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嫁宦》TXT全集下载_36(1 / 2)

“这不必担心,虽然眼下,东厂到处拿人,但对我们动手?殷城现在还没这个胆量……”

“啊!”

董万庭自信的话音还未落,他儿子董世英忽然就在宫城门前,于众目睽睽之下倒了下去。

“世英!”

“御史大人!”

“董大人?”……

随行而出一众官员见状无不惊恐。

有人试探着伸手去探董世英的鼻息,不禁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死,死了?!”

董万庭直到听见这句话之前,都不相信殷城敢在宫城门前动手杀人,杀的还是朝廷命官,堂堂国丈。

他再也无法保持他的沉稳,倒提一气,当场昏死过去。

堂堂国丈居然在宫门前让人给搞死了,举国轰动,皇后天天到乾清宫哭,痛斥殷城。然而对于董世英之死,震惊的又何止满朝文武,就连殷城也大为不解。

全身无伤,滴血未见……

虽不见尸体,可他对这种死状实在是太熟悉了,流云颅骨内发现的银针,他自己肋下所中的银针,皆是滴血未见。而董世英的离奇死亡,又引起他对另一桩凶杀案的回忆,那就是乔若川之死。

当时,这案子因找不到凶器和伤口最终成了悬案,更被人记在了殷城的头上,而现在,这种死法再现,又是在董世英带头弹劾殷城之后而被杀。想也不必想,这案子,又要被记在他的头上。

殷城并不在乎世人如何看他,如何骂他,他只是越发的感到困惑而已。

又是他!

将这几桩案子结合来看,那四白眼既不是乔若玉的人,更不是董万庭的人,他究竟是谁?或是谁的人?这么做,到底为了什么?

第101章

董世英离奇死亡, 皇帝不闻不问, 只是下旨刑部全力追查, 但未向殷城追问一字半句。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皇帝对殷城的器重已经达到了顶峰,东厂办起事来, 也更加肆意。之后接连几桩凶杀案的发生, 使董氏的官场脉络分崩离析, 彻底瓦解。而这其中, 有些是东厂所为, 有些并不是,只是所有这些案子,却在人们心中全部扣在了殷城的头上。

士人对此愤愤不平, 明里暗里的咒骂殷城, 恨不能食其肉,吞其血。

这天,魏依然受新任户部尚书于贺平夫人的邀请, 前去她家新建的花园儿赏花。路上,在经过一个书院的时候,她听见里面有人大放厥词, 还是那些骂皇帝无道,骂殷城该死。

魏依然隔着车窗在书院门前生气,“明明他们才是蚕食百姓的蛀虫,却还在此大放厥词,真真是该死。”

赵勋坐在车头, 不屑的望着书院内的人,“要不要抓了他们回去打一顿?”

魏依然稍事沉默,泄了口气,“不必了,若打他们一顿有用,这种人早就绝迹了。还赏什么花?一点儿心情都没了。”

赵勋道:“若是不想去了,咱们就回,然后打发人去于府知会一声便是。”

魏依然点了点头,“那就回去吧。”

“诶。”

赵勋正要挥鞭赶马,一个小孩儿跑了过来,对赵勋道:“车上坐的可是千岁夫人?”

赵勋俯视这懵懵懂懂的小孩儿,“你是谁家的孩子,问千岁夫人做什么?”

魏依然在车内听见,似乎有个奶声奶气的小孩儿正在打听她,不禁挑开帘子看过去。

小孩儿举起手里一封信,递给赵勋,“有人叫我给千岁夫人带封信。”

赵勋一头雾水的接了信,正要再问几句,小孩儿转头跑掉了。

魏依然从车厢里探出头来,“把信给我吧。”

“这小孩儿,神神秘秘的。”说话,赵勋把信交到她手里。

魏依然心中疑惑,这会是谁给自己写的信呢?

拆开信这么一看,信上只短短数字:欲知身世,紫山茶楼一聚。

“身世?”魏依然眉头蹙起。

这么说,有人知道我原有的身份了?

她虽然对这副身子的身份很是好奇,但她并不想去赴这个约。总感觉这样神神秘秘的会面,总带有某种阴谋的气息。

赵勋看她神情异样,问道:“依然,信上写什么呀?”

魏依然把信交给赵勋,赵勋一看,“依然,终于有人知道你的身份啦。可是,……我怎么觉得你并不高兴呢?”

魏依然反问,“你不觉得这么神神秘秘的,很奇怪吗?”

赵勋低头想了想,“是有点儿奇怪,可是依然你就不想知道自己过去的事吗?”

魏依然眼珠微动,心想既然这个人已经找到自己,还约了自己见面,若是不去,此人若有歹意定不会罢休,还会接二连三的找机会接近。若无歹意,去了也无妨。如此,不如去见见,若是普通人家来攀厂公的关系,大不了吓一吓打发了就是。

想到这个,她挑开车帘向外看,紫山茶楼就在眼前。

她下车走进茶楼,无需小二招呼,一个好似久候多时的人迎了过来,刻意压低了声音,“我家主人久候夫人多时,请随我来。”

魏依然一怔,主人?

