的人自然不知道花朝出去一趟,身份就高了一层。虽然县主只是个称号,没有封地,没什么实在的税银可拿,可能得的人也是少数。

圣旨,花朝没带回来,留在兴王府摆着,她自己在魏家住着都不方便,哪里好供着一卷圣旨,总不能供到魏家的祠堂去吧。

花朝已经没有初时的兴奋,可显然两个丫鬟和喜妈妈还没过了劲头。

“姑娘,不是,是不是日后都要称县主了?”

花朝歪在床上让非言给她擦干头发,想了想道:“在家里也不必如此,到了外头看场合再说吧。外曾祖父年纪大了,还能替我谋划,想来也是爱屋及乌。”

她其实听她父亲说过一些,祖母当年选择远嫁除了因为心仪祖父,也是因为当时跟外曾祖父的关系紧张,有几分赌气的意思。后来误会解除,关系缓和了,她祖母人也在南延了。而花家位置特殊,祖母为了避忌,不好随意回京。再等年纪大了,家里人更不放心她长途跋涉了。

“是啊,老王爷其实很疼老夫人的。老奴听说过,老夫人跟老王爷关系不好,全是因为第三任王妃挑唆的。那位生了两个儿子,心就大了,看老夫人跟原世子关系好,就想通过老夫人去捣鼓事情。”

喜妈妈平时看着严肃,说起八卦来也是两眼亮光的模样。花朝暗笑,这也不算是什么隐秘了,她都不止一次听她祖母说过。

兴王府旧事。老兴王的发妻,也就是荣蓝郡主的生母,是难产而亡,荣蓝郡主从记事就是跟着第二任王妃,母女关系不错,跟第二任王妃生的继弟,也就是原世子关系也不错。可惜第二任王妃也因病早早的去了。第三任王妃很有心机手段,荣蓝郡主之前都过的顺遂,自然没想到有人是居心叵测的,结果就中招了,有段时间跟老兴王和原世子关系极差。

再后来,老兴王白发人送黑发人,原世子正值壮年却落马而亡,原世子妃听说事故后当场晕倒就再没起来。当时是有人说原世子之死并非意外的,都以为兴王府要乱。可谁也没想到,老兴王快刀斩乱麻,儿子才下葬,就立马上折子把位子给了嫡长孙。然后就是分家,说是分家,第三任王妃生的两个儿子实则是被打发出了京城,此后再也没进京过。第三任王妃是两个儿子离京后没多久“病故”了。

花朝叹口气,觉得他外曾祖父真的看起来万事不操心,可心里明镜一般。不然也不能几十年坚定的不沾染政事,而且,该给妻子的尊重,该给子女的疼爱,并不见少,可该狠心的时候,哪怕是亲儿子、枕边人,也堪称果决。

“七十古来稀,明年外曾祖父寿辰时想必是要大贺的,祖母估计肯定是要来的,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求了恩旨,让爹爹或者哥哥陪着祖母来一趟。不然,怕是爹爹也不放心。都怪魏家,非要我这会儿来,不然明年我能随着祖母,路上也好照应。”

又聊了几句,喜妈妈催着花朝休息,众人也就结束了闲话。

第二日给魏老夫人请安时,花朝说了自己得封县主的事情,没什么好隐瞒的,而且花朝恶趣味的想知道众人的反应。

正好今日二夫人和四夫人也都在,花朝刚说完,就接收了一屋子各色目光。魏老夫人探究的目光直白的很,大夫人脸色的笑容倒是带着几分真心,二夫人眼珠子滴溜溜的转,话说的一串串的却听着虚头八脑的,四夫人则是一脸的羡慕。再有王氏的若有所思,二姑娘垂首看不清神情和四姑娘的酸溜溜模样。一圈看下来,真是另花朝暗自啧舌。

“这是喜事,朝儿来了后还没见见其他亲戚呢,不如趁这个机会把亲戚家的同辈们都请来,都是自家人,也不拘男女了,给你庆贺一番,也算是大家都认识认识。”

魏老夫人心思转的快,花朝眼瞧着她要搭台唱戏,忽然也有点跃跃欲试的感觉。嘴上却是谦虚道:“这怎么好意思呢,正是年前最忙的时候。”

