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王宫之中,下朝后的毕英着一身朱红官袍,正在接受不少文武官员的恭贺。
路过此地的一行人见到这一幕后,停下了步子,领头之人冷冷的看着毕英道,“背主之人还能再次得到重用,那是王恩浩荡!若换做我是你,就该夹着尾巴做人才对!”
面对如此不留情面的嘲讽,毕英脸色不变,朝来人行了一礼道,“多谢右相提点!”
“哼!”对方见毕英没有发作,扭头便带着身后的众人走了。
一时间,本来围在毕英身边的人群,也都散去了不少。
毕英对此也不在意,双手负于身后,不徐不疾的走着路。
一路走出宫门后,一直跟在他身边的一名中年男子出声道,“右相方才言语中多有侮辱,老师您如今被陛下重新起用,更是贵为左相。为何不直接反驳他?”
毕英轻笑道,“齐涵,你知道吗?这就是你只能坐到典狱司司长这个位置的缘故。有时候,对付敌人,不必自己主动出击,而是要让对方心急,让他自己暴露自己,这样,在关键的时刻出手,方能一击致命!”
齐涵听到自己老师的话后,将这番话放在心里咀嚼了一番,深深记住。
接着,他又低声开口道,“牢房里的那人……”,他话还未说完便被毕英皱着眉头打断,“这件事,先回我府上再说。”
王宫内,国君正在书房里批阅今日呈上来的奏折。
不多时,外面的宫奴禀告说王后前来送些汤羹点心。李天明下完早朝没多久,正好有些饿了,便让人请王后进来。
国君与王后已是老夫老妻,两人之间也没什么客套的话。
王后照例说了些关心国君的体己话,后者只是一边喝着汤羹,一边淡淡听着,没什么反应。
王后又道,“昨儿个臣妾听说,柳妃妹妹她有了身孕……”
李天明是什么人?王后一起这话头,他就知道对方下面要说些什么。
他平静的将手中的小碗放下,右手握拳平放在桌子上,出声打断了对方接下来的话,“太子作为储君的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跟着寡人学习处理政务了。你派人去告诉太子,让他从明日起,到寡人的书房里来。”
王后闻言,顿时大喜,国君的话正好戳中了她的心头痛。
太子年纪已是不小,然而国君却至今没有让太子参政。
如今北齐和大秦的一场大战过后,朝堂之上早已重新洗牌,国君在立了一位右相后,又提拔毕英做了左相。
未来太子若想要继承大统,没有股肱之臣的相助,是万万不行的。
然而参政也有一定的风险,万一被国君发现太子私下里结党营私,想要急着上位,说不定就会做出什么大义灭亲、血溅宫廷的事情来。
但是太子是王后亲生的,她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太子是个孝子,忤逆国君的事情是做不出来的,而处理政事的能力,也得慢慢培养。眼下,国君愿意让太子进入书房,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这边,王后心头欢喜的亲自端着汤碗出了书房。
却不知道自己身后,她的国君丈夫,看着她的背影,眼神一片冰冷,没有半点温情。
说到底,王后还是急了。
在王位继承这件事情上,人一旦急了,就可能会出错,而行差踏错,等待着自己的,将会是万劫不复的境地。
在学会等待时机这件事情上,王后显然要向左相毕英学习。