这个词用的,让人感觉等候她的这个人,身份不一般。

怀揣疑惑上了二楼,引路人推开一扇雅间的门,“事关夫人身世之密,夫人最好还是自己进去吧。”

魏依然回头对赵勋道:“那你在这儿等着吧。”

赵勋虽然担心,但还是选择听她的,“如果有事,你就喊。”

魏依然步入雅间,一步一探的走进去,在绕过一道屏风后,她看到一人隔桌而坐。

她稍稍打量,此人四十岁上下岁,留着胡子,微胖,但长相不凡,衣着得体,从头到脚都带着贵气。

当见到这个人的时候,魏依然莫名有种熟悉的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却又实实在在不认识。

桌子对面的人看见她进门,露出笑容,起身将手中折扇一收,“秀儿,别来无恙啊。”

秀儿?

我吗?

魏依然欠欠身,“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此人见她的反应,怔了一下,“你当真全然不记得以前的事了?”

魏依然眉头微动,“阁下是否认识我,不妨直言相告。”

“哎呀,探子跟本王说你失去了从前的记忆,本王还不信,以为你只是权宜之计装的,不想竟是真的。”

“本王?”魏依然满脸疑惑,“这么说您是……?”

此人一笑,“还记得那根人参吧?”

魏依然恍然,原来这位就是淮王啊。

她稍稍一怔旋即施礼,“原来是恩人,依然见过淮王,谢淮王救命之恩。”

淮王摆摆手,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因为淮王曾救过自己的命,魏依然方才的提防稍稍松懈。

“呃,王爷字条中提及依然的身份,莫非王爷并非初次见依然?”

“你与本王何止不是初次相见这么简单?”淮王一挥手,“先做吧,容本王慢慢告诉你,你是谁。”

魏依然满腹疑惑,看淮王的意思,似乎我与他的关系很亲近?难道我与王爷有关?

她对自己的身世越来越感兴趣。

落座后,淮王道:“秀儿……,不对,如今该称呼你依然才是。”

“秀儿是依然曾经的闺名?”魏依然问道。

“对,你名叫洪秀儿,是原礼部尚书洪博文的女儿,后来洪博文因为牵涉一场科举舞弊案而被满门抄斩。当时本王怀疑你爹可能是无辜的,又见你年纪尚小,故而偷偷将你抱走,收在王府。所以,你根本是本王从小带大的。”

魏依然讶然,她想过很多种可能,但独独没想到,自己与淮王竟有如此渊源,更重要的是,自己身世居然如此复杂。

“那……,既然王爷早就认识依然,为何当初相赠人参时,不直言相告呢?还要在这种情境下相见?”

淮王捋了捋胡子,接着道:“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你爹当年因不满董万庭把持朝政,故而向皇兄多番谏言,要他控制董氏一党的势力。这件事被董万庭知道后,便设计陷害了你爹。皇帝虽然知道你爹是无辜的,却因刚刚登基,急需董万庭的协助,故而明知冤案,也下旨将你家满门抄斩。”

说着他顿了顿,惋惜道:“本王记得,当时抱你回来的时候,你满眼含泪对本王说,说你要报仇。从那以后,本王便教你琴棋书画,教你歌舞,打算有朝一日或许能派上用场。”

魏依然微微颔首,眼珠轻动,原来我是淮王私下训练的歌姬,或者说,是替他争夺皇位的间谍?

“那我又是为什么会出现在京城的?”

“去年本王奉召进京,原想找机会将你送入皇宫。可是,有一日你却忽然就不见了。本王经多番打听,不见你的踪迹,直到你与殷城成亲前,探子才发现你的踪迹。”

“原来是这样……”

“你的身份是不能暴露的,而本王也不得无诏入京,所以,我们二人的见面,最好不要让第三人知晓。”

魏依然点点头,“王爷放心,依然知道。只是……,依然如今已是厂公之妻,又对曾经之事,完全不记得了,所以,这复仇之事……”

淮王眉头轻轻一颤,不经人觉察,随即笑道:“依然不必担心,本王当初送你入京也是念在与你爹交情深厚,如今你有好的归宿,本王也总算放心了。本王这次来,其实是想提醒你一件事,殷城如今备受器重,未必是好事,一旦权利达到顶峰,就必将走向衰亡。董家身后有天下士人的撑腰,可立四世而不衰,但也逃不出最终消亡的命运。那殷城呢?他身后除了皇帝什么也没有,他掌管的那些人,个个都想踩着他上位。一旦他的地位有所动摇,他死,只是朝夕之事,怕是连准备的机会都没有。”