“该忙的也都忙的差不多了,你们小辈们聚聚也不用刻意准备什么,明儿个我派人去给几家送个信儿,等定了时间收拾起来也很快的。”

李氏的积极跟魏老夫人的不一样,原本她就觉得魏家的打算太异想天开,只不过毕竟她也算魏家人,也不清楚花朝的底细,别她好心反成了恶人。可自打那天花朝主动找过她,李氏就改了主意,对花朝的态度也不一样起来。魏家多少大宴都办下来了,不过是小姑娘们聚聚乐乐,即便是忙着,对李氏来说都是顺手的事儿。

魏老夫人显然也很满意李氏的积极,觉着难得这个大儿媳妇跟她想到了一处。和颜悦色的说:“嗯,你大舅母说的是,你且放心的等着。温宁县主那里,你也可以下个帖子,若是他们兄妹得空就一起请来也好。”

花朝笑了,点头答好,没再多说什么,心里却忍不住吐槽。魏老夫人真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啊,借着她封县主,肯定会请平王世子的,另一头又想把温宁算上,算上温宁就罢了,还想捎上兴王世子,不然特意提什么“兄妹”。

作者有话要说:修文。

第7章 远观

花朝原有三位姨母,嫡亲的是平王继妃,两位庶出的都嫁的不高,一个还嫁去了外地,据说许多年没有消息了,另一个嫁了五品官家的一个庶子,在夫家过的也很是一般。魏老夫人又让二夫人和四夫人给娘家递了信儿,大夫人娘家不在京中,就自动忽略了。原本喊了王氏的,王氏说她是嫁了人的小媳妇,怕小姑娘们当着她面儿不好意思说悄悄话,就不凑热闹了。

兴王府那里,花朝也听话的递了帖子过去,明明白白的讲了都有哪些人来,端看温宁县主愿不愿意“屈尊降贵”吧,她也不信魏家真的敢在自家院子来个碰瓷儿。

这日天气也挺好,魏家的园子收拾的还不错,有个小梅园,这个季节红梅花开,前些日子下了场雪,枝头还有积雪尚存,偶有微风,暗香阵阵,倒也算是一景。

先到的是那个庶出姨母家的两个姑娘,比花朝都小些,姓孙,闺名分别是可人、佳人,一个在家中行六,一个行七,长的确实有几分颜色。

孙家两位姑娘初到,对先陪在一边的魏二姑娘很是随意的点个头,转头对花朝就展露了无比的热情。表姐长表姐短的,一个夸花朝的衣服好看,一个夸花朝的头饰精致。眼皮子有点浅,奉承的话说的很溜,想来做惯了这一套。花朝笑眯眯的应着,可对于她们暗戳戳讨要东西的意思却丝毫当听不懂。等到温宁县主来了,这两位又呼一下子围到温宁跟前去了。

按温宁县主的身份,能来已经是给面子了,还来的这样早,自然是因为花朝。对于孙家两位可是连个眼风都没给,只拉着花朝说话。

“我哥哥也来了,这会儿被魏家大老爷留着说话,一会儿来跟妹妹见上一面便回去了。最近说是宫里金吾卫进了新人,我哥哥被点了名去提训,所以几乎都着家的。”

这话的意思花朝听懂了,魏老夫人之前说什么“自家亲戚,不拘男女”那些话不过是道遮羞布,其实根本行不通,七岁不同席,嫡亲的兄弟姊妹还会避忌呢,何况是表了几道弯儿的。就算魏家不计较,别人家为何要配合啊?而兴王世子能来,估计多是因为上次花朝登门时没遇到,特意过来一趟,间接的给花朝抬身份的。却又不曾想,被魏大老爷给劫道儿了。

花朝浅笑,对温宁眨了眨眼睛,表示明白。

“表哥真是客气,什么时候还不得见吗?再说了,多补我些见面礼就行了。”

温宁假意打了下花朝的手背,笑着说:“你刚从曾祖父和我母亲那里得了那么多好东西,又来诓骗我哥哥的吗?”

“那是啊,谁让我是最小的呢。我爹说过的,我是女儿家,又是家里最小的,自然好东西都紧着我的,我两个哥哥可都不敢跟我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