魏依然心中一紧,眼神瞬间黯淡。

是啊,淮王说的话不无道理,历史上有几个权极一时的太监不是死相惨绝的。再加上这次的密旨,要他清丈田亩,动天下士人之根本,对于他的凶险就更大了。

但是……

淮王见她眉宇间流露担忧,从袖中抽出一支号箭,顺着桌面推到她面前。“本王从小看你长大,不希望你将来不得善终。若是你和殷城他日无路可走,就以此物给本王消息,本王自会想办法助你们脱困。”

魏依然看着桌上的号箭,心中迟疑,她听得懂淮王的意思,“脱困”二字哪有那么简单,其中定然是有利益交易的。那么,这用来传递消息的东西,她该不该接呢?

她又抬头看了眼淮王,不接的话,不仅得罪淮王,还断了后路,与其那样,不如先接了,到时用不用,再让厂公决定吧。

她拿起号箭,向淮王一礼,“那依然多谢淮王。”

作者有话要说:本文再有两章就完结啦,这两天闭关写新文,就不一一回复宝贝评论了,大家有什么问题,要求,都可以留言,我会找机会统一回复哒。

关于番外,en……,怕一旦写三大太监,就不小心展开写,写成另一个故事了,容我考虑考虑。

另外说一下,经过再三纠结(选择困难症伤不起呀),下本准备先写《错上花轿嫁冤家》,因为刚刚写完一本宫斗权谋,得换个类型写写,调剂一下。喜欢《马甲不能掉》的宝贝也不要失望,大纲已列好,没准儿某个良辰吉日就开始更新了。

第102章

魏依然回到家, 反复回忆淮王的话。

唉, 可惜我没有继承原主的记忆, 否则,至少会知道,淮王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那么这件事, 我又要不要告诉厂公呢?

回想今日在书院听闻的骂声, 魏依然心里的担心是可想而知, 但此时的厂公已经是权倾朝野, 气焰正盛。她也听说过, 厂公近来在外的脾气越发的大了,人有时候难免膨胀。我若这个时候直白的说了,他会不会生气呢?

想来想去, 魏依然眼睛一亮。

有了。

这天晚上, 等殷城回来,吃饭的时候,魏依然寻了个话头说道:“厂公许久没听依然说故事了, 今日,依然给您说一段吧?”

殷城刚吃完,正端了茶杯饮茶, 听她这么说,眉头稍顿,“夫人今日怎的有这般雅兴?”

魏依然放下筷子,“就是突然想到一个曾经听过的故事,想说给厂公听听。”

“好啊, 那就说来听听吧。”

魏依然稍稍想了想,“从前,在某个朝代,有一官员,不仅长得英俊,还颇有文采,最重要的是,他说话办事十分得力,深受皇帝器重,他这官儿也就越做越大,最终成了当朝一品。从此,逢迎他的人多了,送礼的多了,他家金库的金银,最后多到比皇宫国库里的金银还要多。后来,朝廷中,有人上书弹劾,说他贪污受贿,陷害忠良。可无论是谁弹劾,皇帝一概不理,依旧宠信他,任由他继续敛财。直到某日,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这个官员又想按着巴结老皇帝那样去巴结新皇帝,结果,新帝却不吃他这一套,还叫人罗列其罪状,然后下旨抄家。这个人穷极一生敛的财产,就这样又回到了皇宫国库。不仅如此,新帝借着锄奸佞之事,立起了君威,赢得了声望,可谓是一举多得。”

殷城听到这儿,早已听出了端倪,就知道这女人不会平白无故要讲什么故事。他扯唇道:“夫人这故事,有何寓意?”

魏依然道:“依然就是想问问,厂公觉得,故事里的老皇帝到底是昏庸呢,还是英明呢?”

殷城绷了一会儿,一本正经的思考,“嗯……,老皇帝养了一只肥羊在身边,即生前愉悦了自己,还能在死后留给儿子立威。这个皇帝的才能,竟全用在这儿了?”他笑了笑,握住魏依然的手,“他是昏君还是明君,尚不可说,但是夫人放心,我们家的金银远不及国库,我也并非你故事里的那只肥羊。”

“厂公这么容易就听出来啦?真没意思……”魏依然嘟嘟嘴,“不过,虽然厂公不敛财,可难保新皇帝不会拿厂公的性命拉拢百官啊。今日依然偶然在街上听见几个读书人议论朝廷黑暗,说皇帝宠信太监,那话中之意,恨不能将厂公五马分尸了。我真怕……”

殷城不屑,“小人之言,我这就叫人把那些人抓来,杀了便是。”

“厂公可杀一二人,但天下士人何止千万,厂公岂能杀的完?”叹了口气,魏依然接着道:“我就怕,厂公不惧骂名,替皇室卖命,使其国库充盈,到头来,却如肥羊,被新君当成换取名望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